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考试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 - 期末考试

  • 格式:  DOC
  • 大小:  211K    10张
  • 时间:  2016-02

延安市实验中学2009—2010学年度人教版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延安市实验中学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卷)
初二语文
命题人:王玲
题号
卷面分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
(二)
(三)
(四)














老师寄语:亲爱的同学们,如果这试卷是蔚蓝的天空,你就是那展翅翱翔的雄鹰;如果这试卷是碧绿的草原,你就是那驰骋万里的骏马。只要你自信、沉着、放松,相信你一定比雄鹰飞得更高,比骏马跑得更快!本场考试总分为120分,时间120分钟,别忘记书写工整清晰可得卷面分3分。 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共5小题,计2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百舸(gě) 愧怍(zuò ) 吊唁(yàn) 罄竹难书(qìnɡ)
B、嶙峋(xún) 两栖(xī) 老妪(yù ) 风雪载途(zài)
C、荒谬(miù) 仄歪(zè) 阻遏(yè) 毛骨悚然(sǒnɡ)
D、船楫(jí) 潮汐(xī) 伧俗(chuānɡ) 在劫难逃(jié)
2、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分)
A、鞠躬 帷暮 衰草连天 张皇失措
B、狼藉 繁衍 荡然无存 消声匿迹
C、轩榭 藩篱 惟妙惟肖 因地制宜
D、归咎 遗骸 巧妙绝伦 穿流不息
3.古诗文默写。(任选一组,若两组都做,以第一组为准)(6分)
第一组:
(1)晨兴理荒秽,                 。(陶渊明《归园田居》)
(2)                   ,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3)夜阑卧听风吹雨,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作》)
(4)                       ?门前流水尚能西。(苏轼《浣溪沙》)
(5)《三峡》中“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此句与唐朝李白的“ ,
”两句诗是一致的。
第二组:
(1) 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
(2)                       ,老木沧波无限悲。(陈与义《登岳阳楼》)
(3)霜落熊升树,                   。(梅尧臣《鲁山山行》)
(4)此地一为别,                 。(李白《送友人》)
(5)《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月下之景的句子是: ,
盖竹柏影也。
4、根据提示进行语段修改。(3分)
①有关医学人士与心理学家认为,一些青少年长期迷恋上网,会患上一种病——“网络成瘾症”。②这种病的主要症状有:精神依赖、茶饭不思、记忆力减退和焦燥不安等。③一些家长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病,而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阻止孩子不上网。④为此,专家建议,我们在强化网络监管的同时,也要寻找有效的治疗疾病的方法。
(1)第②句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修改:           (1分)  
(2)第③句修改为:                          (2分)    
5.名著阅读。(10分)
(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是 (国家)作家 。小说以主人公 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从1915到1930年前后该国广阔的历史画面和人民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主人公当过童工,从小就在社会最低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后来在 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4分)
(2) “钢铁”到底是怎样炼成的?试结合主人公的成长经历谈一谈。(3分)


(3)我们生活在新时代的青年,可以从主人公身上汲取到什么精神?(3分)



二、综合性学习。(6分)
6.根据下面的提示,按要求答题。
城南中学文学社为庆祝建国六十周年决定出版一本国庆专辑,作为文学社成员,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为专辑写征文广告:
(2分)
(2)为专辑命名: (2分)
(3)为专辑题词。请仿照“如果祖国是一只雄鸡,我愿是一粒米”这个句子另写两句。

(2分)
三、阅读。(共14小题,计38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10题。(11分)
九分细菌一分人
①我们不是人类,而是人类和微生物的结合体!这个结合体中,微生物与人体自身细胞的比例是9:1。
②人的一只手掌上就有100多万种细菌!这是经常听到的说法,仔细想想会让人觉得恐怖,这足够我们生多少次病啊!但实际上我们却并不常因为手掌上的细菌而生病,这一部分要感谢良好的卫生条件,而另一部分原因是100多万种细菌中其实有许多有是益,或者至少是无害的细菌。
③我们身体中90%的细胞是细菌,或者说细菌的数量是人体细胞数量的9倍。这些细菌对人类来说大部分都有特定的功能,是正常生活不可或缺的。“我们不是个体,而是一群生物的集合体。”哈佛大学的基因组学家布鲁斯·比伦说。这种集合体通常被叫做“超级有机体”(Super-organism)。
④在2003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时,科学家们发现人类的基因组只有2万个基因,比理论上要维持人体正常功能所需的基因数量少得多。相比之下,人体内的细菌携带有300万种基因。在几万年的演化过程中,人体已经把许多“业务”“外包”给了体内的微生物,比如肠道里的细菌可以分泌一些酶,帮助消化,另一些细菌可以抵抗病菌。这些细菌能够影响到人体的发育、生理、营养以及免疫系统的功能。    
⑤然而现代的生活方式正在破坏体内微生物的生存环境,导致多种微生物成为了体内的“濒危物种”。人体内的这种“气候变化”要归咎于抗生素的大量使用,以及过分干净的生活环境——特别是用洗洁精消毒过的餐具,还有日常饮用的纯净水。
⑥对于有些细菌,只有当你失去它了,才知道它有多重要。幽门螺杆菌就是这样。这种细菌会引发胃溃疡和胃癌。在过去,幽门螺杆菌在家庭成员之间通过共用的床铺和餐具传播。但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孩子们从小就有自己的房间,使用的餐具也经过消毒,这让幽门螺杆菌失去了传播途径,从越来越多的孩子体内消失。人们还来不及像当年消灭结核菌那样庆祝,负面的影响就已经突显出来。食道疾病、过敏和哮喘的儿科病例逐年增加。
⑦儿童哮喘主要是由对吸入的异物过敏引起的。幽门螺杆菌可以帮助儿童预防哮喘,因为它们可以让免疫系统产生Th17细胞,这种免疫细胞控制着机体对进入身体的污染物和病菌的反应。纽约大学的微生物学家马丁·布拉瑟用防洪堤来比喻Th17细胞,“如果防洪堤足够高,那再怎么下雨也不会有洪水,但要是没有防洪提,雨水就很容易泛滥。如果体内有足够多的Th17细胞,那么对过敏原的耐受能力就比较强,不容易过敏。”
⑧其实从人类的祖先走出非洲的时候起,幽门螺杆菌就生活在人们的胃里了,还有许多其他的细菌也和我们是这样的“长期合作伙伴”。
7.通读全文,请简要回答选文主要说明了什么。(2分)

8.精读第⑥段,谈谈这一段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3分)


9.请揣摩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2分)
还有许多其他的细菌也和我们是这样的“长期合作伙伴”。

10.过去人们也许是闻菌色变,读完这篇文章,你对细菌有了怎样的认识?(至少答出两点)(4分)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1—14题。(13分)
谁与我同行
上初中时,学校每周总有二三晚的补习课。家中离学校有三里来路地,白天不觉怎样,三蹦两跳便到了学校,夜晚就悚然了。
过一片稻田,翻一座山岭,而过岭是极惧怕的。一条窄窄的山道,铺着青石,是乡村独轮车行的路。两旁是过人的小树林,风一吹来,飒飒作响。间或林子里有夜莺和爬行动物鸣叫,全身毛孔大张,一身冷汗。有月亮时,从密密的枝桠间透出些淡淡的光亮来,洒在青石路上,行来可稍见轻松些;若遇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心口便如兜着一只小兔。
这时就想起母亲的话来,将头顶的毛发尽力往上梳,露出亮亮的额头来。母亲说,年轻人额头有团火,能驱妖捉魔。走夜路最怕的是碰上“鬼”这东西,,尽管谁也没见过。总之,晚上补习归来,见四周漆黑,便无端想起了“鬼”来。
父亲见我害怕,便说:“胆是锻炼出来的,你应该时时想到你是男子汉。”
一天晚补习归来,刚上山岭,便见前面几十米远的地方有个火把在移动。我高兴极了,心里也不再有惧怕。我加快步伐,想赶上那火把,结伴过岭。谁知我的步子加快时,那火把移动的速度也加快了。
我的心顿时一阵惊跳,莫不是碰上老人们说的“鬼火”!夏天纳凉,老人们常说鬼的故事,都说荒郊野外有鬼火出没。一时间,我仿佛肩上压有千斤重担,两腿发软,寸步难移。
想到了父亲的话,你是男子汉,我多少鼓了鼓勇气,艰难地一步步朝前走去。但当我放慢了脚步时,火把也放慢了移动的速度,始终与我保持几十米的距离。
下了山岭,便可见人家灯光了,我也松了一口气。一摸额头,却是一头的冷汗,深知那是吓的。下了岭走在平阔的田野上,那火把便在我眼前消失了。
回到家中,我把这件怪事告诉了父亲,父亲却不以为然地说:“世上根本就没有鬼,夜晚的鬼火,是磷火。你在学校应该学过的,有啥害怕的。”
以后,我每次晚上回来,都能见到山岭上一支火把走在我的前面,虽然害怕,但我壮着胆子跟在后面,它终究没有伤害于我,并照亮我夜行的路。渐渐地,我便不再害怕了,我想那是与我一样夜行的路人。
那天,我告诉父亲,我不怕独自走夜路了。我甚至渐渐地感觉出夜行的快乐来—— 万籁俱寂,抑或虫鸣蛙叫,都有一份怡人的意境。这是不敢夜行之人所体会不到的。
从那以后,火把便在我夜行时消失了。毕业后,母亲告诉我,那是父亲打的火把。
11.小说描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分)


12.题目中的“同行”既指 ,又指
。(4分)
13.小说的主人公父亲,他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14.假如你是文中的“我”,听到母亲说打火把的是父亲时,你会想些什么?(4分)



(三)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15—18题。(共10分)
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①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②。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训学斋规》
注:①漫浪:随随便便。 ②急:要紧。
15.解释词语。(2分)
(1)可以有得。 得:
(2)其义自见。 见:
16.读书要分哪两步进行?怎样才算达到了这两步的要求呢?(请用文章原句回答)(3分)


17.作者在“三到”中,强调了 的重要,这是因为 。(用原文短句正面回答)(2分)
18.作者在这段话中介绍的读书步骤及要领,给了你怎样的启示?请结合自己的读书学习感悟谈谈。(3分)



(四)阅读下列古诗,完成19—20题。(4分)
明月夜留别
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
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曾城。
19.“离人无语月无声”这句诗勾勒出了怎样的环境氛围?(2分)

20.整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四、作文。(50分)
21.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完成。
(1)作为青少年的你,在一天天的成长着,正在懂事,正在走向成熟,正在走向未来;成长中有欢乐,有泪水,有幸福,有无奈,有坎坷,有教训……请以“成长”为话题,自拟题目作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诗歌除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
(2)游历书海,你会结识许多令你折服的名人志士;观赏影视,你会看到许多让你欣赏的英雄豪杰;品味生活,你会发现身边的每一个人身上都有值得你学习欣赏之处。
请补充题目“我欣赏_______”,并充分思考和发现别人的闪光点,写一篇作文,字数在600字左右。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800






































































800









































































------【以上为无格式内容概要,如需完整内容请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