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24* 大道之行也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 - 24* 大道之行也

  • 格式:  PPT
  • 大小:  1.72M    22张
  • 时间:  2016-02

《大道之行也》ppt课件(22页)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大道之行也》ppt课件(22页)《大道之行也》ppt课件(22页)
大道之行也
《礼记》
关于《礼记》
《礼记》,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
《礼运》,《礼记》篇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
课文欣赏:
jǔ,通“举”,选拔
选贤与能
矜、寡、孤、独、废疾者
男有分
货恶其弃于地也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外户而不闭
字音字义
fèn,职分,文中指职业、职守
wù,厌恶、憎恨
guān,通“鳏”,老而无妻的人。
用作动词,以……为亲,以……为子。
用作动词,从外面合上。用门闩插门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课文朗读
翻译下列句子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翻译下列句子
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
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
翻译下列句子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丧父的孩子、无子的老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
男有分,女有归
男子有职业,女子及时婚配。
翻译下列句子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
翻译下列句子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
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因此(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 这就叫做“大同”社会。
参考译文: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有贤德、有才能的人选出来(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崇尚和睦。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要有职业,女子有及时婚配。(人们)憎恶财货被抛弃在地上的现象(而要去收贮它),却不是为了独自享用;(也)憎恶那种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尽力的行为,总要不为私利而劳动。这样一来,就不会有人搞阴谋,不会有人盗窃财物和兴兵作乱,(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大同”社会。
理清思路
诵读课文,想一想:
大道指什么?大同指什么?大道之行是什么意思?
大道:指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
大同:指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
社会 的最高阶段。
本文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特征?
大道之行也……讲信修睦
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必为己
“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
全文的总括语。
细读课文,探究讨论:
本文阐述的大同社会有那些基本的特征
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一)人人都受到社会的关爱。
(二)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三)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大同社会的思想意义:
“大同”社会是以“五帝之世”的传说为依据,构想出来的理想社会模式,孔子的愿意是建立一个合理的社会以消除现实社会中的黑暗现象和不合理的地方。孔子的“大同”社会源自“五帝之世”,又高于“五帝之世”。
教师总结:
尽管这样的理想社会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不可能成为现实,但它却成为我国社会思想史上的一份宝贵财富,两千多年来一直成为许多思想家和改革家所追求的理想“桃源”。例如,洪秀全,康有为,孙中山等都曾受过它的启发,其思想意义极为深远。
孙中山及其题词
探究思考
1.文中“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 “世外桃源”有没 有相似的地方?

2.孔子的“大同”社会的理想实现了吗?21世纪的中 国社会,是“大同”社会吗?

3.说一说你心中希望未来社会是什么样子的。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种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和谐社会
谢 谢!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