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24 出师表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 - 24 出师表

  • 格式:  PPT
  • 大小:  843K    14张
  • 时间:  2015-02

《出师表》ppt课件10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出师表》ppt课件10
初三上期语文公开课
课题<< 出师表>>
第三课时
欢迎各位领导、老师光临指导!
教学目标
1、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文章结构特点。
2、领会文章融议论、记叙、抒情为一体的写法。
3、重新认识诸葛亮,并了解其政治主张。
武侯祠匾额对联选
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过厅对联
亲贤臣国乃兴,当年三顾频繁,始延得汉家正统
济大事人为本,今日四方靡骋,愿佑兹蜀部遗黎
——过厅对联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泪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满襟。----杜甫《蜀相》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中间。-------陆游《书愤》
《出师表》思考讨论题
1、阅读预习提示,明确:此表的目的是什么?全文表达的主旨是什么?
2、阅读第一段,思考:作者指出当时的形势如何?值此“危急存亡之秋”,内外大臣表现如何?内外大臣如此,作者希望国君又当如何?由此得出作者提出的第一条建议是什么? (点)
3、阅读第二段,思考:作者提出的第二条建议是什么?为什么要提出这条建议? (点)
4、阅读第三、四、五段,思考:作者提出的第三条建议是什么?这三段是怎样衔接起来的? (点)
5、阅读第六、七段,思考:在表达方式上,这两段与上文有何不同?主要内容应怎样概括?请逐句加以理解。(点)
6、阅读第八段,思考:如果将第一句后用“;”,“以彰其咎”后用“。”,好不好? (点)
7、请结合“预习提示” 综合思考: (点)
作者写作思路是怎样的? 全文可分为几个部分?
此表言辞恳切,感情真挚,是如何体现的?
此表在表达方式运用上有何特点?请具体阐述
课堂作业:
1、“遵义会议”后,毛泽东确立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请摘录文中的句子来形容他当时的处境。

2、结合《三国演义》,说出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是( );再说说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 )。

3、在《水浒传》中,“智多星”是( ),也称“赛诸葛”,他与一伙好汉在“黄泥冈上巧施功”,干的一件大事是( )。

4、“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指什么,请用选文中四个四字短语作答
赤壁之战
失街亭
吴用
智取生辰纲
受任于-------------,奉命于----------。
北定中原-------还于旧都。
文章学习拓展
一、就我个人而言,对诸葛亮的认识是经历了一个“智慧化身”到“贤相典范”的转化过程的,请结合第四册所学、(游武侯祠所得)及本文,谈谈你对诸葛亮的认识。
二、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许许多多著名的政治家,如何衡量他们?我认为一个比较完全的政治家,应该具备四个条件:
1、应该有远大的抱负,坚强的责任感,以天下为己任;
2、要有敏锐的洞察力,能洞悉当时国家之形势,针对国计民生症结所在,提出兴利除弊的方案;
3、能知人善任,选拔贤才;
4、能集思广益,善于采纳群言,改进工作。请结合本文所学和《三国演义》对诸葛亮进行评价。

三、文章提出的三个建议,在现实生活中,有什么借鉴意义?

四、《教参》有一句话“至于诸葛亮忠于刘备父子的思想,则是其局限性所在”,请谈谈你的看法。
第一段分析
危急存亡
先帝崩殂
天下三分
益州疲弊
不利
追殊遇
报陛下
不懈于内
忘身于外
有利
诚宜……
不宜……
(正反)
(广开言路)
开张圣听
返回
返回
第二段分析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不宜偏私,内外异法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严明赏罚
返回
第三四五段关系
宫中之事
营中之事
先帝简拔之臣
裨补阙漏
有所广益
先帝称能之臣
行阵和睦
优劣得所
荐贤臣
亲贤臣,远小人
先汉兴隆
亲小人,远贤臣
后汉倾颓
正反
历史教训
引教训
(亲贤远侫)
亲贤臣,远小人
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
返回
第六七段逐句分析
第六段
1、叙己志向:身份,生活,追求——品格高远
2、叙“三顾草庐:宽宏大度,不耻下问——由是感激
3、叙共患难经历:创业艰难——效忠心愿
第七段
1、叙托孤之事,提挈全段
2、受命以来的心情、行动
3、北定中原,兴复汉室——出师目标
4、补笔
返回
第八段分析
首先,严于律己
其次,严格要求朝廷诸臣
最后,向后主提出希望
标点符号不能改
1、不能分清内外责任;
2、不能突出作者请命出师的决心;
3、由内大臣“兴德之言”顺势提出希望,不致让
刘禅反感。
返回
理清思路,把握结构
部分 段落 要点 表达方式
1
广开言路
2
赏罚分明
3、4、5
亲贤远侫

6
叙述经历:三顾草庐
7
效忠心愿:托孤之事

8、9
归结责任,结束全篇

寓情于议
寓情于叙
抒发感情
思路:以“出师” 为中心
首先,危急形势下出师,提出治国建议;
然后,陈述出师理由,表达感激之情效忠心愿;
最后,要求批准出师,表达出师决心。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