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1 *沁园春 长沙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 - 1 *沁园春 长沙

  • 格式:  DOC
  • 大小:     
  • 时间:  2016-02

毛泽东词二首《沁园春·长沙》《采桑子·重阳》教案2

请通过复制并粘贴到Word文档的方式获取以下完整内容

教学设计A】 
  创意说明:这两首词都含有深刻的寓意,语言精练优美,但由于创作的时代不同,词的风格也有较大的差异,教学中可采用一课一首的教法,引导学生诵读、赏析,在学习中领会作者的伟大胸襟,并感受词的意境美,提高鉴赏能力。 
  教学步骤: 
  一、学习《沁园春•雪》 
  (一)导入新课 
  1936年2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在陕北的清涧县,毛泽东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高塬,观赏风光,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写下了这首《沁园春•雪》。 
  (二)整体感知,品味全词 
  1.引导学生了解词的有关知识。 
  2.播放录音,学生看书听读,注意语气、语调、重音、停顿,初步感受词的意境。 
  3.上阕写北方的雪景,祖国江山有哪些可赞之景呢?“望”字领起下文,望到了什么呢?作者是怎样由眼前的实景,写到想象的虚景,虚实结合,动静结合,写出“江山如此多娇”的? 
  4.下阕写无数英雄竞折腰,“折腰”的意思为鞠躬、倾倒。哪些英雄为之折腰呢?对他们,作者用了一个“惜”字,惜什么? 
  5.作者为什么以议论评说古代帝王?(为引出下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由评论历史人物落到赞扬当代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以“往昔”与“今朝”对比,“英雄”与“风流人物”对比,突出了今朝革命英雄主宰河山的历史作用。使全词的思想境界达到了高峰,点明了主题。) 
  6.看“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是否找到了答案,答案是什么?(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三)梳理归纳 
  这首词,上阕写北国雪景,纵横千万里,大气磅礴,旷达豪迈;下阕抒情、议论,气雄万古,风流豪壮。全词写景、议论、抒情有机结合,浑然一体。写景是议论、抒情的基础,议论、抒情是写景的深化。毛泽东的词作大气磅礴,格调高亢,充满了热爱祖国河山、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 
  二、学习《卜算子•咏梅》 
  (一)由介绍词牌“卜算子”和题目“咏梅”导入。 
  (二)听范读,感知《咏梅》这首词。 
  (三)诵读、点拨、赏析 
  1.请学生试读,略评 
  2.点拨分析 
  ①词里的梅花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梅是怎样开的?通过哪个词表现出来的?梅花的美展现出了梅花什么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梅花在冬季开得那么傲然艳丽,装扮我们的冬天,给我们以力量、鼓舞。春天又将会怎样呢?像《春》中的“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吗?是通过哪些词表现出来的?在你的眼里梅花是什么样子的? 
  ③此词用的是什么手法?词的意境美在哪里? 
  ④对比赏析陆游的词。 
  A.疏通全词大意。 
  B.看看陆游笔下的梅花是什么形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词的境界如何? 
  C.两首词的相同点在哪里? 
  (a.都写了梅花不畏严寒的特点;b.都写了梅花不与群芳争春的特点;c.都写了梅花的高尚品质。) 
  D.两首词的不同点在哪里? 
  (a.形象不同。陆游的梅花是寂寞凄凉、饱受打击摧残的形象。毛泽东词的梅花是傲寒俊俏、积极向上的形象;b.感情基调不同。毛泽东的词,感情基调是积极乐观、充满自信的。陆游的词是低沉孤高的。) 
  【教学设计B】 
  创意说明:运用阅读感悟的方法,指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比较《沁园春•雪》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比较陆游“咏梅”词与毛泽东“咏梅”词的异同。 
  教学步骤: 
  一、熟读感悟 
  1.播放雪景图片,学生结合个人体验谈感受。 
  2.学生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体会感情。 
  二、体悟交流 
  1.教师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来谈,如写作思路、修辞方法、写景顺序、写景的角度。 
  2.师生讨论。教师作好点拨、总结,突出《沁园春•雪》一词的立意、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和以天下大事为己任的革命豪情。 
  3.回忆《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比较两首诗词在取景角度上的异同。 
  三、诵读两首《卜算子•咏梅》 
  1.指导学生诵读,引导学生品味两首词的不同风格。 
  2.介绍两位作者的生活时代和他们的个性特征。 
  比较赏析《卜算子•咏梅》应注意:(1)两首词的上阕分别表现了梅花怎样的形象特征?(2)下阕分别表现出梅花怎样不同的精神气质? 
  四、归纳两首词中的梅花形象,词人都以梅花自喻,表现了他们不同的精神气质。 
  五、再读这两首词,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计C】 
  创意说明:诗词的教学要强调朗读,毛泽东这两首词的教学也不例外,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进行朗读。注意在朗读中让学生体会和感受毛泽东的伟大情怀和胸襟,把对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与朗诵、背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教学步骤: 
  一、教师范读或放《沁园春•雪》的录音。 
  二、学生自由诵读这首词。 
  三、启发学生概括上下阕的大意,了解上阕与下阕的联系,结合历史背景,领悟词作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讨论词作所运用的表达方式及其对表现思想主题的作用。 
  五、结合词的主题,理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一句的含义。 
  六、由感知毛泽东诗词的不同,引入另一种风格的词《卜算子•咏梅》。 
  七、诵读、点拨、赏析 
  1.梅花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作者却表现出梅花一种怎样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带着积极乐观的感情齐读上阕。 
  3.拓展想象,作者赋予了梅花一种什么样的精神?是从哪里表现出来的? 
  4.对比赏析陆游的词,从词中所刻画的梅花形象和所表现的梅花的精神品质入手。 
  5.理解背诵这两首词。 
  【资料整合平台】 
  《沁园春•雪》创作和发表的背景 
  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胜利后,又从陕北出发,渡河东征,奔赴抗日救国第一线。在这个时候,毛泽东创作了这首《沁园春•雪》,高度概括了中国革命完成战略大转移、迎来抗日民族解放战争新时期的政治形势。1945年,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企图发动反革命内战。为了掩饰其阴谋,蒋介石一面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一面积极反共,不断制造军事摩擦。毛泽东高瞻远瞩,不计个人安危,亲赴重庆。在渝期间,著名诗人、民主人士柳亚子先生向毛泽东求词,于是毛泽东就将这首《沁园春•雪》赠与柳亚子先生。后来便发表在《新华日报》上,柳亚子也和了一首《沁园春》:“廿载重逢,一阕新词,意共云飘。叹青梅酒带,余怀惘惘;黄河流浊,举世滔滔。邻笛山阳,伯仁由我,拔剑难平块垒高。伤心甚:哭无双国士,绝代妖娆。才华信美多娇。看千古词人共折腰。算黄州太守,犹输气概;稼轩居士,只解牢骚。更笑胡儿,纳兰容若,艳想浓情着意雕。君与我,要上天下地,把握今朝。”《沁园春•雪》在重庆一发表,立即引起了轰动,并教育了广大革命群众和民主进步人士,使他们认清了形势,坚定了信心,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同时也引起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