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月考试卷

江西省九江一中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人教版)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2011年12月9日7:40-10:10
出题人:邱武飞 审题人:田立新
第Ⅰ卷(选择题 共36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鸷鸟(zhì) 侘傺(chà chì) 归聘(pìn) 雨雪霏霏(yù)
B.涉淇(qí) 朝谇(zuì) 咎言(jiù) 自我徂尔(cù)
C.愆期(qiān)   谣诼(zuó) 孔疚(jiù) 尔卜尔筮(shì)
D.桑葚(shèn) 棠棣(dì) 嗟叹(jiē) 咥其笑矣(diē)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金碧辉煌  萧索  秋蝉   厮叫
B.疏疏落落  传诵  搅尽脑汁  凋零
C.放荡不羁  落寞  隐逸恬适  点缀
D.意境姿态  洪流  训鸽    渲染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明朝画家王冕幼年放牛之余常蹲在教室窗下听老师讲课,他的勤奋好学感
动了老师,于是老师便让他登堂入室,成了最年幼的学生。
B.楼市“拐”与“不拐”的争论已经很久,相关部门应以认真负责的态度科
学合理地指导百姓购房,这比坐而论道更有意义。
C.据最新数据统计,在很多大中城市市内的空气污染中,汽车尾气的排放可
算首当其冲,有的竟占了污染总量的45%左右。
D.宽带上网是电信业的热门业务,但推广太慢,这是因为它的价格高得让市
民叹为观止。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为完成2006年世界锦标赛和亚运会的比赛任务,积极备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经国家女排队委会研究,国家体育总局排球运动管理中心在湖南郴州体育训练基地组织国家女排集训。
B.我们每个人的知识和经历不可能非常全面地看待客观事物,因此我们更应
该虚心听取来自各方面的意见。
C.英国贸工大臣休伊特的此次来访是为了落实和推动去年英国首相布莱尔访
华时和中方达成的贸易合作计划。 D.人们以麻木的心对待一切,以水火不相容的态度面对别人,这让我们的
社会怎么能够和谐融洽就谈不上了。
5. 根据语意,填入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们的思想愈深刻,我们的感受愈丰富,我们的情感愈细腻,我们借以表达思想、感受和情怀的语汇就愈需要丰富。内心的丰富会表现为语言的丰富,我们词汇的丰富和新颖(新锐),也就在一定的意义上意味着我们思想的丰富和新锐。我们可以通过对语言的锤炼来提升我们思想的品质。因为, 。
A. 锤炼思想其实就是锤炼语言 B.我们要锤炼思想,也要锤炼语言
C. 锤炼语言其实就是锤炼思想 D.我们要锤炼语言,也要锤炼思想
6.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卫听从母亲的要求,向母亲一遍有一遍地讲述摩德斯通带他去玩时听到的摩德斯通的一个朋友谈论的“漂亮的小寡妇”故事情节,说明大卫是一个天真无邪的孩子。(《大卫·科波菲尔》)
B.“因为大卫的母亲很胖,当她穿好衣服后,不论何时稍微用力,她背上的扣子就绷掉好几个。我记得当她抱我时,两粒扣子飞到客厅的另一端去了。”(《大卫·科波菲尔》)
C.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说明儒家重视人的道德修为,轻视文化知识的学习,这样的教育观,完全是站在剥削阶级的立场上,为统治阶级服务的。
D.《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经学文本的演变
    儒家通识教育,主要是通过经典学习和主体自觉实践而实现的,由此也产生了源远流长的“经学”。作为训解、阐述儒家经典的学问,经学起源于子夏和苟子,并随着时代发展教育变革而演化。两汉儒学处于独尊地位,“五经”、“七经”立于大学,“明经”、“孝廉”也设为察举科目,在人才培养和选拔中发挥了特殊作用。隋唐而下,经学与科举结合,对儒家通识教育的内容产生了重大影响。
    唐初,太宗“以经籍去圣久远,文字多讹谬,诏前中书侍郎颜师古考订《五经》,颁于天下,命学者习焉。又以儒学多门,章句繁杂,诏国子祭酒孔颖达与诸儒撰定《五经》义疏,凡一百七十卷,名曰《五经正义》,今天下传习”。由此完成了经注的统一。高宗永徽四年《王经正义》颁行后,速成为科举取士的标准经说。其后,又有贾公彦作《周礼注疏》与《仪礼疏》,杨士勋作《谷梁传疏》,徐彦作《公羊传疏》,合称《九经正义》。唐代明经科,以《九经》取士,有五经、三经、二经、学究一经、三礼、三传之别;至唐文宗太和年间,刻《十二经》,立石于国学,增加的《论语》、《孝经》和《尔雅》,均成为了教科书。
    唐代学者整理的经学文本,是对汉代以来经学的一次大总结。清代经学家皮锡瑞如此评析:“自《正义》定本颁之国胄,用以取士,天下奉为圭杲。唐至宋初数百年,士子皆谨守官书,莫敢异议矣。”也有学者认为,“正义”对经、注起了详解作用,有益于普及文化教育,但士人多以读经为敲门砖,并不以学术论争为意,从而造成了经典注疏的停滞。
北宋庆历以后,疑古之风始兴,不信前人注疏,务出新义。熙宁间,王安石改制,废置《仪礼》学官,而以《周礼》取士,并未将《春秋》列于学官。当时规定:“进士罢诗赋、帖经、墨义,各占治《诗》、《书》、《易》、《周礼》、《礼记》一经,兼以《论语》、《孟子》。”其原因主要在于三方面:《春秋》大义难知,不利“经术造士”;《春秋》经传言灾异,不利变法;依《春秋》大义治狱,与王安石以法治罪相冲突。王安石自撰《三经新义》,颁行学校,作为士子惟一“经术”和科举考试标准。实际上,这是新党集体思想的结晶。“过分热衷于将一家注经之学定于一尊的作法是导致王安石失败的原因之一。”
    此后,经学文本进一步发展。朱嘉从《礼记》中选出《大学》、《中庸》两篇,与《论语》、《孟子》合为《四书》,并作《四书集注》。这是元、明、清读书人的必修教科书,也是科举考试的法定标准。为适应读书应举的需要,宋代以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蒙学教材流行于世,清代增有《弟子规》读本。
7.下列对“经学”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起源于子夏和荀子的经学,随着时代发展教育变革而演化成了一门训解、阐述儒家经典的学问。
B.经学在两汉时处于独尊地位,隋唐后因与科举结合而对儒家通识教育产生过重大影响。
C.唐末后数百年间,《五经正义》一直是科举取士的标准经说,也是天下士子谨守的官书。
D.经学文本经朱熹得到进一步发展,《四书集注》是以后封建时代科举考试的法定标准。
8.下列不属于“推动了经学文本重大发展”的人和事的一项是( )
A.唐太宗命孔颖达与诸儒撰定的《五经正义》在唐高宗永徽四年颁行后,遂成为科举取士的标准经说。
B.贾公彦、杨士勋、徐彦在《五经正义》的基础上,又拓展了经学文本,合称的《九经正义》成为唐代明经科取士的经说。
C.北宋庆历后,王安石改制,废置《仪礼》学官,而改以《周礼》取士,并未将《春秋》列于学官。
D.宋代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成《四书》,并作《四书集注》,这是元、明、清的必修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法定标准。
9.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论语》是经唐代学者整理的经学文本,被列为经学教科书是在唐文宗太和年间。
B.唐太宗和唐文宗都十分重视对儒家经典的训解、阐述,并完成了经注的统一,使经学得以发展。
C.北宋庆历以后,疑古之风兴盛,王安石自撰《三经新义》颁行天下,其根本目的在于推翻前人经学的文本。
D.宋以后《三字经》《千字文》等蒙学教材之所以流行于世,与读书人适应科举的需要有着密切关系。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
陶渊明
君讳嘉,字万年,江夏鄂人也。曾祖父宗,以孝行称,仕吴司空。祖父揖,元康中为庐陵太守。宗葬武昌新阳县,子孙家焉,遂为县人也。
君少失父,奉母二弟居。娶大司马长沙桓公陶侃第十女,闺门孝友,人无能间,乡闾称之。冲默①有远量,弱冠俦类②咸敬之。同郡郭逊,以清操知名,时在君右。常叹君温雅平旷,自以为不及。逊从弟立,亦有才志,与君同时齐誉,每推服焉。由是名冠州里,声流京邑。
太尉颍川庾亮,以帝舅民望,受分陕之重,镇武昌,并领江州。辟君部庐陵从事。下郡还,亮引见,问风俗得失。对曰:“嘉不知,还传③当问从吏。”亮以麈尾④掩口而笑。诸从事既去,唤弟翼语之曰:“孟嘉故是盛德人也。”君既辞出外自除吏名便步归家母在堂兄弟共相欢乐怡怡如也……
君尝为刺史谢永别驾,永,会稽人,丧亡,君求赴义,路由永兴。高阳许询,有隽才,辞荣不仕,每纵心独往。客居县界,尝乘船近行,适逢君过,叹曰:“都邑美士,吾尽职之,独不识此人。唯闻中州有孟嘉者,将非是乎?然亦何由来此?”使问君之从者,君谓其使曰:“本心相过,今先赴义,寻还就君。”及归,遂止信宿,雅相知得,有若旧交。
[注] ①冲默:襟怀淡薄,语言简默。②俦(chóu)类:同伴。③传(zhuàn):传舍,古时供来往行人居住的旅舍。④麈(zhǔ)尾:拂尘尾。
10、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诸从事既去 去:到、往
B、人无能间 间:离间
C、辟君部庐陵从事 从事:指办事、治事
D、适逢君过 适:刚才
11、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及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君尝为刺史谢永别驾 且君尝为晋军赐矣
B、以麈尾掩口而笑 以其无礼于晋
C、子孙家焉 朝济而夕设版焉
D、使问君之从者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1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一项是( )
A、君既辞/出外自除吏名/便步归家/母在堂/兄弟共相欢/乐怡怡如也。
B、君既辞出外/自除吏名/便步归家/母在堂兄弟共相欢乐/怡怡如也。
C、君既辞/出外自除吏名/便步归家/母在/堂兄弟共相欢/乐怡怡如也。
D、君既辞出外/自除吏名/便步归家/母在堂/兄弟共相欢乐/怡怡如也。

第Ⅱ卷(共114分)
四、(28分)
13翻译下列句子。(12分)
(1)同郡郭逊,以清操知名,时在君右。(4分)
(2)都邑美士,吾尽职之,独不识此人。(4分)
(3)本心相过,今先赴义,寻还就君。(4分)
14.阅读下面一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
春 雪
韩 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这首诗第二句哪个字用的最为传神?请做简要分析。
(2)、本诗三、四句运用什么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春雪飞花的感受?这两句诗于常景中翻出新意,巧妙奇警,试做赏析。
15.补写下列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8分)
(1)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 。(《氓》)
(2) ,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 。(《涉江采芙蓉》)
(3) 明明如月, ?越陌度阡, 。(曹操《短歌行》)
(4) ,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陶渊明《归园田居》)
五、(21分)
阅读下面一篇小说,完成16~19小题。
天职
许行
海尔曼博士的诊所远近闻名,在布拉沙市没有不知道他和他的诊所的。这个倔老头子,像他那把用最好的钢材做成的手术刀一样坚硬、锋利。
一天夜里,一个小偷撬开他的诊所,将一点现金和几样珍贵的药物,放在提兜里准备带走。不巧,他在慌忙中撞倒了吊瓶支架,又被氧气罐绊倒,摔折了大腿,要跑也爬不起来了。这时,海尔曼和助手从楼上下来,助手说:“打电话让警察把他带走吧!”
“不,在我诊所的病人不能这样出去。”
把小偷抬上手术台,海尔曼连夜给他做了接肢的手术,并打上了石膏,直到在诊所里把他彻底治好才交给了警察。
助手说:“他偷了您的财物,你怎么还如此给他治疗呢?”
“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
这件事一时传为佳话。
又一天,一个女人护送一位在车祸里受重伤的人来到诊所。
海尔曼一愣:“呵,是她!她早已徐娘半老,怎么还这般漂亮?”这是他被人夺去的爱妻。直到今天她在他的眼里,仍然具有不可代替的魅力。
女人泪流满面地说:“海尔曼,亲爱的海尔曼,你还恨我吗?……为了拯救他的生命,我不得不来求你,你是全市惟一能给他做手术的人。”
受重伤的人是他原来爱妻的后夫,就是这个人把她夺去了,当时就差未同他进行古老的决斗。
海尔曼曾经受过他们的侮辱。现在这种场合的重逢,使他不由心潮起伏,思绪万千。他始终一言未发,只冷冷地反问一句:“列夫斯基夫人,你忘记我常对你说的话了吗?”
“噢,你是说,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
一个修补头颅骨的手术,让海尔曼站了十个多小时,最后晕倒在手术台旁。
列夫斯基在伤愈后,夫妻俩在海尔曼面前忏悔地说:“如您不嫌弃,我们愿意为服侍您而献出余生。”
“这是上帝的安排。医生的手术室里记住的只是他的天职,忘记的是个人的恩怨。”
这件事更赢得了人们的敬重。
这年,德国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占领了布拉沙。一个盖世太保头目,被波兰地下战士一枪打中了胸部。随军医生没人能给他做开胸这样的大手术,便把他化了装送到海尔曼的诊所。海尔曼一搭眼就认出了这个最凶残的德国刑警队警官,在这个城市里不知有多少波兰人丧生在他的枪口下。他心中猛然一震,暗自喟叹,这也是上帝的旨意呵!
海尔曼支走了所有助手和医护人员,他洗手,刮脸,重新穿好上教堂才穿的那套西服,罩上一件最新的白外套。然后拿起他最大的那把手术刀,一下子剖开了他的胸膛。他没有去找子弹,而是把手术刀插在他的心上……
审判海尔曼时,德国人说:“你玷污了你的手术刀。”
“没有,它用得其所。”
“你忘记了医生的天职。”
“没有,此时此刻反法西斯就是最高的天职!”他一字一顿,字字千钧,全市人都听到啦。
海尔曼牺牲了。可城市到处都张贴着“天职”两个大字,不用再加其他文字,它就成了一条具有巨大号召力的反法西斯标语。时至今日,布拉沙还在最高的楼宇上,挺举着“天职”两个大字,谁都明白人们赋予了它更深远的含义。(原文略有删改)
16.简要分析小说中“海尔曼”这个人物形象。(4分)
17.在这篇小说中“天职”一词被赋予了两重含义。请对这两重含义分别加以阐释。(6分)
18.在写主人公除掉法西斯头目这一中心事件前,小说先写了他救助“小偷”和“情敌”这两件事。这对刻画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7分)
19.下面对这篇小说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小说首段中用“手术刀”作喻体来形容海尔曼的性格,既生动形象,又切合人物身份,显得浑然天成。
B.小说中两次提到“上帝的安排”“上帝的旨意”,这里的“上帝”就是海尔曼心中最高的信念——反法西斯。
C.“他一字一顿,字字千钧,全市人都听到啦。”这句话使用夸张和比拟的手法,突出了海尔曼声音的宏亮高亢和他精神的感召力。
D.小说末段可视为故事的尾声,与许多小说的尾声一样,它使故事情节更完整,人物形象更,也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E.这篇小说立意深刻,构思精巧,人物形象鲜明,在这么短的篇幅里达到了这么好的艺术效果,实属难能可贵。
六、(15分)
20.《故都的秋》一文中,作者郁达夫调动了多种感官来描写故都的秋,展示了秋天“清静悲凉”的意境。请以“晨雾”为描写对象,写一段文字。
要求:①调动听觉、视觉和触觉,写景状物动静结合,有声有色;②融入个人的感受和情思;③不少于200字(15分)
七、(50分)
2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50分)
你的成长过程,也许是一帆风顺事事称心,也许是烦恼多多忧愁不断。然而不管你的经历如何,你都会一天天长大,走过童年、少年,进入青年时期。
请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以“长大的感觉真(好或恼)”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700字。要求文面整洁。

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答题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12分)

(1) (4分)

(2) (4分)

(3) (4分)

14.(8分)
(1)(4分)



(2)(4分)



15.(8分)

(1) ,

(2) ,

(3) ,

(4) ,

16.(4分)








17.(6分)







18.(7分)







19.(4分)


20.(15分)
















































































































100


















































































































200








































































参考答案
1.A(B项“谇”应读suì,“徂”应读cú;C项“诼”读zhuó;D项“咥”应读xì)
2.C (A项厮—嘶,B项搅—绞,D项训—驯) 
3.B (坐而论道:原指坐着谈论道理,后泛指空谈大道理。A登堂入室:喻学问技能由浅入深达到更高的水平。C “首当其冲”的意思是首先受到某种势力的攻击或遭受到某种灾难。在句中只断取了成语中“首”的意思,而抛开了“受到攻击”或“遭受灾难”之意,与语境相悖。D叹为观止:赞美所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用于此与语境不符。)
4.A(B成分残缺,应在“知识和经历”后加“决定了我们”。C“落实和推动”与“计划”搭配不当 D句式杂糅)
5.C
6.B(不是大卫的母亲,而是女仆葛佩蒂)高66666考资源网
7.D(A项“演化成了一门训解、阐述儒家经典的学问“不恰当; B项由原文“两汉儒学处于独尊地位”可知“经学在两汉时处于独尊地位”不正确; C项分析见第二段)
8.C(由原文“过分热衷于将一家注经之学定于一尊的作法是导致王安石失败的原因之一。”知此项不属于“推动了经学文本重大发展”的人和事)
9.D(A项“是经唐代学者整理的经学文本”表述错误; B项“完成了经注的统一”的是唐太宗; C项“其根本目的在于推翻前人经学的文本”不确切,意在维护新党集体,将一家注经之学定于一尊)
10.B(A,动词, 离开 C 官名 D副词,恰好)
11.C(A、动词,做、担任/动词,给予;B、介词,用/连词,因为;C、兼词,在那里;D、助词,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2.D
13.(1)同郡的郭逊,因为清高的节操而闻名,当时名声在孟嘉之上。(得分点:“以”“清操”“知名”“右”)
(2)都市中的优秀人物我全都认识,唯独不识此人。(得分点:“美士”“尽”“职”“独”)
(3)我本来就打算前去拜访他,现在我先去吊丧尽义,不久回来就到许先生那里去。(得分点:“相过”“尽义”“寻”“就”)
14.(1) 第二句中“惊”字最传神。它表现了诗

------【以上为无格式内容概要,如需完整内容请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