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1 荷塘月色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 - 1 荷塘月色

  • 格式:  DOC
  • 大小:     
  • 时间:  2016-02

《慢慢走,欣赏啊》教参(荷塘月色,听听那冷雨,金岳霖先生,亡人逸事,林黛玉进贾府)

请通过复制并粘贴到Word文档的方式获取以下完整内容

《慢慢走,欣赏啊》教参 

 

 

一、专题内涵解说

走进文学作品这片激情的森林、诗化的王国,我们忽聆泉听松,忽迷花倚石,不禁意荡心驰,目眩神迷。文学鉴赏的核心就是美的探寻——感悟美,发现美,创造美:通过活泼流转的美的体验,将文学作品这块感情的结晶重新熔化,重新奔涌,汇进我们的生命之流;通过富于灵性的美的发现,使文学作品这抔“美的息壤”,焕发出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生命力。

本专题分为三个部分:“一花一世界”、“永远新的旧故事”和“总借黛玉一双俊眼”。第一部分活动体验的重点是鉴赏散文的意境美或细节美,第二部分活动体验的重点是鉴赏小说的情节美或环境美,第三部分活动体验的重点是鉴赏小说的人物形象美。

通过本专题的学习,能使学生能概括提炼鉴赏方法,运用鉴赏方法参加鉴赏活动,在鉴赏活动中进行个性解读、多元解读,开拓创新阅读的空间。

 

 

 

二、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对文本后面链接的学习资料的研读,能够提炼概括出鉴赏意境美、细节美、情节美、环境美和人物性格美的鉴赏方法。

2、学生运用提炼概括的鉴赏方法进行审美的活动体验,能充分感受作品的意境美、细节美、情节美、环境美和人物性格美。

3、学生通过自主地、个性化地阅读鉴赏,能初步实现文学作品的多元解读、创新阅读。

 

 

 

三、专题内容解析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散文代表作之一。荷塘,是指作者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镜春园里的荷花池,表明所要描绘的特定处所。“荷塘月色”这里是一个并列词组,两者都是文章描绘的中心。文中描写荷塘(月下的荷塘)、月色(荷塘上的月色)的美景,抒发了心不宁静——独处求静——一无所有——惦念江南的感情,表达了不满现实、幻想超脱却又无法超脱的心境。

第1节为第一段——点名心境,交代缘由。为了排遣内心的烦恼,寻找片刻的安静,作者想起了荷塘。第一句是全文的“文眼”,它像是一支乐曲中的主旋律,在全曲中回荡。第三句前半句反衬作者连日来的苦情,后半句写烘托环境的静谧以及自己在这种环境中独处的心境。全段创造出孤寂的氛围,一开头就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第2、3小节为第二段——小径漫步,抒发感受。第2节写在小径漫步,勾勒荷塘轮廓。主要写景:曲折幽僻的路、蓊蓊郁郁的树、淡淡的月光,既简括地复述荷塘周围的情景,也进一步烘托了作者的内心——苦闷与哀愁。第3节写独处时的心境。“像今晚上……现在都可不想”,突出“自由”二字,联系文章的写作背景(“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黑暗社会现实的不满,进一步点明了夜间出游的原因。“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流露出作者从压抑不自由中暂得宽余,欣赏荷塘月色的淡淡喜悦。这淡淡喜悦和上文流露出来的淡淡哀愁,笼罩在下文那清幽美妙的“荷塘月色图”上。

第4至6节为第三段——荷塘月色,景语情语。第4节运用比喻、拟人、博喻、通感等手法,依次写了月下荷塘中荷叶、荷花、荷香和流水,突出了它们的茂密、洁白袅娜、幽微清雅和饱含深情。写景紧扣景物特点,文辞清丽脱俗。这一节没有谈月,但处处有月,这些景物都是在月光照耀下,淡淡月色下的荷塘美景。第5节先写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荷叶上的景色,作者活用“泻”、“浮”、“洗”、“笼”等动词,勾勒出十分迷人的梦一般的幻景,这是静态动写的方法,把画面写活了。接着一段抒情的插笔,是用对比手法来写。先用朗照与淡月相比,再用酣眠和小睡相比,指出美是有多种情态的,而这种朦胧的梦幻般的美,适应于作者当时的心境。接下去写月光下的树影,有灌木丛落下的班驳的黑影,有杨柳的稀疏的倩影,都如画一般。最后总写荷塘中的月色,采用通感的修辞手法。月色淡淡朦胧苍茫,和作者心境相吻合。第6节照应第二段,再写荷塘四周的环境,其中着重写树。荷塘四周,树多而密,将荷塘重重围住,形成一方清净幽僻的小天地。先总写,然后写树色、树姿、树梢上的远山、树缝里的灯光、树上的蝉鸣和水里的蛙声。再一次展示出清淡朦胧、宁静深远的环境特点。但末尾笔锋一转,透露出“宁静”的环境并未能排除内心的哀愁与苦闷——“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仍然摆脱不了那绵绵的愁绪。

第7、8节为第四段——江南采莲,向往憧憬。景中人——作者触景生情,由眼前景物联想到江南采莲的风俗,表现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者联想古代采莲的盛况,继而引起对故乡的惦念,无非是想把自己从“颇不宁静的心情”中解脱出来。但现实终究是现实,是无法超脱的。正当作者沉浸在遐想之中时,“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作者又回到现实,并与开头相呼应。全文在特有的孤寂的氛围中结束。

 

《荷塘月色》写的是一个夏夜,作者为了排解苦闷,去观赏月下荷塘所见到的景色和此时此际的心情。全篇的“文眼”是开头的“心里颇不宁静”一句,以此统摄全篇。文中清雅朦胧的景色极好地体现了作者心中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构成了一幅和谐的、情景交融的艺术画面。这是朱自清先生散文特有的风格。

 

 

听听那冷雨(节选)

余光中散文的重要主题是他在诗歌中反复吟唱的乡思乡愁、故国之恋,他的散文以其独特的体验,浓浓的乡思,淡淡的乡愁,拨动着读者的心弦,表达了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思。《听听那冷雨》以作者在不同地方听雨、看雨、感悟雨串起了一系列人生的感悟,表达了游子对祖国、对故乡的深深的眷恋。

这篇诗质的散文,以听雨(清明时节的雨)为主线,将横的地域感(从美国,到台湾,到大陆)、纵的历史感(从太初有字,到亡宋之痛,到公寓时代)纵横交错的现实感(人到中年沧桑过后的洞明人生,现代都市对传统意趣的破坏,对永恒的理想追求)交织成一个形像密集、述写瑰丽、情切意浓的美的境界。人生的感喟,历史的呢喃,文学的情致,浪漫的怀想,都深蓄着苍凉与感伤,一同流入读者的心灵深处。

 

《听听那冷雨》是一篇感觉性的文章,“直接用文字的雨珠,声色光影,密密麻麻,纵横交织而成”(柯灵语),需要读者运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同时参与享受。第3节的“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指出雨是冷的,诉诸触觉。冷雨可以“听、看、嗅、舔”,便是诉诸听、视、嗅、味等感觉。第1节“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和第3节“空气空蒙而迷幻,细细嗅嗅,清清爽爽新新,有一点点薄荷的香味”句,“空蒙而迷幻”可以诉诸视觉,“薄荷的香味”可以诉诸嗅觉,“料峭”、“淋漓”、“潮湿”固然是诉诸触觉的描写,但运用叠字“料料峭峭”、“淋淋漓漓”、“天潮潮地湿湿”便同时录下了风声雨声的声响了。同样的,用“细细嗅嗅,清清爽爽新新”造成细碎的声音,也极富听觉的刺激力。像这样感觉交通,一语兼摄,既写实境,又描声态,给读者感官以丰富而鲜明的印象。

《听听那冷雨》文字几近奢华,充满了汉语的魅力,不仅染人以目,感人于心,而且还易诵之于口,悦之于耳:“譬如凭空写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沥淅沥淅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叠字连绵,表形、表态、表声,把“雨”字的质感写足了;“即使有雨,也隔着千山万山,千伞万伞”,“山”、“伞”相谐,寄予了无尽的忧思与感慨;“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短句参差跳跃,产生了珠落玉盘的效果;“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布谷咕咕的啼声”长句一气呵成,仿佛如歌的行板。

全文融汇古典现代,兼擅知性感性,表现了作者深厚的学养、生命的激情和开阔的胸襟。

 

 

金岳霖先生

《金岳霖先生》是一篇回忆性散文。

第一节总领全文。“西南联大有许多很有趣的教授,金岳霖先生是其中的一位”这是全文的核心句,其中“有趣”二字是“文眼”,全文就是围绕这两个字生发、展开的。“金先生是我的老师沈从文先生的好朋友……关于金先生的事,有一些是沈先生告诉我的”这表明了材料的真实性,因为回忆性散文以“真”为其生命。

“有趣”的字面义可以理解为“怪”、“好玩”、“风趣”、“幽默”等,是全篇之“眼”,其实质却表现了人物独具魅力的真性情。作者选择了多件事件,从外到内,由形及神,反反复复,不厌其繁地来突出金岳霖先生的率真:第2节写他古怪的样子(常年戴一顶呢帽进教室不脱下,脑袋总是微微仰着,眼镜镜片一只白一只黑,经常穿一件皮夹克),令人忍俊不禁;第3节写他别出心裁的提问方式(请穿红毛衣的女同学回答问题,以至穿红毛衣成了一种风气)和第4节写幽默的答问(以希奇古怪的问题回答林国达希奇古怪的问题)、对话式教学(和王浩的随堂交流),表现了他的民主平等;第6节写对陈蕴珍为什么学逻辑的“我觉得它好玩”的回答,可见其风趣可爱;第9节写讲座时停下来捉跳蚤把玩,不拘小节,大有六朝名士“扪虱而谈”的遗风;第10节写他和云南斗鸡同桌用餐,和教授孩子比试水果大小,孩子气十足,充满了赤子之心;第12节写他坐在平板三轮上逛王府井大街“接触社会”,更是人虽老而心性依然自由活泼……

文章还通过金岳霖先生重于情、深于情的细节进一步表现了他的真性情。第5节写林国达溺水而亡后,一向“有趣”的金岳霖先生叹惋“林国达死了,很不幸”之余竟然一堂课都一直没有笑容,表现了诚挚的师生之情。第11节写金岳霖在北京饭店请客,疑惑不解的宾客到了以后他才宣布“今天是徽因的生日”。联系金岳霖追求林徽因,后因林徽因嫁给梁启超之子梁思成而将爱情升华为友情并终身未娶之事,足见其深情厚谊。

文章最后两节中说“希望熟知金先生的人把金先生好好写写”,“联大的许多教授都应该有人好好地写写”,与开头“有些事情在那篇文章里没有写进,觉得还应该写一写”遥相呼应,首尾圆合,浅白的文字背后隐含了一种淡淡的“苦味”。吕冀平先生在张中行先生《负暄琐话》序言中说:“作者对他所谈的人和事倾注了那么深沉的感情,而表现出来的却又是那样地冲淡隽永。我们常能常能够从这冲淡隽永中咀嚼出一种苦味,连不时出现的幽默里也有这种苦味。这苦味大概是对那些已成广陵散的美好的人、美好的事的伤感,也是对未来的人、未来的事虔诚而殷切的期待。”这一评价移来评价汪曾祺此文,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全文以恬淡作底蕴,透了空灵氤氲,克制而有神采,内敛而不宣泄,“一位一肚子学问,为人天真、热爱生活的大哲学家”活灵活现地站在了我们的面前。文中时有兴之所至、信手拈来的“闲笔”,例如闻一多穿一身过时的灰色旧夹袍,朱自清披一件云南赶马人穿的蓝色毡子,王浩剪一个大光头之类,这些闲笔,增添了文章的意趣,体现了散文的散之美。

 

 

亡人逸事

孙犁的《亡人逸事》,是痛定思痛的作品。痛定而思痛,则有了“距离”。将生离死别之痛作了一种客观的观照之后写入诗文,就将个人的情感向人类普遍情感作了一种扩展,形成了一种“情感的概念”(苏珊·朗格语)。因此,虽然孙犁选择了一些“不太使人感伤的断片”,但那哀念之情却深深地渗透在字里行间,强烈地打动着读者。

文章由序号自然分成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天作之合”的婚姻说起。其实就婚姻而言,对于从未谋面交谈的新婚男女来说,“天作之合”不过是一句虚言。然而在这里,“天作之合”简直就有了一种神话色彩:确实如妻所言:“假如不是下雨,我就到不了你们家来!”在这一则逸事的字句间,作者对那天的雨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大凡人们感谢天时,都是因为他享得了自己意想不到或难以承受的幸福。作者特记“天作之合”,正是因为妻子为他带来了爱、幸福、宽慰,甚至写作的灵感、语言的源泉。在这里,与其说作者在谢天,毋宁说是在谢妻;对天的感念,其实就是对妻的感念。

第二部分着重写了自己和妻子的初次见面。四十多年相濡以沫,如今天人相隔,在记忆之海的深处,作者最难忘未婚妻的初次印象:“我看见站在板凳中间的那个姑娘,用力盯了我一眼,从板凳上跳了下来,走到照棚外面,钻进了一辆轿车。”“盯”、“跳”、“走”、“钻”极其生动传神地刻画出了未婚妻深情而腼腆的神情姿态。结婚多年后她回娘家,作者路过她娘家,叫她顺便一同回家,她却“严肃地说:‘你明天叫车来接我吧,我不能这样跟着你走。’”这一令人忍俊不禁的细节,突出了她浓重的礼教观念。

第三部分作者用了更多的文字写妻子如何从一个娇惯女儿变成一个吃苦耐劳的妻子与母亲。这可以说是他们精神之爱的基石。乌纳穆诺说:“人之所以能彼此以精神相爱,必得是他们一起领受同样的悲苦,而且在悠长的时间里,肩负着共同的愁苦之束缚而携手越过顽强的大地。因此,他们才得以彼此认识,相互感通,而在共同的痛苦里觉知彼此的存在,他们相互怜惜而相爱。”(《生命的悲剧意识》)作者对孩子们说的话,正是他们夫妻精神上彼此认识、相互感通的写照。

第四部分是文章最感人之处。妻子临终时仍记着若干年前丈夫在北平做小职员时,寄至她家两丈花布的事。两句看似平常的问答,将夫妻恩爱之情写到极处。中国传统讲究得一还两,薄施厚报,《诗经·卫风·木瓜》有“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的句子。我们可以想见,因为那两丈花布,传统观念较强的妻子对丈夫不知付出了多少爱与体贴。文章以妻子“闭上眼睛,久病的脸上,展现了一丝幸福的笑容”作结,使读者看到了一个辛劳一生、温柔善良却又不乏坚强的中国妇女形象。人至思念之极,往往愧悔之心生。所以作者愧疚地写道:“我们结婚四十年,我有许多事情对不起她,可以说她没有一件事情是对不起我的。”作者对亡人的愧疚与自责,深挚地表达了对亡人的极度思念:人虽如风后入江之云飘摇而去,情却永远印在自己的心田,吹不走,抹不去,不思量,自难忘。

 

全文融写人记事抒情于一炉,作者写似淡淡,读者读也凄凄,思念亡妻之情深深嵌入读者心的沃野。

 

 

祝福

《祝福》是鲁迅的小说代表作之一,是鲁迅小说集《彷徨》的第一篇。小说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旧中国黑暗的社会现实,通过祥林嫂的艺术形象深刻地反映了旧社会在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摧残下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全文按照小说中的空行,自然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写“‘我’与祥林嫂的故事”。第二部分,写祥林嫂一到鲁镇;第三部分,写祥林嫂二到鲁镇。第二、三部分合在一起,即祥林嫂与鲁镇,也就是“祥林嫂的故事”。第四部分,写祝福景象和“我”的感受。第一、四部分,贯穿了“‘我’与鲁镇的故事”。“‘我’与祥林嫂的故事”和“‘我’与鲁镇的故事”合成“‘我’的故事”;“‘我’的故事”和“祥林嫂的故事”便构成《祝福》的故事。

第一部分中,“鲁镇过年气象”为序幕,“惨死于祝福时”为结局。本文在序幕之后就写出故事的结局,采取了倒叙手法。小说开头从视觉、听觉和嗅觉诸角度,将鲁镇年终祝福的热闹忙碌的气氛写得使人如见其景,如闻其声。“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今年自然也如此”一句点出了辛亥革命以后农村风俗习惯依旧,封建思想依旧。开头的描写,勾勒了当时的社会环境,揭示了祥林嫂悲剧的社会基础。“我”看到沦为乞丐的祥林嫂“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表明这时的祥林嫂处在“最底层的位置”,对生活已失去希望,精神已完全麻木。祥林嫂问了“我”关于灵魂的有无的问题,问题的核心就是死掉的一家在地狱能否见面。她希望其有,这样就可以和阿毛见面;又希望其无,因为害怕被锯成两半。这是比贫穷、比体弱多病、比无依无靠更加折磨她的心灵的精神痛苦。对祥林嫂的“灵魂拷问”,“我”是意外、踌躇、吃惊,吞吞吐吐、支支吾吾。作品中的“我”是一个具有正义感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我”反感鲁四老爷,厌恶封建礼俗,同情祥林嫂,但另一方面又是软弱无能,疏于行动。在小说结构上,“我”又起着线索作用,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都是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来反映,“我”是事件的见证人。

第二部分中,“外逃帮佣鲁家”为开端,“遭劫被卖改嫁”为发展。祥林嫂初到鲁镇“顺着眼”的肖像描写,突出了她安分守己的性格。鲁四老爷对雇用祥林嫂最初态度是皱眉,讨厌她是寡妇。听说祥林嫂被抢时,鲁四老爷“皱一皱眉”表示反感,寻人时仍然是“踱”,发现祥林嫂已被抢走只是说了两次“可恶”、“然而”,丝毫没有对祥林嫂的同情。第一次“可恶”的是婆婆“抢”的举动,给自己带来了麻烦。“然而”表语意转折,后面隐含的意思是:祥林嫂私自逃出,礼教不容;婆婆作主,理所当然。表示了鲁四老爷的假斯文。第二次说“可恶”是针对卫老婆子,对卫老婆子先荐祥林嫂然后又合伙劫她,使鲁家有失体面而感到不快。“然而”找到像祥林嫂这样比男人还勤快的劳动力是不容易的。他的“可恶”、“然而”表现了封建礼教奴役人、愚弄人的特点。鲁四老爷是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典型,他的代表性既不是主要表现在他的经济地位上,也不是主要表现在他的政治地位上,而是主要表现在顽固维护封建礼教的思想统治上,他以顽固、虚伪、自私、冷酷的一系列表现,迫使祥林嫂一步步地走向死亡,他是导致祥林嫂悲剧的重要人物。

作品中一共写了祥林嫂的两次反抗。第一次是当婆婆要卖她的时候,她出逃,被抓回去;第二次是把她卖给贺老六时拼命反抗,撞香案。她的反抗,是自发的而不是自觉的,是要为祥林守节。她的反抗是孤独的,是不可能有结果的,作者寄予了极大的同情。这部分最后交代祥林嫂嫁了勤劳朴实的贺老六,并有了一个儿子,似乎命运有好转了。

第三部分中“丧亲再到鲁家”为发展,“备受凌辱行乞”为高潮。祥林嫂二到鲁镇时“眼角带着泪痕”,“没有先前那样精神”,表现了她夫死子亡后的极度悲伤。极度痛苦、寂寞的祥林嫂希望通过倾诉来发泄心中的痛苦,得到人们的安慰和同情。但人们却很少同情和怜悯:在鲁四老爷家不让她干祭祀的活,镇上的人们很快就厌倦了她的故事,并把她作为取笑的对象。在鲁镇,她已被剥夺了做人的权利,已经沦落到了最底层。这时柳妈出现了。祥林嫂原先的生活不过是没有地位,是柳妈告诉她死了以后要锯成两半,使她恐惧;而“捐门槛赎罪”客观上起到了愚弄的作用:给了她一丝希望,然后毁灭了她。柳妈的愚昧无知给祥林嫂造成了更大的精神痛苦。祥林嫂花了12元鹰洋去捐门槛,是她的又一次反抗和挣扎,她要顽强地活下去,争取恢复一个普通女佣的地位。捐了门槛以后她“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以为从此可以摆脱厄运、歧视了。但四婶在祭祀时的一句“你放着罢,祥林嫂!”使祥林嫂陷于绝境。其实,四婶的背后是鲁四老爷的话:“伤风败俗”,“祭祀的时候可用不着她帮手”。正是鲁四老爷所代表的封建礼教封建思想,阻断了祥林嫂的生路,把她逼向死地。祥林嫂受到打击后“眼睛窈陷下去”一句,是她精神崩溃后痛苦心灵的写照。最后,祥林嫂竟被鲁四老爷一脚踢开而沦为乞丐。祥林嫂的悲剧形象地揭示了封建礼教、封建思想对劳动妇女的迫害和摧残。作品中,封建礼教(鲁四老爷为代表)、家庭(婆婆、大伯)、社会(鲁镇的人们),无不一步步把祥林嫂推向绝境。社会迫使她不能守节,又不能不守节,“要做奴隶而不得”,正是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造成了祥林嫂的悲剧。

第四部分“祝福声中感慨”为尾声,由回想到现实。这一段描写与开头的景物描写前后呼应,渲染了热烈气氛,同时反衬出祥林嫂惨死的悲凉。最后一句以反讽之语收束,蕴涵着无限的激愤:那些“醉醺醺”蹒跚的“天地圣众”,哪里会赐福给穷人呢?买不起爆竹的穷人们,得到的只是无限的痛苦和悲哀。这一节以“我”的感慨来写景,深化了旧社会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使结构更加严谨完善。

 

文章采用倒叙手法,以祥林嫂的“半生事迹”为纵线展开情节,揭示了广大劳动妇女低下社会地位和悲惨的命运遭遇。其中,“两次微笑”、“三写眼睛”、“四场飞雪”和“五处写钱”等精彩细节,对刻画人物、描摹环境、渲染气氛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全文朴实冷俊的叙述语言中,蕴涵着不可遏抑的躁动激愤的情感潜流。

 

 

边城(节选)

《边城》是沈从文最具盛名的代表作。小说取材于地处湘川黔三省交界的边城茶峒,写了老船夫的孙女翠翠与当地船总的儿子——天宝、傩送兄弟俩纯净的爱情纠葛、凄美的爱情悲剧,展现了一幅古朴又绚丽的湘西风俗画卷。“边城”不只是一个地理概念,即边地的小城,同时也是一个时间概念、文化概念。《边城》是一个怀旧的作品,一种带着痛惜情绪的怀旧作品;《边城》是一个温暖的作品,但是后面隐伏着作者很深的悲剧感。

本文节选自《边城》第三至六节。第三节叙述了第三个端午节,边城人们紧锣密鼓地筹备着龙舟竞渡的热闹场面。第四节追述了两年前第一个端午节,翠翠在河边看龙舟,巧遇二老傩送时的情形。英俊勇敢又关心体贴人的傩送占据了翠翠的心。她和傩送相识时傩送说的“大鱼咬你”的玩笑话深深地印在她的心里,从此象征着爱情的“鱼”的意象维系着傩送与翠翠的关系。第五节回到现在,补叙上一年端午节翠翠和外祖父看竞渡时巧遇大老天宝的情景。祖父拿天宝试探翠翠,但翠翠心念所系,全在傩送身上,以至魂不守舍。祖父猜到了翠翠的心愿,看到了翠翠对爱情的执著。这种情感上的执著,以及拒绝其他选择和外来诱惑,让爷爷担心会导致不幸。第六节又回到现在,重点写迎婚送亲的花轿来到渡口渡河,撩拨着翠翠内心深处的情思,引发了她对爱情的美好憧憬。这四节小说,时间的回环往复衔接地天衣无缝,情节铺设更是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山城充满了安静活泼、生机盎然的风景美:天朗,风轻,水清。这个健康、自然、优美的世界,寄托了沈从文深沉而真挚的爱,寄托着他的哀愁、怜悯和希望。《边城》对湘西的民俗风习作了细致的描绘,具有风俗美:青年男女用对歌的方式在月夜倾吐爱慕之情;每到端午节,家家锁门闭户到河边、上吊脚楼观赏年轻小伙龙舟竞赛;端午节在河中捉鸭子;中秋夜晚,舞龙,耍狮子,放烟火,使小小的山城沉浸在一片欢乐之中……这些山花流水般的风俗画笔,散发着泥土的清香,显示了湘西山城独特的地方色彩。《边城》中洋溢着人情美。湘西民风古朴而淳厚,老船夫,翠翠,天保,傩送,还有士兵,水手,过往的商旅,尽管物质条件并不相同,但质朴、纯真、善良的品性却是相同的,都具有一种单纯的善良、原始的可爱,如祖父、傩送、天宝等,他们表现了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这里的一切,没有受到都市物质文明的污染,单纯寂寞,如梦一般宁静美好。

小说中的主人公翠翠是作者笔下“爱”与“美”的化身,作者在她身上倾注了全部的感情。在在处处的语言描写(如她和傩送的对话)、心理描写(如第六节最后她望云遐想),无不细腻逼真地刻画出一个情窦初开的山村少女丰富美好的内心世界,从而给人一种诗意般的回味和审美感受。

 

作者采用散文化的叙事笔调,生活化的人物语言,对边城的风景美、风俗美与人情美作了理想化的表现。小说灵气四溢,宛如一支优美的田园牧歌,一段古老人性的绝响。语言文白杂糅,丰富多变,古朴而典雅,流畅而清新,“每一句都‘鼓立’饱满,充满水分,酸甜合度,像一篮新摘的烟台玛瑙樱桃”(汪曾祺《又读<边城>》)。

 

 

林黛玉进贾府

本文通过林黛玉进贾府的所见所闻,展示了贾府豪华的环境、奢侈的生活、森严的等级礼法;传神地描绘了林黛玉、王熙凤、贾宝玉的性格特征。贾宝玉和林黛玉初次见面,互相爱慕,暗示了以后清洁的发展。

本文以林黛玉的见闻为线索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王夫人一笑,点头不语”),写林黛玉初进贾府时的情状。这一部分可分为三层。第一层,即第一小节,写林黛玉入贾府的所见。林黛玉告诫自己“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他人耻笑了去”,奠定了林黛玉多愁善感的性格基调。这是一个寄人篱下又心地孤傲的孤女特有的心理。正因如此,她进贾府后用嘴少,用眼多,才使作者借黛玉的眼,详细地描写贾府的环境、人情。第二层(从“黛玉方进入房时”到“叫他们多配一料就是了”),写黛玉与贾母、两位舅母、李纨和众姐妹见面。贾母是被人“搀”着出来的,一个“搀”字一方面写出贾母年纪已大,另一方面也显示了贾母在这个家庭中至高无上的地位。贾母与黛玉见面,作者抓住“搂”、“叫”、“哭”这些动作,传神地写出了贾母对黛玉的疼爱。接着写黛玉与三个姐妹见面,只抓住她们的相貌特征,寥寥数笔,就写出了迎春的温柔、探春的精干和惜春的柔弱。作者又通过众人的眼睛,对黛玉的外貌作了简略描写,突出她的“怯弱”和病态。第三层(从“一语未了” 到“王夫人一笑,点头不语”),写黛玉初见王熙凤。王熙凤的出场,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作者对其服饰、姿容进行了静态写生式的描绘,从头到脚,精细入微,直至“最后的纽扣”(易卜生)。她一出场,满屋子便只有她一个人谈话,她时而笑,时而哭,忽又转悲为喜,安慰黛玉,吩咐婆子,逢迎贾母,显要自己,面面俱到,处处讨好,每句话、每个动作都玲珑剔透、恰倒好处。这一层,通过王熙凤的服饰、外貌、言行的描写,写出了王熙凤在贾府的特殊地位,传神地表现出她恃宠放诞、善于讨好、虑事周到、精明能干的性格特征。

第二部分(从“当下茶果一撤”到“只休信他”),写黛玉拜访两位舅舅,并从侧面简介宝玉。这一部分可分为两层。第一层(从“当下茶果一撤”到“眼看着车去了方回来”),写黛玉拜访大舅,虚写贾赦。宁国府不是《红楼梦》中人物的主要活动环境,作者只简笔略写了宁国府。随着黛玉“出角门”,“至仪门”,“进入院中”,展现在面前的是“厢庑游廊,悉皆小巧别致”,几笔就写出了宁国府的特点。邢夫人苦留吃饭,黛玉委婉推辞的几句话传神地描绘出她的细心、谨慎、虑事周到。第二层(从“一时黛玉进了荣府” 到“只休信他”),写黛玉拜见贾政,借王夫人之口交代宝玉。这一层,写荣国府的环境与写宁国府不同,作者泼墨淋漓,对荣国府作了详细的描绘。因为荣国府是《红楼梦》中人物的主要活动环境,而且这“四通八达,轩昂壮丽”的“正经正内室”又最能表现出贾府“与别家不同”的特点。“内室”中“荣禧堂”的大匾,“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的对联,显示出主人的显赫地位。王夫人卧室的各种用品、摆设都体现出这个家庭百年望族、世禄之家的特点。接着作者通过王夫人的介绍写贾宝玉,用“混世魔王”、“疯疯傻傻”概括出贾宝玉的性格特征,为宝玉的出场作了铺垫。

第三部分(从“黛玉一一的都答应着”到“也就不生别论了”),写黛玉陪贾母吃饭,与贾宝玉相见。这一部分可分为两层。第一层(从“黛玉一一的都答应着”到“不是睁眼瞎子罢了”),写黛玉陪贾母吃饭。作者不厌其详,从“安设桌椅”、“捧饭”、“安箸”、“进羹”、告座、“布让”,直到饭后漱口、“盥手”、吃茶,再次显示了这个家庭处处讲“礼节”,处处讲“排场”。第二层(从“一语未了”到“也就不生别论了”),写黛玉与宝玉相见。作者在这一层中详细描写了宝玉的服饰、外貌,都为了突出宝玉在贾府的地位。接着作者用两首《西江月》概括贾宝玉的叛逆性格。第一首是说他不通仕途经济,第二首是写他对封建制度的危害,是一个“与国与家无望”的不肖子孙。然后作者才让宝玉与黛玉正式见面。这时才通过宝玉的眼睛,详细描写黛玉的外貌。宝玉、黛玉这对生死恋人初次相见之时,就产生了一种惊异奇妙的心灵感应,都有似曾相识之感。林黛玉进贾府,与贾母见面,牵动的是“亲情”,是令人心颤的“泪”;与王熙凤见面,牵动的是“交情”,是颇有意味的“笑”;与宝玉见面,牵动的是朦胧的爱情,是石破天惊的“惊”!宝玉“走近黛玉身边坐下”、“细细打量”、“送字”这一系列的行动都表现了他在贾母心目中的地位和毫不掩饰对这个妹妹的喜爱。“摔玉”的情节是全文的高潮,既表现了他在家中的娇惯,也透露出他要寻求知音的迫切心情。这一部分,黛玉与宝玉的见面初步显示了宝玉的叛逆性格,是故事情节的高潮。

第四部分(从“当下”到结束),写贾母对黛玉的安排,是故事的结局。宝玉一听说贾母要将他“挪出来”,心中十分不愿。他无视封建社会男女之大防的礼法,坚决要求和黛玉住在一起。这一安排,为他们以后的爱情萌生、发展创造了条件。

 

全文以黛玉进贾府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写了贾府的环境和贾母、王熙凤、贾宝玉等人物。作者把写环境与写人物交错起来,使笔势富有变化,情节有波澜。写环境有详有略,写人物有虚有实,这些都可看出作者的巧妙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