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月考试卷

商丘市三高2008—2009学年度人教版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商丘市三高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高一语文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敕令(chì) 两靥(yè) 丝绦(tāo) 监生(jiān)
B.讪讪 (shàn) 榫头(sǔn) 扪参(shēn) 湍流(tuān)
C.猿猱(náo) 贾人(jiǎ) 宵柝(chè) 洿池(wū)
D.孝悌(dì) 饿莩(piǎo) 跬步(kuǐ) 庠序(xiá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寒喧 雕梁画栋 膏粱 出奇制胜
B.缪种 敛声屏气 瞋视 扪心自问
C.崔嵬 义愤填膺 鱼凫 春寒料峭
D.编纂 天崖海角 边陲 遍体磷伤
3.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进入社会后,我才发现波澜不惊是一种淡定的境界。知道唯有让心从容平静,才能清醒回望:光阴飞逝,所有一切在时间里都只是微尘。
B.很多隐士把归隐当做终南捷径,被称为“隐君子”的陶渊明,却是一位身体力行的实践家。
C.北国槐树的那一种落蕊会给人一种落寞,而古人所说的一叶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体现在这些深沉的地方吧。
D.在亚运会女足小组赛中国队与日本队比赛中,中国队时乖运蹇,技不如人,以0:1败北,这样只能位列小组第二,从而在淘汰赛中不得不面对强大的朝鲜队。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晚清的社会变迁和文化分裂还将继续,当那些一度声势煊赫的小说终于退回文学一隅或干脆被人忘却之后,只有《红楼梦》仍然是20世纪中国文化学术的中心点之一,并被公认为中国文学的代表。
B.在中宣部、公安部、全国妇联举办的“任长霞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上,听着任长霞的故事,使人们很感动。
C.1944年6月6日凌晨,由14个国家15.6万士兵组成的盟军部队跨过英吉利海峡,在法国的诺曼底海滩史无前例的与德军展开了一场抢滩登陆战役。
D.胡锦涛主席在罗马尼亚议会发表了重要演讲,回顾中罗友谊发展的历史,提出全面发展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关系,阐述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主张。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生物入侵
任何物种的分布都有其固有的疆域,然而人类的活动却可以轻易地将物种带离其亿万年囿禁的家园。人们用凤眼莲(水葫芦)饲喂牲畜,用互花米草保滩改土……正当人们自以为得计的时候,大自然的报复也开始了:凤眼莲霸占并糟蹋了美丽的八百里滇池,互花米草像疯了似地吞噬着海滩堤岸以及其间的一切生物。于是,人们开始警醒:我们遭遇到了生物入侵! 造成以上生物入侵的原因是人们“引狼入室”。因为这些入侵的物种,是人们出于农林牧渔业生产、生态环境建设、生态保护等目的有意引进的,到最后却无法控制,以致泛滥成灾。伴随人类活动而进行的生物“偷渡”也是造成生物入侵的重要原因。世界不同地区之间越来越频繁的贸易、运输、旅游等活动,为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全球“旅行”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许多生物伴随着人类活动漂洋过海,到其他地方落地生根,其中一些物种泛滥成灾,成为“入侵者”。此外,生物靠自身的扩散传播力或借助于自然力量也可能进入异地,成为“入侵者”。 生物入侵所造成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大部分外来物种成功入侵后,生长难以控制,造成严重的生物污染,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原产于南美洲曾作为花卉引入我国并一度作为猪饲料推广的凤眼莲现已遍布八百里滇池,严重破坏水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已导致大量水生动植物死亡。有的外来入侵物种通过压制或排挤本地物种,形成单优势种群,危及本地物种的生存,最终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原产中美洲的微甘菊入侵深圳内伶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致使岛上4000多亩乔灌木丛林被微甘菊所覆盖,大量树木枯死,猕猴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另外,生物入侵还会导致生态灾害频繁爆发,严重危害农林业生产。近年来,松材线虫、美国白蛾等森林入侵害虫严重发生与危害的面积逐年增加;飞机草、紫茎泽兰、空心莲子草等肆意蔓延,已到了难以控制的局面。据专家估算,我国每年因入侵生物所造成的灾害给农业带来的损失占粮食产量的10%—15%,棉花产量的15%—20%,水果蔬菜的20%—30%。外来入侵物种有时还直接威胁到人类的健康。作为马草料由侵华日军从日本带入我国的豚草,现已分布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其花粉是引起人类花粉过敏症的主要病原物,可导致“枯草热”症。 外来生物一旦入侵成功,很难彻底根除,而用于控制其危害、扩散蔓延的防治代价又极为巨大。如何狙击生物入侵,已成为当前科学研究的一个热点。
7.下列有关生物入侵危害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生物入侵会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生物污染。 B.生物入侵会危及本地物种的生存,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C.生物入侵会导致生态灾害频繁爆发,严重危害农林业生产。 D.生物入侵会导致“枯草热”症等疾病的蔓延,直接威胁人类的健康。
8.依据文意,下列属于人们“引狼入室”的行为所造成的恶果的一项是( ) ①“植物杀手” 豚草疯狂侵袭南昌; ②水葫芦淤塞河道,挤占黄浦江; ③松材线虫侵吞江苏松属植物; ④互花米草肆虐,崇明岛不再是鸟类天堂; ⑤美国白蛾威胁天津大树。       A. ①③   B. ②④   C. ③⑤   D. ④⑤
9.综观全文,下列对“生物入侵”这一概念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 生物入侵是指生物在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下由原生存地进入其他地区并对当地造成生态灾难或对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农林牧渔业生产以及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现象。 B. 生物入侵是指生物通过有意或无意的人类活动从自然分布区进入其他地区并对当地造成生态灾难或对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农林牧渔业生产以及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现象。 C. 生物入侵是指生物在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下由原生存地进入新生态环境并对新生态环境中的其他物种造成严重威胁的现象。 D. 生物入侵是指生物通过有意或无意的人类活动从自然分布区进入新生态环境并导致新生态环境生态灾害频繁爆发的现象。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8——10题。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寡人之于国也
月出于东山之上
B.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
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
C.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
谷不可胜食也
D.以五十步笑百步
斧斤以时入山林
9.下列“之“字按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 )
①察邻国之政②填然鼓之③王道之始也④树之以桑⑤未之有也⑥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⑦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⑧申之以孝悌之义
A.①③/②⑥⑧/④/⑤/⑦ B.①③/②④⑥/⑧/⑤/⑦
C.①③/②④/⑤/⑥⑧/⑦ D.①⑦/②/④⑧/③/⑤⑥
10.下列句子中不含实词活用的一组是( )
①谨庠序之教 ②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③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⑤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⑥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⑦斯天下之民至焉 ⑧移其粟于河内
A.①③⑤ B.⑤⑦⑧ C.③⑥⑦ D.②④⑤
第Ⅱ卷(120分)
四、(23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②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1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赠柳 李商隐 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见说风流极, 来当婀娜时。 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忍放花如雪, 青楼扑酒旗。
①请结合全诗,鉴赏“忍放花如雪, 青楼扑酒旗”两句的表达效果。

②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意旨?

13.默写。(5分,每空1分)
① ,孤舟一系故园心。
②《登高》中的颈联是 , 。
③飞湍瀑流争喧豗, 。
④ ,铁骑突出刀枪鸣。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8题。
丢失的香柚 梁晓声
“大串联”①时期,我从哈尔滨到了成都,住气象学校,那一年我才17岁,头一次孤独离家远行,全凭“红卫兵”袖章做“护身符”。
我第二天病倒了。接连多日,和衣裹着一床破棉絮,蜷在铺了一张席子的水泥地的一角发高烧。高烧初退那天,我睁眼看到一张忧郁而文秀的姑娘的脸。她正俯视我。我知道,她就是在我病中服侍我的人。又见她戴着“红卫兵”袖章,愈觉得她可亲。
我说:“谢谢你,大姐。”看去她比我大两三岁。
一丝悱然的淡淡的微笑浮现在她脸上。
她问:“你为什么一个人从大北方串联到大南方来呀?”
我告诉她,我并不想到这里来和什么人串联。我父亲在乐山工作,我几年没见他的面了,想他!我委托她替我给父亲拍一封电报,要父亲来接我。
隔日,我能挣扎着起身了,她又来看望我,交给了我父亲的回电——写着“速回哈”三个字。
我失望到顶点,哭了。
她劝慰我:“你应该听从你父亲的话,别叫他替你担心。”
我这时才发现,她戴的不是“红卫兵”袖章,是黑纱。
我说:“怎么回去呢?我只剩几毛钱了!”虽然乘火车是免费的,可千里迢迢,身上总需要带点钱啊!
她沉吟片刻,一只手缓缓地伸进衣兜,掏出5元钱来,惭愧地说:“我是这所学校的学生,‘黑五类’②。我父亲刚去世,每月只给我9元生活费,就剩这5元钱了,你收下吧!”她将钱塞在我手里,拿起笤帚,打扫厕所去了。
我第二天临行时,她又来送我。走到气象学校大门口,她站住了,低声说:“我只能送你到这儿,他们不许我迈出大门。”她从书包里掏出一个柚子给了我:“路上带着,顶一壶水。”
空气里弥漫着柚香。我说:“大姐,你给我留个通信地址吧!”
她注视了我一会儿,低声问:“你会给我写信吗?”
我说:“会的!”
她那么高兴,便从她的小笔记本上扯下一页纸,认认真真给我写下了一个地址,交给我时,她说:“你们哈尔滨不是有座天鹅雕塑吗?你在它前边照张像寄给我,好吗?”
我默默点了一下头。我走出很远,转身看,见她仍呆呆地站在那里,目送着我。
路途中缺水,我嘴唇干裂了,却舍不得吃那个柚子。在北京转车时,它被偷走了。
回到哈尔滨的第二天,我就到松花江畔去照像。天鹅雕塑已砸毁了。满地碎片。一片片仿佛都有生命,淌着血。
我不愿让她知道天鹅雕塑砸毁了,就没给她写信……
去年,听说哈尔滨的天鹅雕塑又复雕了,我专程回了一次哈尔滨,在天鹅雕塑旁照了一张像,彩色的。按照那页发黄的小纸片上的地址,给那位铭记在我心中的大姐写了一封信,信中夹着照片。
信退回来了。信封上,粗硬的圆珠笔字写的是——“查无此人”。
她哪里去了?
想到有那么多我的同龄人“消失”在那个年代之中了,我的心便不由得悲哀起来。

注:①“大串联”:文化大革命中以“革命”的名义天南地北地联系。②“黑五类”:文化大革命中,父辈或祖辈乃至曾祖辈是地主、富人、反革命、坏蛋和右派分子,其子女称作“黑五类”。
14、“大姐”希望“我”在哈尔滨的天鹅雕塑前照张像送给她,这反映了什么?(6分)
                                
15、“天鹅雕塑已砸毁了。满地碎片。一片片仿佛都有生命,淌着血。”有什么深刻意蕴?(6分)
                                     16、(1)小说最后一段中“消失”除了指同龄人肉体的消失,还有哪两层主要的含义?(4分)

(2)小说中的“香柚”象征什么?(2分)            
                17、“我”从哈尔滨“串联”到成都,不是为了“革命”,而是去探望很久不见的父亲,你是如何看待这件事的?“大姐”对“我”一往情深,而“我”却并没有及时寄照片过去,“我”为什么要这样做?请谈谈你的见解。(4分)
六、语言运用(15分)
18、下文中王光英灵机一动说什么?请将你设想的答案写在横线上。不超过30字。(5分)
“红色资本家”王光英飞赴香港创办光大实业公司,一下飞机就被将了一军。一位记者问他:“你带了多少钱来?”这个问题确实难答,具体数目不能说。说多了,事关经济机密;说少了,事关个人及国家体面;说“无可奉告”,似太生硬;哼哼哈哈,难脱纠缠。王光英一看对方是个女记者,灵机一动,说:“ ”王光英就西方人们普遍遵守的这一礼节指出了女记者的提问“悖情违礼”,出格了。既然如此,所提的问题,自然也就无需回答了。
为下面的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0个字。(4分)
(路透社香港7月24日电)中国今天承诺要解救500头被熊胆加工厂用来取胆汁的黑熊,这是彻底放弃活熊取胆汁的第一步。
这意味着从小就被关在笼子里的这些黑熊将走出关它们的小笼子而重获自由。
在目前查明的247个熊胆加工厂中有7000头被关养的黑熊,这次放生的黑熊是其中的一部分。
中国与总部设在香港的亚洲动物基金会签署的协议规定,四川省的500头黑熊将在今后5年内恢复自由。

根据下面的思路,展开合理想象,运用两种以上修辞手法,组成80字以内的语段。(6分)
夏天和冬天,各有各的情趣

七、作文(6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世界上许多珍贵的东西都是免费的。阳光、空气是免费的,还有习习清风、皑皑白雪、皎洁的月华、灿烂的星辉;亲情、友情是免费的,还有信念、希望、意志、梦想……所有这一切都是免费的,只要你想要,就能得到。遗憾的是,许许多多的人对这些免费不懂得珍惜,以致失去得太多太多……
  请领会上述文字的含义,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定。
[提示]
(1)材料至少包含以下写作角度:1、人生在世,享受了那么多“免费”,应该知足,应当感恩;2、每个人都因为享受了那么多“免费”才取得了各方面的进步,所以应该对大自然、对社会作出回报;3、不珍惜“免费”是对生存资源的最大浪费,我们应充分利用各种“免费”,努力创造既有利于自身更有益于社会的美好人生。
  (2)可从上述角度中任选一个,或说故事,或发议论。无论记叙还是议论,最好能结合自己或你所熟悉的人的实例,否则很容易泛泛而谈流于肤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