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5 滕王阁序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 - 5 滕王阁序

  • 格式:  PPT
  • 大小:  819K    16张
  • 时间:  2016-02

《滕王阁序》ppt课件1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滕王阁序》ppt课件1
上联:洞庭月,衡岳云,巫山雨,波撼气蒸, 揽天下风光,堪称独步;
下联:崔灏诗,范相记,王勃序,两楼一阁,数江南文物,各有千秋。

江南三大名楼——岳阳楼
黄鹤楼
滕王阁
滕王阁序

王 勃
抓住王勃情感变化的心电图——兴尽悲来 ——来把握全篇的线索
具体如下:
一、是不是这样的情感?
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感?
三、这样的情感变化说明了什么,哪种情感是最真最根本?
教学设想
自读了《滕王阁序》,喜欢这篇文章吗?为什么?
其实这篇文章就是围绕着一个短语来写就的——
兴尽悲来
问:因何而“兴”?
地灵、胜饯、胜景、人杰
材料补充:
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都督阎公不之信。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乃以纸笔巡让宾客,勃不辞让。公大怒,拂衣而起,专令人伺其下笔。第一报云:“豫章故郡,洪都新府。”公曰:“是亦老生常谈。”又报云:“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公闻之,沉吟不言。又云:“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公矍jué然而起,曰:“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遂亟请宴所,极欢而罢。
——(《唐摭zhí言》卷五)
1、面对第一报,阎公为什么说“老生常谈”?
2、为什么听到“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沉吟不言?
视野开阔,气势宏伟,给人以山川秀气与天上星光遥相辉映的想象。
3、听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时为什么会“矍然而起”?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佳句欣赏
落花与芝盖齐飞,
杨柳共春旗一色。
——庾信
重点研习:自由读一读2、3两段,看看前后景物、心情、节奏等方面究竟有哪些变化?
景物:静—动;暗—明;上—下;实—虚
视野:由集中到开阔
心情:由欣赏到震惊(既为一种崇高的美所折服,也有一种“一览众山小”的豪兴)
节奏:长句(舒缓)—短句(急促)—四六句(抑扬顿挫)——三字句(短促)——四六句(开阔飘逸)
文以气贯。作者借助于节奏、速度、语气等来体现情感的变化,更让这种情感形成一股气流贯注于行文始终,使作品具有极强的感染力。请同学们大声诵读这两段文字,细细体会。
温故知新
“自古逢秋悲寂寥”,传统的秋士情怀自有其深厚的历史根源;可王勃却写出了这么明丽壮美的秋景,毛泽东也有气势磅礴的秋景描绘。
你还记得哪些写秋景的诗句吗?
滕王阁楹联欣赏
上联:我辈复登临,目极湖山千里外;
下联:

上联:画栋喜重新,近水楼台齐放眼;
下联:
奇文共欣赏,人在水天一色中。
长天舒一览,飞霞词句我低头。
上联:兴废总关情,看落霞孤鹜,秋水长天,幸此地湖山无恙;
下联:古今才一瞬,问江上才人,阁中弟子,比当年风景如何?
在如此盛地,躬逢盛宴,与诸人杰观胜景,真可谓“四美具,二难并”,作者又为何而“悲”呢?
穷睇眄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
天高地迥,觉宇宙至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全篇转折句
“兴尽悲来”确实是全文的重要线索。但是,这种悲是不是他心中最根本的情感呢?如果不是,那又是什么?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苏轼
人生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刘禹锡
板书
兴——地灵、人杰、胜饯、壮景

悲——无路请缨
来——有怀投笔(壮怀)
结语:
1、文天祥说:“痛定思痛,痛何如哉?”王勃“兴尽悲来”,但“悲极”之后却不是“更悲”,而是一种“困之弥坚”。就好像苏轼在《赤壁赋》中一样,“悲”极之后是释然,是豁达。中国知识分子身处困境却坚持不改变自己的理想与情操,这既是他们精神的支柱,又是他们人格魅力出彩之处。这正是这一批人撑起了中国的脊梁。
让我们满怀对王勃、对中国知识分子的敬意,齐声朗读课文四至五自然段。
2、请将“壮怀”与“壮景”联系起来读,有什么体会?
唯有壮怀之下才能诞生壮美之景,一如毛泽东有“主天下沉浮”之怀,才写出了“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开阔、勃发之景。
面对人生逆境,王勃发出了“老当益壮”、“穷且益坚”的宣言,这是他不屈精神的体现,也反应了唐代思想自由开放的时代特点。盛唐气象在王勃笔下以显端倪,他也以开一代诗风被尊为“四杰之冠”。
滕王阁诗
王 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廉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