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月考试卷

吴铺中学人教版八年级(下)5月份月清练习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吴铺中学八年级(下)月月清练习
语 文 试 卷
(总分:120分 完卷时间:120分钟) 2009-5

亲爱的同学们,如果这份试卷是蔚蓝的天空,你就是那展翅翱翔的雄鹰;如果这份试卷是碧绿的草原,你就是那驰骋万里的骏马;如果这份试卷是宽阔的大海,你就是击波逐浪的游鱼。只要你放松、自信、沉着,相信你一定比雄鹰飞得更高,比骏马跑得更快,比鱼游得更远。
一、语言积累和运用(共34分)
1、展示自我,请将你在本册第六单元中学到的、自己最喜欢的名句写在下面: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骊歌(lí) 锃亮(cèng) 和煦(xù) 咬文嚼字(jué)
B.剽悍(piāo) 蓦然(mù) 吞噬(shì) 龙吟凤哕(huì)
C.羸弱(léi) 归咎(jiǜ) 干涸(hé) 叱咤风云(chà)
D.枯涸(hé) 炽痛(chì) 萧瑟(sè) 面面相觑(qù)
3.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 )
A.行贿 自惭形秽 厉害 变本加利
B.遐想 目不暇接 委屈 委曲求全
C.拜访 甘败下风 震撼 擎天撼地
D.挫折 抑扬顿错 原型 原形毕露
4.下列句子中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他很讲义气,很有良心,每次帮助他人后都沾沾自喜。
B.高深莫测的星空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
C.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相形见绌。
D.最不可思议的恐怕要数我们的大脑了,它使人有喜怒哀乐,能够思维。
5.根据提示要求默写:
①陶渊明《饮酒》诗中描绘傍晚时分山中美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岳阳楼记》中从空间角度描绘洞庭湖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醉翁亭记》中描写琅琊山朝暮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④李白《行路难》中象征诗人人生道路上充满艰难险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舍己为人、至死不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⑥《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李明同学勤奋好学,力求上进,但家境不好,困难重重。班主任个别谈话时,便用李白《行路难》中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鼓励他奋发图强,实现自己的抱负。
6.综合实践能力考查。请按要求完成三小题:
在班里的一次关于“中学生能不能带手机进校园”的辩论会上,你作为反方选手参加了精彩的辩论。
按规定,你先代表反方表明你方的观点,并简要阐述至少两点理由。
答:
针对正方“带手机方便与家长联系”的观点,你准备怎么反驳?
答:
③辩论最后,要求你代表反方向同学们发出号召,表达时语言要具体。
答:
7.名著导读:《名人传》由法国著名作家 的 、 和 组成。书中写了三个世界上赫赫有名的人物。第一个是德国作曲家: ;另一个是意大利的天才雕刻家: ;最后一个是俄罗斯名作家: 。 在这本《名人传》中最令我感动的就是贝多芬的故事。
二、阅读与赏析 (共36分)
㈠课内文言文:(14分)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8、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2 分)
( 1 )薄暮冥冥 ( 2 )多会于此
( 3 )春和景明 ( 4 )不以物喜
9、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 分)
①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② 微斯人,吾谁与归?
10、用原文的语句回答下面问题。(5分)
(1)文中描写水面月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描写水中月影的句子是__________。(2)天气阴冷时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是: ;天气晴朗时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是: ;(3)体现“古仁人之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第②③段运用____________的写作手法,表现了迁客骚人____和____的两种心情。
12、本文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2 分)
㈡ 同题类文阅读:(10分)
敬畏生命
①弘一法师在圆寂前,再三叮嘱弟子把他的遗体装龛时,在龛的四个角下各垫上一个碗,碗中装水,以免蚂蚁虫子爬上遗体后在火化时被无辜烧死。好几次看弘一法师的传记,读到这个细节,总是为弘一法师对于生命深切的怜悯与敬畏之心所深深感动。
②上高中的时候,我家后院的墙洞里经常有大老鼠出来偷吃东西。不知为什么,我的心里产生了一个残酷的想法,悄悄地躲在墙边,趁老鼠出来的时候,拿开水烫它,结果,一只大老鼠被滚烫的开水烫着后惨叫着缩进了墙洞,我不知道它死了没有,但那时我并没意识到自己的残忍,因为“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在人类的心目中老鼠似乎有一千个应该死的理由。然而,引起我内心最大触动和自责的还是在两个月后:我在后院又看到了那只大老鼠,它还活着,只是全身都是被烫伤之后留下的白斑,可是最让人痛苦和不安的是,它居然还怀着小老鼠,腆个大肚子,动作迟钝地在地上寻觅着食物;我无法表达我那个时候的心情,我只觉得“生命”这个词在我的心中突然凸现得那么耀眼,我只觉得我曾经有过的行为是多么的卑劣和龌龊,这种感觉,在别人眼里也许会显得很可笑,但是,我逐渐地感受到了生命的意义和分量。
③法国思想家史怀泽曾在《敬畏生命》一书中写道:他在非洲志愿行医时,有一天黄昏,看到几只河马在河中与他们所乘的船并排而游,突然感悟到了生命的可爱和神圣。于是,“敬畏生命”的思想在他的心中蓦然产生,并且成了他此后努力倡导和不懈追求的事业。
④其实,也只有我们拥有对于生命的敬畏之心时,世界才会在我们面前呈现出它的无限生机,我们才会时时处处感受到生命的高贵与美丽。地上搬家的小蚂蚁,春天枝头鸣唱的鸟儿,高原雪山脚下奔跑的羚羊,大海中戏水的鲸鱼等等,无不丰富了生命世界的底蕴。我们也才会时时处处在体验中获得“鸢(yuān老鹰)飞鱼跃,道无不在”的生命的顿悟与喜悦。
⑤因此,每当读到那些关于生命的故事,我的心中总会深切地感受到生命无法承受之重,如撒哈拉沙漠中,母骆驼为了使即将渴死的小骆驼喝到够不着的水潭里的水而纵身跳进了潭中;老羚羊们为了使小羚羊们逃生而一个接着一个跳向悬崖,因而能够使小羚羊在它们即将下坠的刹那以它们为跳板跳到对面的山头上去;一条鳝鱼在油锅中被煎时却始终弓起中间的身子是为了保护腹中的鱼卵;一只母狼望着在猎人的陷阱中死去的小狼而在凄冷的月夜下呜咽嗥叫。其实,不仅仅只有人类才拥有生命神性的光辉。
⑥有时候,我们敬畏生命,也是为了更爱人类自己,丰子恺曾劝告小孩子不要肆意用火或用水去残害蚂蚁。他认为自己那样做不仅仅出于怜悯之心,更是怕小孩子的那一点点残忍心以后扩大开来,以至驾着飞机装着炸弹去轰炸无辜的平民。
⑦确实,我们敬畏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不仅仅是因为人类有怜悯之心,更因为它们的命运就是人类的命运;当他们被杀害殆尽时,人类就像是最后的一块多米诺骨牌,接着倒下的也便是自己了。
13.题目中“敬畏”这个词是何含义?
14.第②段中画线的“这种感觉”具体指什么?
15.第④段中画线语句“鸢飞鱼跃,道无不在”中的“道”指什么?
16.文章最后一段为什么说“它们的命运就是人类的命运”,我们能从中得到哪些认识?
㈢ 延伸阅读,完成下列各题。(12分)
沙尘暴
现在人们闻之色变的沙尘暴,即由于强烈的风将大量沙尘卷起,造成空气混浊,能见度小于千米的风沙天气现象,其实古已有之。它本是雕塑大地外貌的自然力之一,是大自然的一项工程,并且在全球生态平衡中占有一席之地。
在地质史上,风力对草原带的风化物质进行筛选分类:凡搬不动的粗大砾石,留在原地形成砾石戈壁滩;颗粒适中的粗沙和细砂被吹移到附近就地聚集成沙漠;颗粒微小的粉沙细土和微土,则被强上升气流扬上天空,作中长距离的输送,澳大利亚的沙尘乘着南半球的西风掠过塔斯曼海,使新西兰火山岛上的土壤更为肥沃,因而被称作“澳大利亚出口的珍贵产品”。沙尘暴虽然使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增加,然而由于沙尘含有碱性,又可中和大气中的酸性物质,减缓酸雨的发生。
风是地球上空的传送带,它将大陆的沙尘吹向海洋,又将海洋的水汽吹向大陆。沙尘和水汽相遇,便能结合为云,最终化作降水。可见,沙尘不仅在土壤的分布和补充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且在全球的水循环上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可以说,沙尘也是决定全球生态平衡的因子。
然而,近百年来,沙尘暴却已成为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一大灾害。构成我国沙尘暴的物质材料,多来自干旱、半干旱的草原地区。在人为活动的干预下,特别是由于森林大量砍伐,土地过度开垦,工厂盲目建设,排放不加控制,结果造成生态巨变。这样,来自大西北的沙尘暴,一路上还源源获得裸地上新的沙尘源的补充,而且混入了工矿企业排放的有害成分和来自草原上牲畜粪便中的病菌病毒。总之,在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后,自然界的风蚀速度已远远大于土壤的生成速度,一连串的灾害也就由此产生。
歌德说过:“大自然是不会犯错误的,错误永远是人犯下的。”这也许能给我们某种启示。
17.什么是沙尘暴?
18.为什么说“沙尘也是决定全球生态平衡的因子”?(请结合二、三段进行概括)
19.沙尘暴灾害加剧的原因是什么?
20.如何理解歌德的话?
21.请举例谈谈人类“征服自然”的后果。
三、写作实践 (50分)

吴铺中学八年级(下)月月清练习答题卷       总分
一、语言积累和运用。(34分)
1、展示自我,请将你在本册第六单元中学到的、自己最喜欢的名句写在下面:(2分)












































































2.(2分)答:   3.(2分)答:   4.(2分)答:   
5、古诗文默写 (14分)
(1)                              
(2)                                    
(3)                              
(4)                              
(5)                              
(6)                                    
(7)                              

6、综合实践能力考查 (9分)
(1)                              

(2)                               

                                 

(3)                              

                                 
7. 名著导读(3分) 答:          
二、阅读与赏析(36分)
8.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2 分)答:                         
9.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 分) 答:                         
                                   
10. 用原文的语句回答下面问题。(5分) 答:(1)               
(2) (3)                                   
11.(3分) 答:                          
12.(2分) 答:                               

13.(3分) 答:                              

                                        
14.(2分) 答:                               
                                        
15.(2分) 答:                               
                                        
16、(3分) 答        
17、(3分) 答:           
                           
18、(2分) 答:                                                               
                                                         
19、(2分)
答:                                                                     
                                       
20、(2分)
答:                                                               
                                                         
21、(3分)
答:

三、写作实践(50分)
伴随着经济大潮的涌动,我们的父母为了我们更好的学习、生活而投奔到外地打工挣钱,这样“留守”就成了我们的生活的主旋律。“一个人就是一个家,一个人哭,一个人笑。”这就是我们我们酸楚生活的真实写照。有人说留住了孩子,却留不住希望。留守生活到底对我们的健康成长会产生什么影响,真的守不住希望吗?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我们留守生活的写真吧!
请以“我们的留守生活”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篇幅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