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月考试卷

2010年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初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冯传振
一. 积累与运用(26分)
1. 为下面文字中加点的字注音。(4分)
(1)你看见街边重重叠叠挺拔苍劲( )的油松——那是在长春;你看见一种树冠( )修整成一个绿色的圆球的矮树,那样的玲珑精致,那是你从未见过的圆冠榆——是新疆喀什市特有的标识。
(2)葛修润站起来:“我想耽误一会儿大家的吃饭时间,再谈谈白鹤梁的保护问题。”这位身材高大、精神矍( )铄的老人,此刻面容极其凝重,“迄( )今为止,我们提出的白鹤梁保护方案,包括即将通过的这个方案,都不能改变白鹤梁被淹埋的命运。”

2. 按拼音将正确的汉字写在句子后面的横线上。(4分)
(1)还有(chuān)流不息的轿车们,也都像是刚刚从你那个城市蜂拥而来。________
(2)爸爸竟然说不出它是什么树,一会说是“桧树”,一会又说恐怕是“槭树”,都是奇怪的名称;他只说他小时候就经常来爬它,他们那群小孩子管它叫“大不列颠”,真是莫(míng)其妙。_________
(3)女演员们不由分说,把官兵被海水和汗水浸(răn)得发硬的军装翻出来,用船上发给自己的淡水搓洗起来。_____________
(4)赶到昙花开放的时候,约几位朋友来看看,更有(bǐng)烛夜游的味道——昙花总在夜里开放。_______________

3. 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朋友,从崩溃毁灭中,救出中国来,从帝国主义恶魔生吞活剥下,救出我们垂死的母亲来,这是刻不容缓的了。
B. 郁郁葱葱、栩栩如生的杂交水稻,开始在中华大地上生长。
C. 袁隆平看到,在公共食堂的灶台上,堆堆野菜,大锅清汤;岌岌可危的村民住房里,躺着一个个因饥饿患水肿病的大人和孩子……
D. 经过文物部门几年的勘查发掘,气势非凡的秦始皇陵兵马俑终于展示在世人面前。

4. 《美猴王》一课节选自我国古典长篇小说《西游记》。除了课文中“石猴出世”以外,《西游记》的故事你还知道哪些?请在下表中填写《西游记》中一个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的名字,并用简洁的语言写一则与这个人物相关的故事。(3分)

5. 与前面的句子衔接最连贯的一项是( )(2分)
第一次真好,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在你的生命中,有多少“第一次”值得你留恋品味! ____________________
A. 有多少个“第一次”把不可磨灭的印象给你留下啊!
B. 有多少个“第一次”给你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C. 有无数个“第一次”给你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D. 难道没有无数个“第一次”给你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吗?
6. 有人说,孩子的生日是母亲的难日。在你的生日来临之际,请你在自己精心制作的“感恩卡”上,写下自己的肺腑之言,以表达对含辛茹苦的母亲的感激之情。(不超过40个字)(3分)
我设计的语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按课文原文填空。(8分)
(1)千里黄云白日曛,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也傍桑阴学种瓜。
(3)《四时田园杂兴》中写晚春农家四周静悄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送元二使安西》中借景物点明地点、季节,烘托送别气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5)《矛与盾》中,表明矛很锋利,什么坚固的东西都能刺穿的句子是:___________
二. 阅读(44分)
(一)阅读《鹬蚌相争》,回答8—11题。(9分)
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8. 解释加点词语。(2分)
曝 箝
9. 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10. 你能用一个成语概括这个故事吗?(2分)

11. 从这个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示?(3分)

(二)阅读《山中杂记》选段,回答12—16题。(11分)
①小鸟是怎样的玲珑娇小呵!在北京城里,我只看见老鸦和麻雀,有时也看见啄木鸟。在此却是雪未化尽,鸟儿已成群地来了。最先的便是青鸟。西方人以青鸟为快乐的象征,我看最恰当不过,因为青鸟的鸣声中,婉转地报着春的消息。
②知更雀的红胸,在雪地上、草地上站着,都极其鲜明。小蜂雀更小到无可苗条,从花梢飞过的时候,竟要比花还小。我在山亭中有时抬头瞥见,只屏息静止,连眼珠都不敢动。我似乎恐怕将这弱不禁风的小仙子惊走了。
③此外还有很多毛羽鲜丽的小鸟,早起朝日未出,已满山满谷地响起了它们轻美的歌声。在朦胧的晓风之中,倚枕倾听,使人心魂俱静。春是鸟的世界,“以鸟鸣春”和“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这两句话,我如今彻底地领略过了!
12. 根据你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将下面的结构提纲补充完整。(2分)
第①段:写鸟是快乐的象征。
第②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③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作者在第①段中说:“在北京城里,我只看见老鸦和麻雀,有时也看见啄木鸟”?你能理解作者这样写的用意吗?(2分)

14. 为什么说青鸟是快乐的象征?(2分)

15. 作者是以怎样的态度对待小鸟的?举选文中具体实例说说你的理解。(3分)

16. 古诗当中有许多写鸟的诗句,除选文中提到的,请你再写出两句来。(2分)

(三)阅读《糖罐的秘密》,回答17—21题。(12分)
糖罐的秘密
①上高中时,学校坐落在清江边上一个小村子里。宁静的村落三面临水,四季风景如画,如同古人笔下的世外桃源。但也极其偏僻闭塞,周围疏疏落落全是民居,连买一根针也非要上十里外的小镇不可。
②这可苦了我们这群高三的可怜虫们。读书实在太耗心智了,以至于整天唯一的感觉就是饿,连睡梦中都是各种各样令人垂涎的好吃的东西。不知是谁带了一罐糖来,是那种黄亮如金、细软如沙的黄砂糖。
③于是,寝室里便流行罐装的黄砂糖。十二个糖罐,恰似我们十二个女孩子,亲亲热热地排成一排。临睡前,美滋滋地喝上一杯热腾腾的糖水,月儿便甜甜地照进梦乡。
④唯独秦霜是不大喝糖水的。因此,她那个别致的青瓷陶罐里的糖,比起我们的总是又多又满。每晚,当我们一边啜着糖水,一边叽叽喳喳地评头品足,或嘀嘀咕咕地发着牢骚,或嘻嘻哈哈地相互取笑时,秦霜总是在灯下读着她那本似乎永远也读不完的小说。问她为什么不喝,她说:“坏牙齿呢!”
⑤后来有人跟我咬耳朵,说秦霜的糖罐根本就只是做做样子罢了。她自幼父母双亡,跟着年迈的外婆一起过活,学费都交不起,哪还有闲钱买糖吃?她那一罐糖,吃了再没得添的,又怕人瞧不起,就胡说什么坏牙齿的鬼话!我听了之后觉得心头一紧,有说不出的悲凉。
⑥一次下课间操,口渴了,我匆匆忙忙回寝室找水喝。经过寝室门前的花坛时,不经意地向寝室的窗户一瞥,却见秦霜正狼吞虎咽地吃什么东西,不由一惊。细细看,竟是在吃糖呢!她挨次从每个糖罐里舀上一大勺,大口大口地往嘴里塞。
⑦我看得目瞪口呆。可不知怎地,慢慢地,所有的惊讶、愤怒、鄙夷渐渐散去,两行温热的泪却无声无息地淌下来,滴落在那暗香袭人的花丛中。我悄悄地离开了那扇窗户,贼一样地潜回教室。
⑧晚饭后,待一寝室人走得一个不剩,我一跃而起,飞快地闩上门,拉上窗帘,一把抱起我的糖罐,先给另外的几个逐一补上一大勺糖,然后,将剩下的通通倾进那个青瓷糖罐。又从箱子里抽出一袋糖,倒入了自己的空罐儿。胆战心惊地忙完这一切,我狂跳不止的心才慢慢平静下来。
⑨前不久,我收到了一封寄自深圳的来信,信是这样写的——
晓琴:
你一定还记得那个糖罐吧,那是我外婆的嫁妆,据说还是宫廷里的东西,现在居然有人愿意出五万元买它呢!我舍不得出手,因为,你倒进去的糖,远远不止值这个数儿。那个偷糖吃的女孩,她其实觉察到了窗外的那双眼睛——那双世界上最纯最美的眼睛。因为它的注视,那个差点成为偷儿的女孩,在后来充满苦难的岁月里,却再也不敢妄动过一回。
⑩不用说,这封信是我多年的挚友——已在深圳的一家电脑公司任执行总经理的秦霜寄来的。
17. 通读全文,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填空。(3分)
本文以_____________为线索展开情节,先后写了:喝糖、_________、________念糖等四件事。

18. 第④段秦霜“总是在灯下读着她那本似乎永远也读不完的小说”的真正原因是什么?(2分)

19. 第⑦段,我为什么“悄悄地离开了那扇窗户,贼一样地潜回教室”?(2分)

20. 结合上下文理解:第⑨段为什么说“你倒进去的糖,远远不止值这个数儿”?(3分)

21. 读了本文,你一定在做人方面获得了有益的启示。将你获得的启示写在下面。(2分)

(四)阅读《平分生命》,回答22—26题。(12分)
平分生命
①男孩与他的妹妹相依为命。父母早逝,他是她唯一的亲人。所以男孩爱妹妹胜过爱自己。
②然而灾难再一次降临在这两个不幸的孩子身上。妹妹染上重病,需要输血。但医院的血液太昂贵,男孩没有钱支出任何费用,尽管医院已免去了手术费。但不输血妹妹就会死。
③作为妹妹唯一的亲人,男孩的血型和妹妹相符。医生问男孩是否勇敢,是否有勇气承受抽血时的疼痛。男孩开始犹豫。10岁的大脑经过一番思考,终于点了点头。
④抽血时,男孩安静地不发出一丝声响,只是向着邻床上的妹妹微笑。抽血完毕后,男孩声音颤抖地问:“医生,我还能活多长时间?”
⑤医生正想笑男孩的无知,但转念间又被男孩的勇敢震撼了:在男孩10岁的大脑中,他认为输血会失去生命,但他仍然肯输血给妹妹。在那一瞬间,男孩所做出的决定是付出了一生的勇敢,并下定了死亡的决心。
⑥医生的手心渗出了汗,他紧握了男孩的手说:“放心吧,你不会死的。输血不会丢掉生命。”
⑦男孩眼中放出了光彩:“真的?那我还能活多少年?”
⑧医生微笑着,充满爱心地说:“你能活到100岁,小伙子,你很健康!”男孩高兴得又蹦又跳。他确认自己真的没事时,就又挽起了胳膊——刚才被抽血的胳膊,昂起头,郑重其事地对医生说:“那就把我的血抽一半给妹妹吧,我们两个每人活50年!”
⑨所有的人都震惊了,这不是孩子无心的承诺,这是人类最纯真无私的诺言。
22. 从全文看,“男孩爱妹妹胜过爱自己”主要表现在哪两件事上?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回答。(2分)

23. 第③段中,男孩“10岁的大脑经过一番思考,终于点了点头。”根据上下文,猜一猜:男孩都思考了哪些内容?(3分)

24. 第⑦段男孩的眼中为什么会“放出了光彩”?(2分)

25. 第⑧段“郑重其事”一词用的特别好,请根据你的理解说说为什么好?(2分)

26. 文中的男孩具有怎样的品质?用简洁的语言回答。(3分)

三. 作文(50分)
在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
A. 成长是一个过程,成长是一种体验。身体的长高是成长,经过拼搏战胜困难后的思想变化更是成长。成长中有亲人的关爱,有朋友的支持,有挫折,也有欢笑……
请以《_________伴我成长》为题,写一篇作文。
提示与要求:
(1)先在横线上补上恰当的内容,使题目完整。
(2)立意自定,不少于5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班级。
B. 有句歌词唱到:“回家的感觉真好”!一提到“家”,总会给人以亲切、温馨之感。乃至整个世界、地球,我们每个人都在以不同的身份和角色,充当着不同家庭的成员。
请以《有家真好》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1)围绕文题选择材料,写出真情实感。
(2)选择合适的体裁,字数不少于500字。
(3)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班级。
【试题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说明:1题、2题各4分,3题、5题各2分,4题、6题各3分;7题8分。
1. (1)jìng guān (2) jué qì
2. (1)川 (2)名 (3)染 (4)秉
3. B 4. 孙悟空 大闹天宫。 5. B
6. 略
7. (1)北风吹雁雪纷纷
(2)童孙未解供耕织
(3)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4)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5)吾矛之利,无物不陷也。
二、阅读(44分)
(一)阅读《鹬蚌相争》,回答8—11题。(9分)
8. 晒 夹(2分)
9. 双方都不肯放过对方,渔夫发现了,就把他们—起捉走了。(2分)
10.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2分)
11. 做事要权衡得失,化解矛盾冲突,相互谦让。(3分)

(二)阅读《山中杂记》选段,回答12—16题。(11分)
12. 2段:描写小鸟的形态。 3段:描写小鸟的鸣叫。(2分)
13. 突出山中鸟儿来得早,也突出鸟儿的美丽和种类繁多。(2分)
14. 因为青鸟的鸣声中,婉转地报着春的消息。(2分)
15. 作者以一种平等友好的态度对待小鸟。例如:瞥见小蜂雀时,“只屏息静止,连眼珠都不敢动。我似乎恐怕将这弱不禁风的小仙子惊走了。”(态度2分,举例1分,共3分)
16. (1)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4)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5)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6)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7)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8)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9)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人若耶溪》)(2分)
(三)阅读《糖罐的秘密》,回答17—21题。(12分)
17. 糖罐(或糖) 偷糖、补糖(3分)
18. 因为秦霜家境贫寒吃不起糖,又怕别人瞧不起,便假装读小说来掩饰不能与大家一起吃糖的尴尬。(2分)
19. 既担心秦霜看见自己,造成秦霜的尴尬、难堪,又担心被别人发现,也知晓这一秘密,给秦霜带来伤害。(2分)
20. 因为“我”的行为对秦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所带来的真诚、善良、宽容是无价的。(3分)
21. (1)要宽容同学的一时过失并真心帮助其改过自新。
(2)犯了错误不要紧,要知错就改。(2分)
(四)阅读《平分生命》,回答22—26题。(12分)
22. (1)给妹妹输血。(2)和妹妹平分生命。(2分)
23. 基本内容:输血后我可能会死亡,但是不输血妹妹就会死。如果我的死能换来妹妹的生,我愿意。(3分)
24. 因为男孩听到医生的话后十分惊喜,觉得抽血后不但不会死,妹妹也有救了。(2分)
25. 简洁的语言写出了“把我的血抽一半给妹妹”这个决定,不是男孩的孩子气,而是孩子经过认真思考之后做出的生命的承诺。(2分)
26. 勇敢、无私、富有爱心及献身精神。(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