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初中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

免费下载课件3.6.2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原创ppt(八上思想品德)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免费下载课件3.6.2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原创ppt(八上思想品德)免费下载课件3.6.2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原创ppt(八上思想品德)免费下载课件3.6.2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原创ppt(八上思想品德)
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
一、说教材
1.本框题在教材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是八年级思想品德第六课的第二框题,学生在第一框学习中认识到了网络的正面作用,学会了合理使用网络、享受现代文明带来的快乐,初步认识了网络的两面性。而本框则着重讲解网络的负面作用,从避免遭受伤害的角度,谈如何享受健康网络交往。
一、说教材
2、内在结构:

本框内容侧重围绕如何避开网络伤害,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主要从学会自我保护与遵守网络规则两方面来谈,偏重从消极预防的方面来讲,结合具体事例,理论联系实际,有理有据。
一、说教材
3.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知道面对网络如何保护自己。
(2)能力目标:在网络上,能自觉遵守网络规则,利人利己。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自觉遵守网络规则与自我保护的强烈愿望,为维护网络环境尽责。
一、说教材
4、教学重点:激发学生主动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使学生懂得“网络交往中的自由是有限度的”;让学生学会在网络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有效方法,积极预防网络危害。
教学难点:提高识别网络阴暗面的知识,树立自觉维护文明网络环境的观念和意识,认真遵守网络规则,纠正部分学生的“认为网络可以为所欲为的”错误思想。

5.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手段,情景、案例和网络实践相结合。本课需要在多媒体网络教室中进行。
二、说教法
1.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情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对知识的掌握。
2.实践应用法:学生在网络应用中出现问题,我们就应该在网络应用中解决问题,列举网络使用中常遇到的问题和骗局,指导学生正确应用网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的使用网络。
3.活动探究法:以学生为主体,组织学生进行集体或分组讨论,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并培养自学、思维的能力。
三、说学法
根据学生是学习主体的精神,教学应“授人以渔”,我准备在指导学生学习、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方面采取以下方法:
1.案例分析法:在学生动眼、动耳的基础上,自主探究,动脑思考,动嘴说,促进思维和表达能力的发展。
2.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学生自己搜索网络上常见的安全问题和骗局,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学会正确面对网络生活和网络交往,从而解决问题。
3.归纳总结法:通过具体案例的学习,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进一步提高交往艺术。
我准备以情景设置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再紧紧围绕消极负面的网络交往案例分析,突破重点难点,实现教学的目标。
新课导入
唤起学生的兴趣是学习的基础,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能使知识系统化。因此我这样设计:先由多媒体显示上框知识要点,温习旧知识。再引述教材上的“梅平故事”引发学生思考?自然引入新课。
四、说教学过程
活动一:网上辩论
访问学校论坛对是否面见网友做写出自己的看法 点击参加 网上辩论
学会自我保护
本课重难点突破一
激发学生主动加强自我保护意识,积极预防网络危害。

借助教材中“梅平故事”, 在学校网站论坛上开设讨论帖,请同学们访问,自由发表对梅平是否应该去约会网友的看法,网上辩论由学生设计可能产生的结果,通过比较,得出“网络交往对象不可捉摸,必须提高安全防护意识”的结论。明确网络信息良莠不齐,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和抗诱惑能力。
正确认识网络中的骗局陷阱,提高学生识别网络阴暗面的知识,让学生学会在网络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有效方法
很多学生可能认为网络安全离自己很远,由于学生的年龄偏低,自我约束力、社会经验很少,往往对身边的网络骗局陷阱视而不见、麻痹大意,所以我安排了本课的第二个活动环节,请同学们利用搜索引擎搜索找到网络犯罪、网络行骗的资料,并把资料保存到自己电脑上,我挑选典型案例加一分析,使学生了解网络骗局的操作手法并使学生引以为戒。比如向学生讲解经常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盗用QQ冒充亲人骗钱和利用虚假网站骗钱的违法伎俩。这些事例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很好的让学生学会安全的享受网络。
本课重难点突破二
活动二:资料搜索
引以为戒:利用搜索引擎搜索找到网络犯罪、网络行骗的资料,并把资料复制到自己电脑的相应文件夹内,了解并引以为戒。
2004年10月4日,怀着与白马王子见面的心情,网名为“蓝月亮”的某院校大四女生趁着国庆大假,专程来到成都与网名“宁为玉碎”的网友见面。不料千辛万苦找上门去,见到的居然是两个不到10岁的小男孩子。伤心的“蓝月亮”看着面前的“宁为玉碎”,流着泪说:“我再也不和网友见面了!”
2004年11月18日,为寻网友,安庆少女赵某私自离家前往浙江省临海市,之后流落街头。后来,她在该市公安局民警的陪伴下,终于回到了父母温暖的怀中。经警方多方调查,原来赵丽今年夏天以来经常与浙江省临海市一网友聊天,这名网友在网上邀请赵丽到临海市玩。10月26日,赵丽坐长途客车来到临海,可该网友却没有露面。不到几天时间,赵丽随身带的钱都花光,连回家的路费都没有。
2006年3月,陈某从网上结识了林某,两人相谈甚欢。6月底,陈某应林某邀请见了面。随后,林某说自己是客运专线稽查员,负责公司招工,现在公司想招一个新员工,但要交3000元押金,他提出愿意当陈某的推荐人。陈某回家借了钱交给林某。可当陈某在网上碰到林某时,他却说押金涨到1万元了,自己已经垫上4000元,要陈某再筹钱。当陈某再次凑足了钱交给林某后没多久,林某又通过网络告诉陈某押金涨到1.2万元,此时,陈某才明白自己被骗了,于是报了案。9月7日,福建省龙海市检察院以涉嫌诈骗罪将林耀华向法院起诉。
一名刚刚走出校门的17岁女孩,因父母对刚出生的弟弟特别宠爱,内心感到失落。正在伤心之时,女孩学会了上网,并遇见了善解人意的网友王某。不想,王某却在与她见面后,露出狰狞面目,将女孩强暴后,拍摄照片威胁女孩跟随自己到黑河,然后将其出卖。当记者在哈铁乘警队见到了受害的女孩,刚被乘警解救的她惊魂未定。(2006年05月18日,生活报)
紧接着得出一个小结论:网络信息良莠不齐,个别不法分子利用网络实施违法犯罪活动。作为网络游客,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辨别觉察能力,提高自己的抗诱惑能力,才能保护自己。紧接着由“网络潜在的可怕危险”引出下一话题:
如何才能打造安全文明的网络环境呢?
小结并引出下个话题
本课重难点突破三
分组讨论,由组长做总结发言,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维护网络安全,打造绿色网络环境人人有责,打造安全文明的网络环境需要我们每一个人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我出示幻灯片向同学们介绍相关的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介绍一些人没有认真遵守网络规则引发的违法犯罪案例,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健康的网络观、价值观。此部分设计旨在使学生懂得“网络交往中的自由是有限度的”,树立自觉维护文明网络环境的观念和意识,认真遵守网络规则,纠正部分学生的“认为网络可以为所欲为的”错误思想。通过实践证明:引导同学们上网,认识网络陷阱,列举实例认识网络安全的重要性,用这种方法来突破本课难点掌握重点,既简单易用又生动形象,学生积极性和认同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遵守网络规则
网络世界宛如戴着面具的舞会,你看不到我,我见不着你。在虚拟世界,我们的思想纵横驰骋,甚至可以在网上自封将军,指挥千军万马。然而,我们是否可以摆脱任何约束,为所欲为呢?
在网络聊天室、公告栏等公共 场所,要语言文明,轻松幽默,不 辱骂他人;对求助者,要出于爱心,尽力相助;与网友交流,要真诚友好,不欺诈他人;等等。
1、网络交往要遵守道德
建设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是责任,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2001年团中央、教育部等部门就发布了《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不恶意制造、传播流言,不侮 辱他人人格,不进行诈骗活 动;不泄露国家机密;不制造、传播病毒,不利用网络破坏公共设施;等等。我们在上网时,要有很强的依法行事的意识。
2、上网更要遵守法律
网络交往是现实人际交往的延伸,因此,上网要遵守法律这一最基本的行为准则。在网上,我们又应该注意什么呢?
《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
第四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国际联网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从事违法犯罪活动。
第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下列危害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的活动:
(一)未经允许,进入计算机信息网络或者使用计算机信息网络资源的;
(二)未经允许,对计算机信息网络功能进行删除、修改或者增加的;
(三)未经允许,对计算机信息网络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删除、修改或者增加的;
(四)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的;
(五)其他危害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的。
第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国际联网制作、复制、查阅和传播下列信息:
(一)煽动抗拒、破坏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
(二)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
(三)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
(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
(五)捏造或者歪曲事实,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
(六)宣扬封建迷信、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教唆犯罪的;
(七)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八)损害国家机关信誉的;
(九)其他违反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的。
第二百八十五条违反国家规定,侵入国家事务、国防建设、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第二百八十六条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进行删除、修改、增加、干扰,造成计算机信息系统不能正常运行,后果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删除、修改、增加的操作,后果严重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影响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后果严重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第二百八十七条利用计算机实施金融诈骗、盗窃、贪污、挪用公款、窃取国家秘密或者其他犯罪的,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定罪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网上违法是否要追究法律责任呢?
(2000.10.27新华网)江苏省首例因互联网上的言论引起的名誉权案由南京市玄武区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年初,南京市民蒋国北、蒋青云在收养一孤儿的过程中,与南京市儿童福利院产生矛盾。二人先后在新浪网上发表了两文,发表自己对收养经过的看法。

经两度开庭,法院认定两被告文章所写内容严重失实,且在文章中使用了一些侮辱、诽谤性语言,具有贬损原告名誉的性质,构成侵犯名誉权;且两被告在覆盖范围较大的网络上发表文章,引发了多篇针对原告的不良议论,侵权行为的情节比较严重,足以影响公众对原告的社会评价,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北京某教育中心因其与员工高某之间发生劳动报酬争议,遂在互联网上发布“网络通缉令”“通缉”高某。高某看到这则“通缉令”后以侵犯名誉权为由将该中心诉上法庭。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认定该中心的此种行为构成了对高某名誉权的侵犯,判令该中心在其所属网站上以弹出式窗口形式向高某赔礼道歉、恢复名誉,并赔偿高某精神抚慰金二万元和公证费八百元。
网络通缉令侵犯名誉权 赔偿前员工2万元
宋某在国家某科研究所工作,参加国家一项重点科研项目的研究和设计。他工作努力,对该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情况十分熟悉,是该研究所的业务骨干。宋某业余时间喜欢玩计算机,经常上网聊天。2001年2月的一天,他在网上看到了介绍自己参与研究的项目的有关信息,觉得十分简略,便擅自加以补充,将该科研项目的进展情况、有关数据、试验情况等在网上发表。后被国家安全机关发现,经鉴定,该内容属国家机密。最后,宋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
网络上不得泄露国家机密
北京市公安局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处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开展工作,依法查处了北京东方微点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在进行计算机病毒防御软件研制过程中违规操作,致使计算机病毒在互联网上大量传播,严重危害网络安全,造成某证券公司和某管理顾问有限责任公司直接经济损失几十万元,并对北京某电信公司的正常业务活动造成严重干扰和巨大经济损失。经北京市检察机关批准,警方对该公司副总经理田亚葵执行逮捕。据悉,此案在全国尚属首例。
北京破获全国首例故意传播网络病毒案件
总之,上网不仅要遵守道德,而且要遵守法律,学会自我保护,只有这样,才能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
课堂小结
借助多媒体显示整框板书,对本课作简要归纳,点明重点内容,回顾全课,让学生思考:网络交往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你如何享受健康的网络呢?利用本课所学的知识完成本课的最后一个活动:制作一部有关于如何享受健康网络的PPT宣传片,并存放在自己电脑内。(根据时间情况我可以选择课上或课下完成,作业完成后,小组推荐优秀作品,教师在下节课前台展示,制作的过程学生可以巩固新知、总结本课知识,下节课展示环节又可以起到温故知新、导入新课的效果)
活动三:制作宣传片
学习了本课对于如何正确享受网络你肯定有了更新的认识请制作一部PPT宣传片,并存放在自己内
反馈练习
及时训练,可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反馈教学的效果。这一环节我是通过本课最后一个活动进行的, PPT宣传片制作活动能很好的达到巩固新知的效果。
板书设计
<一>学会自我保护
1.网络交往对象不可捉摸——提高安全防护意识。(依靠活动一完成)
2.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提高辨别觉察能力和抗诱惑能力。(依靠活动二完成)
 <二>遵守网络规则(依靠教师讲授举例完成)
1.网络安全人人有责
2.认真遵守道德法律
结束语
总之,设计本框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指导学生规避网络陷阱,健康享受网络生活,我采取“使用网络中出现问题,就在网络使用中解决问题的”思路,通过列举网络实例,引导学生亲自使用感受网络,我认为可以较为轻松的带领同学们突破难点,掌握重点,达到使同学们学会享受健康安全网络生活的目标。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