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总复习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总复习资料优质课ppt免费课件下载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总复习资料优质课ppt免费课件下载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总复习资料优质课ppt免费课件下载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总复习资料优质课ppt免费课件下载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总复习资料优质课ppt免费课件下载
七年级上历史总复习(一)
三个历史时期
第一阶段:先秦(170万年前至公元前221年)
第二阶段:秦汉(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20年)是第一个大一统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
第三阶段:魏晋南北朝(220年至589年) 是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
复习向导
政治方面(朝代更替、制度建设、改革与措施)
经济方面(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状况)
民族关系(民族政策、少数民族与汉族的战和、少数民族政权、民族融合)
对外关系(对外政策、友好交往)
文化方面(科技、文学艺术、思想教育)
政治方面
一、中国主要朝代的更替
二、政治制度
三、改革与措施
一、中国主要朝代的更替
历史朝代歌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与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返回
二、政治制度
禅让制
世袭制
西周分封制
秦朝中央集权制
秦朝的郡县制
1、禅让制
禅让制是原始社会时期一种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1.与“禅让制”有关的人是:尧、舜、禹。


2.首先实施该制度的是尧推选舜为继承人,结束该制度的是禹。
2、世袭制
1.禹建立夏朝,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奴隶社会开始了。
3、西周的分封制
目的、内容、意义
1.分封的目的:巩固统治。
2.分封制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①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封他们为诸侯。
 ②诸侯的义务: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3.分封的意义: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4、秦朝中央集权制
秦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
5、秦朝的郡县制
秦朝为了加强封建统治,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分天下为36郡,郡下设县。郡县制的推行,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三、改革与措施
1、春秋时期:齐桓公和晋文公采取的措施
2、战国时期:商鞅变法
3、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4、西汉时期:文景之治
5、汉武帝的大一统
6、孝文帝改革

巩固练习
春秋时期:齐桓公和晋文公争霸采取的措施
★齐桓公的措施:①善于用人(任用管仲为相);②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③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④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⑤齐国盛产鱼盐,经济富庶,是东方的一个大国。
★公元前7世纪后期,晋楚双方在城濮大战,晋军胜。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后来,楚庄王做了中原霸主(问鼎中原)。
齐桓公和晋文公成为霸主的共同原因
改革——发展生产、训练军队、整顿内政
威望:通过“尊王攘夷”或战争树立威望。
争霸战争的影响
①消极影响: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  
②积极影响:在争霸战争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
返回
战国时期:商鞅变法
①时间:公元前356年。
②人物: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变法。
③目的: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以便在群雄争霸中保持不败地位。
④内容和影响:(战国是我国封建制度的确立时期。)
内容与影响
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军事
文景之治
1.原因:①汉初的形势:经济萧条、国家贫困; ②总结秦朝亡于暴政的教训。
2.措施:①注意发展农业生产,减轻人民的负担;②提倡节俭;③重视“以德化民”。
文帝、景帝统治时期,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国家富强起来,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称为“文景之治”。(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的第一个盛世出现在西汉。)
汉武帝的大一统
(政治、思想、军事、外交方面)
孝文帝改革
背景、措施、作用
背景:北方民族融合成趋势
迁都洛阳:根本目的和原因是加强对中原的统治。(由平城迁到洛阳)
汉化政策:学汉语;穿汉服;用汉姓;与汉族联姻;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
作用:促进了民族融合。
下列史实,标志着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
A.尧传位于舜
B.舜传位于禹
C.禹传子,家天下
D.启打败有扈氏
人类最初并没有自私心理,自私观念是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而产生的。禹传子,
“公天下”变成“家天下”说明( )
A、分封制代替禅让制
B、分封制代替世袭制
C、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D、禅让制仍在继续
在西周时期,既赋予诸侯相关权利,又要求诸侯履行相关义务的制度是:
A、郡县制
B、礼乐制
C、分封制
D、中央集权制
“封建亲戚,以藩[fān]屏周”反映了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A、郡县制
B、分封制
C、禅让制
D、行省制
封建亲戚:将土地分封给亲戚功臣,让他们在各自的土地上建立国家
以藩屏周:让这些国家作为藩篱拱卫周朝
毛泽东讲“百代都行秦政制”,这个“制” 指的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宗法制  
D.世袭制
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下列哪几种人有奖励  ①书读得好的人  
②农业生产搞得好的人  
③仗打得好的人  
④生意做得好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改革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商鞅变法的内容中,
(1)对旧贵族特权打击最大的一项是
(2)对后世政治制度影响最深远的措施是
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B.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
C.建立县制                        
D.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对于秦国的商鞅变法,不正确的看法是:
A.秦孝公变法的坚定决心与商鞅大刀阔斧变法的行动相得益彰
B.假如商鞅没有遇到秦孝公,他的治国才能很可能难以施展
C.一些旧贵族极力反对变法,说明任何变法都会涉及到利益的重新调整
D.商鞅是杰出的政治家,没有他就没有秦国的变法和强大
“对于历史上任何一个闯入并扎根于农耕文化圈的游牧民族来说,接受同化是他们的终极命运”。北魏孝文帝顺应时代潮流,毅然进行改革。下列不属于孝文帝改革内容的是
A.说汉语      
B.穿汉服          
C.改汉姓              
D.以法治国
作业
自己总结我们本学期所学的所有战争(共??次战争,要求将战争名称、时间、交战双方、结果、影响、特点都以表格形式写出)
七年级上历史总复习(二)
复习向导
政治方面(朝代更替、制度建设、改革与措施)
经济方面(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状况)
民族关系(民族政策、少数民族与汉族的战和、少数民族政权、民族融合)
对外关系(对外政策、友好交往)
文化方面(科技、文学艺术、思想教育)
经济方面
1、原始的农耕生活
2、灿烂的青铜文明
3、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大变革的时代
4、秦朝在经济上的统一
5、西汉经济发展的举措
6、三国经济的发展
7、江南经济的发展
一、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代表
农耕文明 工具 住所 作物 食物
河姆渡
半坡
大汶口——选修
五、西汉经济发展的举措
“文景之治”──奖励农耕、发展生产、减轻 赋税。
汉武帝:治理黄河、丝织冶炼较快发展、收回铸币权、盐铁经营权、营造大都市
——选修
二、灿烂的青铜文明
商周青铜铸造的特点:
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分布广

商周青铜铸造的代表
司母戊鼎──我国发现的青铜器中最大的。
四羊方尊──造型奇特,是青铜器中的精品。

商周时期,我国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也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
三、春秋战国大变革的时代
1.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是指牛耕。

2.著名的都江堰(是举世闻明的防洪灌溉工程)
①设计建造者:秦国蜀郡太守李冰;
②地点:成都平原岷江中游。
③意义:都江堰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变成“天府之国”。(都江堰修建后,获得“天府之国”美称的是成都平原。)
四、秦朝在经济上的统一
经济上:统一货币(圆形方孔钱)、度量衡(对尺寸、升斗、斤两,作出整齐划一的规定)
作用:对促进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和维护国家统一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六、三国经济的发展
魏国: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北方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蜀国:丝织业兴旺,蜀锦行销三国。
吴国:造船业发达,吴国船队曾到达夷洲(现在的台湾),加强了内地和台湾地区的联系(230年孙权派卫温到台湾)。
七、江南经济发展
1.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
①江南地区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
②北人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③江南战争较少,社会比较安定。
2.表现:
兴修水利,广种水稻
牛耕施肥,推广小麦
3.影响:
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民族关系方面
一、秦、汉、西晋与匈奴的关系
1、秦朝:
秦始皇命蒙恬大举反击匈奴,夺取河套地区。又让蒙恬负责,修筑了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用来抵御匈奴。
2、匈奴与西汉的和战
卫青、霍去病等

3、西晋与匈奴的关系:
公元316年,内迁匈奴人的一支武装力量
灭亡了西晋。
二、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1、秦汉之际:匈奴首领冒顿单于第一次统一了蒙
古草原,建立起强大的国家。
2、前1世纪中期,匈奴分裂为几部,其中一部首
领呼韩邪单于向汉朝称臣,同东汉订立了和好
盟约。(昭君出塞)
3、4世纪后期,氐族人建立了前秦政权,前秦王
苻坚统一黄河流域。(用汉人王猛为丞相)
4、439年,鲜卑族建立的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
三、民族大融合
1、内迁的各族(东汉末年开始;五胡:匈奴、鲜卑、羯、氐、羌),他们同汉族长期杂居,互相影响,民族界限日益缩小。

2、黄河流域的民族融合逐渐成为大趋势,(孝文帝改革能够成功的原因之一)

3、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促进了民族融合。
对外关系方面
一、西汉时期: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张骞通西域
积极备战,反击匈奴
卫霍北伐匈奴,大获全胜
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
访问西域各国,建立友好关系
了解了西域的地理环境和风土人情
互派使节,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西域都护的设立
时间:公元前60年。
意义:从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
政府的管辖,成为中国不可分割
的一部分。
二、丝绸之路
1、陆上丝绸之路(以主要运输丝绸到西方而得名)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长安──河西走廊──新疆──西亚──欧洲)

2、海上丝绸之路(线路?)
文化方面
中华文化的勃兴
昌盛的秦汉文化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
一、文字的演变
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谐音记忆法:甲金大小篆隶楷行草现)
二、文化分类
1、科技(纸、数学、农学、地理学、医学、天文、历法)附表
2、文学艺术(文学、史学、书法、绘画、音乐、石窟艺术)
3、宗教(佛教、道教)年代、教义、代表
七上科技归纳表
领域 人物 成就 影响 备注
思想教育: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
人物 时期 主要思想 成就 著作
孔子
老子
孟子
庄子
墨子
韩非
孙武
实兵演练
下列关于我国原始居民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北京人会制造工具
B、山顶洞人最早使用天然火
C、河姆渡人最早种植粟
D、半坡人住在干栏式房屋里
2、在历史剧“河姆渡原始居民”中,不该出现的情节是(   )
A、种植水稻
B、饲养猪狗等家畜
C、居住半地穴式房屋
D、使用磨制农具石斧
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早在战国时期,秦国曾在岷江修筑过类似的水利工程,至今还发挥着防洪灌溉的巨大功能。这项工程是(   )
A、郑国渠
B、都江堰
C、灵渠
D、黄河
东晋南朝时,江南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南方生产工具先进
B.南方自然条件好
C.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
D.南朝统治者施行仁政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曾统一过黄河流域的少数民族有①氐族②羌族③鲜卑族④匈奴族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此部史学著作是
A.《史记》
B.《汉书》
C.《论语》
D.《后汉书》
下列成就中,不属于秦汉时期的是
A.张衡发明地动仪
B.华佗制成麻醉药剂“麻沸散”
C.蔡伦改进造纸术
D.郦道元写成《水经注》
中国之最
我国境内目前发现的最早的远古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北京人遗址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遗址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河姆渡居民)和粟(半坡居民 )的国家
我国是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
我国是世界上较早种植蔬菜的国家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是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
春秋诸侯争霸中,最先称霸的是齐桓公
战国时期的改革中,影响最大的是秦国的商鞅变法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甲骨文)
公元613年,鲁国天文学家观测并记下一颗慧星扫过北斗,这是世界上关于哈雷慧星最早的记载
我国最早的历法是夏历
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商朝的司母戊鼎
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
战国时期最大型的水利工程是由李冰修建的都江堰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是秦朝
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是秦始皇
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是黄帝
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开始于秦朝
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的第一个盛世出现在西汉
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开始于西汉 (前60年,西域都护设立)
丝绸之路最早开通于西汉
纸最早发明于西汉 (麻纸)
秦汉之际,匈奴的杰出首领冒顿单于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是在公元前138年。
最早发明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的人是华佗
东汉张衡制造的地动仪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
记载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数学计算方法的书籍是《九章算术》
佛教最早在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司马迁写的《史记》
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
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7位的人是祖冲之
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是贾思勰编的《齐民要术》
魏晋南北朝时,最著名的石窟有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