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2.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 - 2.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 格式:  PPT
  • 大小:  1.39M    43张
  • 时间:  2016-03

九年级历史下册《1.2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ppt课件下载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九年级历史下册《1.2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ppt课件下载九年级历史下册《1.2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ppt课件下载九年级历史下册《1.2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ppt课件下载
一战灾难
二月革命
两个政权同时并存
十月革命
复习
在极端艰苦的三年国内战争中,有效地集中全国人力物力,最终战胜了敌人。但是,也引起了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民群众的不满,破坏了生产力的发展,造成生产下降,社会不稳定。
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三年国内战争时期,在经济上采用了什么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这一政策的实施结果如何?
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列宁
国内战争已经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集中全国人力物力战胜敌人的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进入和平建设时期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对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的诸多限制,日益引起不满。必须尽快改变这种状况,尽量调动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请你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A、“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指的是什么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列宁说这话时,苏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列宁是为了谋求劳苦大众的解放而领导革命斗争的。如今革命胜利了,怎样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才能满足民众的需求?于是,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开始了新的探索 .
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921年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针对这种形势,列宁做出了怎样的探索?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对于苏俄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思考
3、对新经济政策进行评价,综合所学,总结其对中国发展的启示。
新经济政策的评价:
①提高了人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②巩固了苏维埃政权的基础。
③是对建设社会主义的一次有益探索。
新经济政策的启示:
①制定政策要立足国情,实事求是。
②改革中要有创新精神;
③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发展。
④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水平。
苏联是哪一年成立的?
“苏联”全称“?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1922年
怎样从年代上区分
“沙俄”、“苏俄”、“苏联”?
1917年 二月革命以前,沙皇统治下的俄国简称“沙俄”。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到1922年底苏联成立前的苏维埃俄国简称“苏俄”。“苏联”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到1991年解体,如今已经成为历史名词。
从年代上区分沙俄、苏俄、苏联
1547——1917 沙俄
1917——1922 苏俄
1922——1991 苏联
如今苏联已成为历史名词
1924年1月列宁逝世
苏联进入斯大林时代
1928~1937年,苏联人民在斯大林领导下,放弃新经济政策,转而进行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建设,集中力量重点发展重工业,迅速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1、苏联怎样从落后的农业国迅速变成先进的工业国?
看书思考
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项目之一——第聂伯河上的大坝
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
两个五年计划完成之后,苏联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工业总产值超过德、英、法,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工业生产占世界工业生产的比重,由沙皇时代的2.6%上升到1937年的13.7%。
农民加入集体农庄
集体农庄庄员在田间用餐
苏联宣传画-集体农庄幸福快乐的少女
到1937年,全国基本完成农业集体化,参加集体农庄的农户,占全国农户的93%,耕地面积达99%,从而使社会主义成份在苏联的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绝对优势。
1936年苏联通过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形成。
经济方面:社会主义工业化
农业集体化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 (1928-1937年)
政治方面:1936年通过新宪法
斯大林模式的作用以及由此产生的弊端是什么?为什么会形成这种模式?
思考
功绩:
评价:
在一定历史阶段里发挥过积极作用
弊端:
第一、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第二、只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产 品品种少、质量差;
第三、阻碍农民生产积极性;
第四、经济效益低,浪费能源;
第五、政治上高度集权,缺乏民主,造成个人专权;个人崇拜盛行。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说:“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他们采取所谓义务交售制等项办法,把农民生产的东西拿走太多,给的代价又极低。他们这样来积累资金,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它米吃,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
A、“苏联的办法”指什么?
农业集体化运动中的强迫性措施
B、这些办法在客观上产生了哪些弊端?
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导致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不平衡
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A、“列宁的思路”好在哪里?
以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俄国国情决定的。这一创新精神直到今天仍焕发着强大的生命力。
B、“后来苏联的模式”也被称为什么?
C、这个模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1936年苏联通过新宪法
斯大林模式
① 农轻重比例要协调
② 既抓产值和产量,也抓产品品种创新和产品质量提高;
③ 要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的利益;
④ 大力保护环境和资源,实施可持续发展等;
⑤在政治上切实加强民主与法制。
D、这个模式形成的背景如何?
当时苏联外有帝国主义的包围,领导国家的权力需要集中起来,才能有效对付外部的挑战。同时由于当时苏联的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
E、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给了我们什么教训?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世界上诞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从此开始了崭新的探索,然而无论苏俄,还是苏联,社会主义探索和建设的道路却是曲折的,在二三十年代社会主义探索的道路上出现了两次重大转折,请分析这两次转折分别出现在哪位领导人时期,其具体内容分别是什么?
本课小结: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经历了两个重要的历史时期
列宁时期
斯大林时期
经济方面
新经济政策
政治方面
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新生政权
成立苏联(1922)
加强了民族团结增强了社会主义力量
经济方面
政治方面
推行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重点:重工业)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
颁布了1936年宪法
苏联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为加强。
标志着苏联社会主义的建成
斯大林模式
(1921年,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中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实践中,直到改革开放前,也一直实行计划经济的运行机制,这也是受到斯大林模式的影响。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就是通过生产关系的调整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是斯大林模式给我们的深刻启示。
列出与1、2两课内容有关的大事年表
探究
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中国应该从苏联“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中吸取怎样的教训呢?
1、列宁认为,既然俄国无法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那么就“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这项对小农占优势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有深远指导意义的政策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政策
D.工业化政策
练习
B
2、下列对苏俄新经济政策的理解,错误的说法是
A.苏俄的新经济政策是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积极探索
B.允许多种经济形式并存,表明资本主义经济有相当的生命力
C.新经济政策实行的时间非常短暂,表明它不太适合当时的国情
D.中国的改革开放实际上借鉴了新经济政策的一些理念
C
3、十月革命后,列宁一直在探索俄国的社会主义道路,并依据国内形势的变化调整经济政策。在1922年初的苏俄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小商贩在自由市场出售面包
B.工人到市场购买粮食
C.农民的粮食全部交给国家
D.资本家经营鞋帽厂
C
4、苏俄早期的领导人布哈林说:“我们过去认为,我们可以一举消灭市场关系。而实际情况表明,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苏俄“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的政策指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 赫鲁晓夫
D.戈尔巴乔夫改革
B
5、1924年,列宁逝世,家住莫斯科的小姑娘尼娜给在国外的父亲写信告之此事,她在信封寄信人的地址栏上应写的国名是
A.沙皇俄国  B.苏维埃俄国    C.苏联    D.俄罗斯
C
6、右边是苏俄(联)粮食产量变化曲线图。l921~1925年粮食产量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法令》的颁布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行
D.农业集体化的推行
B
前苏联的一则笑话:苏联时期莫斯科卢比扬卡(克格勃总部)大楼外。一个愁眉苦脸的男子一边走路一边自言自语:肥皂没有,电池没有,袜子也没有……这时旁边走过来一个看起来象是便衣的人小声对他说:公民同志,您要是再这样诋毁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就要拿手枪把敲你的脑袋了!那个男子看看便衣警察,继续自言自语:看看,连子弹也没有……”这则笑话
A.赞扬苏联人特别有幽默感
B.说明社会主义制度不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讽刺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带来的物质短缺问题
D.表明苏联搞恐怖主义统治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