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2>2.3.2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免费下载必修2优质课《2.3.2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ppt课件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免费下载必修2优质课《2.3.2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ppt课件免费下载必修2优质课《2.3.2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ppt课件免费下载必修2优质课《2.3.2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ppt课件免费下载必修2优质课《2.3.2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ppt课件
2.3.2《平面与平面 垂直的判定》
1.理解二面角及其平面角的概念,能确认图形中的已知角是否为二面角的平面角.
2.掌握二面角的平面角的一般作法,会求简单的二面角的平面角:
3.掌握两个平面互相垂直的概念,能用定义和定理判定面面垂直。
教学目标
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问题1:平面几何中“角”是怎样定义的?
问题2:在立体几何中,“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又是怎样定义的?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问题:在生产实践中,有许多问题要涉及到两个平面相交所成的角的情形,你能举出这个问题的一些例子吗?
这样的角有何特点,该如何表示呢?
一、 二面角及二面角的平面角
平面的一条直线把平面分为两部分,
其中的每一部分都叫做一个半平面。
1 、半平面——
棱为AB,面分别为α,β的二面角记作二面角α-AB-β。有时为了方便,也可在α,β内(棱以外的半平面部分)分别取点P,Q,将这个二面角记作二面角P-AB-Q。如果棱记作L,那么这个二面角记作二面角α―L―β或P―L―Q。
1、二面角的有关概念及其记法与表示
研探新知
L
研探新知
2、二面角的有关概念及其记法与表示
观察思考:展示一张纸面,并对折让学生观察其形状,然后引导学生将它与角进行类比,归纳出二面角的概念及记法与表示.
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二面角。
这条直线叫二面角的棱,这两个半平面叫做二面角的面。

3、二面角的度量
提出问题:二面角的大小反映了两个平面相交的位置关系,如我们常说“把门开大一些”,是指二面角大一些,那我们应如何度量二面角的大小呢?
师生活动:在预先准备好的二面角的模型的棱上取一点为顶点,在两个半平面内各作一射线,通过实验操作,研探二面角大小的度量方法——二面角的平面角。
在二面角α―L―β的棱L上任取一点O,以点O为垂足,在半平面α和β内分别作垂直于棱L的射线OA和OB,则射线OA和OB构成的∠AOB叫做二面角的平面角。
注:
二面角的平面角的特点:
3)角的边都要垂直于二面角的棱
1)角的顶点在棱上
2)角的两边分别在两个半平面内
10
(1)
(2)
注:
二面角的平面角的特点:
3)角的边都要垂直于二面角的棱
1)角的顶点在棱上
2)角的两边分别在两个半平面内
10


A
O
B
(1)
(2)
2、二面角的平面角的作法:
1、定义法:
根据定义作出来。
2、作垂面:
作与棱垂直的平面与两半平面
的交线得到。
注意:二面角的平面角必须满足:
(1)、角的顶点在棱上。
(2)、角的两边分别在两个面内。
(3)、角的边都要垂直于二面角的棱。
o
二面角的 平面角的定义、范围及作法


从一点出发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定义
构成
边—点—边
(顶点)
表示法
∠AOB
图形
角与二面角的比较
∠ A`P`B` 与∠ APB是否相等?
思考:
相等(利用等角定理)
约定:二面角的平面角取值范围是: [ 00,1800]
二面角的大小用它的平面角的大小来度量.
(1)在表示二面角的平面角时,要求“OA⊥L” ,“OB⊥L”;
(2)∠AOB的大小与点O在L上位置无关
(3)二面角的平面角是多少度,就说这个二面角是多少度,平面角是直角时叫直二面角。
(4)二面角的平面角的范围是:
注意:
平面与平面垂直
定义:如果两个平面相交所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
那么我们称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3、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观察:
教室里的墙面所在平面与地面所在平面相交,它们所成的二面角及其度数.
两个平面相交,如果它们所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就说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两个平面互相垂直通过画成:直立平面的竖边画成与水平平面的横边垂直。平面α与β垂直,记作:α⊥β。
两个平面互相垂直的画法及其表示:
4、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
判定两个平面互相垂直,除了定义外,还有下面的判定定理.
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注:这个定理简称
“线面垂直,则面面垂直”
下面我们来证明这个定理
求证:α⊥β.
证明:设a∩β=CD,则B∈CD.
∴AB⊥CD.
在平面β内过点B作直线BE⊥CD,则∠ABE是二面角α-CD-β的平面角,又AB⊥BE,即二面角α-CD-β是直二面角.
∴α⊥β.
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α
β
C
D
A
B
已知:ABCD为正方形,SD⊥平面AC,
问:图中所示的7个平面中,共有多少个平面互相垂直?
思考题?
1.平面SAD⊥平面ABCD
2.平面SBD⊥平面ABCD
3.平面SCD⊥平面ABCD
4.平面SAD⊥平面SCD
5.平面SBC⊥平面SCD
6.平面SAB⊥平面SAD
7.平面SAC⊥平面SBD
课堂诊断:
1.如果平面α内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β内的一条直线,则α⊥β.( )
2.如果平面α内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β内 的两条直线,则α⊥β.( )
3. 如果平面α内的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β内的两条 相交直线, 则α⊥β.( )
4.若m⊥α,m β,则α⊥β.( )
×
×


5.二面角指的是(  )
A、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夹的角度。
B、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
C、两个平面相交时,两个平面所夹的锐角。
D、过棱上一点和棱垂直的二射线所成的角。
B
应用举例,强化所学
例1:如图,AB是⊙O的直径,PA垂直于⊙O所在的平面,C是圆周一不同于A,B的任意一点,求证:平面PAC⊥平面PBC
证明:设⊙O所在平面为α,
由已知条件,有
PA⊥α,BC在α内,
所以,PA⊥BC,
因为,点C是不同于A,B的任意
一点,AB为⊙O的直径,
所以,∠BCA=90°,即BC⊥CA
又因为PA与AC是△PAC所在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
所以,BC⊥平面PAC,
又因为BC在平面PBC内,
所以,平面PAC⊥平面PBC。
探究:你还能发现哪些面互相垂直?
证明:
(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例2:求证三个两两垂直的平面的交线两两垂直 .
例3. 如图,立体图形P-ABCD的侧面PAD是正三角形且垂直于底面,
底面ABCD是矩形,E是PD的中点.
(1)求证:平面ACE⊥平面PCD;
(2)若PB⊥AC,求PB与底面AC所成的角.
解:
(1)∵ △PAD是正三角形,
∴ AE⊥PD .
又平面PAD⊥平面ABCD ,
且ABCD是矩形,
CD⊥AD ,
∴ CD⊥AE .
∴ AE⊥平面PCD.
∴ 平面ACE⊥平面PCD .
E为PD的中点,
∴ CD⊥平面PAD.
(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A
B
C
D
P
E
(2)设AD的中点为O,
连 PO、BO,
则 PO⊥AD,
∵平面PAD⊥平面AC ,
∴ PO⊥平面AC ,
∴ ∠PBO就是PB与底面AC所成的角.
设 AO = a,
AC与OB的交点为F,
则 FB = 2OF
∵ PB⊥AC ,
由三垂线定理得:
AF⊥OB.
∴ ∠PBO = 45°
故 PB与底面AC所成的角为45°.
A
B
C
D
P
E
O
F
要点一 定义法判定平面与平面垂直
利用两个平面互相垂直的定义可以直接判定两个平面垂直,判定的方法是:(1)找出两个相交平面的平面角;(2)证明这个平面角是直角;(3)根据定义,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证明】∵AB=AD=CB=CD=a,
∴△ABD与△BCD是等腰三角形,
∴取BD的中点E,连结AE、CE,则AE⊥BD,BD⊥CE.
∴∠AEC为二面角A-BD-C的平面角.
AC=a,
∴AC2=AE2+CE2,
∴AE⊥CE,即∠AEC=90°,
即二面角A-BD-C的平面角为90°.
∴平面ABD⊥平面BCD.
【规律方法】 利用定义证两平面垂直的基本思路是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计算二面角的平面角为90°.此法较适合由等腰或等边三角形构成的几何体.
变式1 如图,过S点引三条长度相等但不共面的线段SA,SB,SC,且∠ASB=∠ASC=60°,∠BSC=90°.
求证:平面ABC⊥平面BSC.
证明:取BC的中点D,由SA=SB=SC,∠ASB=∠ASC=60°,
可得AB=AC=SA;连接SD,AD,
则AD⊥BC,SD⊥BC,所以∠ADS是二面角A-BC-S的平面角,
要点二 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的应用
利用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具体作法是在其中一个平面内寻找与另一个平面垂直的直线.
例2 如图所示,△ABC为正三角形,EC⊥平面ABC,BD∥CE,且CE=CA=2BD,M是EA的中点.求证:
(1)DE=DA;
(2)平面BDM⊥平面ECA;
(3)平面DEA⊥平面ECA.
【分析】 由题目可获取以下主要信息:
①EC⊥平面ABC,DB⊥平面ABC;
②△ABC是等边三角形,CE=CA=2BD,ME=MA.
解答本题(1),只要证明三角形全等,(2)注意M为EA的中点,可取CA的中点N,证明平面ECA的垂线在BDM内,(3)与(2)类似.
【证明】 (1)如图所示,取EC的中点F,连接DF.
【规律方法】 证明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方法有两个:
(1)利用定义:证明二面角的平面角为直角;
(2)利用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变式2 (2010年高考课标全国卷)如图,已知四棱锥P-ABCD的底面为等腰梯形,AB∥CD,AC⊥BD,垂足为H,PH是四棱锥的高.
解:(1)证明:因为PH是四棱锥P-ABCD的高,所以AC⊥PH.
又AC⊥BD,PH、BD都在平面PBD内,且PH∩BD=H,
所以AC⊥平面PBD.
又AC⊂平面PAC,故平面PAC⊥平面PBD.
要点三 简单的二面角的求法
求二面角的大小关键是作出二面角,作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方法.
法一:(定义法)在二面角的棱上找一特殊点,在两个半平面内分别作垂直于棱的射线.
如图①,∠AOB为二面角α-a-β的平面角.
法二:(垂面法)过棱上一点作棱的垂直平面,该平面与二面角的两个半平面产生交线,这两条交线所成的角,即为二面角的平面角.
如图②,∠AOB为二面角α-l-β的平面角.
法三:(垂线法)过二面角的一个面内一点作另一个平面的垂线,过垂足作棱的垂线,利用线面垂直可找到二面角的平面角或其补角.
如图③,∠ABO为二面角α-l-β的平面角.
(2)证明:由(1)知,PD⊥平面ABCD,
∴PD⊥AC,而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C⊥BD,又BD∩PD=D,
∴AC⊥平面PDB.
同时,AC⊂平面PAC,
∴平面PAC⊥平面PBD.
(3)由(1)知PD⊥BC,
又BC⊥DC,∴BC⊥平面PDC,
∴BC⊥PC.∴∠PCD为二面角P-BC-D的平面角.
在直角△PCD中,PD=CD=a,
∴∠PCD=45°.
∴二面角P-BC-D的平面角为45°.
【规律方法】 立体几何的计算并非单纯的数字计算,而是与作图和证明相结合的.立体几何计算题的主要步骤可以归纳为画—证—算三步.“画”是画图,添加必要的辅助线,或画出所要求的几何量,或进行必要的转化;“证”是证明,用三段论的方法证明你所画的几何量即为所求,然后进行最后一步计算.
解:(1)证明:∠SAB=∠SAC=90°,∴SA⊥AC,SA⊥AB.
又AB∩AC=A,∴SA⊥平面ABC,∴SA⊥BC.
又∠ACB=90°,∴AC⊥BC.
又SA∩AC=A,∴BC⊥平面SAC,∴SC⊥BC.
解:(1)证明:∠SAB=∠SAC=90°,∴SA⊥AC,SA⊥AB.
又AB∩AC=A,∴SA⊥平面ABC,∴SA⊥BC.
又∠ACB=90°,∴AC⊥BC.
又SA∩AC=A,∴BC⊥平面SAC,∴SC⊥BC.
课后作业
:P73习题2.3A组,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