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中考复习资源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 - 中考复习资源

  • 格式:  PPT
  • 大小:  8.61M    103张
  • 时间:  2016-04

免费下载化学中考总复习策略ppt课件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免费下载化学中考总复习策略ppt课件免费下载化学中考总复习策略ppt课件免费下载化学中考总复习策略ppt课件免费下载化学中考总复习策略ppt课件免费下载化学中考总复习策略ppt课件免费下载化学中考总复习策略ppt课件免费下载化学中考总复习策略ppt课件
中考化学复习的问题和策略
中考化学总复习
两本书、时间短

任务重、很辛苦

有压力、见效快
一、九年级化学教学反思
二、当前化学复习存在的问题
1. 课型特征不够明显
2. 教学理念走入误区
3. 问题设计质量不高
4. 教学语言不太精炼
1. 准备充分(预设与预习)
2. 切合学情(校本与生本)
3. 知识系统(考点与教材)
4. 思维巧妙(过程与方法)
5. 简洁明了(准确与逻辑)
三、高效复习的宏观表现
高效复习的基本架构
“三主一核心”
三主
教师主导、学生主体、问题主线
一核心
思维核心
1.开展三读三题,明确备考方法
2.尊重学生主体,注重复习方法
3.提高备考效益,优化复习策略
4.调动学生激情,储备学习正能
5.重视综合模拟,提高备考实力
四、高效复习的几点策略
1.开展三读三题,明确备考方法
1.开展两读三题,明确备考方法
(1)解读中考命题指导思想
1、紧扣教材内容,加强双基考查
2、注重科学探究,强化能力立意
3、密切联系实际,关注社会热点
4、关注化学学科以实验为基础的思想方法
1.开展两读三题,明确备考方法
(2)分析研讨中考化学试题
历年试题的特点:
1、突出“基础性” 2、注重“应用性”
3、趋向“情境化” 4 、关注“过程化”
5、体现“开放性” 6、增强“探究性 ”
2、尊重学生主体,注重复习方法
(1)明确系统复习与专题复习的任务
第一轮是系统复习:
知识梳理,唤醒识记
夯实基础,构建体系
第二轮是专题复习:
知识与技能,实验与探究
质疑与推理,拓展与提高
方法与规律,归纳与总结
2、尊重学生主体,注重复习方法
(1)明确系统复习与专题复习的任务
系统复习和专题复习整合
化学用语的复习
化学基本用语
物质结构用语
物质组成用语
物质变化用语
原子结构示意图
离子结构示意图
化学
方程式
方程式
电离
元素符号
离子符号
化学式
学生对化学用语学习的问卷调查
2013陕西省中考化学用语部分考点分值统计
化学用语的复习策略
(1)将“自主学习”贯穿于复习活动的始终
想学
会学
坚持学
学好
化学小报
化学式比赛
你问我答------微粒构成物质
1、物质可以由哪些微粒构成?请举例说明。请归纳哪些物质一般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2、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3、原子是最小粒子?请从用原子的观点说明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
4、请用宏观和微观的观点阐述化学变化的本质。
5、原子为什么不带电?请从数值上说明原子内部几个等量关系。
6、带电的微粒一定是离子吗?离子就是带电的原子?
7、请画出分子、原子和离子之间的关系。
8、请用微观观点解释水的三态变化。
9、请写出1、8、9、11、12、13、16、17、19、20号元素的离子符号。
10、参看下图回答问题:

(1)决定元素种类的是什么?
(2)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就是同一种元素?请举例说明。
(3)元素的化学性质由什么决定?
(4)如何判断原子和离子?如何判断阳离子和阴离子?
(5)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相互转化吗?
你问我答------微粒构成物质
化学用语的复习策略
(2)利用概念图梳理知识,促进知识的整合
化学用语的复习
化学用语的复习
化学用语的复习策略
(3)运用合作研究模式 突破化学方程式教学
2、尊重学生主体,注重复习方法
(2)有效促进化学课堂复习的优化模式
2、尊重学生主体,注重复习方法
(2)有效促进化学课堂复习的优化模式
考点
重点

疑点
难点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逐渐减弱
金属活动性顺序:
金属化学性质的核心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是不是所有的金属都能与氧气反应?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铝在常温下发生缓慢氧化:4Al+3O2=2Al2O3; 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从而阻止铝的进一步氧化,因而铝具有较好的抗腐蚀性。
思考:
铝在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化学性质比铁活泼,但在日常生活中为什么铝制品比铁制品耐用?
不同金属与稀酸反应的现象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铁与硫酸铜溶液
铜与硝酸银溶液
是不是一种金属都能与其他金属的盐溶液反应?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越前越活泼)
位于氢前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
前面的金属能把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除K、Ca、Na)
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逐渐减弱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一 判断金属跟酸能否发生置换反应及其反应的快慢。
1 、反应条件:
(1) 排在氢前面的金属才能置换酸中的氢
(2) 酸指盐酸和稀硫酸,不能用浓流酸,硝酸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二 、判断金属跟盐溶液能否发生置换反应。
1.单质金属要排在金属化合物中金属元素前面。
(前置后)
1.反应条件:
2.反应物之一金属化合物必须是可溶的。
3.K Ca Na除外。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1、X、Y、Z三种金属,将X投入到Y的盐溶液中,X表面覆盖有Y;将X和Z分别投入到盐酸中,Z溶解并有氢气放出,而X不溶解。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依次是: __________________。
X>Y
Z>H
H>X
Z>X>Y
例题讲解
2.下列在金属化合物溶液里的置换反应能发生的是( )
A.Na+CuSO4 B.Fe+AgCl
C.Cu+FeCl2 D.Cu+Hg(NO3)2
D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例题讲解
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成员为了验证锌、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下方案,其中可行的是( )
A、Cu、 Zn(NO3)2溶液、 Ag
B、稀硫酸、 Zn、Cu、AgNO3溶液
C、稀盐酸、 Zn 、Cu(NO3)2溶液
D、Zn、稀硫酸、 Cu、Ag
Zn>Ag
Zn>Ag
Zn>(H)
Cu>Ag
(H)>Cu
Zn>Cu
Zn>(H)
Zn>Cu
Zn>(H)
(H)>Cu
(H)>Ag
多余
B
解决问题:
据“都市快报”报道:有犯罪分子用黄铜(金黄色的Cu-Zn合金)铸成“金元宝”、“金佛像”等假黄金制品诈骗群众,他们最终被绳之以法。你能利用所学知识鉴别真假黄金吗?
1、测密度
2、加热
3、加稀硫酸(或稀盐酸)
4、加硝酸银溶液
·······
复习策略
利用课本插图,抓住主干知识。
掌握常见金属(Mg、Al、Zn、Fe、Cu、Hg、Ag)的物理特性和化学性质。
会比较多种金属的活动性
1)与酸反应的难易程度
2)与金属盐溶液是否能反应
熟练掌握有明显实验现象(颜色、气体等)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金属化学性质的拓展练习
反应快慢程度
Mg > Zn > Fe
Mg
Zn
Fe
问题一:金属与酸反应图像
等质量铝、镁、铁、锌四种金属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稀硫酸反应(如图所示),用A、B、C、D代表这四种金属,则A、B、C、D分别是:
铝:
镁:

铁:锌: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反应快慢程度
Mg > Al>Zn > Fe
通式:设金属R相对原子量为A,化合价为 +m,与足量盐酸反应,消耗1克金属产生的氢气质量为X;
则: 2R + 2mHCl = 2RClm + mH2
2A r(R) 2m
1克 x
2A r(R) ∶ 2m= 1克∶ x
问题二:如何计算氢气的质量?
足量的铝、镁、铁、锌分别与质量相同,质量分数也相同的稀硫酸充分反应放出氢气的情况如图所示,请完成下列问题:
⑴则A、B、C、D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_
Mg、Al、Zn、Fe
Mg Al Zn Fe
t1
问题一:金属与酸反应图像
问题三:金属跟混合盐溶液反应的次序
反应的先后次序是: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里,排在越后面的金属,越易从它们的盐溶液里被置换出来。
或者说:
金属活动性相差越大(距离越远),置换反应越易发生。
1.将一定质量的铁粉放入足量相同质量分数的Cu(NO3)2和AgNO3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测得滤渣中只含一种金属,该金属是( )
A. Fe B. Cu C. Ag
C
2.向含有CuCl2,ZnCl2,HCl的溶液中撒入过量的铁粉,反应后溶液中一定有( )
A. ZnCl2,HCl B. FeCl2,CuCl2
C. CuCl2,HCl D. ZnCl2,FeCl2
D
问题三:金属跟混合盐溶液反应的次序
3、在Cu(NO3)2和AgNO3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可能有下列情况:
(1)若反应后锌有剩余,则溶液中所含物质是 。
(2)若将反应后的溶液过滤,向所得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则固体物质中一定有 ,可能有 。
问题三:金属跟混合盐溶液反应的次序
将铁片投入下列化合物溶液反应后,使溶液质量减轻的是( )
A.HCl B.CuSO4 C.Zn(NO3)2 D.Al(NO3)3
A
问题四:质量变化问题
下图所示,在一根等臂金属棒的两端,用细线(不与烧杯中溶液反应)分别吊住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铁块,并使之浸入甲、乙烧杯的溶液中。请问一段时间后,你能观察到哪些现象?如何解释?
a b
稀H2SO4 Hg(NO3)2


问题四:质量变化问题
如右图所示,烧杯中盛有质量相等、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盐酸,天平调平后,同时向其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锌片和铁片,则从反应开始到金属完全反应的过程中,天平指针指向的变化是( )
A.向左偏
B.向右偏
C.先向左偏后向右偏
D.先向右偏后向左
问题四:质量变化问题
2、尊重学生主体,注重复习方法
(2)有效促进化学课堂复习的优化模式
习题选择注意的几个转向
1、由“实验现象和化学方程式的记忆”转向“生活现象和实验现象的说明和解释”。
2、由“纯概念定义的背记、针对定义的关键字词的是非判断”转向“利用概念分析和说明事实和现象”。
3、由“每一个知识点孤立评价或人为综合”转向“对核心内容组块进行整体考查”。
4、由“化学计算追求形式化和数学化”转向“用反应事实、化学概念和数学方法模拟解决真实的问题”。
习题选择注意的几个转向
5、对“实验操作的评价强调具体的规范和细节”转向“在实验中考察操作,强调操作的功能和目的”。
6、由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的复述”转向“能够自己制取气体并进行简单的性质探究活动”。
7、由“单纯文字形式呈现试卷内容”转向“既用文字又用图表形式呈现内容”。
2、尊重学生主体,注重复习方法
(2)有效促进化学课堂复习的优化模式
2、尊重学生主体,注重复习方法
(2)有效促进化学课堂复习的优化模式
读的弱化; 讲的太多;
例题不典型;评无针对性;
语句不简练;板书显空白。
2、尊重学生主体,注重复习方法
3、提高备考效益,研讨优化复习策略
(1)分层教学,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学优生-----抓失分点-----优生更优
中等生-----找生长点-----稳步上升
后进生-----抓得分点-----差生不差
我们的目标:差生不差,优生更优
3、提高备考效益,研讨优化复习策略
(2)少讲多练,学生成为课堂主体。
读----5分钟左右,讲---10分钟左右,
练----15-20分钟,评---5-10分钟,
气体的实验室制备
一、原理的选择
原理环保节能、操作简单安全、
反应速率适中、气体纯度要高
二、装置的选择
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气体的密度和水溶性
常温下能否与空气中的成分发生反应
1、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
2、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优点:
装置简单
优点:
可以随时添加液体药品
优点:
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优点:
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优点:
可以控制反应的开始和停止
优点:
可以控制反应的开始和停止
3、提高备考效益,研讨优化复习策略
(3)实干+巧干,抓实备课与改作。
目标要明确,学会增和减,
精讲+精练, 批改快反馈,
学了不会不讲,不学也会不讲。
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例1】右图是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
说法不正确的是
A.A的溶解度大于C的溶解度
B.t1℃时,100g水溶解了40gA
就达到了饱和状态
C.t2℃时,A和C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
质量分数相等
D.A和B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时,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变小
【例2】氯化铵和硝酸钾溶解度曲线
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5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大于
硝酸钾
B.a℃时,氯化铵与硝酸钾溶液的
质量分数相等
C.将6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
变为不饱和溶液
D.40℃时,50g水中加入50g硝酸
钾,充分搅拌,得到质量分数约
为39%的硝酸钾溶液
【例3】下表是NaOH和Ca(OH)2的溶解度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 从表中数据可以获得的信息是 (写一条)
⑵ 把80℃时NaOH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可以看到的现象是 ;现有20℃时Ca(OH)2的饱和溶液(甲溶液),向其中加入一定量CaO后得到的溶液(乙溶液),此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乙 甲(填>、<、=)。
温度/℃
A.
一、点
垂曲交点求两度,
温度/℃
一、点
垂曲交点求两度,
.
.
.
点高点低比大小。
温度/℃
一、点
垂曲交点求两度,
.
点高点低比大小。
曲曲相交这一点,
此温度下S相同。
溶解度(克)
温度(t)
160
150
140
130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200
190
180
170
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0
硝酸钾
氯化钠
1. 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物质如KNO3
二、线(走向明趋势,
陡缓知影响。
影响大冷却,
影响小蒸发。)
2. 蒸发溶剂法
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小的物质如NaCl
.
.
.
.
.
硝酸钾
.
.
.
.
.A
.B
.C
三、面
不饱和
饱和
过饱和
以线为界分两面,
下不饱,
上过饱,
中间恰好。
酸碱盐的复习
一、熟记规律是应用的前提
酸碱盐的化学性质
生盐八法
填表:请写出每步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二、掌握“规矩”,可成“方圆”
三、抓重点题型,学会以点带面
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
只用一种试剂鉴别:NaNO3、AgNO3、Na2CO3三种无色溶液,可选用( )
A. 盐酸 B. NaCl溶液
C. CaCl2溶液 D. Ba(NO3)2溶液
A
应用一:物质鉴别
方法点拨:要求所选物质和
每种试剂混合后现象不同
组外鉴别
现有四瓶溶液:①Ba(OH)2、②Na2SO4、③HNO3、④FeCl3,不用其他试剂就可将它们逐一鉴别出来,其鉴别顺序是( )
A. ④③②① B. ④①②③
C. ①③④②   D. ④①③②
BD
组内鉴别
方法点拨:先找到一种有颜色
的物质,再以这种物质为线索,
寻找其余物质。
应用一:物质鉴别
不用任何试剂鉴别四瓶无色溶液:

BaCl2、NaNO3、Na2CO3、HCl
组内鉴别
方法点拨:能找到这样一种物质:
与其他物质作用现象不相同。
应用一:物质鉴别
(1)除去生石灰中的碳酸钙
(2)除去氯化钾晶体中的碳酸钾
(3)除去碳酸钙固体中的碳酸钠
(4)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
(5)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硫酸铜
(6)除去Cu粉中的Fe粉
应用二:物质除杂
方法点拨:不增(不增加新杂质)
不减(不减少原物质的量)
不变(不改变原物质状态)
易分(除杂后易于分离)
先物后化(物理方法优先,其次化学方法)
应用中有转化法、沉淀法、吸收法、
过滤法、溶解法等多种除杂方法。
应用二:物质除杂
有一固体混合物,可能含有K2CO3、K2SO4、CuSO4、CaCl2、KNO3等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将混合物溶于水,得无色溶液,当滴入硝酸钡溶液时,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足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则该混合物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一定不含有_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___.
应用三:物质推断
(1)物质的特殊色态、溶解性(包括物质
在水或酸中的溶解性)。
(2)会判断物质之间能否发生反应。
(3)常见离子(硫酸根、碳酸根、氯离子等)
的鉴定。
(4)对于重点词语的理解能力(如:部分溶
解、完全溶解、没有溶解)。
应用三:物质推断
某造纸厂排放的碱性污水和某电镀厂排放的酸性污水中,共含有以下8种离子中的各四种: Na+、H+、Ag+、Cu2+、OH-、CO32-、NO3-、Cl-,则电镀厂排放的污水中所含有的4种离子是( )
A. OH-、Cl-、CO32-、Na+
B. Cu2+、H+、Ag+、NO3-
C. H+、Cu2+、Cl-、Na+
D. H+、Na+、Ag+、NO3-
B
应用四:共存问题
应用四:共存问题
应用五:物质转化
一般情况下,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可能由
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
A 、Na2SO4 →NaCl
B 、KNO3 → KCl
C、 MgCl2 → Mg(NO3)2
D 、CuO → Cu(NO3)2
4、调动学生激情,储备学习正能。
(1)开发学生内在动力
多关爱少冷漠,亲师信道!
多微笑少埋怨,点燃希望!
多表扬少批评,建立自信!
多鼓励少打击,坚持不懈!
4、调动学生激情,储备学习正能。
(2)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步骤规范,不漏点;书写严谨,不错字;字迹整洁,不涂改;独立思考,不抄袭;计算认真,不失误;看题仔细,分对错;审题沉着,重分析;先易后难,讲统筹。
4、调动学生激情,储备学习正能。
(3)重点关注边缘对象
思想关注,爱心融入;
课堂关注,鼓励指点;
课后关注,面批面改;
5、重视综合模拟,提高备考实力
(1)有效模拟,演习到位
(2)严谨规范,预防失误
(3)寻找生长点,冲刺极限
(4)调整状态,及时反思
反思进行时………
“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手
“处处留心皆学问”的眼
“吾日三省省吾身”的心
“跳出庐山看庐山”的胆
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语:“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就如何搞好一年一度的中考化学总复习,还有待于广大同仁去共同探讨!
总之,复习有法,亦无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