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中考复习资源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 - 中考复习资源

  • 格式:  PPT
  • 大小:  16.6M    103张
  • 时间:  2016-04

免费下载中考化学总复习ppt课件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免费下载中考化学总复习ppt课件免费下载中考化学总复习ppt课件免费下载中考化学总复习ppt课件免费下载中考化学总复习ppt课件免费下载中考化学总复习ppt课件免费下载中考化学总复习ppt课件免费下载中考化学总复习ppt课件
中考复习讲座
——化学
一、2015年中考回顾
1.所考查知识的分布:
一、2015年中考回顾
(1) 考查面广,强调对初中化学主干知识的考查,体现化学学科特点。
2.试题特点:
涉及物质30余种,考查的知识点有40多个,其中涉及到了初中化学的如下主干知识:质量守恒定律、金属活动性顺序、物质的溶解、燃烧的条件、化学用语、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化学方程式书写、气体的实验室制法、物质构成、基本计算能力、基本实验技能等。在对主干知识进行考查的同时,试题中还兼顾了化学学科的某些特点。
实验特点
特有的一套符号体系
4.下列化学用语所表达的意义正确的是
A.Mg——镁
B.2Na——2个钠元素
C.3Fe2+——3个铁离子
D.4N2——4个氮原子
(2)关注生产生活,密切联系实际。
2.试题特点:
一、2015年中考回顾
29.生活与化学密切相关。
(1)“小苏打”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鸡蛋和牛奶都富含的营养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铁制品容易生锈的环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家庭生活中一种节水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关闭燃气开关灭火,运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
(3)注重对基础实验的考查
2.试题特点:
一、2015年中考回顾
(4)试题依然保持较高的开放性。
2.试题特点:
一、2015年中考回顾
(5)强调了学科思想方法的运用。
2.试题特点:
一、2015年中考回顾
分类
类推
归纳
(6)一题多点,试题的综合性更强。
2.试题特点:
一、2015年中考回顾
(7)依然注重对图表分析能力的考查。
二、复习计划
自我分析
——教学条件、可利用的教学资源等
——学生对知识的整合及应用能力、解题习惯等
——可有效利用的复习时间
二、复习计划
1.复习第一阶段(基础复习)(20课时左右)
复习目的:
夯实基础
不留死角
复习材料:
课本、同步练习册、
导学案、改错本、笔记本
复习策略:
1.利用导学案进行回顾
2.利用同步练习册和改错本搜集问题
3.利用笔记本和课本解决问题
4.汇总不能解决的问题,明确自己复习的重难点
5.带着问题听课,通过导学案进行检测
6.将自己解决还有困难的问题进行汇总,作为第二阶段复习的内容之一
2.复习第二阶段(专题复习)(15课时左右)
复习目的:
建构网络
高效整合
复习材料:
课本、《考试说明》、
《2016年中考专题优化练习》、笔记本
复习策略:
1.通过《考试说明》了解中考相关要求
2.明确具体内容在教材中的位置
3.理清各知识点间的相互联系,努力建构知识网络
4.通过《2016年中考专题优化练习》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
物质构成的奥秘
化学变化的基本原理
身边的化学物质
化学实验
化学与STS
框图推断
化学计算
理化综合
依据《课标》的五个一级主题和热点题型划分主题:
3.复习第四阶段(整合练习)
复习目的:
掌握方法
查漏补缺
复习材料:
课本、《考试说明》 、有关模拟练习、 《2016年中考专题优化练习》
复习策略:
有时间限制的进行成套题的训练,并及
时进行错题的整理、反思
知识点
解题方法
解题技巧
时间安排
三、复习课教学优化的策略及实施
1. 依托《课标》与《考试说明》,展开复习
(1)关注《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研究《考试说明》中对各种学习目标的描述
知道、记住、说出、列举、找到、体验、感受
认知、了解、看懂、识别、能表示、初步学习、意识、体会、认识、关注、遵守
理解、解释、说明、区分、判断、初步学会、初步形成、梳理、保持、发展、增强
三、复习课教学优化的策略及实施
1. 依托《课标》与《考试说明》,展开复习
三、复习课教学优化的策略及实施
2.关注时事、关注热点,挖掘化学内涵
注意:
三、复习课教学优化的策略及实施
注意:
方法:
框图推断题的常用题眼:
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用途、俗名、类别;化学反应的类型、现象、应用、条件以及一些化学之最等。
(1)固体颜色
(2)组成相同,可以转化的化合物:
H2O和H2O2,CO和CO2,Fe2O3和Fe3O4
(3)溶液的颜色
(4)沉淀颜色
5. 再读教材,提高升华
三、复习课教学优化的策略及实施
注意:
1.不同实验中同一种物质的作用
验证反应产物中二氧化碳或水的方法
2.不同实验中对同种物质的验证方法
2.不同实验中所用的同一种方法
对比实验
控制变量
玻璃棒
4.关注高频仪器。
5.尝试改进
氢氧化钠溶液
关注不同版本的教材
例:不同版本对中和反应的阐释
科学版
沪教版
6.将科学探究贯穿始终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
制定计划、进行实验、
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
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
科学探究的要素
三、复习课教学优化的策略及实施
科学探究的复习策略
学生的问题:
(一)对探究题进行分类复习
按要解决的问题分
(掌握解题方法)
(二)整理探究过程中常见的设问环节和答题技巧
(1)猜想与假设
(2010年)35.某班同学做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的
实验,用到的药品有铁丝、铜丝、银丝、稀硫酸和硫酸铜溶液。
实验结束后,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对该实验的废液进行探究,
请你一起参与。
【提出问题】废液中含有什么物质?
【交流表达】
(1)小明通过观察,认为废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铜。他观察到的现象是 。
(2)小红通过分析,认为废液中一定含有硫酸亚铁,她的依据是: 。
【作出猜想】小华认为废液中还可能含有硫酸。
……
利用物质特殊的理化性质进行猜想
(2012年)35.小红为大家做了一个“燃纸成铁”的趣味实验。将一
张滤纸(组成元素为C、H、O)用FeCl3浓溶液润湿,在酒精灯上
烘干后点燃,滤纸变黑、红热,最终生成黑褐色物质。小红告诉
大家:黑褐色物质中含有铁单质。
【提出问题】黑褐色物质中真的含有铁单质吗?
【探究过程】(1)小红先从反应物分析,因为 所以反应后可能生成铁单质。 (2)为获得实验证据,小红做了实验1
实验1:将黑褐色物质放入稀盐酸中,发现有连续微小气泡产生。若黑褐色物质中含有 铁单质,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小明提出疑问:由反应物的组 成分析,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泡的物质不一定是铁单质,还可能是 。
小红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在高温条件下不可能生成此类物质。
(2013年)35.乙炔(C2H2)气体和氧气反应能产生高温火焰,工人
师傅常用氧炔焰切割或焊接金属。乙炔由碳化钙(块状固体,
化学式为CaC2)与水反应生成,同时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提出问题】白色固体是什么物质?
【做出猜想】小明经过思考认为有以下几种可能:
猜想一:CaO;猜想二: ;猜想三:Ca(OH)2。
他的依据是 。
……
依据质量守恒(元素守恒)进行猜想
(2)制定计划(设计方案)
(3)收集证据(现象描述)
(4)得出结论
(5)反思交流
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体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有关暖贴中金属的探究
探究过程——情景创设
探究过程——问题提出
暖贴中的主要作用成分是一种在生产生活中常见的金属
暖贴中含有什么金属
探究过程——提出猜想
强调合理猜测的重要性及方法
探究过程——设计方案并进行验证
(1)请小组合作并利用以下实验用品:暖贴固体、稀盐酸、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硫酸锌溶液、磁铁,设计至少三种方法探究暖贴中含有何种金属(涉及到化学反应的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根据你的方案进行实验,并将现象及时记录在下表中
培养学生利用金属与酸、与盐溶液的反应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探究过程——得出结论
强调证据在探究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探究过程——交流评价
暖贴中含有的金属是铁
达到修正错误的目的;
2.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
3.训练学生利用化学用语进行交流的能力
探究过程——反思收获
本节探究中涉及到了哪些与金属有关的知识?
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金属与酸的反应
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
知识拓展
暖贴产生热量的机理是:铁与空气中的氧,在食盐溶液中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热量。其中食盐和水属于介质、载体;活性炭起反应床的作用,因为活性炭内部均匀分布大量毛孔,可以使混合其中的铁粉反应速度均匀并起催化剂的作用;蛭石是一种保温材料,目的是减缓保温贴的散热。
7.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组织形式
三、复习课教学优化的策略及实施
(2012年)30.在学习“酸碱中和反应”时,老师给大家变了一个魔
术一使“水”变色的杯子。操作过程及现象如图13所示。
老师揭秘:“空”杯子底部事先涂抹了某种无色液体,无色的
“水”是事先用两种无色溶液混合而成。请回答下列问题:
(1)“空”杯内涂抹的物质可能是 溶液。
(2)此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 。
(3)最终溶液为无色,能否说明该溶液一定呈中性? (选填“能”或“不能”),理由是 。
7.努力梳理理科交叉点
三、复习课教学优化的策略及实施
(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2)常用仪器的使用和操作
(3)安全常识
(4)分子的基本性质
(5)环境保护
(6)物质分类
(7)对课本实验的理解
(8)实验方法
(9)由化学物质的变化引发物理变化
☆由化学物质的溶解、反应等引发的气压变化,进一步引发一系列变化
☆化学变化引起物质质量、溶液密度、物体体积的变化,从而与杠杆平衡或物体沉浮相联系
7
(10)常见能量转换及相关热学知识
常见的能量转换
→ 电能
→机械能
不同形式的能
→ 光能、热能……
(11)自然界的氧循环与碳循环
理综题的一般答题套路
找准位置,有针对性的作答
理化拼盘题——各说各题
理化综合题——先化后理、理化兼顾
8.通过精选习题切实解决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
(1)审题不清
答非所问(化学方程式、化学式)
不知道反应进行的程度
(充分、恰好、一定时间)
找不准已知未知
分析不出有关反应
(2)不能将课本知识很好地迁移到实际中去
(3)化学用语书写不规范
三、复习课教学优化的策略及实施
9.通过模拟训练使学生熟悉试卷结构和答题套路
三、复习课教学优化的策略及实施
选择题——题目特点
从1题到7题难度虽逐渐加大,但多以基础知识考查为主,没有复杂计算。
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每年都略有不同,但一般都会考到实验操作和图像分析。
选择题——答题技巧
(1)选择合适解题方法,如优选、排除、近似计算等;注意反向选择
(2)实验题多取材于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考查侧重于基本操作和装置、仪器的使用注意事项。
①粗盐的提纯实验。
②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
③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
④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的探究实验。
⑤燃烧条件的探究
⑥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水溶液的配制实验。
⑦溶液酸碱性的检验实验。
⑧酸、碱的主要化学性质的探究实验。
8个
必做的
学生实验
(3)图像题往往与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变化、pH等有关,多以坐标系的形式呈现。
看清坐标,理顺关系
关注“三点(起点、拐点、终点)”
填空题
(1)综合题(27、28):
多为理化拼盘,答题时注意找准切入点。
对于综合性强的题目,要注意审题,明确答题要求。
(2)化学与生活题(29)
注意结合实际,恰当举例
注意原理与措施的区别
注意节能与环保、低碳的区别
注意金属材料、合成材料与天然有机材料的区别
(3)实验题(30)
——对课本实验的深度挖掘、反思、拓展
(4)推断题(31)
——考查对化学反应的综合运用能力
找准题眼
顺藤摸瓜
反应为主
守恒为辅
实验题(35)
——考查运用实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常涉及物质的检验、除杂、分离等
排除干扰,各物质能够产生明显不同的现象
一般只有杂质参与反应,生成物易分离(或为需要得到的物质),不能引入新杂质
过滤、结晶
(通常用蒸发)
统揽全题,前后呼应
实验目的、假设、方案、现象、结论相呼应
合理对比,控制变量
1.研究多种因素对同一事物的影响;
2.研究无明显现象的反应。
计算题(36)
——含杂质的物质参与化学反应
注意格式,一样不少
解设、方程式、相关量、比例式、结果、作答
方程式下代入纯净物的质量(混合物质量×纯度)
即混合物中某物质的质量分数
计算题中常出现的混合物:
矿物(石灰石、铁矿石)、溶液、合金等
合理利用差量找纯净物的质量
无杂质、真正参与反应或通过反应生成的物质
选取合适的数据进行计算
欲求某物质的质量分数,则在所选取的实验情况下该物质必须完全参加反应
四、2016中考展望
(一)新旧考试说明的对比
1.三个层次的表述方式没有变化,依旧为A、B、C三个层次
A层次:属于了解和经历水平
B层次:属于理解、模仿、反应水平
C层次:属于应用、独立操作、领悟水平
2.具体要求略有变化
3.例题进行了必要的更新
找出出现频率较高的知识点
研究新换题型的命题特点
有选择性的进行练习
(二)研究试题特点
1.试题难度
维持原状
2.命题原则
四、2016中考展望
(三)总结知识分布
四、2016中考展望
1.仍将以“身边的化学物质”为主
2. 对“物质构成的奥秘”的考查依然保持较低的比例
3. 质量守恒定律占有一定比例
4. 有关化学与社会的考查仍保持较高的比例
5.实验探究题还将侧重对“过程、方法”的考查,注意对教材中探究活动的挖掘。
五、复习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 认真准备每一节课,认真上好每一节课
2. 制定详细复习计划
3. 注意学生的信息反馈,调整个人的复习方案
4.注重评价
5.给学生整理、思考和探讨的空间
6.形成民主、轻松、活泼、和谐的课堂氛围
7.与实际紧密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