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十五 松鼠
  • 资料信息
  • 科目: 

    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 十五 松鼠

  • 格式:  PPT
  • 大小:  665K    13张
  • 时间:  2016-05

《松鼠》ppt课件(26页)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松鼠》ppt课件(26页)
松 鼠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体会准确、生动的说明语言。
2、比较平实说明和生动说明的不同点。
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学习指导1:
1、精读第二段,第四段和第五段,从文中找出相应的例句来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本文作者用带有文学色彩的笔调来说明松鼠的有关情况,写得生动形象,你最喜欢的句子有哪些?请说说喜欢的理由。
自由圈点批注。(8分钟后交流)
明确:第一题:
示例一、“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经常在高处活动。”
“经常”说明松鼠“在高处活动”比较频繁,但不是一直在高处活动。用词讲究准确。

示例二、“它们好像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练跑,玩耍,吃东西”。
“好像”表示猜测,并非肯定,体现作者的行文措辞的慎重。因为松鼠夏季白天不出来的原因也许不光是这些,可见作者写作的科学态度。

示例三、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杈的地方。
“通常”一词说明大多数情况下这样,并非绝对,说明观察之仔细,表达之准确。
明确:第二题:
示例一: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有光,身体矫健,玲珑的小面孔上,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 的尾巴,显得格外漂亮。
“面容清秀”“玲珑的小面孔”“美丽的尾巴”中用“清秀”“玲珑”“美丽”对松鼠作了人格化的描写,突出松鼠的“漂亮”,以及它美丽而富有活力的特点,让人初步感知其“讨人喜欢”的模样。
示例二: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练跑,玩耍,吃东西。
用“歇凉”“练跑”“玩耍”等拟人化的语句,笔端流情,活画出松鼠活泼可爱的性格特点,突出了它的讨人喜爱。
比较阅读,品味语言
学习指导2:
1、认真阅读资料,就其语言特点和课文进行比较分析,指出两者的不同之处。
2、两种语言风格,你更喜欢哪一种?请简要阐述理由。
《辞海》中的“松鼠”条目
松鼠亦称灰鼠,哺乳纲,松鼠科。体长20—28厘米;尾蓬松,长16—24厘米。体毛灰色、暗褐色或赤褐色,腹面白色。冬季耳有毛簇。林栖,用树叶、草苔筑巢,或利用鸦、鹊的废巢。嗜食松子和胡桃等果实,有时食昆虫和鸟卵。年产1—4窝,每窝产5—10仔。分布于我国东北至西北,以及欧洲各地。毛皮可制衣,尾毛可制笔。
明确:课文的描写用了拟人等修辞手法,比《辞海》里的介绍更生动、更形象,加上描写了人的心理感受,更突出了松鼠的讨人喜欢。
我喜欢松鼠笑.avi
C:\Users\肖健\Desktop\8号刘玲集体备课\松鼠\松鼠集体备\松鼠终极版\我喜欢松鼠笑.avi
目前我国野生动物的情况非常严峻:生活在青海可可西里高原的藏羚羊10年前还有几十万只,现在不足7万只,并且还在以每年2万只的速度被猎杀;生活在长江里的白鳍豚20年前还有400头,现在不足20头;野外生存的东北虎长白山仅残存不足8头……保护野生动物,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刻。
关注现实

保护野生动物
我来出谋划策
巩固提升:
阅读课文1-5段,完成下题。
1、第一段中最能概括松鼠特点的三个词是:()()(),这三个词分别从()()两方面做了概括。
2、第二段说松鼠“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网嘴里送东西吃”,第三段又说“它们虽然也捕捉鸟雀,却不是肉食兽类,常吃的是杏仁,榛子和橡栗”,都是说吃东西,为什么不放在一起说?
3、第三段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4、第四段写松鼠过水的细节,照应的前文的——一词?
5、松鼠的窝口有什么特点?这个特点有什么好处?
答案:1、漂亮、驯良、乖巧。外形和习性
因为第2段着重介绍的是松鼠的形体特点,说它“往嘴里送东西吃”是为了说明前爪的功能,第3段是为了说明松鼠不是肉食兽类而列举了它所吃的食物,两处虽然都写到“吃东西”,但目的都不是为了说明“吃东西”,所以不放在一起写。
3、“经常”说明松鼠“在高处活动”比较频繁,但不是一直在高处活动。如果删去,就会让读者以为偶尔在高处活动,或者一直在高处活动,与事实不符。用词讲究准确。
4、乖巧。5、松鼠的窝口端正狭小有盖子,这个特点可以防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