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

新闻两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ppt课件2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新闻两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ppt课件2新闻两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ppt课件2新闻两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ppt课件2
新闻两篇
导入语
你喜欢读报吗?喜欢读报纸上的新闻吗?
喜欢新闻,可以表现一个人敏锐的洞察力和关心
时事动态的热忱。新闻是我们了解时代生活的一个窗
口,是社会变化的一个晴雨表。
★新闻六要素(记叙六要素):
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文体知识
★狭义:指消息。广义: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
★新闻的特点:
真实性
时效性
简洁性
内容真实准确,不能虚构夸张。
报道迅速及时。
语言简明扼要。
★新闻多采用记叙的表达方式,兼有议论。
何人?(Who?)
何时?(When?)
何地?(Where?)
何因?(Why?)
何事?(What?)
如何?(How?)

新闻六要素,阅读新闻是心里要自觉地问这六个问题,就不难解决了。6个“W”共同构筑了把握新闻的道路和途径。
新闻结构的五个部分
标题

导语

主体
背景
结语
引标、主标、副标
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领起下文。
新闻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
背景指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这两部分有时在主体中,有时可省略。
必不可少的三部分
辅助
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1976),
字润之,湖南韶山人。政
治家、军事家、思想家、
伟大的革命导师。
主要作品都收集在
《毛泽东选集》中。
今天我们学习的两则新闻,高屋建瓴,大气磅
礴,是新闻作品中不可多得的瑰宝,它出自一代伟
人毛泽东之手。
毛泽东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1949年初,淮海、辽沈、平津三大战役结束,我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取得胜利已成定局。但国民党反动政府依然负隅顽抗,在对长江防线经过三个半月的苦心经营之后,于4月20日悍然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4月21日,毛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立即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我人民解放军于该日凌晨发起了渡江战役。22日2时,新华社播发了毛泽东同志撰写的消息《我三十万大军胜利渡过长江》,报道了中路军万船齐发,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的战况。22日夜,毛泽东同志又撰写了这一则全面报道前线最新战况的新闻稿。
时代背景
教学目标:
1、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阅读新闻
的能力。
2、理清文章层次,体会文章准确、简洁
的语言。
3、体会蕴含字里行间的思想情感。

注音:
鄂 ( )豫( )绥靖( )
阻遏( )( )泄气( )
溃退( )歼灭( )管辖( )
锐不可当( )上当( )
要塞( )瓶塞( )
阻塞( )堵塞( )
è yù suí
zǔ è xiè
kuì jiān xiá
dāng dàng
sài sāi
sè sāi
思 考 题
请你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这则新闻的内容。

读新闻要抓住记叙的六要 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作为读者,你能在看了这则新闻后找出它的六要素吗?请概括出来。

你从中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时间: 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
地点: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长江战线
人物: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时间发生的原因: 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战役
经过与结果:
中路军 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三十万人全部渡过,占领长
江南岸
西路军 三十万渡过三分之二,已占领广大南岸阵地
东路军 三十五万已渡过大部,经过整天激战,歼灭及击溃
一切抵抗之敌,占领南岸阵地,控制江阴要塞,切
断镇江无锡段铁路
问题讨论
请找出本文的导语和主体,说说导语从哪几个方面概括了全文?

主体可分为哪几个层次?它们之间的关系又是如何衔接的呢?
课文结构
第1、2两句
其余部分
中路军
西路军
东路军
标题
标题
主体
导语
标题
导语
导语
导语
主体
主体
主体
主体
导语
2、主体部分写了什么?分几个层次,是怎样衔接在一起的?

*具体叙述人民解放军三路大军渡江战斗的情形,并分析了我军克敌制胜的原因。
20日夜——21日夜
21日下午5时起——22日22时
中路军
西路军
东路军
安庆——芜湖
九江——安庆
南京——江阴
30万
2/3
大部
21日下午5时起——22日22时
自读课文:
对照地图,复述三路大军的渡江情况。
江阴
安庆
芜湖
中路军
西路军
东路军
(35万)
(30万)
(35万)
九江

1、为什么先叙述中路军?

2、东路与西路是同时发起渡江作战的,为什么
先说西路军,再说东路军?

3、找出本文的议论句,看看它属新闻结构的哪个部分,有什么表达效果?

“此种情况……都很泄气”。属“背景”部分。分析了敌溃我胜的原因,突出了文章中心。
质疑析疑
中路军首先发起渡江作战
中路军和西路军都从时间说起,层次分明而又紧相衔接。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敌军抵抗甚为微弱,而东线敌军抵抗较为顽强,所以西路接着中路说,合在一起,可以议一议。最后说东路激战,文势也涌起高潮。
本文的语言特点
从文中找出例子来进行分析,自由讨论,概括
出本文语言方面的特点。
(1)准确:
(“不含”在这个表明地点的句子里,准确反映了当时的情况,
因为九江尚未解放)
A、题目是“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百万”是实数,还是虚数?
(是实数。中路军30万人;西路军35万人;东路军35万人)
人数的确切,更体现了报道的真实、准确、严密。
B、“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其中“不含”有什么作用?去掉它,行不行?
本文的语言特点2
(3)字里行间洋溢着胜利的豪情。
(2)简洁而具有气势。
如导语中“百万大军”“冲破敌阵”“横渡长江”,再比如“英勇善战,锐不可当”,“敌军则纷纷溃退,毫无斗志”。
本文的语言特点
(1)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越过
安庆、芜湖线,到达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共渡过三十万人。
(2)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
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
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
(2)句好。 “突破”表明有敌军防守,我军歼灭或击溃守敌,冲破敌阵。用“越过”表现不出经过战斗。
“渡至”比“到达”含义丰富,有横渡与到达两层意思,且文字简洁有力。
“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时间明确,且含渡江迅疾,作战顺利之意。用“共”字不能表达这些意思。
(1)结果就在二十日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2)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
我军突破了。
(提示:注意比较语句的感情色彩)
(2)句好。“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有嘲讽意味。嘲讽汤恩伯过高估计东面防线的巩固性,过低估计人民解放军的战斗力,如果换成“结果就在二十一日那天”,毫无感情色彩,且与上一句“二十一日”重复。
小结
本文是一篇消息(狭义新闻),它真实、及时、简要地报道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情况。全面介绍了渡江三路军的进军的时间、地点、战线、战况,使人对震惊中外的渡江战役之概貌有所了解。这则新闻的标题、导语和主体部分的结构安排等都颇有讲究,值得细心体味。文中的语言准确精练,铿锵有力。
导语
简述渡江战役胜利成功,引起下文。
不能,这样写表明材料真实准确,报道及时。
冲破敌阵,
横渡长江
不是,因三路军加起来是一百万
“不含”指不包括,体现语言确凿无误的特点。“均”指“全”,
体现战线之长、胜利之大,洋溢着自豪之情。
归纳总结:
新闻概念:报道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 件或新气象、新成就的记叙文
新闻特点:观点鲜明、内容真实、报道及时、语言准确简明
新闻结构:标题、导语、主体、结语、背景
新闻“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 起因、经过、结果
新闻的写法:以记叙为主,兼有描写、议论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
本文是由新华社记者和人民日报记者联合采写的一篇新闻报道,刊登在1997年7月1日的《人民日报》上。这篇新闻报道生动全面地报道了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隆重举行的全过程,阐述了香港回归祖国的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 题目解说
1.了解新闻的结构;
2.明白新闻的特点;
3.激发学生的民族自
豪感,强化学生的责
任感。
学习目标:
预习检测:

1、注音:

媒体 噙满 瞩目

崭新 琛
méi
qín
zhǔ
2、解词:

循序渐进:

沧桑:
(学习、工作)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沧海桑田”的略语。即: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1.用一句话来概括这则消息的主要事实。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
标题,可见新闻标题必须能够高度概括主要事实。
2.找找看哪一段交代交接仪式正式开始,到哪一段结束? 写了什么内容?
6——25段详细叙述了交接仪式的整个过程,这部分其实就是新闻的主体,新闻主体要求内容充实,层次分明。
感知课文 理清结构
3.主体前1—5段写什么?主体之后26—29段写什么?作用各是什么?
点明香港已经回归祖国及其重大意义。导语概括报道事实,揭示消息的中心意思,唤起读者对新闻主体的注意。
交代了出席交接仪式的其他人员和各国记者人数。结语使整个报道首尾相随,十分完整。
查尔斯王子讲话;降旗、升旗仪式;江泽民主席讲话。根据事件发生的先后,按时间顺序,其中概写查尔斯王子讲话,特写降旗、升旗仪式,详写江泽民主席讲话,这样疏密有致,详略得当。
探究课文 了解特点
主体部分重点写了哪些内容,按什么顺序,如何组织安排材料的?
标题: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
导语:点明香港已经回归祖国及其重大意义(略)
主体:叙述了交接 仪式的整个过(详)
概写查尔斯王子讲话
特写降旗、升旗仪式
详写江泽民主席讲话
结语:交代了出席交接仪式的其他人员和 各国记者人数。(略)
香港回归是中华民族长久的期盼,是举世瞩目的大事,如果你是电台的播音员,你会选择哪些语句传达你此刻的心情?
品读课文 赏析语言
历史的时钟指在1997年7月1日零点那一刻,大会堂全场肃立,几千双眼睛向鲜艳的五星红旗和紫荆花区旗行注目礼。这是中华民族长久期盼的一个瞬间,这是永载世界史册的一个瞬间。
“肃立”准确、简明的渲染了交接仪式的气氛,突出了香港回归的神圣。“注目礼”表明人们对国家的尊重,更表明了中国人的自豪感。“瞬间”指时间之快,更指中华民族对香港的回归期待已久,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
体裁:
顺序:
结构:
语言:
写法:
新闻
时间顺序
标题. 导语 .主体 结语
疏密有致,详略得当
准确.简明
拓展感知 升华情感
香港已回归十多年了,现在的香港建设得怎么样呢? 让我们一起关注现在的香港,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维多利亚湾
忙碌的港口
会展中心
大屿山
青马大桥
香港中环
繁华的节日
月球上俯瞰香港
十多年的实践证明:我们不仅能成功地收回香港,而且也有足够的实力建设好香港。香港回归,这座屹立在中华民族史册中的丰碑,将激励我们努力学习,使我们伟大的祖国早日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教师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