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沁园春 雪
  • 资料信息
  • 科目: 

    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 沁园春 雪

  • 格式:  PPT
  • 大小:  742K    14张
  • 时间:  2016-05

《沁园春·雪》ppt课件(14页)5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沁园春·雪》ppt课件(14页)5
沁园春 · 雪
毛泽东

一九三六年二月
1、作者介绍
毛泽东(1893 — 1976),字 ,湖南湘潭韶山人。中国无产阶级 家、政治家、 家、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毛泽东也是杰出的诗人,有许多大气磅礴的诗作,主要作品有《毛泽东选集》《毛泽东军事文选》《毛泽东诗词》等。
2、给划横线的字注音
莽莽( ) 蜡象( ) 素裹( )
妖娆( ) 折腰( ) 稍逊( )
风骚( ) 略输( ) 分外( )

预习检测
mǎng

yāoráo
zhé
guǒ
shū
sāo
xùn
fèn
润之
革命
军事
《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2月。当时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毛泽东率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后,领导全党展开了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伟大斗争。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同志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yuán)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过后写下了这首词。




解题 : 沁园春
本文体裁为词。词又叫长短句、诗余、曲子词。 沁园春,词牌名。沁园,相传为东汉明帝沁水公主的园林,曾被窦宪夺取,后人作诗以咏其事。
毛泽东一生写过不少诗词,其中我们熟悉的用“沁园春”填词的有《沁园春·雪》和《沁园春·长沙》。
学 习 目 标
有感情的朗读本词,并能熟读成诵。
整体感受词的意境,把握上下片的内容。
品味精炼、准确的语言,了解本词生动细致
的写景方法。
深刻体会诗人蕴含于作品中的情感。
朗读欣赏
1、请同学们结合书下的注释独立学习,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做好记录。

2、实在有困惑之处,可在课本上做好标注,留待合探时在小组内交流解决。
自探提示----疑而探之则明
解疑合探---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合探要求:
1、小组讨论,交流自探成果。
2、组长带领,人人参与,有序进行,重点解决自探中的疑难问题,达成共识。
3、小组长做好记录,以备展示和点评。
展示要求:
1.书面展示要字迹规范、整洁,书写迅速。

2.口头展示要声音洪亮,吐字清晰。

3.非展示同学要结合展示来点评,迅速记录,认真的纠错和补充。
评价要求:
1.声音洪亮,条理清晰,语言简练。

2.点评展示成果的优缺点。

3.补充或阐述不同观点。
冰:封(静态)    
   雪:飘(动态)
实景 望:登高望远(统领下文 展开画卷)
    长城、黄河—静态 夸张---茫茫无际 雄伟壮丽  
    群山、高原— 化静为动 比喻 对偶---活泼奔放 绵延起伏
和天公比高—拟人---奋发态势 竞争活力
须、看:盼望、期待的心情
虚景 红装素裹:江山美景比作少女衣装比喻 (展望未来)  
分外妖娆:艳丽多姿

过渡:江山-多娇(承上);英雄-折腰(启下)
惜: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纵论历代英雄)
赞:当代英雄(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主旨句
冰天雪地 广袤无垠
上阕
下阕
寓情于景
寓情于议
学入佳境始有疑,
疑而得解方见真。
质疑再探
当堂检测
1、发挥想象的翅膀,搜集古诗词中含 雪的句子。

2、当堂背诵课文。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