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七 敬业与乐业
  • 资料信息
  • 科目: 

    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 七 敬业与乐业

  • 格式:  PPT
  • 大小:  3.74M    57张
  • 时间:  2016-05

《敬业与乐业》ppt课件(57页)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敬业与乐业》ppt课件(57页)《敬业与乐业》ppt课件(57页)《敬业与乐业》ppt课件(57页)《敬业与乐业》ppt课件(57页)
敬业与乐业
梁启超
关于议论文的常识
一 什么是议论文?
议论文亦称说理文、论说文,就是讲道理、论是非。作者通过事实 材料和逻辑推理来阐明自己的观点,表明赞成什么或反对什么。
二 议论文的三要素
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鲜明的论点,确凿的论据,严密的论证)
三 关于论点
论点的特点:①正确②鲜明 归纳论点的方法: 1、标题 2、文章开头 3、结尾 4、中间: ①通过归纳总结论据的共同点来推断出论点 ②总结性的词体现中心论点的句子(例如:由此可见;我认为;总之……) ③先找出文章的论题,然后依据论题在文中找出反复出现的类似的论断性的话,合并同类项,最后归纳。 注意:归纳论点的句子必须是完整而鲜明的肯定性的论断的句子。
四 关于论据
事实论据(如现实事件、历史事实、统计材料、具体数字等) 理论论据:(包括人们公认的原理、公式、定义、法则、规律、名言警句等。) 归纳论据的要点:××人+怎么做(与论点密切相关的方面)+结果 注意:在引用中可能有些不是名言,而是具体的事实,那是事实论据。
五 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举例论证(事例论证)、引用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1、举例论证(摆事实):具体典型而且充分地证明了某一论点。 2、引用论证(讲道理):引用了什么论证了某一论点,使论证具有说服力。 3、比喻论证(讲道理):形象生动地阐述了某一论点,使说理更通俗易懂。 4、对比论证(讲道理):通过对比,突出强调了某一论点,使说理更鲜明。
六 议论文的表达方式
1、议论文中的记叙,往往概括性很强,作用:用事实证明某一观点或主张。 2、议论文中时而有生动形象的描写,作用:更鲜明生动地证明了某一观点。 3、议论中的抒情,会使议论更有感染力,更深入人心。
七 议论文的语言
严密、准确
八 论证方式:立论和驳论
九 论证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梁启超(1873~1929)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戊戌变法”领袖之一。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
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他一生著述宏富,所遗《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万字。
背景资料
《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先生于70多年前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为学生所作的演讲,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启蒙教育,有很强的针对性。
人各有志,

那你的志向是……
你会选择?






官员
演员
医 生
教师
军人
律师
修鞋匠
清洁工
真正的光明在我们的心里,该点燃的是我们的心灯。
教学目标
1、理解“敬业与乐业”的主旨。
2、经典语句、格言的积累。
3、“举例子”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
的初步学习。
4、演讲和口语特色的体会。
自学提纲
1、演讲的基本知识
2、作者作品字词音形义
3、思考问题
(1)、作者先后谈论了哪几个问题?
(2)、你认为这几个问题的关系怎样?
(3)、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4、作者是怎样分析”有业之必要”的?举了哪些例子?
5、作者是怎样论述“敬业”的必要性的?
演讲的基本知识   演讲是以口语表达的方式面对听众,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观点,阐述某一事理的活动。演讲不仅是宣传和动员群众的手段,而且还是阐明理论观点、发表学术见解的一种手段,同时又是锻炼和培养青年口才的一种手段。演讲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要求:   ①认清对象,确立主旨。既要有针对性。   演讲是直接面对听众交流思想和感情的,所以必须了解听众对象,认清环境场合,明确演讲的主旨。   ②思路清晰,节奏明快。   ③感情充沛,例证动人。   ④语言准确,形象生动。
旁骛   佝偻 
承蜩 亵渎  
骈进   强聒
(qiǎng guō)
(tiáo )
( pián )
(gōu lóu )
( xiè )
( wù )
掌握字词
亵渎:
   骈进:
断章取义: 
安居乐业: 
心无旁骛:
强聒不舍:
不顾全篇内容,只是根据自己需要孤立地取其中一段或一句话。
使人民安定生活,快乐劳作。
心中没有正业以外的任何追求。
硬要啰唆个不停。聒,喧扰。
轻慢,不尊重。
并进,一起前进。
词语解释

析题
敬业——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发愤忘食”)
乐业——把学习工作当作一件乐事(“乐以忘忧”)
应该怎样理解“业”的含义?
业,并不局限于狭义的职业。
即不只限于正式的谋生职业,也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
不只限于成人的工作,也可以包括学生的学习。
听录音朗读课文,思考问题:
3、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1、作者先后谈论了哪几个问题?
1、有业; 2、敬业; 3、乐业.
2、你认为这几个问题的关系怎样?
有业是前提;敬业是基础;乐业才是最高境界。
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J:\九上第二单元课件\《敬业与乐业》配乐朗读—在线播放—优酷网,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文章结构归纳
敬业与乐业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1)
(2—8)
(9)
揭示全文论述的中心—敬业与乐业
论述敬业、乐业的重要性
总结全文,勉励人敬业乐业



板书设计:
《 敬业与乐业》
有业
敬业
乐业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孔子 百丈禅师
( 摆事实)
1什么叫敬业
2为什么该敬业
3怎样敬业
(讲道理)
四个理由
本文用了许多经典名句,请把它们汇集在一起,再化为“身内之物”。
敬业乐群。 《礼记》
安其居,乐其业。 《老子》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孔子)
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孔子)
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百丈禅师)
6.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梁启超)
7.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庄子》
8.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曾国藩)
9.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庄子)
10.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孔子)
引用这些经典名句,起什么作用?
使文章精练、典雅;
增强说服力,因为经典名句是世人公认的真理。
布置作业
梁启超
敬业与乐业

第二课时
细读课文 探究写法
探究课文论证过程和论证方法,注意找出主要段落的中心句。
引出中心论点
“我确信“敬业”与“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引用儒家经典《礼记》、道家经典《老子》中格言
第一部分
分论点一:论述“要敬业”

分论点二:论述“要乐业”
驳斥做工“苦”,指出“做”不可免
“做“必产生乐趣,陈述四项原因
职业神圣,要做圆满
要做圆满,必须敬业
《礼记》:敬业乐群
《老子》:安其居,乐其业
敬业乐业
人生法门
第二部分
4、作者是怎样分析”有业之必要”的?举了哪些例子?
用百丈禅师做事实论据
先谈有业的原因:有业是敬业的基础
无业的害处
用孔子的话做理论论据
反面论证
有业的重要
正面论证
第二部分
第一层:论述“有业”的必要
引用孔子的话,举两种人的事例(第2、3段)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之人
“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之人
反面举例论证
举百丈禅师的故事(第4段)
正面举例论证
讲道理,得出“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的结论(第5段)
正反(有业、无业)道理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强调“有业”的必要性
强调“有业”是做人之本
“敬业与乐业”的前提是“有业”,这一层为下文论述作铺垫。
请你试试 为“有业之必要”列出几条理由
(体会“讲道理”论证的方法)
可以谋生,使自己在经济上独立,人格上自尊;
使自己的身心有所安顿;
使自己的生活起居有规律,有利于健康养生;
从业过程中的困难、挫折、烦恼,是对自己意志和品性、能力和才干的锻炼;
事业上的小小成功,都会增强自信心与成就感,给自己带来精神上的满足;
有创造性的成就,更是对生命价值的最高肯定……
5、作者是怎样论述“敬业”的必要性的?
1、什么叫敬业?
2、为什么要敬业?
3、怎样才能做到敬业?
引用朱子的话做理论论据
列举两个地位悬殊的职业作事例论据
引用《庄子》、曾文正和孔子的论述做理论论据。

主一无适便是敬。    ——朱熹
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庄子
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孔子
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敬业
热情的乘务员
快乐的邮递员
湖南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李兵
农民朋友就是我的兄弟
五星级的擦鞋店
1、什么是“敬业”?
主一无适便是敬。          --朱熹
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庄子
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孔子
第二部分
第二层:论述“敬业”的重要性
道理论证
敬业:专心致志、心无旁骛
2、为什么要“敬业”?
人类生存的需要——为生活而工作
个体生活的意义——为劳动而生活
论证了“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凡职业没有不可敬的”的道理
(正面举“当大总统”、“当车夫”的事例)
第二部分
3、怎样“敬业”
庄子名言
曾文正名言
孔子名言
道理论证
木匠
政治家
挑粪工
军人
正面举例论证
强调论证了“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
从反面说理
3、作者是怎样论述“乐业”的?
分析:
针对有人认为“做工苦” 的感叹,作者指出:
身入其中,最为有味
奋斗前去,加增快乐
比较骈进,竞胜而乐
杜绝妄想,省却闲愁
做任何事都要淘神费力的
“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
与其厌恶自己的本业,倒不如在工作中寻找乐趣,因为:
接着作者分析了其中的四点原因:
6、作者是怎样论述“乐业”的?
明确:
1、“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

2、“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
怎样“乐业”?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一:(身入其中)在工作中寻找快乐。 
二 :(奋斗前去)在奋斗中感受快乐。
三 : (比较骈进)在竞争中体味快乐。 
四 : (省却烦闷)在投入中享受快乐。
第二部分
第三层:论述“乐业”的重要性。
1、阐述人生苦乐缘由
正面说理论证
2、两种人生 表现
无业游民,日子难过
厌恶本业,逃脱不得
反面举例论证
强调要“乐业”的原因:“乐业”才是人生更高的境界和价值。
3、怎样“乐业”
从四个方面阐述
论证了“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的道理。
(道理论证、引用论证)
第三部分
得出结论
敬业即是责任心
乐业即是趣味
在于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
课文小结
这篇演讲词针对听讲者(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论题,引名言,举事例,深入论述了“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
作者先后谈论了“有业”、“敬业”、“乐业”三个问题。
作者认为,“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是这样的:
首先是有一份正当的职业(或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
其次,对于所做的事情,要生出敬意,忠实地把它做好。
再次,要从专心做事中发现乐趣,达到“乐以忘忧”的境界。
议论文常识简介:
三要素
论 点
论 据
论 证
结 构
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
分析问题
(本论)
(引论)
(结论)
有业
敬业
乐业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孔子 百丈禅师
( 摆事实)
1什么叫敬业
2为什么该敬业
3怎样敬业
(讲道理)
四个理由
文章脉络
1、梁启超先生在演讲结尾说道:“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结合自身实际,用自己的话说说你认为怎样才能“合理的生活”?
有业 — 敬业 — 乐业
业:并不局限于狭义的谋生职业,它同样可以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不只限于成人的工作,也可以包括学生的学习。正如作者所言:“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
要有一份正当的职业,对于所作的事情要生出敬意,从而认真的做好,并在做事中发现乐趣,而不是一味地发牢骚。
思考研讨
2、怎样深入理解“敬业”精神?
我们可以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定背景,来深入领会梁启超提倡“敬业与乐业”的良苦用心。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有等级色彩的文化,中国人的职业观向来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人们的读书目的又是“学而优则仕”,“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种官本位的文化,极度蔑视普通职业,尤其是体力劳动,人们纷纷以出人头地,显亲扬名为人生价值的实现。因此,梁氏的“敬业”说,虽有其局限性,但在当时却有着矫正世风、改良国民性的积极作用。
敬业,就是要热爱自己的事业,要干一行,爱一行,不能蔑视普通职业,尤其体力劳动。
3、文中谈到“有业之必要”时,举了孔子和百丈禅师两个例子加以说明(举例子);谈到“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时,列举了四个原因加以说明(讲道理)。参照两种写法,试着为“有业之必要”列举几条理由或为“凡学习都是有趣味的”提供几个例子。
例如:“有业之必要”
1)经济独立,人格自尊的需要;
2)身心安顿,避免无所事事、烦闷无聊;
3)生活起居规律,健康养生;
4)从业中的挫折磨练意志品性;
5)事业的小小成功均能带来自信;
6)创造性的成就是对生命价值的最高肯定……
《礼记》:敬业乐群
《老子》:安其居,乐其业

《论语》: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朱子:主一无适便是敬
《庄子》:佝偻丈人的故事
5、课文多处引用古代典籍的论述想想它们的意思和作用。
提出”敬业乐业“的论点
意思是无所事事的人难以培养,从反面论证说明无业的害处。
意思是专一于某一件事,就是敬。为我们解说什么是敬。
说明做事专心,就可以达到目的的道理
语言特色
内容论证方面:
【请同学们在写演讲稿的时候特别注意演讲的语言特色】
(1)引用古籍名言时,用通俗的口语进行解释;
(2)语言通俗,如话家常;
(3)结合演讲时的情境,注意和听众现场交流。
演讲语言方面:
大量引用经典、格言,增强说服力;
口语特色
举例子证明自己的观点。
如:孔子、朱熹、曾国藩。
探究活动
思考:作者在文章中提出了许多有关敬业和乐业的观点(找出并做好记号),你最信服的是哪一点?你有没有不同意见?说说你持这种意见的理由。
   1."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2.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
    3.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
    4.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5.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
    6.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
    7.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8.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在做的事来和他交换。
    9.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
    10.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
    11.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
    12.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
    13.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
    14.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15.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
4、课后研讨第四题。
参考意见:课文中,作者认为任何职业不分高下,是劝告那些“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的人,要脚踏实地、勤恳敬业,才有可能把事情做好,进而体会职业的乐趣和人生的价值。只有这样,才能安身立命、获得心灵的宁静与充实。
而拿破仑的名言则是为了激励人们树立远大抱负,努力挖掘自身潜能,勇于向命运发出挑战。
立场不同,建议不同。
课后反思
读完此文,你有何收获?可以对文章的观点,也可是本文的语言、论证方法以及梁启超本人进行评价。可结合自己的生活谈。
谈 “敬学”
谈 “善学”
谈 “勤学”
谈 “乐学”
退出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