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苏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十四 邹忌讽齐王纳谏
  • 资料信息
  • 科目: 

    苏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 - 十四 邹忌讽齐王纳谏

  • 格式:  DOC
  • 大小:     
  • 时间:  2016-05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2

请通过复制并粘贴到Word文档的方式获取以下完整内容

邹忌讽齐王纳谏

教学目标 
1. 结合工具,读准字音。 
2. 结合注释、积累,明确文言重点字词含义,疏通文意。 
3. 质疑讨论,明确人物形象,体会邹忌讽谏的艺术。 
4. 背诵全文,培养文言语感。 
教学重点 
1.结合注释,掌握部分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及特殊文言句式的用法,理解全文内容。 
2.背诵全文,培养文言语感。 
教学难点 
质疑讨论,熟悉人物形象,欣赏邹忌讽谏的艺术。 
教学方法 
诵读、讨论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设计 
二课时 
板书 
邹忌讽齐王纳谏 
比 喻 劝 说 
妻---私       宫妇 
妾---畏       朝廷之臣         蒙蔽之深  
客---求       四境之内 
三令•三进         战胜于朝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离罢春秋激烈的战场,我们走入了战国的风云。今天,我们将跟随邹忌,一同在《战国策》中去感受君臣间的一段轶事。 
二.结合工具,明确字音 
1.生结合注释、字典,扫清生字障碍。 
2.师生交流疑难字词。 
3.师出示投影,明确重点字词 
(投影) 
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    入朝见威王   时时而间进   期年之后  皆朝于秦  
4.齐读课文,读准字音。 
5.师纠正误音。 
三. 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1.梳理第一小节 
①生结合注释,梳理第一小节. 
②生质疑,师生讨论共同解决疑难字词. 
③师明确第一节重点字词﹑语句. 
(投影) 
邹忌修八尺有余     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徐公何能及君     徐公来,孰视之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 
2.梳理二小节 
由自己个人的生活小事悟出其中的道理,这与讽齐王纳谏有什么关系呢? 
①生结合注释,梳理第二小节. 
②生质疑,师生讨论共同解决疑难字词. 
③师明确重点字词﹑语句. 
(投影)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    王之蔽甚矣 
3.梳理第三小节 
① 生结合注释,梳理第三小节. 
② 生质疑,师生讨论共同解决疑难字词. 
③师明确第一节重点字词﹑语句. 
(投影)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门庭若市    时时而间进    期年之后     虽欲言      
皆朝于齐   战胜于朝廷 
四. 结合板书,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 
一. 导入 
上节课通过学习,我们疏通了文意,了解了一段历史佳话。今天,让我们在练习中首先重温一下有关内容。 

(投影) 
词类活用: 
吾妻之美我者 
闻寡人之耳者 
朝服衣冠 
臣之妻私臣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词语归类: 
旦日,客从外来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文言句式: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忌不自信(否定句宾语前置)   
皆朝于齐(介词短语后置)  
王之蔽甚矣(被动句) 
二.质疑讨论,明确形象内涵 
1.结合标题“邹忌讽谏齐王纳谏”,全文大致可以分为几部分? 
2.文中邹忌、齐王分别是怎样的形象? 
讨论明确: 
  邹忌:善思、善谏一代忠臣。 
善思。生活的有心人,善于从生活的点滴中提炼出治国的道理,可见,此人胸有大志,心系国家。 
善谏。劝谏别人讲究技巧,不直切主题,而巧设情景,从个人生活小事说起,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由近及远,委婉地让齐王接受他的意见。同时,他的善谏还体现在他针对不同的劝谏对象采用不同的方式。他了解齐王,了解他的修明政治的宏伟志向,了解他喜隐语的特点,所以,劝谏中采用意含而不露的方式表达,做到了良药蜜口利于病,忠言顺耳利于听。 
齐王:善听、善做的明君。 
善听。邹忌的劝谏,听出弦外之音,很快就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并迅速采取行动从善如流。 
善做。听后,一“诺”的表白,立即三赏的表现。 
3.文中如何塑造邹忌这一形象的? 
讨论明确: 
邹忌。叙事中塑造人物,对话中刻画人物。 
齐读第一小节。 


三.联系现实,明确形象意义 
学习了本文,在邹忌的讽谏,齐王的纳谏,最终齐国的盛世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讨论明确: 
领导者应从善如流、善于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不做“召公谏厉王弭谤”的厉王;群众,提意见应讲究方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