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单元练习
  • 资料信息
  • 科目: 

    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 - 单元练习

  • 格式:  DOC
  • 大小:  65K    13张
  • 时间:  2016-07

淮阴区五里中学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试卷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试卷
(总分 120分)
命题人:淮阴区五里中学 刘请
(一) 基础知识及运用(20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清晨,驻足雄伟壮丽的古运河桥上,dì( )听桥下chánchán( )的水声,目睹鳞次zhì( )比的住宅小区,我不禁想起那一首曾风mǐ( )一时的老歌---《涛声依旧》。是呀,涛声依旧,可淮安旧貌已换新颜!
2 将下列四句话按恰当的顺序填在横线上(2分 )
沿池环水四周,新筑一道长600多米的环池路。_还有那修复完美的明代遗迹“临流亭”,四周环水,兀立池中,游客观望,流连忘返。
① 形态各异的飞禽雕塑,浮游水面。
② 水上画舫往返,笑声朗朗。
③ 路面铺设的鹅卵石,在碧波辉映下,色彩鲜艳,晶莹闪烁。
路边垂柳依依,清风送爽。
3 根据课文默写(6分)
______,________,盖竹柏影也。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________。
_______,一览众山小。
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
_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
同学们已读过《西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小说,有同学根据《西游记》的内容,出了一副上联:斩妖降魔,金猴奋起千钧棒。请你结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关情节对出下联。(2分)

5 某旅游景点有一则广告:
除了你的脚印
什么也别留下
除了你的记忆
什么都别带走
这则告示告诉游客的主要意思是什么?它写得好不好?请说说你的看法。(4分)
6假如你是导游,请你选择家乡一个景点,设计一段解说词,100字以内,能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以引起游客的遐思。(4分)

(二)阅读与理解 (50分)

初冬过三峡
没到三峡以前,只把它想像成岩壁峭绝,不见天日。其实,太阳这个巧妙的照明师不但利用出峡入峡的当儿,不断跟我们玩着捉迷藏,它还会在壁立千仞的幽谷里,忽而从峰与峰之间投进一道金晃晃的光柱,忽而又躲进云里,透过薄云垂下一匹轻纱。
早年读书时候,对三峡的云彩早就向往了,这次一见,果然是不平凡。过瞿塘峡,山巅积雪跟云絮几乎羼在一起,明明是云彩在移动,恍惚间却觉得是山头在走。过巫峡,云渐成朵,忽聚忽散,似天鹅群舞,在蓝天上织出奇妙的图案。有时候云彩又呈一束束白色的飘带,它似乎在用尽一切轻盈婀娜的姿态来衬托四周叠起的重岭。
初入峡,颇有逛东岳庙时候的森懔之感。四面八方都是些奇而丑的山神,朝自己扑奔而来。两岸斑驳的岩石如巨兽伺伏,又似正在沉眠。山峰有的作蝙蝠展翅状,有的如尖刀倒插,也有的似引颈欲呜的雄鸡,就好像一位魄力大、手艺高的巨人曾挥动千钧巨斧,东斫西削,硬替大江斩出这道去路。岩身有的作绛紫色,有的灰白杏黄间杂。著名的“三排石”是浅灰带黄,像煞三堵断垣。仙女峰作杏黄色,峰形尖如手指,真是瑰丽动人。
尽管山坳里树上还累累挂着黄橙橙的广柑,峰巅却见了雪。大概只薄薄下了一层,经风一刮,远望好像楞楞可见的肋骨。巫峡某峰,半腰横挂着一道灰云,显得异常英俊。有的山上还有闪亮的瀑布,像银丝带般蜿蜒飘下。也有的虽然只不过是山缝儿里淌下的一道涧流,可是在夕阳的映照下,却也变成了金色的链子。
船刚到夔府峡,望到屹立中流的滟预滩,就不能不领略到三峡水势的险chán了。从那以后,江面不断出现这种拦路的礁石。勇敢的人们居然还给这些暗礁起下动听的名字:如 “头珠石”、“二珠石”。这以外,江心还埋伏着无数险滩,名字也都蛮漂亮。过去不晓得多少生灵都葬身在那里了。现在尽管江身狭窄如昔,却安全得像个秩序井然的城市。江面每个暗礁上面都浮起红色灯标,船每航到瓶口细颈处,山角必有个水标站,门前挂着各种标记,那大概就相当于陆地上的交通警。水浅地方,必有白色的报航船,对来往船只报告水位。傍晚,还有人驾船把江面一盏盏的红灯点着,那使我忆起北京的路灯。
每过险滩,从船舷俯瞰,江心总像有万条蛟龙翻滚,漩涡团团,船身震撼。这时候,水面皱纹圆如铜钱,乱如海藻,恐怖如陷阱。为了避免搁浅,穿着救生衣的水手站在船头的两侧,用一根红蓝相间的长篙不停地试着水位。只听到风的呼啸,船头跟激流的冲撞,和水手报水位的喊声。这当儿,驾驶台一定紧张得很了。
船一声接一声地响着汽笛,对面要是有船,也鸣笛示意。船跟船打了招呼,于是,山跟山也对语起来了,声音辽远而深沉,像是发自大地的肺腑。
7 郦道元在〈〈水经注〉〉里说“若非亭午也分,不见曦月”,本文所写三峡是不是这样?试作分析。(3分)
8 选文作者着力描写了哪些景物?突出了三峡怎样的特征?(3分)
9选文语言生动、优美。试举例赏析。(3分)


10 “过去不晓得多少生灵都葬身”在滟预滩这样的险滩,现在“却安全得像个秩序井然的城市”,这体现了人类征服自然的勇气和本领。可有时人类征服自然以后却遭到了自然的报复,如荷兰的围海造田,于是“人定胜天”的说法遭到了质疑,请谈谈你对“人定胜天”的看法(4分)。

印度情思
杨 朔
人在旅途上,又是夜航,最容易倦。我睡得迷迷糊糊的,忽然觉得耳朵里像灌满水,铮铮发响,知道飞机正在往下落。一睁眼,只见身边的星星,地面的灯火,密密点点的,恍惚是天上地下撒满珍珠,连成一片。飞机打着旋,我只担心:可别撞碎这些珍珠啊。
穿过这种幻景,我从云头里飘然落到地面上。这就是印度。好一个新奇的去处:到处是诗意,是哲理,是神话,最能引起人的美妙的幻想。
难道这不新奇么?五冬六夏,老是有开不完的鲜花。花草的名目,有时问当地人,也说不清。最奇的是一种叫“苏葛”的花木,叶子周围是锯齿模样,掐一片叶子埋到土里,嫩芽便绕着叶子从锯齿的凹巢长出来。芒果,菩提,在佛家是圣树,到处可以看见。有一回,我在一棵大菩提树上,发现累累垂垂挂着许多好大的果子。再一细看,竟不是什么果子,而是一群倒挂在树枝上的蝙蝠。到黑夜蝙蝠一亮翅膀,足有面盆大。
清晨,露水未干,你碰巧能在花阴里看见只孔雀,迎着朝阳展开彩屏,庄严地舞着。舞到得意处,浑身一抖,每根翎子都唰唰乱颤。
德里西南方有座极其漂亮的古城,叫赭堡,全城都刷成粉红色。因而别名玫瑰城。其实不妨叫它是孔雀之乡。那儿的孔雀多得出奇,有的干脆养在人家里,跟鸡一样。天天黄昏,孔雀出来打食。路边上,野地里,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好像美人儿拖着翠色的长裙子,四处转游,根本也不躲避人。赭堡还有象,更通人性。我去看赭堡附近山顶上的琥珀宫时,骑的就是大象。象的全身刺着花绣,耳朵上戴着大铜耳环,环子上系着彩色的绸子飘带。养象的人叫它是 “象小姐”,怪不得打扮得这样妖娆。想不到大象还爱音乐呢。爬山的时候,后边有人叮叮当当敲着小钟,象小姐便踏着拍子,迈着又慢又笨的步子,一摇一晃的,颠的人骨头都痛。
下来以后,养象的人说:“给小姐点钱买糖吃吧。”大象便伸着鼻子到你跟前。我塞一枚印度币到它鼻眼里,瞧它把鼻子往后一甩,钱就递到主人手里去,乖觉得很。
乖觉的事儿还多着呢。你在大旅馆的餐厅里吃饭,小鸟会唧唧喳喳飞进来,围着你的腿搜寻面包吃。你到清真寺或名胜古迹去游玩,小松鼠会追着你跑,你站住,小松鼠便坐起来.用两只前爪拈着胡子,歪着头,还朝你挤眉弄眼呢。你走在野地里,瞧吧,路两旁常常坐着猴子的家庭:老猴子替小猴子从头上捉虱子,更小的猴子抱着母亲的肚子,就是母亲蹦跳、爬树,也不会掉。只要你 欧 欧叫上几声,哎呀呀,四下尼母树的叶子一阵乱响,更多的猴子会猱下来,都围到你跟前。胆大的竟敢一只手抓着你的胳臂一只手从你掌心里拿香蕉吃。别以为这种种飞禽走兽是养熟的。不是,都是野的,却跟人处的十分相得,你看有意思没有意思?
……
11 印度给作者怎样的印象?请用横线画出文中的句子。(2分)
12 这一部分作者描绘了印度自然风光的美,作者在这里见到了哪些景象?(4分)
13 这里的飞禽走兽都很乖觉,作者仅仅是为了写它们的逗人可乐吗?(2分)
14选文写出了这里飞禽走兽“跟人处的十分相得”,你认为人类怎样才能跟飞禽走兽“处的十分相得”?(3分)
岳麓山
我不知道把岳麓山称作“辛亥山”是否妥当,我不知道把登岳麓说成读岳麓是否荒唐。然而,在我的眼中、心中,岳麓山确然已化作一部书。这书由碑文、墓志铭、挽联等等组成;这书由长眠岳麓的黄兴、蔡锷、刘道一、蒋翊武、禹之漠、焦达峰、陈作新、陈天华、姚洪业等辛亥革命英烈集体撰著。
读岳麓吧!
石阶道从茂密的丛林中穿过,云梯似的直往上攀。山坡陡,登完百余级石梯,我已是汗流浃背。。在挥去汗水、重抬头欲攀登之际,一柱雄碑蓦然扑入眼帘。在这高高的山峰上,仰视虎踞峰巅的10米高碑,石碑显得格外高大壮伟,犹如一把傲世的长剑,背倚苍松翠柏,直刺白云蓝天。碑上“黄公克强之墓!’’六个大字宛如刻在天地之间。墓碑为乳白色,作四棱形,由一整块岩石琢成。墓侧有诸石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兴墓”。贴近云天的绿树从左、右、后三方环抱墓地,延伸向莽莽的林海。站在陵墓正前方远眺.但见湘江如练,长沙景物,尽收眼底,那气象甚是壮观。黄兴墓有联云:“谤满天下,泪满天下;创造共和,再造共和。”这气象壮观、境界磅礴的墓地,怕是也只有创造共和、再造共和的伟人方可享得!
从禹王碑下行,第一大墓是焦达峰墓。焦墓石栏门的短柱上刻一联语:“大翼垂天九万里,长松拔地五千年。”此联颇可喻被迫赠为陆军上将的焦氏光复湖南、挥师武汉的勋业。
蔡锷墓在麓山寺后、白鹤泉上,但见古木参天立,清泉石上流,曲径通幽,景致清雅。蔡公逝于1916年护国讨袁功成之际,经国会决议,于1917年4月12日国葬于此。墓基甚为开阔,气度潇洒。踏步、冢、碑均取花岗石。碑高6米,镌“蔡公松坡之墓”。绕冢环砌24块石栏板,遍刻时人题字、挽诗。蔡墓挽联出手均不凡:“义不帝秦,间关万里;功在救国,俎豆千秋。”“从头收拾了山河,一身尘土;正气磅礴在天地,万古日星。”“一戎衣而天下定,微斯人吾谁与归。”“微斯人吾谁与归”用在这里,真不知引发多少凭吊者的共:鸣!我以为岳麓不仅是辛亥山,又是文化山,岳麓的辛亥文化大大丰富了中华文化宝库。
读不尽的辛亥,阅不尽的岳麓!儿时诵袁枚“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不甚了了;及长,方知这是中华民族审美传统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一所使然。将山水与人物璧合的审美心态,乃是爱国主义精神的自然流露。青山有幸埋忠骨。传集辛亥英烈于一山的,普天之下舍岳麓其谁?黄兴墓有挽联云:“一代勋名昭国史,千秋浩气壮名山。”好一个“千秋浩气壮名山”啊!
去读岳麓吧!那是一册辛亥英烈传,那是一卷中国近代史,那是一首民族正气歌,那是一章无声的交响乐。
15 本文是一篇游记,它是按照怎样的思路来写的?请画出文中的语言标志。(3分)

16 本文着力描写了哪些景物?它们的特点是什么?(3分)
17 “这书由长眠岳麓的黄兴、蔡锷、刘道一、蒋翊武、禹之漠、焦达峰、陈作新、陈天华、姚洪业等辛亥英烈集体撰著。”说说这句话的意思。(3分)

18 本文着力写辛亥英烈,歌颂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你知道的爱国英雄还有哪些?试举两个并简述其事迹。(4分)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 ,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然不动; chÙ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一。

19 解释加点的词。(2分)
心 乐 之( )下见小潭( )
其岸势犬牙差互( ) 凄神寒骨( )
20 翻译句子。(4分)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21 小石潭的主要特征是什么?作者借小石潭抒发了怎样的感情?(3分)
22 如果你有就机会坐在小石潭边,你会产生什么样的思绪呢?请用一段话描述一下。(4分)

(三)作文(50分)
23 你曾外出旅游过吗?哪一处风景名胜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自由命题,写一篇游记。
要求:1 合理安排写作顺序;
写出事物的特点;
语言生动形象。
附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及运用(20分)
1 谛 潺 栉 靡
2 ③④②①
3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 xing 交横
水尤清冽
会当凌绝顶
谁家新燕啄春泥
不畏浮云遮望眼
4 例:身残志坚,保尔唱响生命曲。
5 告示告诉游客,不要乱涂乱画,不要乱丢瓜皮、果壳、包装纸等垃圾,不要摘花折树,不要带走任何东西。这则告示提醒游客文明游览,语言表达委婉而得体,句式整齐,容易记忆,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6 略
(二)阅读与理解(50分)
7 不是。太阳利用出峡入峡的当儿,投射光线,还在峰与峰之间投进一道金晃晃的光柱。
8着力渲染云彩的妩媚,两岸山峰的险峻,水势的险,突出三峡庄严秀丽、气象万千的特征。
9 例: “山峰有的作蝙蝠展翅状-----硬替大江斩出这道去路。”这句话运用了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山峰的形状。
10 言之有理即可。提示:要辨证的看问题。
11 好一个新奇的去处:到处是诗情,是哲理,是神话,最能引起人的美妙的幻想。
12 五冬六夏,花开不断,奇花异草,名目繁多;飞禽走兽,乖觉可人:孔雀迎着朝阳展开彩屏,得意非凡,四处转有游,不避行人;大象“小姐”装扮妖娆,按着拍子;小鸟唧唧喳喳,围着你的腿寻吃面包;小松鼠用两只前爪拈着胡子,歪着头朝你挤眉弄眼;猴子家族更使你觉得意趣无穷。
13 表面上是写它们的逗人可乐,实际上是在赞美这里的人民的善良和美好,是在赞美这里的人民与自然的一种和谐的关系。
14 略
15 移步换景。石阶道从茂密的丛林中穿过,云梯似的直往上攀。 登完百余级石梯, 站在陵墓正前方远眺, 从禹王碑下行 蔡锷墓在麓山寺后、白鹤泉上
16黄兴墓、焦达峰、蔡锷墓。 特点分别是:气象壮观、境界磅礴。 大。 景致清雅。
17 青山有幸埋忠骨。这座山上埋葬了黄兴等辛亥英烈,使得这座山富有了一定的人文气息。
18 略
19 以……为乐 向下、往下 像狗的牙齿那样 使……凄楚
20 略
21 潭水清冽,全石为底,竹树环合。作者借小石潭抒发了自己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怆的心情。
22 略
(三)作文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