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单元练习

苏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复习

请通过复制并粘贴到Word文档的方式获取以下完整内容

初二年级语文第三单元复习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部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呆滞( ) 差( )使 shǔn( )吸 piē( )见 交xiè( )
狼jí( ) sǒu( )屑 pán( )跚 àn( )淡 wéi wéi( )动听
tuí( )唐 chuǎn( )息 元xiāo( ) qiàn( )疚
2、找出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填入表中,并改正。
悲恸欲绝 高山流水 热泪盈眶 失魂落魄 无精打彩 莫名奇妙 循循善诱
衣衫褴褛 气势凶凶 触目伤怀 头荤目眩 不能自己 饮泣吞声 蹑手蹑脚
睡眼惺松 万籁俱寂 辗转返侧 失魂落魄 唏唏嘘嘘 无缘无故 人影幢幢
错别字        
改 正        
3、默写。
①海内存知已, 。 ,儿女共沾巾。(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②君问归期未有期, 。 ,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 》
③《已亥杂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和信念的执着追求的诗句是 。
④他用两手 ,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 《背影》)
4、根据下面这几位家长的说话内容,完成后面的题目。
甲:现在,真正不打孩子的家长不多。
乙:是啊,俗话说得好:“不打不成才。”
丙:那可不行。我是从来不打孩子的,好好说服教育,孩子会听你的。
丁:是啊,是不该打。可一时气急了,就顾不得那么多了。那天,我那小子摔破了两个邻居家的瓷玩具,就挨了一顿揍。
丙:克制自己嘛。我认为父母和孩子应打成一片,绝不能动拳头!
甲:孩子上小学时应该打,上中学时就不要打了。
乙:我认为,为了孩子的明天,父母不要吝啬自己的巴掌!
丙:你们哪,都没有法律意识,打孩子实际上已经构成了“虐待儿童罪”!
甲:没那么严重吧!
①家长们谈论的焦点是 
②认为坚决要打孩子的家长 ,他的理由是 。
③认为不能打孩子的家长 ,他的理由是 。
④家长丁所说的“我那小子摔破了两个邻居家的瓷玩具”一句有歧义。要消除歧义,这句话应说成: 
5、下列文字是关于“爱心”的议论,根据已有的句式、意蕴,仿写上句或下句。
爱心是一片冬日的阳光, 。爱心是 ,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 。爱心是 ,使心灵枯萎的人特别感到情感的滋润。
6、右面方框所引为某街头一条公益广告,这则公益广告告诉人们的主要意思是什么?它写得好不好?请说说你的看法。 赠人玫瑰 手有余香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部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7-10题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子敬素爱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7、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子敬素爱琴( ) 径入坐灵床上( )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译文】 
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译文】 
9、文中“ ”和“ ”两句表达了子敬和子猷之间的兄弟之情。
10、“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不调”说明 
阅读《背影》中“我说道:‘爸爸,你走吧。’”到“我的眼泪又来了”,然后完成11-16题
11、文中详写“父亲”买橘子往返的艰难过程,其作用是 
12、“心里很轻松似的”,你认为父亲为什么会感到轻松?

13、文中“我”的两次流泪有什么不同?试作简要分析。

14、文中写“我”流泪后,“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为什么既怕被别人看见,又怕被父亲看见?

15、“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你从“回头”中感受到了什么?

16、父亲的爱子之请,文章表达得淋漓尽致,你能否回忆起哪一句古诗也表达了这种父母对儿女的无尽的爱?

阅读《我的母亲》一文中“我到10岁的时候”到“向我额上吻了几吻”,然后完成17-21题
17、这段文字所写主要事件发生的时间是 ,地点是 。
18、这段文字所写的主要人物是 。
19、这段文字的重点是表现 【 】 
A、“我”幼年时读书的痛苦 B、父亲对“我”学习上的严厉管教
C、母亲在教子读书上深沉的爱 D、当年教育方法的落后野蛮
20、“左手掌肿得有半寸高,……的蚕身一样。”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我”受打后手的样子。
21、看到“我”背不出书而遭重打,母亲为什么一边饮泣吞声一边又勉强说“打得好”?对母亲的这种态度和做法,“我”是怎样认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