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十一 背影
  • 资料信息
  • 科目: 

    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 - 十一 背影

  • 格式:  PPT
  • 大小:  894K    17张
  • 时间:  2016-07

北师大版《背影》复习课ppt课件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北师大版《背影》复习课ppt课件
七年级语文(上)复习课
背影
河底初中 初一语文组
学习目标
1、掌握有关作者的文学常识及字词
2、再次分析课文,把握文章主题。
3、学习文章描写人物的方法。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省扬州市人,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

1、请简要介绍一下作者
自学指导
回顾所学知识,看谁能又快又好得完成
下列问题。
给加点的字注音
差 使
狼 藉
簌 簌

2、
积累词语
狼藉:
簌簌:
典质:
惨淡:
勾留:
蹒跚:
颓唐:
情郁于中:
触目伤怀:
踌躇:
乱七八糟的样子。
纷纷落下的样子
把(财产、衣物)典当、抵押出去。
凄惨暗淡,不景气。
短时间停留。
因为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衰颓败落
感情积聚在心里
看到(家庭败落的情况)心里感到悲伤。
犹豫。
3、解释下列词语
4、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
以背影为线索。
思考讨论
1、文中一共写了父亲几个背影?重点写哪次?
















思念父亲
望父买橘
父子分别
别后怀念
2、概括各部分大意
第一部分(1段):
第二部分(2—6段):
第三部分(7段):
开篇点题,思念父亲,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回忆往事,追述在车站与父亲离别情景,表现父爱子的真挚感情。
别后思念,在泪光中再现“背影”,抒发深切的怀念之情。
思考讨论
3、请找出父亲送儿子上车的过程说的四句话,
并体会它所含的意思。
父亲性格内向,加之处境艰难,所以话语简短,但不多的话语几乎都是深情的流露,是对儿子的关切、叮嘱,可谓言短情深,爱子在心了。
思考讨论
4、课文写了“我”几次流泪,其原因分别是什么?
悲痛之泪
感动之泪
依恋之泪
①见父亲,睹家境,想祖母
②望父买橘,刻画背影
④泪光莹莹,再现背影
③与父分别,惜别背影
伤心之泪
5、本文以“背影”为线索,以车站送别为中心展开。看看这表现了父子间什么样的感情?
思考讨论
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深挚的爱,抒发了儿子对父亲深切的思念
思考讨论
6、请简要概括课文的中心意思。
课文通过记述与父亲在浦口车站分别的情景,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深情至爱,抒发了作者对父亲倍加思念之情。
父子情深
祖母死了
父亲失业

悲哀之泪(见父亲 睹家境 想祖母)
感动之泪(望亲买橘 父子离别)
依恋之泪(与父分别,惜别背影)
伤心之泪(再现背影 泪光莹莹)

惦记背影(思念父亲)
刻画背影(望父买橘)
惜别背影(父子分手)
再现背影(别后怀念)
归纳小结
见面背景
四次流泪
(祸不单行,家境惨淡)
四个背影

2、根据所给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乱七八糟的样子。_______
2.凄惨暗淡,不景气。________
3.看到心里感到悲伤。________
4.感情聚积在心里不得发泄。________
课堂检测
1.下边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琐屑(xiè) 簌簌(sù) 行李(xínɡ ) 颇(pō) B.丧事(sān) 赋闲(fù) 拣定(jiǎn) 迂(yū) C.妥帖(tiē) 典质(zhí) 栅栏(shān) 攀(bān) D.游逛(ɡuànɡ) 狼藉(jiè) 颓唐(tū) 搀(chān)
A
狼藉
惨淡
触目伤怀
情郁于中
3、选择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
A.朱自清,字佩弦,江苏省扬州人。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革命家。代表作品有《背影》《春》等。
B.《背影》一文中共提到“背影”三次,其中重点描写了父亲离开车站时的“背影”。
C.《背影》一文开始写“背影”,指出最难忘的就是父亲的背影。但后面展开写家庭情况,跟主题没有关系。所以第二、三自然段可以删去。
D.《背影》一文集中表现了父子之间相爱相怜的真挚情感。
D
我看见他戴着( ),穿着黑布( ),深青布( ),( )地走到铁道边,慢慢( )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 )着上面,两脚再向上(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 ),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黑布小帽
大马褂
棉袍
蹒跚
探身



(2)刻画父亲背影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1)根据原文填空。
4、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3)在你的生活中,父亲一定有让你感动的事或瞬间,请运用一到两种描写人物的方法,将其描述下来。(不少于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