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苏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八 *多收了三五斗
  • 资料信息
  • 科目: 

    苏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 - 八 *多收了三五斗

  • 格式:  DOC
  • 大小:     
  • 时间:  2016-07

《多收了三五斗》教学反思(2篇)

请通过复制并粘贴到Word文档的方式获取以下完整内容

今天,我上了一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这篇小说是叶圣陶先生的短篇小说,从河埠头的万盛米行粜米到街上购物,不同的处所,不同的场景,讲述了旧中国农民“丰收成灾”的悲惨命运。小说通过对20世纪30年代旧中国江南一群农民忍痛亏本粜米,在丰年反而遭到比往年更悲惨的厄运的描写,形象地揭示了旧中国在三座大山的压迫下,农村急遽破产的现实,预示着农民必将走上反抗的道路。

学生在看到农民们不得不低价卖米之后往往会情不自禁地帮农民们想办法,这是我这堂课鼓励学生参与探究的激发点。学生会根据自己的想法在文中寻找解决的办法,他们的办法在这群“旧毡帽”的农民的话语中一一被否决掉的时候,他们不得不感叹,“丰收成灾”确实是农民们不得不面临的悲惨命运。

虽然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样的探究略显简单,但是在这里还是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和能力。这是这节课的最大成功之处。

第二篇:

《多收了三五斗》教后反思

本课篇幅教长,若按照一般的串讲方法,显然是既费时,效果也不好。我仔细地研究了教材,确定了学习目标,便设计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完成本课教学:

首先引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全文主要写了三件事:1贱价粜米2街上购物3船头议论。

第二.本文重点是贱价粜米一节。学习本节内容从三个问题入手:1从对话中找出造成江南水乡农民丰收了反而更加]贫困的原因。2找出旧毡帽朋友随着米价的变化思想感情发生的变化。3找出米行先生对旧毡帽朋友的态度变化。通过以上三方面的分析,从而理解文章主题。

第三“街头购物”一节很容易理解,街头表面热闹,实际上反映了洋货充斥中国市场,农民更加贫困的现实。

最后“船头议论”部分结合课后练习二,了解农民性格中的另一面:逐步有了反抗意识和斗争精神。

通过以上设计的实施,比较轻松有效的完成了本课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