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总复习

免费下载高中地理必修2教研课《期末复习题》课件PPT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免费下载高中地理必修2教研课《期末复习题》课件PPT免费下载高中地理必修2教研课《期末复习题》课件PPT免费下载高中地理必修2教研课《期末复习题》课件PPT免费下载高中地理必修2教研课《期末复习题》课件PPT免费下载高中地理必修2教研课《期末复习题》课件PPT
高中地理必修2
期末复习题
1、人口增长特点
世界人口增长的什么特点?
思考:
世界人口变动的总趋势是什么?
不断增长
比较缓慢
持续增长
急剧增长
越来越快,有明显阶段性
工业革命
二战结束
影响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高低和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
只要人口出生率高于人口死亡率,总人口数就会持续增加。当一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等于人口死亡率时,总人口数将达到最高峰
2、衡量指标:
(三).下表为四个国家某一年的人口变动数据,回答3-5题。
1.根据表中数据判断,人口增长属于过渡式高增长阶段的国家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四个国家中,人口增长最快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3.四个国家中,最可能是发达国家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图1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图,读图完成1-5题。
图1
1.③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
A.1% B.1.6% C.4% D.3%
2.④国目前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A.“高-高-低”模式
B.“高-低-高”模式
C.“低-低-低”模式 D. 无法判断
3.下列四国中,与③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相似的是
4.图中①国可能出现的人口问题是
A.人口老龄化问题   B.人口基数过大问题
C.人口增长过快问题  D.失业人口增加问题
A.德国 B.瑞典 C.印度 D.美国
5.缓解①国人口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A.开发劳务市场 B.实行计划生育
C.鼓励生育和适当移民 D.加大教育投入
20.读上海市1960年、1985年和2010年的人口金字塔图,按时间顺序排列依次是
①②③ B. ①③②
C. ②①③ D. ③①②

D
人口增长过慢,社会养老负担重老龄化现象严重
人口增长过快,就业压力大,环境问题严重
思考:A、B两国存在什么人口问题?
1、可能出现人口就业压力较大的国家是
2、可能出现劳动力不足的是
3、近年来可能有大批移民流入的国家是
4、最近曾经有战争发生的国家是
A
D
B
C
31.图中l、2、3、4四个国家,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是( )
A.1 B.2
C.3 D.4
A、实行计划生育
B、鼓励生育
C、采取移民政策
D、鼓励人员出国
C
读右图(a、b、c分别表示0-14岁、15-64岁、65岁以上三种年龄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据此回答31—32题。
0-14
15-64
65上
32.为了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图中2国应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
A
人口增长过快 少儿比重过大
实行计划
生育政策
人口增长缓慢 人口老龄化
鼓励生育,接纳海外移民
“高低高”
“低低低”
1.读“新中国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表”,回答下列问题:
新中国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表
(1)根据表中给出的数据,绘出新中国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折线图。
(2)1949年—1957年,我国人口死亡率迅速下降的原因是什么?
 

(3)1975年以后,我国人口死亡率的变化有何特点?
 
(4)1965年后,我国的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其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5)我国目前属于哪一种人口增长模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人类的生存环境得到极大改善,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条件逐步改善等。
死亡率一直在下降且维持在较低的水平。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现代型”
读图1“2001——2007年江苏省人口增长”,回答1-2题。
1.2001 - 2007年江苏人口
A.迁入增多 B.出生率上升
C.自然增长率上升 D.死亡率下降
2.导致图中江苏人口增长总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地区间
A.历史、文化差异 B.自然环境差异
C.经济发展差异 D.人口政策差异
人口迁移的特点:
A空间移动(行政区变化)
B时间较长(大约1年以上)
C改变住所
概念:人口迁移是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是指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
一、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
人口流动:人口短期离开原定居地后又返回的现象
一、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
2.分类
②按迁移方向划分
农村→城市
城市→农村
农村→农村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由农村→城市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下列人口的空间移动,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
A.家住天津,每天去北京上班
B.北京一广州间的火车列车员,每周在北京、广州各住一天
C.深圳高中毕业生考取广州中山大学,每周返回深圳看望父母
D.科学家去南极参加为期半年的科学考察
C
25.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人口迁移的方向主要是
A. 由内陆到沿海 B. 由城市到农村
C. 由东部向中部 D. 由北方到南方
26.“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反映出对人口迁移具有经常性特别重要意义的因素是
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B. 经济因素
C. 政治因素 D. 社会文化因素
A
B
19.关于中国人口迁移的论述,正确的是(  )
A.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口迁移,主要是自发的人口迁移
B.历史上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自然灾害引起的
C.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人口迁移规模大、频率高
D.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由农村到城市
D
3.读“美国本土老年人迁移方向(1955——1960年)图,回答下列问题:
(1)美国许多老年人在退休后向南方“ ”迁移。这些地区的优势条件是 、 、
(2)图中迁出地区主要是美国的东北部工业区。从这些地区迁出的原因是 、 、

(3)美国的这类人口迁移按地理范围划分是属于 人口迁移。
阳光地带
光照充足,空气洁净,环境优美
纬度高,气候寒冷;工业发达,环境污染严重;经济发达,人口多
国内
32、读“80年代下半年我国务工经商流动人口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⑴ 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口迁入数量比较多的省级行政地区是_________ 、_________和_________ 地区。这三个地区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海、北京、广州
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社会保障完善、交通便利
32、读“80年代下半年我国务工经商流动人口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⑵ 新疆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中部人口大量外迁对当地产生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边疆地区资源开发和边境贸易的发展吸引大批务工和经商人员
加强对外联系,缓解人地矛盾,增加收入,保护生态环境;但也造成人才流失
32、读“80年代下半年我国务工经商流动人口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⑷这一时期人口迁移的特点主要为____________,人口迁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这一时期人口迁移的方向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流动人口大量增加
务工和经商
从农村到城市
从内陆到沿海
(5)中部地区人口迁入最多的省是________,这与该省在建的_________工程有关。
湖北
三峡水利
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
①对迁入地
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增加人才,有利经济发展;但也能加剧生态环境问题,增大人口压力。
②对迁出地
加强对外联系,缓解人地矛盾,增加收入,保护生态环境;但也造成人才流失。
20.与人口容量呈负相关的因素是(  )
科技水平     B.资源数量     
C. 消费水平     D.生产能力
23.可导致环境人口容量降低的因素有(  )
A. 资源过度使用、利用效率低下  B.环境质量相对稳定
C. 科学技术水平提高    D.社会经济水平逐步提高
C
A
6、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科技发展水平 B、人口的文化水平
C、资源状况 D、人口的生活消费水平
C
21.如果一个地区的实际人口等于它的人口合理容量,则
自然资源遭到灾难性的破坏    
B. 人口与其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源基本协调  
C.环境污染加剧  
D. 生态持续恶化
22.日本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国家之一,日本的环境人口容量大,是因为日本
A.人均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高 B. 资源贫乏 
C. 地区开放程度高 D. 地震频繁
B
C
读“某城市体系发展过程示意图”。完成9~10题。
9.图示城市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A.河流 B.气候 C.地形 D.资源
10.促进该城市规模扩大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交通 D.市场
A
C
城市区位是指城市与外部自然的、社会的和经济的事物之间所构成的空间关系。
自然地理区位
经济地理区位
政治文化、科技、旅游
宗教、军事等
区位是指某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关系。
1、城市区位
2、城市主要功能区的特点
读“香港土地利用简图”(图18),回答下列问题。
(1)图例中甲代表的城市功能区是_____,该功能区一般的具有特点是_____。
①商业.服务等经济活动高度集中;②夜间人口高度密集;③交通拥堵比较严重;④零售商业十分发达。
(2)图中香港的工业区分布有何特点?
(3)乙区域各功能区的布局形式有何好处?
商业区(中心商务区)
①④
主要分布城市外围(或离城市中心区较远);临海分布。
低级住宅区靠近工业区,方便工人上下班(或便于工厂就近获得劳动力)(2分)
4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图中五城市中可能形成较早的是 、 城市,原因为 。

(2)A、C、D城市兴起的共同区位因素是 。
①平原地形 ②气候暖湿 ③资源丰富 ④交通发达
B
C
B位于干支流交汇处,C位于河流入海口,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气候湿润

4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3)A城市兴起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促进其发展和限制其发展的区位因素分别主要是 、 。C城市位于 地貌上,D城市适于发展 工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容易对环境产生的危害主要有 、 。(2分)E城市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石油资源丰富
气候干旱
铁路运输
三角洲
钢铁
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旅游
4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4)按照因地制宜原则,图中字母所示地区适于发展的农业类型分别是G_______,H________。
(5)①~③表示C、D、E三城市的职能及区位。请合理搭配
C─( ) D─( ) E─( )
畜牧业、种植业



3.若数字①一④表示城市各功能区,则①最有可能是
A.住宅区 B.商业区
C.绿化带 D.工业区
4.若该城市工业布局合理,则该地主导风向和河流的大致流向是
A.西北风、向北流
B.东北风、向南流
C.东南风、向南流
D.西南风、向北流
B
D
图7是“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读图回答12—13题。
12. 此图反映的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
A.与交通要道交叉的距离
B.土地面积的大小
C.与市中心的距离
D.建筑物和设施条件
13. 如果仅考虑图示因素,城市地域结构应是   
A.扇形结构   B.混合结构
C.多核心结构  D.同心圆结构
C
D
3、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城市地域结构的基本形式:
(1)同心圆结构
(2)扇形结构
(3)多核心结构
经济因素:地租差别--离城市中心越远,
     地租越便宜。
行政因素:合理引导,城市规划
社会因素:社会地位、生活方式、宗教信仰
历史因素:早期功能的延续
功能分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4、以谋市为例,分析影响城市空间 结构的主要因。
经济因素:
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
①距市中心远近:离市中心越近,通达度越好,土地价格或租金越高。
②交通便捷程度:交通越便捷,土地价格或租金越高。
2、城市地域结构的形成:A区域商业付租能力最高、形成商业区;B区域住宅付租能力最高,形成住宅区; C区域工业付租能力最高,形成工业区。
地租水平较低,位于中间地带,即有利于上下班,又方便购物
位于市中心,交通便捷,接近最大消费人群
工业生产占地较大,地租占成本的比例很高,距市中心远近对工业影响最小,布局在外缘可以降低成本
1、三条直线反映:商业用地的地租从市中心到边缘变化最大,住宅次之,工业最小。说明商业受距市中心远近影响最大,住宅次之,工业最小
图表分析,提高能力
图5
读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示意图(图5),回答13-15题。
13.图例 适宜布局在图中的地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4.图例 适宜布局在图中的地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5.图中可以看出,影响城市土地租金的因素,不仅有距离市中心的距离还有 (  )
A.城市历史  
B.城市人口数量
C.城市占地面积
D.交通运输的通达度
A
B
D
读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图,判断21~23题。
21.图中,等值线a、b、c的付租能力关系是( )
A.a>b>c B.a<b<c
C.a=b>c D.a>b=c
22.造成图中局部地区地租分布等值线由中心向外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条件 B.交通条件
C.人口分布状况 D.早期商业活动
23.近年来甲地出现了高级住宅群,主要原因是该地( )
A.位于城市外缘,环境质量好 B.远离中心城区,地价便宜
C.地势开阔,便于建立工业区 D.位于河流附近,取水方便
A
B
A
读下图回答28题
28、下列商业部门与图中所属城市对应正确的是
A.甲普通小卖部   乙家具商店    丙五星级宾馆
B.甲早点铺    乙汽车销售    丙高级家具电器
C.甲珠宝行    乙家具商店    丙早点铺
D.甲五星级宾馆    乙珠宝行    丙早点铺
B
①高级中心位于正六边形中心,六个低一级中心地分布在六个角上(服务范围为正六边形)
②高级中心地包容低级中心地
③同级服务范围相互独立,不重叠
④低级中心地服务范围小,数目多,彼此之间距离小
5、中心地理论
(一般情况下)
城市的规模越大,等级越高、服务功能越多,服务范围越大。
城市的规模越小,等级越低服务功能越少,服务范围越小。
城市中心地理论: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在空间上相互重叠、交错,形成层层嵌套的城市体系。
5、城市规模、等级与服务功能
读“某地两级城市的职能及其服务范围图”(图15),分析回答下列问题:(20分)
⑴ A、B两级城市中,等级较高的是_____,因而它出售的商品和提供的服务等级一般较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就服务职能而言,___________城市提供的职能多、范围大,且包括了_________城市的全部职能。
⑶ 下列城市职能中,只有A城市才拥有的是_____________。
①大学 ②派出所 ③电影院 ④公安厅 ⑤中学 ⑥小学 ⑦公安局
⑷ 如果在该图所示的区域范围内,要设立适宜的中学和小学,_______的个数应多些。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A城市位于主干道旁,交通便利,人流密集
A
B


小学
小学服务等级低,范围小,数量多
11.正确反映我国城市化水平变化的曲线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2.在图示期间,与美国相比,我国
A.城市人口数较少 B.城市人口数增长率较低
C.城市人口比重较低 D.城市人口比重增长率较低
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l~12题。
D
C
6、城市化的概念
城市化含义:农村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
人口的集中过程:
人口分布有什么变化?
土地利用有什么变化?
经济结构有什么变化?
地域的转换过程:
产业结构的变化:
人口向城市集中
城市人口比重上升
城镇数目增加
城镇规模扩大
农业用地转为城区
城市建设用地扩张
城市用地功能分化
土地景观较大变化
第一产业主导
第二、三产业为主
城市文明向农村扩散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 城市化差异
发达国家:起步早,水平高,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发展中国家:起步晚,发展快,城市化水平低,城市发展不合理
问题
社会问题:(就业、治安、贫困、)
保护改善措施
(全面开展污染物的治理、大力加强绿化建设)
9、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环境质量下降:(四大污染,改变原生态)
交通问题:(时间、事故、停车、环境污染)
城市住宅:(发展中国家问题突出、拥挤、棚区, 发达中国家内城衰落)
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
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
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
城市是人类对环境影响最深刻、最集中的区域,也是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地区。
控制大城市规模
合理规划
加强城市管理
(1)左图中ABCDEF反映的是 过程。左图的变化过程与右图中的 曲线是对应的。
(2)左图中的国家按经济发展水平属于 国家,而右图中另一曲线表示的是 国家。通过分析和比较可以看出,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基本可以体现其 水平。
(3)左图中E—F反映了 现象。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
城市化
a
发达
发展中
社会经济发展
逆城市化
城市环境质量下降,乡村基础设施完善,城乡交通的便利
36、读下列某城市用地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此图反映了该地区城市发展的 过程。
判断理由是:
(2)随着城市人口增加和大城市迅速膨胀出现了哪些城市环境问题(任写二条)?
城市化
城市数目不断增多;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第二产业不断增多
人口稠密,交通拥挤,环境污染,住房困难,就业困难,社会治安差等
23.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符合实际的是
A.上海郊区的乳牛厂——市场
B.珠江三角洲的双季稻——水源
C.渭河平原的冬小麦——光照
D.河套平原的甜菜——地形
24.影响下列农业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正确的是
A.天然橡胶分布在热带——土壤
B.东南丘陵适宜种茶树——地形
C.河西走廊的粮棉生产——水源
D.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水源
A
C
18、亚洲水稻种植的耕作制度有一年一熟、一年两熟、一年三熟,形成此差异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水分   B.热量   C.地形   D.政策
我国著名农业科学家袁隆平院士因培育杂交水稻优良品种而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请根据有关知识回答3~4题。
3.培育优良品种,在农业投入中属于 ( )
A.自然条件投入 B.劳动力投入
C.生产资料投入 D.科技投入
4.多年来,我国政府投入大量资金推广杂交水稻,目前我国杂交水稻栽培面积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50%。这一现象主要体现的农业区位因素是 ( )
A.气候 B.市场 C.政策 D.科技
B
D
C
30.读下图,回答问题。(16分
(1)图1为某城市郊区农业区位图,计划布局以下农业区:
①粮食产区 ②花卉蔬菜园艺区 ③乳肉家禽畜牧业区 ④果 树林区合理的布局是(填代号):A为________,B为_______,C为________,D为________。
布局②的理由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花卉、蔬菜等产品产值高;②城市需求量大;③易腐烂,不易远距离运输,应布局在地价高的近郊(任答两点,共2分)
30.读下图,回答问题。(16分
(2)该城市发展到图2时,根据图示信息分析城市的发展对农业生产的压力及对策。
压力: ①_____ ____ __________ ;
② 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

对策: ① ;
② 。
①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人口剧增,对粮食、乳肉产品需求量增加;②城市面积扩大,大量占用耕地,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导致农副产品供应紧张。(答两点,共4分)
①城市建设中应尽量节约用地,少占农田;②发展农业技术,提高农产品单位面积产量,走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之路。(答两点,共4分)
30.读下图,回答问题。(16分
(3)若干年后图1所示城市发展到图2所示规模,它反映了城市化过程中的哪两个基本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城市用

------【以上为无格式内容概要,如需完整内容请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