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高中历史必修1《1.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ppt课件免费下载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高中历史必修1《1.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ppt课件免费下载高中历史必修1《1.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ppt课件免费下载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必修1 政治文明历程
第3讲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
1.两汉时期:
(1)西汉实行中外朝制度(汉武帝重用自己身边做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让他们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军国大事)。目的是加强皇权、削弱相权,作用是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强盛。
(2)东汉:光武帝进一步剥夺“三公”的权限,扩大尚书台的权力,使其成为决策发号施令的中枢机构。
2.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三省体制逐步形成。
3.隋唐时期三省制走向成熟:
(1)内容:唐朝三省分工明确: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下设吏、户(民)、礼、兵、刑、工六部,负责执行政令。
(2)运作程式:中书省(草拟政令)—门下省(审核政令)—尚书省(执行政令,下设六部)。
(3)作用:
①三省六部的职权有分工,也有合作,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而严密的体系,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
②三省的分工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4.宋初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
(1)原因:吸取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教训。
(2)措施:
①形成“二府”: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枢密院是最高军政机构。
②分割相权: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权;设枢密使分割宰相的军权。
(3)作用: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消除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中央在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中已处于绝对上风,地方势力已经无力改变整个中国一统的局面,但却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局面,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5.元朝主要机构: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构,行使相权;枢密院是最高军事管理机关;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
二、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1.两汉:
(1)郡县制和封国制并行:
①目的: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②影响:后来形成地方割据势力,对中央构成威胁,出现了“王国问题”。
③解决:景帝“削藩”,武帝颁布“推恩令”,解除了王国对中央的威胁。
(2)刺史制度:
①实行:汉武帝时,将全国分为13州,州作为监察区,置刺史一名。
②职权:代表中央监察诸侯王和地方官吏。
③发展:东汉时,刺史的监察权进一步加强,逐步拥有了地方行政权和军权;东汉末年,执掌州的军政大权,成为州的最高长官,使地方制度由两级制(郡、县两级)变为三级制(州、郡、县三级)。
④实质:是加强对地方控制的监察制度,后来演变为地方行政制度。
2.隋唐时期:
(1)州、县两级区划,后在州县之上设带有监察性的“道”,并逐渐演变为一级行政区划。
(2)唐朝中期,朝廷在地方设立节度使,导致安史之乱。安史之乱平息后,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五代十国是藩镇割据局面的继续和扩大。
3.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收精兵:实行更戍法;将各地方军的精壮之士选入禁军;禁军的半数拱卫京师,另一半驻守各地,“强干弱枝”、“内外相制”。
(2)削实权:削弱或剥夺宰相、节度使、州郡长官和武将的权力。在地方,派文臣任知州,设通判监督知州,通判有权向朝廷直报。
(3)控财权:在各路设立转运使,规定地方赋税留下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由转运使全部运送中央,消除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
4.元朝的行省制度:
(1)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省的最高长官为平章政事,一般由蒙古贵族担任,掌管地方大权。行省之下,分设路、府、州、县,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进行管理。
(2)影响:
①为我国明清以后的行政划分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②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特别是台湾、西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的一个行政区。
③把各族人民统一在一个中央政府的管辖之下,便于民族间的友好相处和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
三、选官和监察制度
1.古代选官制度:
2.古代中国的监察制度:
考点1: 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
【1—1】(2013·江苏单科)某学者评唐朝三省制时指出:“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这里所谓“违制”的论断,主要指皇帝背离了( )
A.诏令须由政事堂议决的制度
B.门下省执掌诏令草拟的职能
C.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
D.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
【解析】A。唐朝三省制下,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尚书省执行。由材料“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可知A符合题意。
【1—2】一位历史学家曾说:“类似西方的分权制衡的政体,在(中国)古书上,亦未尝无相类的制度……”他所指的制度是指( )
A.西周分封制 B.西周宗法制
C.唐朝三省六部制 D.清朝军机处
【解析】C。此题考查的是对东西方古代政治制度分权思想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中国古代的分封制度开始出现集权趋势,清朝的军机处更是把集权发展到顶峰,故应排除A和D;而西周宗法制是在家族内部依据血缘关系区别亲疏,故也应该排除B;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分工协作提高了办事效率,在这一点上与西方的分权制衡政体有相似之处。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
考点2: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2—1】(2013·山东文综)自秦汉至宋元,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总体趋势是( )
A.地方政府的自主性逐渐被削弱
B.国家行政权逐渐转移到君主手中
C.宰相逐渐退出权力中心
D.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逐渐被打破
【解析】A。从汉到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国家行政权力逐渐转移到君主手中是在明朝废除宰相之后,排除B;元朝宰相位高权重,直到明朝末年宰相才被废除,排除C;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从秦朝开始被打破,排除D。秦朝实行郡县制,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直接有效的控制;汉朝时颁布“推恩令”,加强了中央集权;宋朝通过“收精兵、削实权、控财权”实现了对地方的有效控制;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加强对地方的有效管理,所以A正确。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丞相李斯曾称赞秦始皇“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唐代的杜佑说“自古至周天下封建”,“秦皇帝荡平九国,宇内一家……尊君抑臣,置列郡县”。清代官篡《续通典》则明确地说“封建起于黄唐,郡县创自秦汉”,将黄帝、尧舜、夏商周视为一种制度,将秦汉以降视为一种制度。
材料二 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数年之间,奔命扶伤之不暇。困平城,病流矢,陵迟不救者三代。后乃谋臣献画,而离削自守矣。然而封建之始,郡国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继汉而帝者,虽百代可知也。
唐兴,制州邑,立守宰,此其所以为宜也。然犹桀猾时起,虐害方域者,失不在于州而在于兵,时则有叛将而无叛州。州县之设,固不可革也。
——摘自柳宗元的《封建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历代地方行政管理体制的演变,并分析其发展趋势。
(2)结合材料二概括汉唐时期中央集权存在的问题和结果。
【参考答案】
(1)演变:西周实行分封制;秦朝在全国推行郡县制;西汉实行郡国并行制;唐朝在边境设立藩镇;元朝实行行省制。趋势:地方行政管理体制不断完善,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2)汉初错误地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实行郡国并行制,王国势力膨胀,威胁中央集权;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削弱了王国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唐朝中后期,统治腐败;军事举措失当,藩镇割据局面形成,威胁中央集权。
考点3:选官和监察制度
【3—1】(2013·福建文综)清末传教士明恩溥记述:“促使中国学子年复一年地坚持科举考试,有的直到九十高龄终于拿到文凭方可罢休,有的则死于这一过程中。功名利禄一类是无法说清楚的……九十高龄之后,即便考中又怎么样?唯一的解释是他天生具有忍耐的禀赋。”该材料( )
A.批判学子追求功名利禄
B.表明科举制下学子的愚昧无知
C.折射出学子的价值取向
D.反映出科举制失去人才选拔功能
【解析】C。材料是对有些学子一直坚持科举考试的原因的分析。A项作者否定“功名利禄”但并没有对其批判;B项把学子的坚持视为愚昧无知,说法错误;科举制下的选官依据是才学,D项表述错误;因此选C。
【3—2】(2013·四川文综)(节选)权力监督与制约是政治领域的重要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从西周就开始了权力监督的制度建设。秦汉时期已有大量相关法规,如关于官吏任用与铨选的《置吏律》、关于官吏调任与监察的《效律》和考核官吏为政情况的《上计律》等。唐朝时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的行政法典
——《唐六典》,首次以法典的形式为行政监督提供了完备的法律根据。
在此基础上,宋朝不仅大量充实各项监察法规,诸多行政制度也体现了权力监督理念,如在人事任用上通过了“避亲法”、“避嫌法”等回避制度约束官员权力。明清两朝也制定了专门的行政法典和比较完善的监察法,对监察考课机关的职掌权限、官员的条件及责任义务等做出详细的规定。(据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宋英宗欲擢王畴为枢密副使,封驳官钱公辅认为王畴“素望浅”,不宜擢升。英宗不仅不采纳其意见,反而贬钱公辅为滁州团练使。(据贾玉英《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史》)
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权力监督的突出特点。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古代中国权力监督的作用与局限。
【参考答案】特点:权力监督制度建立时间早;制定了相关的监察法律法规;相关法规不断发展完善;在其他行政制度上也有相应举措。作用: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治腐败。局限:在皇权专制制度下,监察制度服务并受制于皇权,实际效能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