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总复习

免费下载《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复习》ppt课件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免费下载《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复习》ppt课件免费下载《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复习》ppt课件免费下载《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复习》ppt课件
二轮复习专题四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考点一、列强侵华与中国沦为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重点)
考点二、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 (难点)
考点三、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难点)
一、考纲要求(专题考什么)
二、考情分析(专题怎么考)
本专题包括了中国近代政治史全部的内容,与现实联系较为密切,故是历年高考命题的重点,2009年以来新课标地区试题涉及本单元的总计有选择题19个,主观题4道。从考查内容上看,侧重于鸦片战争、抗日战争、中国人民的探索历程、周年大事;从考查题型上看,客观试题与主观试题并重;从史实上看,因为涉及史实较多,对本部分考查多是历史的关键点或与现实有密切联系的史实。
三、学法指导(专题学什么)
本专题内容主要讲述中国近代史,即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一百一十年的历史,回首这段历史是侵略与反侵略并行,专制与民主同在,屈辱与辉煌并存。复习本专题知识应注意以下三点:
1、复习中要把握一个视角,从近代开始,中国开始融入世界,需要从世
界的视角来看中国。即把中国近代史与世界近代史有机地结合起来。
2、掌握两条线索:一是掌握列强侵华的史实,二是中国军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史实及结果。
3、理解三个关系:一是近代列强侵华对中国历史发展影响的关系、二是抗争与探索的联系与区别、三是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对国共关系的影响。
时空定位
四、专题概要
知识定位
中国近代史知识体系构建(1840—1949年)
一个形态
两个时期
两对矛盾
两大任务
四条线索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清朝后期(1840—1912年)北洋军阀(1912—1927)南京国民政府(1927—1949)
A、外国资本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
B、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的矛盾
A、民族革命——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B、民主革命——求得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
三个政府
侵华史、抗争史、探索史、发展史
两条主线: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求民主斗争
五次侵略战争:两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日本的大规模侵华。
六次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
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北伐战争、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
本专题知识体系构建
五、考点分析
[主题解说] 中国是在西方列强侵华的枪炮声中步入近代的,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的大门被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中国由一个主权独立的封建帝国一步步地沦为任人宰割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系列的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贫困落后。
1840年至1900年列强侵华战争
1.一个转折:鸦片战争使中国由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四次战争: 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五大条约:《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4.两个阶段:
(1)甲午战争前,以商品输出为主。
(2)甲午战争后,以资本输出为主。
5.一个结果: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6.两个影响:(1)对列强:促进了西方列强资本主义的发展。(2)对中国(双重影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造成近代中国日益贫穷落后(主要);客观上冲击了落后保守的自然经济,传播了近代文明,加快了中国近代化进程(次要)。
近代资本主义列强的主要侵华方式
1.发动侵华战争:如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法西斯侵华战争。
2.签订不平等条约:如《南京条约》、《马关条约》等。
3.侵犯中国主权:如开辟租界、控制关税、划分势力范围等。
4.干涉中国内政、操纵中国政权:如控制清政府、操纵北洋军阀政府等。
5.割占中国领土:割占了中国的香港、台湾等6.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如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等。
7.经济侵略:如勒索赔款、倾销商品、输出资本等。
8.精神文化侵略:如传教、实行奴化教育等。
[主题解说] 
中华民族奋起抗争贯穿于资本主义列强入侵的全过程;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先后领导和参与了挽救民族危亡的救国运动。虽然先后都失败了,但各阶级的抗争、探索推动着中国民主革命斗争水平不断提高。
辛亥革命
1.指导思想:三民主义。
2.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3.五个“第一”:
兴中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同盟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华民国是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辛亥革命完成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第一次巨变。
近代前期中国社会各阶级探索主张和实践
1.农民阶级
(1)实践:先后掀起两次大规模的革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
(2)主张:《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扶清灭洋”。
(3)特点:具有革命性的一面,农民阶级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同时也具有落后性的一面,那就是其阶级属性决定了农民阶级不能领导革命取得胜利。
2.地主阶级
(1)实践:洋务派兴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掀起洋务运动。
(2)主张:林则徐、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提出“自强”、“求富”。
(3)特点:“中体西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3.资产阶级
(1)实践:维新变法运动、实业救国、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北伐战争等。
(2)主张:实行君主立宪,或利用三民主义、民主和科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发展资本主义。
(3)特点:具有先进性,是民主革命的动力之一,但同时又具有妥协性、软弱性的一面,决定了其改革或革命只能是“屡战屡败”。
[主题解说] 
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在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以独立的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由幼稚走向成熟,领导全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抗日战争
1.侵华日军的罪行
(1)一个意图:征服(吞并)中国。
(2)滔天罪行: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 “七三一部队”,对根据地进行“大扫荡”。
2.全民族抗战
(1)两个战场: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和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
(2)三个方面和阶段:日本、国民党与共产党;防御、相持和反攻阶段。
(3)战略战术:持久战,游击战、运动战和阵地战。
(4)胜利保证: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5)五个特点:1、以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2、既是反法西斯战争又是民族解放战争(双重性);3、两个战场并存;4、中共在后期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5、持久抗战。
(6)三点意义:1、是近代中国一百多年来反帝斗争的第一次伟大胜利;2、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3、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一、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从领导阶级看:从五四运动开始,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在运动中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
(2)从革命指导思想看: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并逐渐和工人运动结合在一起。
(3)从革命的前途看:工人阶级不仅是为了砸碎一个旧世界,而且是为了建立一个完全不同于以往政权的新社会。
(4)从革命范围看,五四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考向1 历史与现实
六、考向研判
考向2 重点聚焦
考向3 常考易错点
七、答题方法

(1)第二次鸦片战争;英国、法国。
(2)在战争中进行掠夺,是对所在
主权国家财产权的侵害,把这样
的不义之财进行拍卖是不应该的。
审题准要点全得高分
优点:1.书写认真,卷面整洁。
2.较好理解题意,答案要点把握的准。
3.较好掌握教材基础知识,如第(1)问,
扣点非常准确。
缺点:语言表述再精炼些,
扣点再准确些。
抓住两“材”不放松
解答历史材料题,要紧紧依托
两个“材 ”,一个是命题者提供
的“材料”,这是解答试题的最
主要的依据;另一个是教材,
通过试题中材料的指引,回归教材。
学生能把“材料”和“教材”完美地结
合起来,回答问题就会得心应手。
另外,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时,
要辩证分析,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切忌
片面。如,本题设问只是以材料为历史
背景,答案并非在材料中,答题必须结
合“教材”答题。应该说本题是依据两
“材”的典型。
八、作业布置
时间似水,长流不息,历史是流淌而过的“今天”,今天将会变成“明天”的历史。同学们,我们永远处在历史之中,我们也正在书写属于自己的历史。祝愿同学们为书写好民族未来的历史,为开创美好的人生,努力学习,善于学习!
教师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