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1.发达的古代农业

高中历史必修2《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ppt课件免费下载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高中历史必修2《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ppt课件免费下载高中历史必修2《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ppt课件免费下载高中历史必修2《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ppt课件免费下载高中历史必修2《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ppt课件免费下载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无农不稳 无工不富 无商不活
重点
农业生产的发展
难点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发达的古代农业
第1课
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
半坡遗址(陕西)
河姆渡遗址(浙江余姚)
一 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一、早期农业生产
1、起源(年代、农作物品种、耕作方式)
2、商周时期的农业生产(农具、技术、品种)
3、早期农业生产的特点:P5
笔记
15.文明文明的意义只有在历史的长时段才能凸现,站在今天,回顾人类从早期游徙不定到定居生活的转变过程,最具决定性意义的一步是( )
A.谷物种植 B.房屋建造
C.陶器制作 D.牲畜饲养
A
16.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革命最早出现在( )
A.西周晚期 B.春秋战国
C.秦朝 D.汉朝
B
一、早期农业生产
刀耕火种
石刀、
石斧
水稻、粟
石器锄耕
耒耜、石锄、石犁,少量青铜工具
开沟排水……等技术
粟……等
不变的锄头
不变的犁
一、早期农业生产
1、耕作方式:铁犁牛耕
笔记
二、传统农业
(1)春秋战国开始
(2)两汉发展(西汉耧车\东汉耦犁)
(3)隋唐完善(曲辕犁)
3.标志中国古代耕田农具 基本定型的是
A
B
4. 据史书记载:“牵牛以蹊(xi小路)人以田,而夺之牛。牵牛以蹊者,信有罪矣,而夺之牛,罚已重矣。”这种现象最早出现在
A.西周 B.春秋战国 C.西汉 D.东汉
一、早期农业生产
1、耕作方式:铁犁牛耕
笔记
二、传统农业
(1)春秋战国开始
(2)两汉发展(西汉耧车\东汉耦犁)
(3)隋唐完善(曲辕犁)
2、耕作技术:
(1)春秋战国:垄作法
(2)西汉:代田法
(3)魏晋南北朝:北方:耕耙耱技术\南方:耕耙技术
3、耕种制度(1)宋以前:
(2)宋以后:
一、早期农业生产
1、耕作方式:铁犁牛耕
笔记
二、传统农业
2、耕作技术:
4、水利灌溉:A.水利工程P6
B.灌溉工具P6
3、耕种制度:
(龙岩市高三质检4题)《耕织图·耕图》为南宋作品,为历代帝王推崇和嘉许。清康熙帝命画家重新绘制了该作品(右图),也真实地反映了清代生产方式。该作品主要反映出清代( )
A.出现一牛一人的耕作技术
B.农耕技术没有突破性发展
C.铁农具与犁耕技术开始流行 D.经济重心实现了南移
B
阶段小结: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春秋战国

魏晋南北朝
隋唐

明清
石器锄耕、铁犁牛耕
铁犁牛耕
铁农具、牛耕
耦犁、出现犁壁 耧车
曲辕犁(完善)
垄作法
代田法
(西汉)
耕耙耱(北)
耕耙技术(南)
一年一熟
一年两熟
一年三熟
都江堰
漕渠、白渠龙首渠
翻车
筒车(唐)
高转筒车
风力水车
牛耕图
这种牛耕方式,俗称“二牛抬杠”,
也即文献中所说的“耦犁”。
唐代曲辕犁与前代直犁作用力比较示意图
春秋时期,我国出现牛耕,战国后期,铁犁用于牛耕,西汉时发明犁壁,此后牛耕得到推广
唐代出现了曲辕犁,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定型。
(3)隋唐时期的曲辕犁——完善阶段
曲辕犁示意图
曲辕犁画像
垄作法
垄作法:在高于地面的土埨上栽种作物的耕作方式。垄由高凸的垄台和低凹的垄沟组成。其优点:垄台土层厚,土壤空隙度大,不易板结,利于作物根系生长;垄作地表面积比平地增加20%—30%,昼间土温比平地增高2—3℃,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光合产物积累;垄台与垄沟位差大,利于排水防涝,干旱时可顺沟灌水以免受旱;垄台能阻风和降低风速;利于集中施肥。垄的高低、垄距、垄向因作物种类、土质、气候和地势而异。作垄方法有整地后起垄和不整地直接起垄以及山坡地等高起垄。
结合P注释1
西汉赵过推行的一种适应北方旱作地区的耕作方法。在同一地块上的田垄隔年代换﹐垄和沟轮换耕种,能防风抗旱,所以称作代田法。比当时的播撒方法先进。
都江堰: “鱼嘴” 使岷江水从两边分流,右边的外江用于分洪,左边的内江用于灌溉。
“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
井渠法
(2)灌溉工具
水转筒车
筒车图
《农政全书》中的筒车图
高转筒车
风力水车
发达的古代农业
请你最少用两种方式对下列农具加以分类
积极: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农业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
局限:长期以来,没有革命性的进步。
探究一:我国古代农具是怎样逐步得到改进的?(提示:从材质、制造工艺、牵引动力等方面概括)如何认识古代农耕工具改进的问题?
⑴从材质方面看,从最初的石、骨、木、蚌器等到后来的青铜、铁等金属农具;
⑵从制造工艺方面看,从打制到磨制再到冶炼、铸造;
⑶从牵引动力方面看,从人力操作到畜力再到自然力牵引
2、认识:
1、改进(材质、制造工艺、牵引动力):
发达的古代农业
小孙同学以“中国历史上早期的农耕文明”为题写了一段文字,可其中至少有5个地方写错了,你能为他改正吗?
我国新石器时代的农耕文明由于气候、土壤、地形等的差异,形成了南方以种植粟、北方以种植稻为主的格局。黄帝治水的成功,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战国时期,由于青铜农具和牛耕的普遍使用,我国农耕文明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秦穆公主持兴建了著名的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
一、早期农业生产
三、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小农经济
笔记
二、传统农业
(2011年1月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三期末5题)毛泽东曾经说过:“我看中国就是靠精耕细作吃饭”。下列哪些做法符合中国农业“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 )
①刀耕火种 ②江南地区稻麦兼种 ③使用翻车灌溉
④使用曲辕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中国古代农业发展中历来重视精耕细作,精耕细作是中国古代农业的重要特征。萌芽于夏商周时期,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是技术成形期,隋唐宋辽金元是精耕细作的扩展期,明清是深入发展期。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是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基础。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率,是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总目标。本题选B项,第①项刀耕火种是原始社会的耕种方式,属于粗放型耕作。
B
什么是小农经济?它有哪些特点?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
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
机杼声札札,牛驴走纭纭。
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
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
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
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生为陈村民,死为陈村尘。”
白居易《朱陈村》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道德经》
1、含义:以家庭为生产和生活的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需要和缴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笔记
三、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小农经济(背诵)
一、早期农业生产
三、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小农经济(背诵)
笔记
二、传统农业
2、产生条件:P6 ①②
①以家庭为单位
②男耕女织 (or农业与手工业相结合) ③自给自足
3、特点:
——(个体、分散性)
——(封闭性)
(落后性)
4、影响小农经济的有利因素3个 和不利因素2个:P7
1、含义:
(2011年5月湖州二模15题)北方一些地区曾流行“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的俗语,它从本质上反映了
A.农民习惯于简朴安逸的生活 B.农业在社会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 D.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力落后
C
(2011年5月南平市质检14题)商鞅变法后“民得买卖,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立锥之地。”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A.土地国有 B.土地集团所有
C.土地私有 D.商品经济的发展
C
一、早期农业生产
三、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小农经济(背诵)
笔记
二、传统农业
1、含义:2、产生条件:P6 ①②
3、特点:
4、影响小农经济的有利因素3个 和不利因素2个:P7
5、影响:
①小农经济促使精耕细作技术不断发展;
②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它的兴衰关系到封建经济的繁荣和政权的安危;
③它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④也阻碍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发达的古代农业
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1.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铁犁牛耕
2.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
——精耕细作
3.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小农经济
(2011年4月阳泉市一模28题)下列是从古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中读出的信息,其中错误的是
A.农民生活艰辛 B.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
C.农民被迫弃农经商 D.生产模式体现耕织结合的特点
【解析】材料古诗反映的是古代中国农民赋役负担沉重,被迫出卖农产品以缴纳沉重的赋税,且从“新丝、新谷”也说明农民仍然以务农为主,选择C项。
C
②农民有一定的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
①铁器牛耕的普及,生产技术的提高
④政府的重农政策
③农民为生存而努力,推动精耕细作
(1)小农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
记笔记
高考重要考点
(2)影响小农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
①小农经济规模小、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抗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十分薄弱。
②封建政府统治的腐朽、剥削的沉重及社会的动荡。
记笔记
高考重要考点
我们今天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是不是小农经济?
拓展思维
从生产规模和分户经营看,我们今天的农民依然以小规模的一家一户进行经营和生活,本质上仍属于小农经济;
但其性质又不同于以往的小农经济,今天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经济并不是完全封闭的,而是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下的小农经济。
经济重心南移过程:古代重心在黄河流域
1.魏晋开始:开发
2.南朝:经济开始赶上北方并趋于平衡
3.南宋:超过北方“苏湖熟,天下足”说明重心南移完成。
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1.北方战乱多,南方相对和平稳定
2.北民南迁,带来先进生产技术及劳动力
3.统治阶级采取一系列发展生产的措施
4.南方自然条件比北方优越,交通发达
中国古代农业的特征
1. 起源:起源早,历史悠久 2. 状态:水平高,世界领先 3. 与世界农业关系:独立发展,自成体系,引进外国作物
迁徙农耕→定居农耕 粗放农业→精细农业 集体农作→个体农耕
4. 演变过程
5. 模式:封建时代农耕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课堂小结
1.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白头不出门。”诗中的描述反映了①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②重视农业的观念 ③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 ④安土重迁的思想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②③④
2.“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这句话反映了
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B.手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
C.古代妇女的地位较高 D.商品经济的发达
B
A
运用体验
《庄子·让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对此话理解合适的有( )
①反映了小农经济下人们的生活状况
②展现了自给自足、生活富裕的心态
③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④强调了人定胜天的思想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④
C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古代诸子百家思想主张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庄子·让王》、逍遥和所学史实反映的是老子的道家思想主张:逍遥的人生观;而小农经济自身忙忙碌碌不能反映出生活富裕的心态,人定胜天是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荀子的唯物主义思想故应该排除。
(2011年1月苏北四市期末2题)欧洲中世纪谷物的收获量通常是播种量的三至四倍,最好的年成也不过是六倍。从云梦竹简的材料来看,早在秦汉时期中国谷物的收获量就至少为播种量的十倍或十几倍。古代中国农业相对发达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地私有制度的确立
B.基于小农经济的农业精耕细作
C.铁制农具的使用与推广
D.黄河、长江流域适宜农业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中外古代农业的发展。ACD三项涉及农业生产的土地、农具、地理原因,中外基本相同,只有B项是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
B
中国古代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形成的原因不包括( )
A.生产经验的积累总结 B.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
C.水利设施的日益完善 D.生产组织的规模扩大
D
【解析】是以一家一户为经营单位,在一定面积土地上,采用较先进技术措施,进行细致耕作,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其内容包括:生产工具的进步;生产经验、耕作技术的提高;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精耕细作是小农经济的一个重要表现,而小农经济本身的封闭性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使得社会分工表现的不明显。
谚语是民众智慧和经验的总结。下列谚语能够反映我国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特点的是( )
A.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B.黄牛过河各顾各
C.苗儿出得齐,丰收不用提 D.小满芝麻芒种谷
【解析】小农经济即自然经济,它的特点一是分散,二是生产出来的产品都用来自己消费或绝大部分用来自己消费,而不是进行商品交换,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自给自足”即依靠自己的生产,满足自己的需要。本题B项符合这一特点。
B
5.促进小农经济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 A.铁犁牛耕的出现及普及
B.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C.精耕细作技术的形成
D.原始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的形成
7.古代中国精耕细作技术进入全面成熟时期是经营在 A.魏晋时期 B.宋元时期
C.明清时期 D.隋唐时期
A
B
9.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第下倾于岸上……以溉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这种灌溉工具最早出现在
A.东汉 B.曹魏 C.唐朝 D.北宋
C
运用体验
12、关于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我国传统耕作方式的形成时期
B.是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和确立时期
C.出现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耕作方法—垄耕法
D.我国农业进入耜耕阶段
D
10、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
A.刀耕火种 B.石器锄耕
C.铁犁牛耕 D.自给自足
C
11、古代中国主要土地制度是:
A.井田制 B.封建土地所有制
C.屯田制 D.均田制
B
3.在中国古代,“易于耕种的纤细黄土,能带来丰沛雨量的季侯风,和时而润泽大地、时而泛滥成灾的黄河,是影响中国命运的三大因素。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促使中国要采取中央集权式的官僚体系”。维系这种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是
A.小农经济 B.佃农经济
C.庄园经济 D.商品经济
A
A
4.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
A.牛耕的推广 B.手工业的发展
C.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D.铁器时代的到来
运用体验
1.史料记载:“所种之地,惟以刀伐木,纵火焚烧。”其反映的耕作方式是
A、青铜耕作 B、个体农耕
C、刀耕火种 D、石器锄耕
C
3.春秋战国时期小农经济产生的原因有
①铁农具的出现和逐步普及 ②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③曲辕犁的出现 ④自然经济的推动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下列有关小农经济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惟一模式 ②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 ③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④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A
B
5.战国以来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得以确立,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A.周王室的衰弱
B.各国的变法运动
C.封建地主阶级的出现
D.农耕技术等生产力不断发展的结果
D
A、耕作方式的进步 B、土地制度的变化 
C、手工业的进步  D、赋税制度的变化
6、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发展主要反映了
A、统治者的雄才大略
B、小农经济的兴衰关系到封建政权的安危
C、农民起义不断爆发
D、中国“民本思想”和“农本思想”的影响
7、历代明智的封建统治者都采取重农政策,注意减轻农民负担,扶植小农主,主要是因为
13、关于古代中国小农经济基本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以家庭为生产和生活单位
B.农业与手工业相结合
C.农民占有少量生产资料,精耕细作
D.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B
14.从秦代到清代,在各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 )
A.君主土地私有制 B.贵族土地私有制
C.地主土地私有制 D.自耕农土地私有制
C
课堂小结
发达的古代农业
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刀耕火种
石器锄耕
铁犁牛耕
耕作技术进步
灌溉水利提高
评价
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含义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