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9.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必修2历史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ppt课件免费下载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必修2历史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ppt课件免费下载必修2历史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ppt课件免费下载
图片为董永与妻子“牛郎织女”般的生活,
这反映了古代中国哪一种经济模式?
“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 结构的变动
《一个旧中国农民的回忆》
我1839年出生于上海市郊,那时家境还算稳定,父亲耕三亩地,母亲纺纱织布帮补家用。但到五岁那年,母亲终于放弃了她那心爱的木制纺车,因为洋布质地细腻,价格也只及土布的三分之一,几乎垄断了上海市场,这样家里的全部希望寄托在那三亩地上。邻居家情况更糟,全靠纺织土布过日子,濒临破产。
说明中国经济发生了什么变化?
请看下述材料然后讨论回答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英对华商品输出增加了3.5倍,棉纺织品占总值的70%以上,增加了4.5倍多。1845年,有官员称:洋布、洋棉“价廉物美,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
材料二:《中国土特产产品出口统计表》
材料中反映出现了哪些历史现象?
倾销商品
掠夺原料
特产商品化
1、“开辟市场”
洋纱
“纺”与“织”分离
洋布
“织”与“耕”分离
并非
2、“掠夺原料”
农产品商品化
并非 “自给自足”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男耕女织”
一、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逐渐
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原因:
1、外资侵入

2、自然经济的脆弱性

影响:
1、商品经济发展,为中民资创造了条件
2、使中国逐步沦为世资本主义附庸
产生:外国人在口岸开设船坞
影响:冲击自然经济;刺激民资产生
19世纪中叶的中国让统治者感到的是一种近乎窒息的危机。遍布全国的叛乱让政府军疲于奔命,列强的军队攻入神秘的京城则如探囊取物一般容易。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面临
内忧外患的窘境。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西方利器,欲学外国利器,
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李鸿章
材料二: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
探究:二人认为应该怎样解决危机?
根本目的是什么?
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
觅制器之器
主张: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利用西方先进科技,维护清朝的统治。
【洋务派主要代表人物】
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1、背景
2、主张
目的
中体西用,师夷长技以制夷
维护清朝统治。
3、代表
4、实践活动
A、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中央 奕訢
曾国藩 李鸿章左宗棠 张之洞
d、创立近代教育制度
B、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C、建立近代海军
地方
清政府内外交困,陷入统治危机。
机器生产;
雇佣劳动
近代化的概念
它包括:
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
经济上的工业化、商品化,机器化
思想上的理性化、科学化。
洋务运动时期,有一类企业是“由其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而听该商董等自立条议,悦服众商”,采用这种经营管理方式的企业是
A、江南制造总局
B、轮船招商局
C、发昌机器厂
D、耶松船厂
军工企业 官办企业
民用企业 官督商办
民资企业
外资企业
问题思考
明治维新
中国和日本同期学习西方,但最后却出现了怎样让中国人刻骨铭心的结果呢?
当中国清政府进行学习西方的洋务运动时,
日本政府进行了学习西方的什么运动?
甲午中日战争的战败,宣告洋务运动破产!
很傻很天真!!
(1)破产:甲午战争的惨败宣告洋务运动的破产
d.中央缺乏一个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
5.结果
(2)破产原因:
a.没有彻底变革封建制度
b.列强不希望中国富强
c.顽固派的阻挠和破坏
根本原因:
外部因素:
内部因素:
历史学家余英时在研究中国近代历史的过程中提出了“转石效应”——改革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一经发动,便如危崖转石,非达于平地不止,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之后,浪潮就会冲击到法律和政治领域。依据上述观点,在中国近代史上引发“转石效应”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6.洋务的评价
只是学习西方的科技,没有认识到中国制度上的落后性,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落后的局面。
局限性:
a、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培养了科技人才
b、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
d、瓦解了对本国的封建经济
进步性:
这是一场封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但客观上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步伐
——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
封建社会后期
鸦片战争后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萌芽
外商企业的刺激
洋务运动诱导
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诞生
情境再现:19世纪70年代的新新人类
1845年第一个外洋船坞
洋务派引进大机器生产
还是洋人会挣钱啊!
好高的利润,
比收租强!
我也要买机器,
建厂子,雇工人
自己投资,这
利润不就是
自己的了!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时间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地点
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
a.经济基础好
b.交通便利
c.便于引进
机器
d.自然经济
解体较早
发昌机器厂
南海县继昌隆缫丝厂
贻来牟机器磨坊
材料6:董永等其他华裔在上海办了六家丝厂,资本总额120万,而同一时期,法国商人在上海开办的宝昌丝厂一家就有资本110万,接近上海六家丝厂资本的总和。
阅读下列材料,总结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
资金少、规模小
技术力量薄弱
材料7:董永的工厂虽然“俱用华人”,但是自身技术力量还很薄弱,“发动机系英国制造”。
材料8:到19世纪80年代,受外商企业的排挤,董永的丝织厂日趋衰落。后来,它被英商在上海开办的耶松丝织厂吞并。
材料9:1893年,地方官员见董永生意兴隆,存心勒索,经常无理地要求捐献,董永不甘压迫到官府讲理,反被当为“不安分”的“刁商”,面粉厂也被迫关闭。
以董永家的企业为例子,分析民族资本主义的特点
特点:
a.先天不足:缺乏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
b.本国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
c.后天畸形:地区分布和产业结构不平衡受到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决定)

启示:
要实现近代化,必须先推翻封建统治,实现民族独立
课堂小结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外国资本主义入侵
内忧外患
洋务运动
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外企
军事工业
民用工业
创办海防
近代教育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刺激
诱导
自然经济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仍占主导地位
洋务经济
客观条件
军事工业:师夷长技以制夷
1861年 安庆内军械所 曾国藩
1867年 天津机器制造局 崇厚
1865年 江南制造总局 李鸿章
1866年 福州船政局 左宗棠
江南制造总局
天津机器制造局
民用工业:师夷长技以制夷
1888年 湖北织布局
1890年 汉阳铁厂
张之洞
1877年 开平煤矿 李鸿章
1872年 轮船招商局 李鸿章
轮船招商局
开平煤矿
汉阳铁厂
北洋海军
南洋海军
福建海军
建立近代海军
1862年,为培养翻译及外交人才,在北京设立同文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