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总复习

免费下载高中必修2历史公开课《第七单元期末复习》课件ppt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免费下载高中必修2历史公开课《第七单元期末复习》课件ppt免费下载高中必修2历史公开课《第七单元期末复习》课件ppt免费下载高中必修2历史公开课《第七单元期末复习》课件ppt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赫鲁晓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探索社会主义
建设道路
社会主义改革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列宁时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时代:“斯大林模式”
线索梳理:
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9---1921)
新经济政策
(1921—1927)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一)列宁时代:
根据材料概括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出台的背景与目的。
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不仅是维持生活和对付战争,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途径。”
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设想:“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
苏俄国内战争爆发,物资极度缺乏。
余粮收集制
工业国有化
取消自由贸易
实行实物配给制,劳动义务制。
战胜敌人,巩固政权;
实现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政策
积极作用: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保障了军事胜利。
据上述材料分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的问题。
材料一:(列宁) “我们原本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和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

材料二:1919年俄国1普特(16.38千克)粮食的价格
苏俄国内战争爆发,物资极度缺乏。
余粮收集制
工业国有化
取消自由贸易
实行实物配给制,劳动义务制。
战胜敌人,巩固政权;
实现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政策
积极作用: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保障了军事胜利。
局限性:超越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严重损害农民的利益,后期造成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它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解决经济政治危机,稳定
政权。
实行粮食税
国有为主、部分恢复私有制;
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按劳分配
特点:利用市场作用促进生产发展,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提高了人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经济迅速恢复,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找到了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一)列宁时代:
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二)斯大林时代:
“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的选择
“1924年列宁逝世后,斯大林的领导地位逐渐确立,此时的苏联处于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封锁和包围之中,孤立无援,国内工业生产极其落后, 1928年,苏联的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美国的1/8,全国99%的耕种要靠畜力和人力来完成。”
对此斯大林指出:没有重工业,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只要谁高兴,谁就可以蹂躏我们。
请分析:
斯大林建设社会主义的侧重点是什么?为什么?
斯大林发动的三大运动(工业化、农业集体化和大清洗),它们是相互配合、互相促进的,彼此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斯大林坚持高速度优先发展重工业,要求苏联在10年内跑完资本主义国家50-100年所走的道路。这对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而且是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三年内战破坏,经济勉强恢复到1913年水平的国家)而言是难以承受的。首先要解决的高度工业化所需的资金从何而来。为此,斯大林发动了农业的全盘集体化运动,把个体农民组织成为集体农庄,实行义务交售制,将农村纳入国家指令性计划的运行轨道。不论是高速工业化,还是全盘集体化,都是由国家采取强制措施自上而下推行的,这必然引起党内外的普遍不满。为了镇压这种不满情绪,斯大林发动了大清洗运动,从而为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扫清了政治障碍。由此可见,三大运动是相辅相成、紧密配合的。于是,最终形成了以高度集中为基本特征的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二)斯大林时代:
“斯大林模式”
1.过程:
原因:国际:长期处于资本主义的敌视和包围之中;
国内:苏联重工业落后;国防力量薄弱;
(1)工业化建设:优先发展重工业
(2)农业集体化运动
2.主要特征:
实行单一的公有制;
排斥市场,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
原因:A、工业发展的需要;
B、粮食供应的困难
与西方在实现工业化方面有何不同?
重点: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西方从轻工业开始;
手段:苏联的工业化采用行政手段保证高积累多投资,
西方的建设资金是靠殖民掠夺、向外国借债等手段筹集。
(一) 两男一女在沉船后沦落荒岛,如果两个男的是西班牙人,他们会用决斗来决定谁拥有那个女人; 如果他们是法国人,一个是女人的丈夫,另一个是她的情人。   如果他们是苏联人,则会把报告书塞入瓶子,让水流把它漂回祖国,请上级指示他们谁可以娶她为妻
(二) 集体农庄庄员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大鱼,高兴的回到家里和老婆说:“看,我们有炸鱼吃了!”“没有油啊。”“那就煮!”“没锅。”“烤鱼!”“没柴。”伊万气死了,走到河边把鱼扔了回去。那鱼在水里划了一个半圆,上身出水,举起右鳍激动地高呼:“斯大林万岁!”
3.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
积极
(1)使苏联成为世界强国。
(2)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物质基础。
(3)是苏联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探索和创新,为 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提供借鉴。
材料1:农业轻工业的缓慢发展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1949年,当苏联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成为世界第二核大国,其钢铁和电力发展水平也跃居世界前列之时,而全国平均每人不到一双皮鞋。
——《苏联国民经济》第87页
材料2: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的很苦。他们采取所谓义务交售制等办法,把农民生产的东西拿走的太多,给的代价又极低。他们这样来积累资金,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它吃米,又要马儿跑的好,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评价
3.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
积极
(1)使苏联成为世界强国。
(2)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物质基础。
(3)是苏联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探索和创新,为 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提供借鉴。
弊端
(1)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2)牺牲农民利益,挫伤农民积极性。
(3)压制地方和企业积极性。
(4)日益僵化,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概念: “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模式是指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形成的高度集中(即政治集权、经济集中、思想集控。)的经济、政治体制及其运行机制。
《优化方案》P115“名师点拨”
经济:高度集中,指令性计划;
高度集中的部门管理体制
排斥市场调节的指令性计划
采用具有强制性质的以行政手段管理
高度集权,个人专权
开展大清洗运动
单一的公有制
“斯大林模式”的表现
政治:高度集权,个人崇拜;
思想:高度集中,行政干预。
盛行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否定思想理论、学术文化和艺术创作的多样性
1.(2007年湛江二模)1918年苏维埃俄国的一位市民拿100卢布在市场上购买了100斤粮食,以下判断及理由正确的是
A.假的。当时形势严峻、物价上涨,粮食不可能那么便宜
B.假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不允许自由买卖的
C.真的。国家实行余粮收集制,人们只能去买
D.真的。苏俄政府修改了原有政策,允许自由贸易
2.列宁在评价这某一政策时说:“当时所处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除了余粮收集制之外,当时我们是没有别的办法来实现粮食政策的,……因为战争的形势已经斩钉截铁地规定了这种公式和条件,我们没有丝毫的选择余地……”列宁评价的这一政策
A.是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唯一正确途径
B.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和得到苏俄人民热烈拥护的
C.在特定环境下为苏维埃政权巩固发挥了重要作用
D.使苏俄的国民经济和工业生产迅速恢复
3.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设想:“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和货币。”苏俄实施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马克思的设想最大的不同
A.实施的条件 B.所有制结构
C.经济管理模式 D.产品分配方案
(2007年广东高考)【材料一】1928年苏联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计划的目的是使国蒙富强,在军事上和工业上自给自足。工业化,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是计划的核心。在没有外国贷款的情况下进行工业化,农业部门成为重要的资金来源。集体化使大规模的农庄代替了以往的小块田地,这就使资本(机器、拖拉机等)应用于土地成为可能,这有利于提高人均产量。集体化又使上级机关更容易通过管理手段来控制集体农庄的剩余产品。——据(美)帕尔默、科尔顿:《世界近现代史》
(1)1928年后苏联农业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3分)
(2)从工业与农业关系的角度,评价斯大林时期形成的经济体制。(6分)
实施农业集体化政策。满足国内工业化的需要。
短期内使苏联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和军事工业飞速发展,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工业强国;但不利于农业的发展;从长远来看对工业的发展也不利;造成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比例严重失调,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所有制
经济管理体制
经济建设方针
农业发展道路
私有制
私有为主
兼有国营
市场体制
先轻后重
优先发展重工业
资本主义农场
分权、制衡
农业集体化
高度集中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政企分开
农、轻、重 协调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
公有制为主 多种所有制
生产资料公有制
市场主导国家调控
苏俄的新经济政策与罗斯福新政有何异同?
苏俄的新经济政策与罗斯福新政的异同:
不同点:
目的不同:前者是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后者在于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统治。
手段不同:前者是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后者是强化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特点和本质不同:前者是在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前提下,强调市场经济,强调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后者是在保证私有制的前提下,强调运用国家权力干预经济,发展资本主义。

相同点:
都是面临极为困难的经济形势,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都对以后的世界经济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成功的模式。
“本世纪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着三个重要的改革调整机遇。一次是在20年代初的俄国,一次是30年代西方大危机时期的美国,还有一次发生在7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
请结合有关史实概括指出不同时期在俄、美、中三个国家的“改革调整机遇”各是什么?各有什么特点?各自的最终结局如何?据此你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14分)
是什么:俄:1921年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美:1932年实施新政;中: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
特点:1、苏俄通过市场的作用发展生产,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2、美国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即运用一定的计划经济,达到解决经济危机的目的。3、中国克服计划经济体制弊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解放生产力,最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三次改革机遇(*)
结局:1、俄促进了工农业的发展,但到1927年新经济政策被废除,建立起斯大林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2、美摆脱了经济危机,并促成战后出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世界趋势。3、中国现代化建设出现繁荣景象。
认识: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只是经济手段,不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证明我们犯了错误。
——《列宁选集》
(1)根据材料一分析说明“现实生活证明我们犯了错误”指的是什么?列宁的初衷与现实发生矛盾的根源是什么?(3分
(1)错误: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或希望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
根源:生产关系超过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材料二:“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大国崛起》解说词
(2)材料二中所说的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得益于什么政策?为什么说它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3分)
(2)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货币、市场来建设社会主义
材料三:在某种意义上,有人说,他挽救了市场经济。就是说,市场经济不是没有毛病,出了一些毛病,在30年代的时候,他引进了一些新政,然后使市场经济又回到了一个比较健康发展的轨道。……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大国崛起》解说词
(3)材料三中的“他”是指谁?他所开创的市场经济新模式与以往相比,最大的特点是什么?(3分)
(3)罗斯福。国家干预经济
材料四:1985年8月28日,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曾说到“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吸取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采取的重大举措
(4)改革开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国有企业改革;设立经济特区;开发开放浦东;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
(5)材料二、三、四,从本质上体现了两种不同的现代化模式,简要指出它们的相同之处及本质区别。(2分)
(5)同:都把市场和国家宏观调控相结合。(1分)
区别:社会制度不同(或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不同)(1分)
苏联解体十余年来,在俄罗斯社会和广大历史学家的意识中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出现了一些对苏联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重新评价的新观点。
材料 吴恩远在《俄罗斯最新历史教科书关于苏联历史评价的一些新观点》中指出:斯大林确实放弃了新经济政策,但判断这个“放弃”正确与否,不能仅仅看他是否符合列宁的教导,而要看它是否合乎当时的实践。
2003年3月4日,亚历山大·季诺维耶夫(俄罗斯哲学家、社会学家和作家)在《苏维埃俄罗斯报》发文说,“考虑到具体历史条件,考虑到人员等情况,斯大林为首的领导是按最佳方案行动的。环境本身迫使他们采取那样的行动。”他称斯大林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
问题:(1)材料主张应主要从哪些角度评价斯大林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从上述角度分析斯大林“放弃”新经济政策的合理性。(14分)
(1)时代背景(环境、国情)、实践效果。(2分)
分析合理性:时代背景:从国内看,苏联重工业落后;国防力量薄弱;粮食供应困难。(4分,每点2分,答出2点即可,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从国际看,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处于帝国主义的敌视和包围之中;20年代美国及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快速恢复和发展;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德、意、日法西斯势力日益猖獗 。(4分,每点2分,答出2点即可,第一点为必答要点,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实践效果:迅速实现了工业化;经济实力大增,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资基础;促进了科技文化教育的发展,提高了国民素质;苏联成为世界强国。(4分,每点2分,答出2点即可,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能提供哪些教训或启示?
(1)不能照搬别国模式,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同时注意吸收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成功经验和教训。
(2)要注意农、轻、重按适比例协调发展;
(3)要切实保障农民利益,增加农民收入;
(4)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要大力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5)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
二战后,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特别是农业和轻工业发展慢,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
二. 二战后的探索:20C50—80年代的苏联改革
苏联解体的原因
历史原因: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积累了许多社会问题和民族矛盾。
外因:西方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战略。
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背离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方向的政治体制改革。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只能说明斯大林模式的失败,而不能说明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
从赫鲁晓夫到勃列日涅夫再到戈尔巴乔夫,苏联的改革始终没有成功,苏联也在改革中解体,这说明了什么?我们应该从他们的探索极其后来的改革中吸取什么经验教训呢?
深度思考
说明社会主义改革将是一个复杂、艰巨、曲折的过程
经验教训:
1.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固定模式,需要在实践中探索、改革
2.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3.从国情出发,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4.在社会主义改革中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5.必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
中苏两国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有许多相似之处:
一、都面临由农业国过渡到工业国的任务
二、都对斯大林模式进行过改革
请回答:
(1)中苏两国工业化方针的指导思想和相关政策有哪些相似性?
(2)中苏两国各在什么时候对斯大林模式进行过改革?
(3)中苏两国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的结果有什么不同?
导致这一差异的原因何在?
典型题例
答案:(1) 指导思想和相关政策相似性: ①优先发展重工业②实施五年计划③改革农村生产关系
(2)开始改革:中国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苏联是1956年苏共十二大以后。
(3)不同结果:中国成功,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苏联几位领导人改革相继失败,苏联解体。
原因:①指导思想不同。中国有邓小平理论的正确思想作指导。苏联缺乏科学的思想指导。
②具体做法不同。中国经济改革力度比较大,完全突破了斯大林模式;苏联经济改革是小修小补,政治改革背离社会主义,引起思想混乱。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再现历史知识及分析、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2)只要依据教材相关知识作答即可。第(3)问是本题的难点,答题时一定要从多个角度去分析概括,可以从其中一方作为突破口,比如,首先找出苏联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也是二战后苏联进行改)革失败的原因,然后在分析中国在此类问题上的不同做法。
③对改革认识不同。中国把改革当作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改革成就突出;
苏联把改革当作缓和国内矛盾、对外争霸的工具,经济改革的一点点成果也化为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