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总复习

免费下载高中历史必修2《第七单元期末复习》ppt课件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免费下载高中历史必修2《第七单元期末复习》ppt课件免费下载高中历史必修2《第七单元期末复习》ppt课件免费下载高中历史必修2《第七单元期末复习》ppt课件免费下载高中历史必修2《第七单元期末复习》ppt课件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俄国(苏联)发展线索
1917年十月革命
1922年
沙俄
苏俄
苏联
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1917
1921
1925
1953
1964
1985
1991年12月《阿拉木图宣言》
独联体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模式
社会主义改革
列宁
斯大林
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
戈尔巴乔夫
重在农业
重在工业
经济政治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全面否定模式,但背离了社`发展方向
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与教训
(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2)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3)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一、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模式的探索
余粮收集制,国家实行对粮食的 垄断政策,不允许私人买卖。
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将大中小企业全部收归国有;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取消自由贸易
实行配给制,城市居民的口粮按等级定量供应
1、
普遍义务劳动制,保证了劳动力的供给
特点:
战时\共产主义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出台的背景与目的
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不仅是维持生活和对付战争,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途径。”
背景:1918年~1920年国内战争时期;
目的:取得战争的胜利;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合作探究】阅读下列材料,思考如何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材料一、“当时所处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因为“俄罗斯同它的主要产粮区隔绝了……除了余粮收集制之外,当时我们没有别的办法来实现粮食政策的”,“因为战争的形势已经斩钉截铁地规定了这种公式和条件,我们没有丝毫的选择余地……” ——列宁对战时共产主义的评价

材料二、1919~1920年,苏俄人民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粉碎了国内外敌对势力发动的三次大规模武装干涉,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

材料三、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不仅是维持生活和对付战争,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途径。”
(1)这三段材料说明了什么?
①特殊历史条件下和特殊历史时期中,为了集中全国物力财力战胜敌人的一项特殊政策;
②政策的实施对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进攻,战胜敌人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军事上的胜利保卫和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③为布尔什维克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一种尝试;
材料四、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
材料五、1919年俄国1普特(16.38千克)粮食的价格

材料六、列宁说:“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的国家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
(2)这三段材料说明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着什么问题?
国家征购价:6卢布,
国家零售价:30卢布
黑市价格:200卢布
①它损害了农民的利益,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制,脱离了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
②国家取消商品生产,实行平均主义的配给制,违背了经济发展的规律;
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2)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调整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调整:用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小结: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 的必要性。
⑴经过四年的世界大战和三年的国内革命战争,苏俄的经济濒于崩溃,人民生活极端困苦,尤其粮食问题日益严重

⑵国内战争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消极影响日益严重,导致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

⑶当时苏俄的生产力水平较低,小农经济占优势,工业生产落后。这从根本上决定了苏俄必须实施与当时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根本原因是由苏俄落后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

⑷无产阶级已经掌握了国家政权和经济命脉

⑸苏俄已经粉碎了帝国主义干涉,取得了战争胜利。
(1)新经济政策的内容(1921年)
余粮收集制
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
取消自由贸易
实行配给制
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允许私人经营租让外资经营
恢复自由贸易,允许商品买卖
实行按劳分配制
减轻了农民负担,缓解了政府和农民之间的矛盾
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吸收外国资金和技术
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
提高了工人工作的积极性
(2)新经济政策的特点与实质
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在公有制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高度集中,行政管理。
单一的公有制体制。
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在国家掌握主要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恢复和发展,进而使社会主义成分战时资本主义成分,最终建设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
5、评价
A. 提高了人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经济迅速恢复(1925年),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

B. 是列宁对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何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一次正确探索(即用商品货币关系建设社会主义)——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启示:计划和市场都是进行经济建设的手段
(3)新经济政策的意义
斯大林的选择
1928年,苏联的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美国的八分之一,全国99%的耕种要靠畜力和人力来完成。
对此斯大林说了这样一段话: “没有重工业,那我们就不会有 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只要谁 高兴,谁就可以蹂躏我们。”
请分析:斯大林建设社会主义的 侧重点是什么?
西方国家的工业化一般都是先轻工业后重工业化,而苏联的工业化却是优先发展重工业,这是为什么?
提示:从当时苏联成立后的国际国内环境思考
苏联成立后,国内外环境严峻,外有帝国主义国家的敌视,内部则经济依旧落后,优先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有助于苏联迅速建立强大的国防,巩固政权。
3、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模式:是指苏联在斯大林的领导下,按照斯大林的规划所确立起来的国家政治经济体制。它是苏联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一种社会主义模式。
斯大林执政时期开创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
(1)斯大林模式的特征(经济方面)
实行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
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完全靠行政手段管理经济,行政指导代替市场调节
农业集体化运动
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国防工业,压缩轻工业,形成重、轻、农的发展序列
苏联工业产值增长示意图
1928年-1932年
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农业国
1933年-1937年
成为世界工业强国,工业产量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1938年起实施,因卫国战争爆发而被打断
集体农庄庄员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大鱼,高兴的回到家里和老婆说:“看,我们有炸鱼吃了!”“没有油啊。”“那就煮!”“没锅。”“烤鱼!”“没柴。”伊万气死了,走到河边把鱼扔了回去。那鱼在水里划了一个半圆,上身出水,举起右鳍激动地高呼:“斯大林万岁!”
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
(2)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
积极
(1)较短时间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工业
化迅速实现;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2)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物质基础
(3)有利于提高国民文化素质,国家培养了大批专家
弊端
(1)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2)牺牲农民利益,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3)压制地方和企业积极性,阻碍经济可持续性发展
(4)日益僵化,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开辟了一种新经济体制和工业化模式,是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创新,曾在初期和战争时期发挥过积极作用,但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惟一模式。


(3)关于“斯大林模式”的常见比较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苏维埃体制(高度集权)、一党制、终身制。
君主立宪制、内阁制、两党制。
政治制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体制
经济体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集体化农庄
资本主义大农场
农业制度
农、轻、重协调发展
优先发展重工业
先轻工业后重工业
工业化道路
以公有制为主导,多种所有制成分并存。
生产资料公有制
生产资料私有制
生产资料所有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
斯大林模式
西方模式(英国)
二、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1894—1971),原苏联领导人。1953—1964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美苏核对抗,冷战期间的苏联主要领导人;第二次柏林危机,古巴导弹危机等事件的主要策划者。在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通过秘密报告的方式,揭露了斯大林在大清洗中的行为,引起震惊。
下台后郁郁寡欢的苏联前领导人赫鲁晓夫在沉寂中病逝,当时的俄罗斯各大报纸在报道中甚至没有明显突出他的名字。有人说他是“鲁莽的改革家”。
材料1 1913~1950年苏联工业生产增加了12倍,农业只提高40%,1953年全苏联人均粮食低于1913年,牲畜存栏数与1913年相当,而苏联人口比1913年增加了20%。
材料2(苏联)农、轻工业的发展和重工业相比,差距十分悬殊。从工业化开始的1926年到战前的1940年,重工业年平均增长速度21.9%,轻工业只有14.1%,农业则为1.5%。
赫鲁晓夫改革(1953—1964)的背景
背景:二战后,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1953年斯大林去世,赫鲁晓夫上台,巩固自己权利后,就开始试图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
赫鲁晓夫改革(1953—1964)的措施
农业:
(重点)
①改农产品义务交售制为收购制,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
②鼓励农民发展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庄的自主权;
③大规模垦荒,扩种玉米。
工业:
①将部分企业的管理权下放给加盟共和国,给予企业部分权利;
②一定程度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
提示:
(掘墓)敢于向旧的政治、经济模式挑战的改革家。收效甚微,但取得一定成就 ;有利推动社会主义国家改革。
(守墓)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旧体制。
有人说赫鲁晓夫是斯大林的掘墓人
也是斯大林的守墓人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说明理由
勃列日涅夫
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1906-1982),1931年加入苏联共产党,1944年升为少将。1964年参与推翻赫晓夫的政变,自任苏共第一书记。在他统治下,苏联的军事、经济大大增强。苏联在他统治下成为与美国不相上下的超级大国。1968年派军队侵略捷克斯洛伐克。1977年至1982年他去世前,任最高苏维埃主席。
他在1977年,由于阿富汗新政府取消了亲苏联的政策,他发动了侵略阿富汗的战争。他曾经被中国毛泽东政府斥责为“苏联修正主义叛徒集团”的首脑。
戈尔巴乔夫
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出生于俄罗斯南部斯塔夫罗波尔附近,1985年至1991年,任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他在职时期的政策导致了冷战的结束,为此他于1990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但他的改革政策也使得苏联解体。
《时代》对戈尔巴乔夫的介绍是“莫斯科新老板戈尔巴乔夫——年轻、温和且令人敬畏”。
政治:
经济:
外交:
开始:
行政管理、经济停滞、生活水平下降
体制僵化、官僚主义、民族矛盾尖锐
美苏争霸、对外扩张、国际形象受损
1985年
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背景分析
重点: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行政命令(实质: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改革的重点。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为指导,放弃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多元化。
1.缺少宏观决策和相应的配套措施
2.继续优先发展重工业
激化矛盾
局势失控
苏联解体
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分析
1.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在发展的道路上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 2.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走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3.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帆风顺,必然具有复杂性、曲折性和艰巨性。 4.改革要关注人民大众的生活。
苏联经济改革的启示
苏俄的社会主义建设
结果: 苏联 解体
单元小结
中苏两国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有许多相似之处:一、都面临由农业国过渡到工业国的任务;二、都对斯大林模式进行过改革。
(1)中苏两国工业化方针各是什么时候提出的?其指导思想和相关政策有哪些相似性?
㈠方针提出:
中国是1953年的过渡时期总路线;
苏联是1925年的联共十四大。
㈡指导思想和相关政策相似性:
①优先发展重工业
②实施五年计划
③改革农村生产关系
(2)中苏两国各在什么时候对斯大林模式进行过改革?中国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苏联是1956年苏共二十大以后。
(3)中苏两国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的结果有什么不同?导致这一差异的原因何在?

㈠不同结果:

中国成功,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苏联几位领导人改革相继失败,苏联解体。
(3)中苏两国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的结果有什么不同?导致这一差异的原因何在?

㈡原因:
①指导思想不同。
②具体做法不同。
中国经济改革力度比较大,完全突破了斯大林模式;
苏联经济改革是小修小补,政治改革背离社会主义,引起思想混乱。
③对待“和平演变” 的态度不同。
④对改革认识不同。
中国把改革当作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改革成就突出;
苏联把改革当作缓和国内矛盾、对外争霸的工具,经济改革的一点点成果也化为乌有。
苏联向社会主义过渡政策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