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总复习

高中历史必修2《第七单元期末复习》ppt课件免费下载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高中历史必修2《第七单元期末复习》ppt课件免费下载高中历史必修2《第七单元期末复习》ppt课件免费下载高中历史必修2《第七单元期末复习》ppt课件免费下载高中历史必修2《第七单元期末复习》ppt课件免费下载高中历史必修2《第七单元期末复习》ppt课件免费下载
最新考纲: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新经济政策
3、斯大林模式
4、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专题十三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一条线索:即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
一个结论:社会主义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它是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1917年
十月革命
1922年
俄国
苏俄
苏联
1917
1921
1925
1953
1964
1985
1991年12月《阿拉木图宣言》
独联体
战时共产主义
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模式
社会主义改革
列宁
斯大林
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
戈尔巴乔夫
1991
“重要的是,坚冰已经打破,航程已经开通,道路已经指明。”
考点一 初期探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材料:1918年,国内被推翻的地主和资产阶级企图恢复“失去的天堂”,帝国主义国家也进行武装干涉,企图把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中。1918年下半年,苏俄失去了主要的粮食基地,近一半的工厂停产,红军战士和城市居民得不到最低限度的食品,四分之三的领土落入敌手,整个苏维埃政权陷入重重包围。
思考:这则材料反映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什么形势?
情景一
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
国内反动势力的反扑
苏维埃政权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7-1921)
1918年,苏俄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思考:从图示可见,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最初目的是什么?
1、背景
怎么办?
(必要性)
祖国母亲在号召
“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战胜敌人”
苏维埃共和国把各项工作都转入战时轨道。
你参加红军了吗?
2、目的:为了集中力量战胜敌人,巩固新生
的苏维埃政权
政策
项目
内容
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
日常生产资料匮乏,经济效益低下
不利于经济的恢复发展
挫伤生产者生产积极性
排斥市场、货币关系,行政命令管理经济
特点:
3、内容和影响:
材料三: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
材料二:1919年,一位瘦弱的老农坐在街道一个偏僻的角落里,面前摆着两个装满农产品的袋子,显然是在兜售自产的农产品,类似于“摆地摊”。老农似乎有所顾虑,经常四处张望。
阅读材料,并结合课本P131相关内容,思考:如何正确评价战时共产主义经济政策?
材料一:“当时所处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因为“俄罗斯同它的主要产粮区隔绝了……除了余粮收集制之外,当时我们是没有别的办法来实现粮食政策的”,“因为战争的形势已经斩钉截铁地规定了这种公式和条件,我们没有丝毫的选择余地……” ——列宁
情景二
4、评价
(1)积极:

(2)消极:
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了战争的胜利,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a、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平均分配,违背了经济发展的规律;
b、超出战时限度,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战后,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不是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1、列宁在评价某一政策时说:“当时所处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除了余粮收集制之外,当时我们是没有别的办法来实现粮食政策的,……因为战争的形势已经斩钉截铁地规定了这种公式和条件,我们没有丝毫的选择余地……”列宁评价的这一政策( )
A.是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唯一正确途径
B.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和得到苏俄人民热烈拥护的
C.在特定环境下为苏维埃政权巩固发挥了重要作用
D.使苏俄的国民经济和工业生产迅速恢复
巩固练习
C
2、(2010·辽宁、湖南、宁夏文综)某博物馆收藏的一份传单写道:“彼得格勒城市及郊区的所有工人、水兵、赤卫队和铁路组织的会议……决定,派我们中间的优秀分子加入‘为饥饿的彼得格勒到农村征粮’的队伍。”这一传单出现的历史背景应是
A.政府的战争政策造成粮荒
B.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困境
C.农业集体化运动出现失误
D.德国法西斯大举入侵苏联
B
3、苏联漫画家摩尔的作品《救命》,描述了20世纪20年代初,一位农民的骷髅化,其背后的“麦穗”已经干瘪萎缩。这幅漫画意在表明
A.新经济政策减轻农民负担,人民热烈欢呼
B.战时共产主义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C.农业集体化损害农民利益,遭到人民反对
D.人们对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不满
B
二、新经济政策(1921-1929)
1、背景
(1)内战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适应战争结束后的新情况。
2、实施标志:
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会的召开
(必要性)
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部分国有企业采取租让制和租借制的形式,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废除平均主义的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实质:
国家掌握主要的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允许商品经济发展)巩固工农联盟,并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
3、主要内容:
新经济政策新在何处?
例题 : 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主要“新”在 ( )
A、国家控制一切经济命脉
B、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
C、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生产
D、对资本主义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
4、作用:
(1)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
的恢复发展,为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2)巩固了工农联盟,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3)它探索了一条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
正确途径。

总结
面临国内外敌人的进攻,困难重重
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巩固政权,实现到共产主义的直接过渡
恢复经济,巩固政权
实行余粮收集制;实行工业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平均主义实物配给制
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恢复自由贸易;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保证了战争的胜利,巩固了新生的政权。
促使经济恢复,为实现工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工农联盟得到巩固,从而巩固了政权
1.制定经济政策必须从国情出发,
2.要遵循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苏俄两种政策的实施和调整对我国今天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有什么影响和启示?
启迪
3.要切实维护好广大人民长远的根本的利益
苏联(苏俄)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思路:
列宁时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 (失败)
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建设社会主义
斯大林时代:是否会继续坚持走列宁的新经济政策道路还是走斯大林自己的道路?
斯大林模式
三、斯大林模式(1925-1953)
1、定义:
20世纪20-50年代斯大林执政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2、形成标志:
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三、斯大林模式(1925-1953)
3、原因
a、国际:苏联处于资本主义包围和战争威胁中
b、国内:苏联小农经济占优势的经济结构所决定(根本)
c、斯大林个人因素(追求形式—公有制和计划经济、速度)
1936年苏联新宪法宣布社会主义已基本建成
结合图片,概述斯大林经济体制是如何一步步确立的?
苏联在斯大林的领导下……
自1928年始实行五年计划
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提出农业集体化方针
1925联共(布)十四大提出工业化方针
4、过程:
①开展工业化(1925)和农业集体化(1927),逐步取消新经济政策
②从1928年至1937年,苏联实施了两个五年计划
③1936年制定颁布新宪法标志着新体制的确立
5、内容
特征:
①所有制形式——
②经济管理体制——
③调节手段——
④管理手段——
实行单一公有制
高度集中
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经济:高度集中、指令性计划、行政管理;
政治:高度集权、干部委任制和终身制;
思想文化:个人崇拜、行政干预。
★斯大林模式之经济(重点)
第一部分:国家工业化
(1)开始时间:
1925.12,联共(布)14大提出;1926年开始
(2)过程:
材料一:斯大林说:“没有重工业,那我们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那时我们的地位就会和目前中国所处的地位多少相似:中国没有自己的重工业,没有自己的军事工业,现在只要谁高兴,谁就可以蹂躏它。”
思考: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斯大林建设社会主义的侧重点是什么?
答:优先发展重工业。
①落后的农业国; ②资本主义的包围和威胁,优先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有助于苏联迅速建立强大的国防,巩固政权
探究:优先发展重工业有什么必要性?
材料二:斯大林:现在不发展重工业,就等于慢性自杀。
他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
留下的是一个拥有核武的强国。 ——丘吉尔
(3)苏联工业化成就:
使苏联迅速实现工业化,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为二战中击败法西斯奠定了物质基础。
(4)苏联工业化问题:
轻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调、农业落后的不合理的经济结构;
排斥市场调节,经济效益低下,阻碍了劳动者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二部分:农业集体化:
1927年联共十五大提出
1929年开始、1937年完成
农民加入集体农庄
★斯大林模式之经济(重点)
(1)开始时间:
笑容的背后会是什么呢?
集体农庄幸福的快乐的少女
a、强制性加入,违背自愿原则
b、牺牲农业发展工业
c、严重挫伤农民积极性,最终影响农业长久发展
苏联农村消灭了私有制和剥削现象,为社会主义工业化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和资金,促进了工业化的顺利进行。
农业集体化是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进行的;违反了自愿原则,用行政命令或变相暴力强迫农民立即加入集体农庄;对富农采取了不给不给生活出路的措施,而且涉及部分中农,使工农联盟再次出现危机。
(2)农业集体化成就:
(3)农业集体化问题:
材料一:经过两个五年计划,到1940年,苏联的工业产值已经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用不到20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过去用了50年到100年所走过的道路。
材料二:他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他留下的是一个拥有核武的强国。 ——丘吉尔
5、评价斯大林模式

材料三:1934年1月召开党的十七次代表大会,按规定对总书记斯大林的鼓掌可达10分钟,对其他政治局委员鼓掌不能超过2分钟,可是政治局委员兼列宁格勒州书记基洛夫出现时,鼓掌长达10分钟之久。选举总书记时基洛夫得的票数超过了斯大林,由于基洛夫不愿意担任此职,斯大林才得以连任。大祸随之临头,基洛夫在守卫森严的办公室被人暗杀,此后,参与该案侦察工作和见证的人不是死于车祸就是永久失踪。
基洛夫被暗杀,苏联“大清洗”的导火索
材料四:漫画
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中重工业与轻工业的发展速度之比为1.85:1,即重工业增长241%,轻工业则增长130%……
故事一: 两男一女在沉船后沦落荒岛,如果两个男的是西班牙人,他们会用决斗来决定谁拥有那个女人;如果他们是法国人,一个是女人的丈夫,另一个是她的情人;如果他们是苏联人,则会把报告书塞入瓶子,让水流把它漂回祖国,请上级指示他们谁可以娶她为妻。

故事二 集体农庄庄员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大鱼,高兴的回到家里和老婆说:“看,我们有炸鱼吃了!”“没有油啊。”“那就煮”“没锅。”“烤鱼!”“没柴。”伊万气死了,走到河边把鱼扔了回去。那鱼在水里划了一个半圆,上身出水,举起右鳍激动地高呼:“斯大林万岁!”
功绩:
1.迅速实现工业化,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2.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物质基础;
3.为资本主义国家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提供借鉴
弊端
高度专权;个人崇拜盛行
经济:
1.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2.牺牲农民利益,使农业长期停滞不前;
3.指令性计划不利于苏联的持续发展;
总之,斯大林模式是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创新,曾在初期发挥过积极作用,后来成为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但不应该是唯一)
评价
政治:
A.地广人稀
B.自然灾害频发
C.斯大林农业政策的推行
D .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实施
1、下表是苏联20世纪二三十年代粮食产量的统计数据。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C
巩固练习:
2、有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但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据此可知该学者( )
A.赞同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B.客观评价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认为斯大林模式有合理之处  
D.否认赫鲁晓夫改革的必要性
C
四、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的改革(1953-1991)
戈尔巴乔夫
勃列日涅夫
赫鲁晓夫
为什么要改革?
怎样改革?
改革的成效如何?
(1)单一的公有制;
(2)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排斥市场;
(3)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1)片面发展重工业
(2)为支持工业,不惜损害农民利益,挫伤了农民积极性;
(3)计划指令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
内:斯大林经济体制的弊端日益显著
为什么要改革?
外:两极对峙、美苏争霸,国际竞争压力不断加大
怎样改革
赫鲁晓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背景:
(1)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著
一、赫鲁晓夫改革 1953-1964
(2)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的领导地位确立。
2、内容
(1)经济
①农业(改革重点)
扩大自主权;
削减农业税,提高收购价格;
大规模垦荒和种植玉米。
②工业:
改革管理体制,
扩大地方权力。
未改变原有状态
成效不大
(2)政治
①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批评;
②平反冤假错案
种植玉米的面积从1954年的430万顷扩大到1962年的3700万顷。扩种玉米对畜牧业有促进作用。但是,由于许多地方的气候不宜种玉米,产量很低。也有些地区因日照量不够,玉米结不了穗。还有些地区因扩种玉米影响了小麦生产。扩种玉米的计划最终失败了。
未找到个人崇拜产生的真正根源,
使个人崇拜死灰复燃
“赫鲁晓夫上台不久,苏联的党政大权又集中到他一人身上,对赫鲁晓夫的个人崇拜也开始了,例如:1964年赫鲁晓夫70岁生日时,苏联几乎重演了1929年斯大林50岁诞辰的那一幕。后来苏共中央在对赫鲁晓夫的责难中说:‘苏联报刊沉湎于日益频繁的报道赫鲁晓夫的活动,并对他大加溢美,1963年全国性大报共刊登了他的120幅照片,1964年头9个月竟至140幅。相形之下,当年斯大林巨照载之极端也不过一年只有10~15次。”
有个人向赫鲁晓夫汇报-说:“现在大剧院正上演一个剧,里面有您出现,每当您一出场,下面就热烈鼓掌。”赫鲁晓夫听了以后非常得意。有一天他买了一张普通票,去看这个剧,他陷入了沉思,忘记了鼓掌,这时旁边有人推了他一把,紧张地说:“哎!你为什么不鼓掌?不要命啦?!”
笑话一则
有人说“赫鲁晓夫是斯大林的掘墓人,也是斯大林的守墓人。”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说明理由。
课堂讨论
提示:
(掘墓)敢于向旧的政治、经济模式挑战的改革家。

(守墓)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旧体制。
3、评价
积极:
局限:
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 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对斯大林模式缺乏科学认识,无法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加之赫鲁晓夫本人喜欢浮夸冒进,自己也搞个人崇拜,最终导致改革失败。
1964年,赫鲁晓夫黯然下台,他的改革也以失败告终。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
1、内容
(1)在企业管理方面:
①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的集体领导;
②扩大国营企业经营自主权;
③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善经营管理。
(2)在工业方面 (改革重点)
注重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
(1)前期取得一些成效,苏联的军事实力明显增强,达到与美国相匹敌的水平。
2、改革的结果
(2)军备竞赛导致经济负担不断增长,1975年以后,苏联经济增长率逐年下降,经济发展进入停滞时期,国家面临新的困境。
安德罗波夫
契尔年科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
有人比喻此时的苏联犹如一艘满载军火的航船,船体锈蚀,方向不明,运转缓慢,在茫茫大海中濒临下沉。
那么,戈尔巴乔夫是一个合格的船长吗?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苏联出现了社会动荡、经济停滞、人民生活水平持续下降的危机局面。
1、背景
2.改革过程:
经济改革:制定“加速发展战略”
政治改革: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推行“民主化”和“公开化”,推行多元化政治,实行多党制
实质是改良的资本主义。即全盘西方化,这是改革失败的思想根源,也是西方国家实施“和平演变”战略的结果。
经济 政治
3、结果:
苏联解体
(1)时间:
(2)标志:
(3)原因:
④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①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直接原因
②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根本原因
③ 民族矛盾、与美国争霸拖垮苏联。
1991年12月
《阿拉木图宣言》
戈尔巴乔夫颁布限酒令后,想要买到酒只能在指定销售处排长队来买。一个莫斯科人排队排烦了,就嚷道:“我要到克林姆林宫把戈尔巴乔夫干掉。”然后转身离去。 一会儿他又回来了,旁边人问他:“已经干掉了吗?” 他大骂:“妈的!那边排队的人比这还多。”
故事一则
本课小结: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1986年在苏联流传的一则故事。这则故事把苏联比作一列因铁轨已到尽头,无法继续前进的火车。
每个领导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处理这场危机:
斯大林下令把司机和列车员枪决;
赫鲁晓夫则为他们平反;
勃列日涅夫把窗帘拉上并命令左右摇动列车,造成列车正在运行的假象;
戈尔巴乔夫则拉开窗帘,把身子探出窗外大声喊到:‘前面没有铁轨了,前面没有铁轨了!
1.(2010·江苏学业水平检测)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跨进了新时代”的主要含义是
A.改变了农业水平落后的局面
B.改革在理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C.促进了苏联重工业的发展
D.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2.(2010·南京学业水平检测)某一历史阶段,苏联曾投资50亿卢布在东部大规模垦荒,垦荒地的肥力迅速耗尽,几百万公顷土地遭风蚀,换来了沙化的土地和丛生的杂草。带来这一结果的苏联领导人是( )
4.二战后到20世纪90年代,苏联经历了三次重大的改革,其根本原因是( )
A.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要求
B.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
C.苏共“二十大”的推动
D.外国势力的影响
5.右图是一幅反映苏联解体的漫画:
走在棺材之前的就是戈尔巴乔夫,
云层中的共产主义前辈们都不相信
自己的眼睛,但却无法改变解体的
事实。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根
本原因是 ( )
A.社会主义理论的缺陷
B.西方“和平演变”战略
C.经济政治危机的发生
D.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弊端
【思考】
1、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三者相同和不同点。
㈠同:
(1)都是为了解决 弊端;
(2)都在 方面进行调整;
(3)改革过程脱离了 ;结果成效都不显著,可以说是失败的改革。
㈡异:
(1)赫氏改革侧 ,勃氏改革侧重 ,戈氏侧重 和 入手;
(2)前两者都取得一定成效,而后者未见成效转向 ,最终导致 ;
(3)前两者失败是因为未改变 ,对其只是修修补补;后者肃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却背离了 方向。
斯大林模式
农业、工业
苏联实际
重农业
重工业
所有制
商品经济
政治改革
苏联解体
斯大林模式
社会主义
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道路上有三次重要的改革调整:一次是20年代初的俄国,一次是30年代西方大危机时期的美国,还有一次是在70年代末期以后的中国。结合史实,思考:三次“改革调整”分别是什么?实质是什么?有哪些相似之处?
苏俄的新经济政策;美国的罗斯福新政;中国的改革开放。
实质:生产关系的调整
邓小平理论
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改良的资本主义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削弱、放弃党领导
成就辉煌
失败、解体
戈尔巴乔夫改革与中国改革比较
2.社会主义模式不可能固定
不变;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是艰难和曲折的;改革是社
会主义不断完善的重要途径。
1.要有实事求是的精神
3.社会主义建设一定要从国情出发,与时俱进。
4.要遵循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规律
苏俄两种政策的实施和调整对我国今天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有什么启示?
5.要看是否有利于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莫斯科不相信眼泪》电影海报
结合史实,从背景、内容和作用方面概括说明新经济政策与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共同之处。
中苏两国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的结果有什么不同?导致这一差异的原因何在?

㈡原因:
①指导思想不同。
②具体做法不同。
中国经济改革力度比较大,完全突破了斯大林模式;
苏联经济改革是小修小补,政治改革背离社会主义,引起思想混乱。
③对待“和平演变” 的态度不同。
④对改革认识不同。
中国把改革当作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改革成就突出;
苏联把改革当作缓和国内矛盾、对外争霸的工具,经济改革的一点点成果也化为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