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总复习

高中历史必修2原创《第七单元期末复习》课件ppt免费下载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高中历史必修2原创《第七单元期末复习》课件ppt免费下载高中历史必修2原创《第七单元期末复习》课件ppt免费下载高中历史必修2原创《第七单元期末复习》课件ppt免费下载高中历史必修2原创《第七单元期末复习》课件ppt免费下载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温馨提示: 请点击相关栏目。
自主探究 · 考点突破
合作探究 · 史论互证
开放课堂 · 高考研习
考点一、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1、轻巧识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外国武装干涉国内叛乱,
外忧内患
一个背景
“战时”和“共产主义”
两个特点
余粮收集制、企业国有化、
取消自由贸易、实物配给制
四点内容
战争胜利、
经济危机、政治危机
三个结果
自主探究•考点突破
结束放映
返回导航页
2、思维升华——新经济政策的“新”及其实质
主要“新”在重视商品经济、开放市场、允许自由贸易和货币流通
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巩固与扩大工农联盟,逐步地、间接地过渡到社会主义,推进以生产力为核心的现代化建设
结束放映
返回导航页
3、轻巧识记——斯大林模式
两条
途径




四大
特点
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基本实现了工业化
奠定了战胜法西斯的物质基础
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阻碍了经济发展
单一的公有制;
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
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结束放映
返回导航页
4、思维升华——苏联(俄)在农业方面的三大举措
(1)余粮收集制:
是为适应当时战争的特殊需要而采取的非常措施,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物质保障,但超越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2)粮食税:
取代余粮收集制,适应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减轻了农民负担,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3)农业集体化:
过度牺牲了农民的利益,后来也没有采取有效的调整措施,使得农业总产值下降,甚至出现了严重的饥荒。
结束放映
返回导航页
5、理解掌握——斯大林模式的形成、特征及经验教训
(1)形成:

(2)特征:

(3)经验教训:
工业化运动、农业集体化运动;1936年宪法的制定。
经济上——高度的计划性;政治上——高度的集权化。
国家按计划宏观调控经济,使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为筹得工业化资金牺牲农民利益,挫伤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
结束放映
返回导航页
6、整体图示——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结束放映
返回导航页
考点二、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1、轻巧识记——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
一个
对象
三次
改革
四点
措施
斯大林模式
赫鲁晓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扩大自主权、
改革经营管理制度、
承认市场调节、
实行政治“民主化”
结束放映
返回导航页
2、思维升华——苏联的经济改革与挫折
(1)赫鲁晓夫改革:
A.领域——农业、工业,以农业为突破口。
B.评价:开了社会主义改革的先河,未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造成人们的思想混乱,改革以失败告终。
(2)勃列日涅夫改革:
A.领域——政治、经济,工业改革为重点。
B.评价:前期取得一定成效,但没有突破原有体制的束缚,最终失败。
结束放映
返回导航页
2、思维升华——苏联的经济改革与挫折
(3)戈尔巴乔夫改革:
A.领域——政治、经济,从经济领域转向政治领域;
B.评价:改革没有取得预期成效,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结束放映
返回导航页
3、易误辨析——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与苏联的解体
(1)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局部调整,而戈尔巴乔夫改革并非局部改革,而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彻底否定,即放弃社会主义制度。
(2)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只能说明斯大林模式的失败,而不能说明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
结束放映
返回导航页
4、通史链接——二战后的苏联政治、经济、文化
两极格局由形成、发展到走向瓦解
为纠正斯大林体制的弊端,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不断对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进行改革
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人类社会、生活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改变了世界面貌;苏联文学艺术产生
结束放映
返回导航页
二战后苏联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发展本国经济,特别是重工业,使苏联综合国力增强的同时,也奠定同美国在国际上竞争的基础,但长期美苏争霸,导致苏联国力下降,而苏联改革均未突破斯大林体制的束缚,成效不大,戈尔巴乔夫改革最终导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国内外剧变,为苏联文学艺术创作提供社会基础。
4、通史链接——二战后的苏联政治、经济、文化
结束放映
返回导航页
合作探究•史论互证
问题一、苏联探索社会主义的三大实验
1.追随“理想”的实验:战时共产主义
(1)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的构想: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

社会主义=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在战争逼迫的特定环境下采取的军事性非常措施。
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集中了全国财力、物力、人力,战胜了敌人,巩固了苏维埃政权。它作为应战解危的非常措施是成功的。
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一项发展生产力的政策,作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尝试是失败的。
结束放映
返回导航页
2.面对现实的实验:新经济政策
(1)一个勇敢的调整
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可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所有粮食
除重要的工矿企业由国家经营外,中小企业可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
废除实物配给制,商品通过市场用货币自由交换等
(2)核心:通过市场机制来建设社会主义。
结束放映
返回导航页
3.回归“理想”的实验:斯大林模式
(1)斯大林探索的途径:
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阶级斗争尖锐化。
(2)斯大林模式的主要特点
①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
②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③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结束放映
返回导航页
问题二、苏俄(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十月革命后,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并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实行的,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
2.列宁认为“后退一步是为了前进两步”,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部分恢复资本主义的方式,适应了当时经济发展的要求,使苏维埃俄国经济明显好转,政权得到巩固。
3.列宁逝世后,斯大林逐渐成为苏联的最高领导人。20世纪20年代,苏联提出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取消新经济政策。20世纪30年代中期,苏联开创了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即“斯大林模式”。
4.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局部调整,而戈尔巴乔夫改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彻底否定,即放弃社会主义原则。
结束放映
返回导航页
史论一、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的过渡
[史料一] 1921年苏俄的重工业产量只有一战前1913年的20%……叛乱席卷了全国,甚至连十月革命的中坚分子喀琅施塔得水兵也打出了“要苏维埃,不要共产党的苏维埃”的口号,参与叛乱。为此而震惊的列宁曾说:“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结束放映
返回导航页
[史料二] 1913~1925年俄国/苏俄/苏联的农业生产情况。
史证
(1)史料一反映了以列宁为首的苏维埃政府试图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结果引发国内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史料二反映了新经济政策实施后苏俄(联)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说明新经济政策适应了苏俄(联)生产力的发展。
(2)两则史料体现了苏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历程,证明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过渡到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正确性
结束放映
返回导航页
史论二、斯大林模式
1、斯大林模式的成效
[史料] 经过苏联人民艰苦奋战,苏联政府宣布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9个月完成。在四年零三个月的时间内,苏联建成了1 500多个大企业,工业产值相当于1913年工业产值的234.5%。
史证
史料充分反映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使苏联开始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苏联建起了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
结束放映
返回导航页
史论二、斯大林模式
2、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史料] 关于斯大林经济模式的漫画、图表。
史证
从漫画、图表史料可以看出斯大林模式依靠行政手段干预经济发展,长期执行计划指令,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经济结构比例严重失调 。
结束放映
返回导航页
问题三、二战后苏联历次经济改革的重点、结果及存在的问题
农业
重工业
经济领域
向政治领域
经济有所增长
成为超级大国
苏联剧变并最终解体
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
对原有经济体制的修补
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苏共领导
结束放映
返回导航页
史论三、苏联社会主义改革
1、赫鲁晓夫改革的措施
[史料] 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是从1954年起在哈萨克、西伯利亚、乌拉尔、伏尔加河流域和北高加索实行大规模的垦荒。……1954~1960年,先后开垦4 000多万公顷荒地。这期间,全国的粮食产量增长了50%以上,其中1/3就是由这些新开垦的土地提供的。但由于经营和管理不善,加上粗放耕作,到20世纪60年代初,垦荒区提供的粮食呈现下降趋势。到1964年,苏联便不得不从国外进口粮食。
——《世界现代史资料选辑》
史证
史料反映赫鲁晓夫改革的重要措施即开垦荒地、扩大产粮区。画线部分表明由于经营管理落后,耕作方式简单粗放,粮食产量呈下降趋势,没有彻底解决粮食问题 。
结束放映
返回导航页
史论三、苏联社会主义改革
2、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误
[史料]  有人曾形象地说:“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手术刀不是挥向党身上的肿瘤,而是挥向党的脖子。”
史证
本史料说明了戈尔巴乔夫改革不是去除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而是走上了否定共产党领导、否定社会主义的道路,造成了一系列恶劣的影响。
结束放映
返回导航页
第一步:粗读
材料一 ……由于余粮收集制和全部企业收归国有,市场上什么东西都没有,苏维埃纸币快速贬值。瞿秋白在赶往莫斯科的火车上,看到沿途乡下妇人拿100个鸡蛋,想换些盐,却不愿意要卢布。
[读史三步曲]
材料一反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造成物资严重匮乏。
开放课堂•高考研习
结束放映
返回导航页
第一步:粗读
材料二 在俄国小农占了人口的绝大多数,我们必须迁就农民,必然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这样农民才会得到鼓励。
[读史三步曲]
材料二主张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结束放映
返回导航页
第一步:粗读
材料三 第二年(1922年),社会景况顿然改观。街市上人山人海,农家妇女、老人、工人、学生……种种色色的人簇拥在一处。这里一批白面包、香肠、火腿、牛奶、糖果点心,那里一批小褂、绒裤、布匹……唔!多得很呢!政府与农民的关系也得到了缓和。苦尔斯克(即库尔斯克)农民对于新经济政策中的粮食税很满意。商业也活跃了起来,商店、面包房、咖啡馆也都开张了。
[读史三步曲]
材料三反映新经济政策实施取得了巨大成效
结束放映
返回导航页
第二步:细读
材料一 ……①由于余粮收集制和全部企业收归国有,市场上什么东西都没有,苏维埃纸币快速贬值。瞿秋白在赶往莫斯科的火车上,看到沿途乡下妇人拿100个鸡蛋,想换些盐,却不愿意要卢布。
[读史三步曲]
材料一中①划线部分的关键信息:“市场上什么东西都没有”,自然会导致人们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满。
结束放映
返回导航页
第二步:细读
材料二 在俄国小农占了人口的绝大多数,我们必须迁就农民,必然②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这样农民才会得到鼓励。
[读史三步曲]
材料二中②划线部分的关键信息:“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表明苏维埃政权将实行新经济政策。
结束放映
返回导航页
第二步:细读
材料三 ③第二年(1922年),社会景况顿然改观。街市上人山人海,农家妇女、老人、工人、学生……种种色色的人簇拥在一处。这里一批白面包、香肠、火腿、牛奶、糖果点心,那里一批小褂、绒裤、布匹……唔!多得很呢!政府与农民的关系也得到了缓和。苦尔斯克(即库尔斯克)农民对于新经济政策中的粮食税很满意。商业也活跃了起来,商店、面包房、咖啡馆也都开张了。
[读史三步曲]
材料三中③划线部分的关键信息:新经济政策实施后,社会景况顿然改观
第三步:史证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在国内战争形势下,被迫采取的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色的政策。国内战争结束后,新经济政策调动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经济的恢复
结束放映
返回导航页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苏维埃政权所面临的严峻形势。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造成严峻形势的原因。
材料一 ……①由于余粮收集制和全部企业收归国有,市场上什么东西都没有,苏维埃纸币快速贬值。瞿秋白在赶往莫斯科的火车上,看到沿途乡下妇人拿100个鸡蛋,想换些盐,却不愿意要卢布。
[史料应用]
答案: (1)严峻形势:工农群众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强烈不满,所需的各种生活物资严重匮乏,货币贬值,苏维埃政权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原因:①长期战争对经济的严重破坏,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严重损害了群众的利益
结束放映
返回导航页
(2)根据材料二判断,列宁准备采取什么措施克服困难?实行这项措施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分别是什么?
材料二 在俄国小农占了人口的绝大多数,我们必须迁就农民,必然②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这样农民才会得到鼓励。
答案:(2)措施:新经济政策。出发点: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根本目的: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史料应用]
结束放映
返回导航页
(3)材料三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4)从材料一到材料三的经济变化反映了什么实质性问题?有何启示?
材料三 ③第二年(1922年),社会景况顿然改观。街市上人山人海,农家妇女、老人、工人、学生……种种色色的人簇拥在一处。这里一批白面包、香肠、火腿、牛奶、糖果点心,那里一批小褂、绒裤、布匹……唔!多得很呢!政府与农民的关系也得到了缓和。苦尔斯克(即库尔斯克)农民对于新经济政策中的粮食税很满意。商业也活跃了起来,商店、面包房、咖啡馆也都开张了。
答案: (3)说明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取得明显成效,苏俄经济迅速恢复,物质(商品)开始丰富,受到工农群众的欢迎,工农联盟得到巩固。
(4)实质: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启示:进行经济建设时必须依据本国国情,实事求是,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史料应用]
结束放映
返回导航页
【临考视窗】
综合考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运用史料、创设新情境,考查斯大林模式的内容及影响。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经验教训。
结束放映
返回导航页
(2013·高考海南卷)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颁布法令,宣布一切土地为全民财产,禁止土地买卖、出租等。粮食 税颁布后的1922年,全俄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颁布了《土地劳动使用法》,允许出租土地和使用雇佣劳动。 该政策的出台和实施表明(  )
A.以往的土地法令被彻底废除
B.农村个体经济的合法地位得到承认
C.农业改革进一步发展
D.商品经济的主导地位得到巩固
[高考例析]
第一步 定时空
1922年
第二步 明考点
本题考查新经济政策
结束放映
返回导航页
(2013·高考海南卷)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颁布法令,宣布一切土地为全民财产,禁止土地买卖、出租等。粮食 税颁布后的1922年,全俄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颁布了《土地劳动使用法》,允许出租土地和使用雇佣劳动。 该政策的出台和实施表明(  )
A.以往的土地法令被彻底废除
B.农村个体经济的合法地位得到承认
C.农业改革进一步发展
D.商品经济的主导地位得到巩固
第三步 析选项
错在彻底这一词上,不符合苏维埃的性质 ,A不正确 。
不能和材料相呼应,过于武断,和材料前半句冲突 ,B项不正确 。
题干材料是1922年颁布的,粮食税之后的进一步对农业的改革 ,C正确。
新经济政策只是在一定范围内实行商品经济谈不上主导 ,D不正确。
C
结束放映
返回导航页
[借题发挥]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结束放映
返回导航页
2.列宁与斯大林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比较
(1)过渡方式的区别:
在列宁领导下,找到了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向社会主义逐步过渡的正确途径;到斯大林时期结束了新经济政策,从而取消了应有的经济手段,单纯利用行政手段,最终形成高度集中的经济行政体制。
(2)过渡思想的对比:
列宁的逐步过渡是正确的,是落后国家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斯大林在很大程度上背离了这一思想,过分强调生产关系的变革,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道路,造成农业的长期落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失调。
结束放映
返回导航页
3.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结束放映
返回导航页
4.二战后苏联的改革各自的缺失及经验
(1)缺失: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全盘否定,有利于推动对僵化模式的改革,但也造成人们思想混乱,增添改革的阻力;勃列日涅夫宣布苏联已经建成“发达社会主义”社会的做法,忽视了对经济困难的充分认识,阻碍了改革的进程;直接原因为戈尔巴乔夫转向政治体制改革太快,导致国内局势逐渐失控。经济改革的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改革中阻力重重。
(2)教训: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要处理好政策、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社会主义改革必须走改革开放和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社会主义改革必须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为宗旨。
结束放映
返回导航页
1.(2013·高考广东文综卷)针对曾把农民出售粮食和其他农产品视为投机倒把并予以惩办的做法,某国领导人指出:“投机倒把活动,如果从政治经济学意义上来理解,那它和‘正当’贸易就区分不开来。”体现该领导人这一观点的措施是(  )
A.允许农民进行商品交换
B.推行农业集体化
C.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
D.实行余粮收集制
[尝试应用]
A
结束放映
返回导航页
2.(2013·全国卷新课标Ⅰ)1952年,苏共领导人马林科夫在十九大的政治报告中指出:“今年谷物的总收获量达到80亿普特,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总收获量比1940年增加了48%。以前认为是最尖锐、最严重的问题——谷物问题,就这样顺利地解决了,彻底而永远地解决了。”这一论断(  )
A.与实际情况完全相符
B.成为加快工业化的依据
C.是对农业改革的肯定
D.是对斯大林模式的维护
[尝试应用]
D
结束放映
返回导航页
3.(2013·全国卷新课标Ⅱ)1931年,斯大林说:“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100年。我们应当在10年内跑完这段距离。”这一思想(  )
A.完全符合当时的苏联国情
B.推动了苏联经济模式的形成
C.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致
D.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
[尝试应用]
B
结束放映
返回导航页
1、高考要求:
高考历史评分细则明确规定“用词不准或词不达意者”,均只给少量分数甚至不给分。由此可见准确使用专业术语在高考答题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历史学科有许多概念和专有名词必须准确表达,绝不能张冠李戴,也不能滥用文学性的修饰语,历史卷不能当成语文卷来答,回答历史问题更不可写成“散文”。
结束放映
返回导航页
2、存在的问题:
在阅卷过程中看到考生在回答问题时经常会用到“两半社会”“马哲”等缩写,还有“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等名词,还有的将三大改造写成“三大改革”,公有制写成“共有制”等。这些笔误一方面反映了考生比较粗心,另一方面也能反映出对某些概念的理解不到位。建议同学们在读书时勤动手,边读边写。这样你对那些要掌握的重点就会写得比较熟练,就不至于犯这样的低级错误了。
结束放映
返回导航页
3、答题技巧:
每门学科都有自己的学科语言,解答历史试题时,既不能自造历史名词,也不能用口头语言、文学语言。要充分尊重历史学科语言的严肃性和科学性,采用教材中的标准概念,用正确的观点和恰当的语言来阐述史实、分析史料、评价人物。运用课本语言来答题能够提高答题的准确性,避免语言漏洞
结束放映
返回导航页
[经典示例]
(2013·高考福建文综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增加财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真正的和唯一的基础只有一个,这就是大工业。如果没有资本主义的大工厂,没有高度发达的大工业,那就根本谈不上社会主义,而对于一个农民国家来说更谈不上社会主义了……不挽救重工业,不恢复重工业,我们就不能建成任何工业,而没有工业,我们就会灭亡而不成其为独立国家。
——摘自《列宁全集》
材料二 苏维埃国家在原则上不能靠采取如劫掠殖民地或战败国人民一类的龌龊办法吸收工业化资金的。至于借用外债的这种办法,苏联却没有加以利用的机会,因为资本主义国家拒绝借款给苏联。
——摘自《斯大林选集》
结束放映
返回导航页
材料三 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因此我国共产党也就拒绝了“通常的”工业化道路,而从发展重工业开始来实行国家工业化。
——摘自《斯大林选集》
材料四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从1953年起,我们就要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了,准备以20年时间建成中国的工业化……但是首先重要并能带动轻工业和农业发展的是建设重工业;《论十大关系》实际上是思考开辟一条跟苏联有所不同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八大进一步确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即“尽可能迅速地实现国家工业化”……实现国家工业化是中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
结束放映
返回导航页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时苏维埃政权为什么要实施快速工业化战略。(9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是如何为工业化打基础并找到资金的。(10分)
(3)材料三中所说的“通常的”工业化道路是什么?结合材料二、三,以英国为例加以说明。(8分)
(4)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明新中国初期工业化的基本设想,并分析这一设想与苏联的工业化道路有何不同。(9分)
结束放映
返回导航页
[名师点评] 
学习历史,回答历史问题也就是“重新思考”历史,因为我们所思考的历史,所回答的历史问题几乎都是前人思考过的,历史学科有社会教育功能,历史要素、历史结论的表述是很严格的。用历史语言回答历史问题,可以使答案更加规范,表述更条理清晰,有助于得到高分。
结束放映
返回导航页
[解题流程]
1、读材料注意历史语言
(1)“速读”可知本题以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对工业化的相关论述为载体考查苏联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2)“细读”材料一列宁认为苏维埃政权必须迅速工业化,材料二、三斯大林认为苏联工业化必须解决资金问题,应当优化发展重工业。材料四毛泽东认为中国应开辟一条与苏联不同的工业化道路
(3)“精读”材料一反映苏维埃政权工业基础薄弱,应用发展大工业。材料二反映苏联面临工业化资金短缺的现实问题。材料三反映苏联需要发展重工业实现工业化。材料四是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明确提出要合理发展重工业、轻工业,实现工业化要注意从每则材料中找出中心论点
结束放映
返回导航页
[规范作答](注意用历史语言回答历史问题)
(1)苏维埃政权是当时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处于敌对势力包围中;经济技术落后,国防薄弱;如不快速发展重工业、实现工业化,经济、技术就不能独立,政权将被扼杀。(9分)
(2)实行企业国有化、农业集体化;政府把国有企业利润集中收缴;征收农业税;以艰苦奋斗、厉行节约等方式筹集工业化资金。(10分)
(3

------【以上为无格式内容概要,如需完整内容请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