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22.文学的繁荣

免费下载高中历史必修3《第22课:文学的繁荣》ppt课件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免费下载高中历史必修3《第22课:文学的繁荣》ppt课件免费下载高中历史必修3《第22课:文学的繁荣》ppt课件免费下载高中历史必修3《第22课:文学的繁荣》ppt课件
19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的政治和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而文学艺术作为社会现实的一面镜子,必将生动的反映这一社会变迁。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第22课:文学的繁荣
第23课:美术的辉煌
第24课:音乐与影视艺术
2016-9-6
文学

繁荣
浪漫之“美”
第一篇章
心灵的激荡——浪漫主义文学
浪漫主义(romanticism),是一种对社会现状强烈不满,强调抒发个人情感、积极追寻理想世界的思潮,是盛行于欧洲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一种文艺思潮。
浪漫之“义”
为什么在那个时代会出现这样一种批判现实、热烈追求理想的浪漫主义呢?
材料一:
浪漫之“析”
工业革命
材料二:英国工业革命后法国大事记
1789年法国大革命开始
1792—1804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804—1815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帝国)
1815—1830复辟的波旁王朝(封建专制统治)
1830—1848七月王朝
1848—1852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1852—1870法兰西第二帝国
浪漫之“析”
浪漫之“析”
1820—1823西班牙革命(反对专制统治)
1820—1821意大利革命
1821—1829希腊独立战争
1825—1826俄国革命(要求废除农奴制)
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
1830年比利时革命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
动荡的欧洲
启蒙运动引导了法国大革命,但法国大革命之后,并没有建立起启蒙思想中的理想社会。相反,暴力、恐怖和战争似乎嘲弄着人们的理性。在理性缺失的现实面前,一种反叛、变革的情绪在各个领域滋生,最终汇成了巨大的浪漫主义潮流。
——复旦大学赵立行《世界文明史》讲稿
卢梭
材料三:
浪漫之“析”
工业革命的发生与扩展。社会贫富分化加剧,批判现实。
法国大革命的冲击。欧洲民族、民主运动兴起。讴歌革命,讴歌英雄。
启蒙运动的理想与社会现实的强烈反差。对失望情绪的一种宣泄。
经济
政治
思想
浪漫之“析”
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及作品
欣赏短片《巴黎圣母院》
爱斯美拉达:
外表美丽且心地善良。
克罗德:
外表体面但内心险恶。
卡西莫多:
外表丑陋但内心纯真。
丑在美的旁边,
畸形靠近优美,
丑怪藏在崇高背后,
美与丑并存,
光明与黑暗相共。

——雨果:《巴黎圣母院》
特征:创作风格上,情节离奇,想象力丰富,充满夸张、对比等
材料一、他们(浪漫主义者)挣脱古典主义的理性对文艺创作的束缚,强调创作自由、把情感和想象提到首要地位。华兹华斯就提出“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赫兹里特主张“诗歌是想象和激情的语言”
-------邹纯芝:《浪漫主义文学》
特征:浪漫主义文学偏重于表现主观理想,抒发强烈的个人感情,深入挖掘人类的情感世界
雪莱的《西风颂》
请把我枯死的思想向世界吹落,   让它像枯叶一样促成新的生命! 哦,请听从这一篇符咒似的诗歌, 就把我的话语,像是灰烬和火星   从还未熄灭的炉火向人间播散! 让预言的喇叭通过我的嘴唇 把昏睡的大地唤醒吧!西风呵,
如果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
——《西风颂》节选
下列有关浪漫主义文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出现于18世纪末到19世纪30年代
是知识分子对启蒙运动所宣扬的理性王国感到失望,开始寻找新的精神寄托
C.雨果是著名的浪漫主义文学大师
D.侧重于对现实的批判和揭露
D
现实之“丑”
第二篇章
碰撞与冲突——现实主义文学
材料一: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欧几个主要国家最后战胜封建主义的时期。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巩固,使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和各种社会弊病日益显露和激化,“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面对这种冷酷的社会现实,“人们终于不得不用冷静的眼光来看他们的生活地位、他们的相互关系”. ——朱维之、赵澧《外国文学史》
(1)资本主义制度逐渐巩固,但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2)社会道德观念和文化价值观念发生变化——拜金主义
现实之析
阅读材料,归纳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
法国现代小说之父——巴尔扎克
现实主义作家托尔斯泰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安娜 · 卡列尼娜》
马克·吐温
是美国的幽默大师、小说家、作家,亦是著名演说家。虽然其家财不多,却无损其幽默、机智与名气。其交游广阔,威廉·迪安·豪威尔士、布克·华盛顿、尼古拉·特斯拉、海伦·凯勒、亨利·罗杰诸君,皆为其友。他曾被誉为:文学史上的林肯。“马克·吐温”是其最常使用的笔名,一般认为这个笔名是源自其早年水手生涯,意思是“两个标记”。《顽童流浪记》是《汤姆·索亚历险记》的续集,严肃的气氛比后者更为浓厚。这书成为了美国大部分学校的必修书 。
幽默大师马克·吐温
材料二 批判现实主义的文学大师巴尔扎克曾说,他的创作,是充当法国社会的书记员,编制恶习,和德性的清单,搜集事实,刻画性格、选择社会主要事件,塑造典型性格。
——别林斯基 :《批判现实主义》
阅读下列材料,归纳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
特点:关注社会问题,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
现实主义的创作格言:
浪漫主义的创作格言:
生活就是这样
生活应该是这样
浪漫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都是人们对社会现实不满情绪的反映,区别在于前者的本质特征是它的主观性,往往把理想作为现实加以描写和歌颂;而后者即是以客观真实的生活作为描写对象,揭露社会现实的黑暗。
2、《人间喜剧》之所以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百科全书”,主要是因为
①它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
②展示了19世纪前期整个法国的社会生活
③在揭露资本主义社会金钱的罪恶方面入木三分
④涉及各个学科
A、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 D、 ②④
C
第三篇章
20世纪的世界文学
材料:现代派文学是帝国主义时代资产阶级社会的产物。20世纪以来两次伤亡惨重的世界大战,接连不断的经济危机,十月革命的胜利,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被压迫人民的解放斗争,都对欧美各国为数众多的中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
——朱维之、赵澧《外国文学史》
两次世界大战、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和严重的社会问题。
根据材料概括现代主义文学诞生的背景。

《老人与海》的主题思想是人要勇敢地面对失败。小说中的渔夫桑提亚哥在同象征着厄运的鲨鱼的斗争中虽然失败,但他坚忍不拔,在对待失败的风度上取得了胜利。小说中有一句名言:“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等待戈多》写两个流浪汉在荒野路边的一棵树下等待戈多,用各种无聊的动作和对白来消磨时光。至于戈多是谁,为什么要等他,剧中没作交代,唯一的主题便是等待。
戈多与其说是个人,不如说是一种物质、一种渺不可见的希望。戈多实际上是一种象征,是现代西方人的精神寄托,是处于困境中的迷惑不安的人们对于未来若有若无的期望。借两个流浪汉之口阐明“在人类的荒诞处境中所感到的抽象的心理苦闷”这一戏剧主题。
《等待戈多》
爱斯特拉冈:咱们走吧。
弗拉季米尔:咱们不能。
爱斯特拉冈:为什么不能?
弗拉季米尔:咱们在等待戈多。
4.荒诞派戏剧经典作品《等待戈多》中只有一个场景和六
个人物,戈多是“焦点人物”。人们望眼欲穿地盼着他到
来,但他始终没有露面。他是什么人,要来干吗,人们为
什么等他等等,都是一个谜。这样的剧情似乎荒诞不经,
却含有很大的隐喻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表现西方人的危机意识,揭示人类生存现状的荒诞
B.表现了“人类在一个荒谬的宇宙中的尴尬处境”
C.表现了人们对未来充满希望和神秘的憧憬
D.反映了在绝望中等待渺茫希望的西方现代人的共同心理
C
苏联文学
十月革命的胜利,苏维埃共和国建立;
社会主义建设使苏联社会取得巨大变革
背景
代表作
高尔基: 《母亲》
奥斯特洛夫斯基: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它给予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就能够说:“我已把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这段名言反映了苏联文学的一个显著特点,充满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它表现了作者要为建立人类社会美好未来奋斗的人生态度。
比较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与苏联文学的差别,并思考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差别?
差别:空虚、迷惘、痛苦 —— 朝气蓬勃、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原因:西方的社会危机引发精神危机 —— 苏联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2.特点:表现爱国主义精神和反殖民主义压迫思想。
亚、非、拉美文学
泰戈尔《戈拉》
鲁迅《呐喊》
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3.代表人物及代表作:
1.背景: 20世纪,民族主义运动高涨
泰戈尔(印)
代表作有诗集《吉檀迦利》和长篇小说《戈拉》。 亚洲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1913年)。
请容我懈怠一会儿,来坐在你的身旁。我手边的工作等一下子再去完成。   不在你的面前,我的心就不知道什么是安逸和休息,我的工作变成了无边的劳役海中的无尽的劳役。   今天,炎暑来到我的窗前,轻嘘微语:群蜂在花树的宫廷中尽情弹唱。   这正是应该静坐的时光,和你相对,在这静寂和无边的闲暇里唱出生命的献歌。
材料一 1913年,泰戈尔凭借其著名长诗《吉檀迦利》荣获了诺贝尔文学奖。得奖评语这样写道:“由于他那至为敏锐、清新与优美的诗;这诗出之以高超的技巧,并由他自己用英文表达出来,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业已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
上述材料反映了当时世界文学发展的什么特点?面对19世纪中期以来的世界文化交流,有人认为这是资本主义国家对亚、非、拉等国的文化侵略,应该抵制;也有人认为这是不同文化的碰撞、融合,被侵略国家应当有选择地吸收外来文化,发展本国文化。谈谈你的看法。
特点: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东方文化得到世界的承认。
看法:资本主义文化既有精华,又有糟粕;被侵略国家要辩证地看待外来文化,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交流中充实和发展自己
1.(08海南历史)鲁迅在回忆20世纪初年的情形时说,“有人说G·Byron(拜伦)的诗多为青年所爱读,我觉得这话很有几分真。就自己而论,也还记得怎样读了他的诗而心神俱旺。”当时爱国青年喜读拜伦作品,主要是因为它(    )
A.与文学革命运动的方向一致         
B.继承了欧洲古典文学的传统
C.具有批判现实主义的精神特质      
D.充满追求自由和解放的浪漫主义精神
D
2.(09安徽文综卷)19世纪30年代以后,欧美文学的主流着力于表现社会生活、关注社会问题、揭示社会矛盾、批判社会罪恶。属于这一文学主流的名著是
A.《大卫·科波菲尔》       B.《老人与海》
C.《巴黎圣母院》         D.《等待戈多》
A
3.(2009广东文基)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所属的文学流派是
A.现代主义         B.现实主义      
C.浪漫主义          D.印象主义
B
4.(2009天津文综历史)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生动地描述了俄国贵族的生活。它所属的文学流派是
A.古典主义      B.现实主义      
C.浪漫主义      D.现代主义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