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统编本/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12.《论语》十二章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统编本/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 - 12.《论语》十二章

  • 格式:  PPT
  • 大小:  1.14M    35张
  • 时间:  2016-12

免费下载《第12课:论语十二章》ppt课件(七年级上册语文)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免费下载《第12课:论语十二章》ppt课件(七年级上册语文)免费下载《第12课:论语十二章》ppt课件(七年级上册语文)免费下载《第12课:论语十二章》ppt课件(七年级上册语文)
《论语》十二章
孔 子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zōu)邑(yì)(现山东曲阜fù)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他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和传播,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1)、政治思想
孔子创立了以“仁”(即仁爱、爱人)为核心的道德学说,政治上主张“仁政”( “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都是他的做人准则。
2、孔子思想
2、孔子思想
(2)教育思想
重视教育的作用
提倡“有教无类” (一视同仁)
“诲人不倦”
“因材施教”
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录下来,作成《论语》。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孟子》《大学》《中庸》并称“四书”,(《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北宋宰相赵普赞曰:“半部论语治天下”。
《论语》简介
检查预习
论语


三省




lún
yuè
yùn
xǐng
wǎng
dān
dài
gōng
陬邑
zōu yì


逾矩

yújǔ

为人谋而不忠乎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逝者如斯夫
wèi
yòu
hào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1、子曰:“学 而 时习之,不 亦 说 乎 ?

有朋 自远方来,不 亦 乐 乎?人不知

而不 愠,不亦 君 子 乎 ? ” (《学而》)
按时
先生,指孔子
通“悦”,愉快
生气,发怒
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代指学习的内容
也、也是
了解
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温习,不也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却不发怒(怨恨),不也是君子的行径吗?
志同道合的人
表顺接,然后
表转折,却
复习,
温习
固定句式:“不亦……乎?”译作“不也是……吗?”

第一句讲:
学习方法(学而时习)
第二句讲:
学习交友的乐趣
第三句讲:
个人修养
【本章主旨】这一章主要谈了什么?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
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每天
泛指多次
自我检查,反省
自己
wèi
忠心,尽心
真诚,诚实
老师传授的知识
复习
zēng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

(《学而》)

1、这一章主要讲治学的人要做到什么?
【本章主旨】
要加强个人思想道德修养。
这句中所包含的成语:三省吾身
3、子曰:“吾十有五 而志于学,三十 而立,四十而不 惑,五十 而知 天命,六十 而耳顺,七十 而从心所欲,不逾 矩。”
同“又”
表顺承,就
迷惑、疑惑
独立做事情
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越过、超过
规范
能听得进不同意见
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对各种言论能明辨是非,到七十岁才可以随心所欲,又不会超出规矩。
【本章主旨】孔子自述他学习和提高修养的过程
①十五岁到四十岁:学习领会
②五十、六十岁:安心立命,不受外界左右
③七十:主观意识和做人规则融合为一
1、从本章来看,学习和修养的过程可分为
几个阶段?
2、我们从这一章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道德修养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循序渐进。
4、子曰:“温故 而知新,可 以 为师矣.”
做,成为
得到新的体会,悟出新的道理
旧的知识
温习
可以
凭借
表承接,就
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从而得到新的体会与理解,可以凭借这一点成为老师。”
本章谈学习方法:温故知新。强调 独立思考的必要性。
“温故”和“知新”是不是两件并列的事?该如何理解?
并非并列的两件事,关键在于要“知新”。
5、子曰:“学而不思 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表转折,却
迷惑
表转折,却
疑惑
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便会迷惑而无所得。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有害。”
本章讲学习方法,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不可偏废其一。
让我们回顾下课文内容
6、子曰:“ 贤 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 不堪其忧,回也 不改其 乐。贤哉,回也!”
品质高尚
能忍受
乐趣
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清苦,颜回却不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相当于现在的碗
本章赞扬了颜回乐于学习、安于贫困的品质。
7、子曰:“知 之 者 不如 好之者,好之者 不如乐之者。”
代词,学问
……的人
喜欢、爱好
以……为乐趣
名词意动
孔子说:“对于学习,了解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
本章阐述了学习态度:以学习为快乐。
这一段运用了什么修辞?顶真。
讲学习的三个层次:知、好、乐,层层推进,使说理更加透彻,令人信服。
8、子曰:“饭 疏食 饮水,曲肱 而枕之,乐 亦在 其中矣。不义 而 富且贵,于我 如浮云。”
吃饭
名词作动词
粗粮
冷水
弯着胳膊
(表修饰)
乐趣
正当手段
对于
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本章讲个人道德修养,要有正确的财富观
表修饰,不译
9、子曰:“三人行,必有 我师焉。择其善者 而 从之,其不善者 而改之。”
几个
在其中
表顺承
跟从、学习
走路
一定
选择
好的方面,优点
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作我的老师的人。我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好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的缺点。”
本章讲学习态度: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有没有类似的毛病。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河、河流
流逝

舍弃
孔子在河边感叹道:“一去不复返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
本章讲时光易逝,应珍惜时间。
本章运用了什么修辞?比喻。用流水日夜不停、一去不返来比喻时间的飞逝,指出时间的宝贵。
11、子曰:“三军 可夺帅也,匹夫 不可夺志也。”
军队
普通人
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本章讲一个人应当坚定信念、矢(shĭ)志不渝。
免费下载:本单元试卷或课文练习
如果试卷不会下载,请先学习下这个:免费下载教程
试卷内容非常多,可以拉到网页底部进行“翻页”“下一页”
12、子夏曰:“博学 而 笃志,切问 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广泛
表并列
坚守
恳切
仁德
表并列
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坚守自己的志向,遇不明事能恳切地向别人发问,多考虑当前的问题,仁德就在其中了。”
本章讲坚定信念、广泛学习。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第一章)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第四章)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第五章)

4、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第十二章)
学习方法:
学习态度:

1、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第六章)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第七章)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第九章)

4、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第十章)
修身做人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第一章)
2、吾日三省吾身(第二章)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不逾矩(第三章)
4、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第六章)
5、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第八章)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第十一章)
通假字
不亦说乎
说:同“悦”,喜悦、高兴。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有:同“又”,放在整数与零数之间。
古今异义
不亦君子乎
古: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今:泛指品德高尚的人

可以为师矣
古:可以、凭借
今:可能、许可
古今异义
饭疏食饮水
古:粗劣
今:疏通、疏散

饭疏食饮水
古:冷水
今: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
古今异义
匹夫不可夺志也
古:普通人
今:无学识、无智谋的人

吾日三省吾身
古:多次
今:数词,三
判断下列句中“而”字的用法:

(1)人不知而不愠

(2)为人谋而不忠乎

(3)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5)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表转折)
(表转折)
(表转折)
(表承接)
(表承接)
(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7)曲肱而枕之

(8)不义而富且贵

(9)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0)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表转折)
(表修饰)
(表修饰)
(表承接)
(表并列)
成语归纳
不亦乐乎
三省吾身
三十而立
温故知新
不舍昼夜
三人行,必有我师
择善而从
逝者如斯
匹夫不可夺其志
1、子曰:“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3、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4、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5、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6、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课外拓展阅读
它是指: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家思想的精华,所揭晓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孔子所强调的是,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之时切勿心胸狭窄,而应尊重他人,平等待人,宽宏大量。倘若自己所讨厌的事物,硬推给他人,不仅会破坏与他人的关系,也会将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