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语文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长城谣
  • 资料信息
  • 科目: 

    语文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 长城谣

  • 格式:  PPT
  • 大小:  1.45M    26张
  • 时间:  2016-12

《长城谣》说课ppt课件(26页)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长城谣》说课ppt课件(26页)《长城谣》说课ppt课件(26页)
梦觅汉唐
寻不尽文化长城的层层拓片
飞越关山
跨不过岁月长河的滔滔巨浪
说课设计
长城谣
泉港山腰中学
庄鸿江
一、说教材
二、说教学重点、难点
三、说教法
四、说学法
五、说教学过程
六、说板书
七、说课后反思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
《长城谣》是语文出版社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现代诗两首》这篇课文中的其中一首诗歌。在这一单元所收录的五首诗歌中,不仅文情并茂而且每一首诗中都蕴含着深刻而真挚的感情,寄托了发人深省的哲理,读后让人动情,启人深思。
这一单元安排了学生学习阅读不同时代不同作者的诗歌作品,可以让学生认识诗歌形式的多样性和诗人情感的丰富性。《现代诗两首》都是台湾著名现代诗作家的作品,都体现了诗人特有的思乡之情。《长城谣》是一首富有民歌谣曲风味的佳作,对这首诗歌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于诗歌的热爱,让学生了解诗歌语言和意境的优美、鲜明的节奏和和谐的韵律,是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获取独特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爱国爱乡的情感的好教材。
2、教学目标:
《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结合《长城谣》这首诗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学习诗歌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写法;
(2)了解诗人的写作风格。
能力目标:(1)把握诗歌表现的主题,体会诗歌抒发的情感。
(2)学习诗人在诗歌创作中的创新(反观历史)的手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诗人对故乡、对祖国的眷恋之情。
3、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虽已初步具有感知分析诗歌意境的能力,但学生学习中仍会出现抓主题难,明意境难的现象,因此,在教学中要考虑让学生多读,保证学生质疑问难的时间,要多让学生采用合作、探究的方法来学习,要重视引导,多给学生鼓励。
二、说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八年级学生认知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及诗歌知识的基础,结合本文特点,设置教学重点、难点如下:
重点:(1)把握诗人将抽象的感情具体化。
(2)在反复朗读中加深对诗歌的感悟,获得审美愉悦。
难点:(1)理解诗中含义深刻的词语。
(2)在背诵的基础上想象联想。
三、说教法
叶圣陶老先生提出:“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我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质疑、合作、探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进行归纳、补充。
在教学时,我采用情境设置教学法、质疑点拨法、朗读法、讨论法达到师生互动,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本节课的知识。
情境设置法: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创设情境,对学生进行感观教育。
长城谣
———— 席慕容
席 慕 容:蒙古族女诗人,她是蒙古族王族之后.1943年出生于重庆,长在台湾。13岁时在日记里写诗,1981年出版第一部诗集《七里香》,一年内再版七次。席诗多写爱情、人生、乡愁,清新易懂,使其拥有大量的读者。20世纪八十年代回故乡。
尽管/城上城下/争战了一部历史 尽管/夺了焉支/又还了焉支 多少个隘口/有多少次的悲欢啊 你/永远是个/无情的建筑 蹲踞在/荒莽的山巅 冷眼/看人间恩怨

为什么唱你时/总不能成声
写你/不能成篇
而一提起你/便有烈火焚起
火中/有你/万里的躯体
有你/千年的面容
有你的云 你的树 你的风

敕勒川 阴山下
今宵月色/应如水
而黄河/今夜/仍然要从你身旁/流过
流进我/不眠的梦中
质疑点拨法:通过学生预习课文,产生疑问点,教师适时点拨,从而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增强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加强对课文的理解讨论,从而避免过多过杂的讲解。
朗读法:每一首诗歌都有它独特的意蕴,只有反复朗读,才能领会其中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内涵。
讨论法:引导学生充分发挥集体智慧、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乐趣和感受成功的喜悦。
四、说学法
在教学中,我着力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先让学生朗读,再听录音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然后让学生带着自己的初读诗歌的疑问加入小组讨论,小组讨论在自主的基础上共同探讨,对仍有争议的问题,提出来,我再把它整理到黑板上,全班作进一步研究,争取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敏锐的思维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我还设计了两个拓展创新题,让学生自由想象,开拓思维的视野。
五、说教学过程
1、结构设计:
采用“初读——质疑——细读——初步解疑——点拨——解疑——再读”的结构。
整个教学过程以朗读为纽带,以诗歌意境剖析为重心,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
2、具体操作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欣赏董文华的《长城长》。
2、展示学生查找的关于长城的资料。(利用投影仪)
3、导入课题。
(二)介绍作者及作品(学生展示自己的查找资料)
(三)朗读训练
(四)合作探究,质疑活动
1、学生提出自己在预习过程中的疑问,小组讨论。
2、教师整理学生的疑问写在黑板上。师生思考交流:
(1)如何理解每节诗的内容?
(2)这首诗采用什么方式来抒情?抒写什么情怀?
(3)为什么还写黄河?
(4)如何理解诗中第一节“无情”“蹲踞”“冷眼”等词语的含义还有哪些词你写得不错?
(5)诗中结尾诗人说黄河“流进我不眠的梦中”,既然“不眠”,何来的“梦”呢?矛盾吗?
19
尽管/城上城下/争战了一部历史 尽管/夺了焉支/又还了焉支 多少个隘口/有多少次的悲欢啊 你/永远是个/无情的建筑 蹲踞在/荒莽的山巅 冷眼/看人间恩怨
作者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抒写一部浩浩荡荡的长城史,两千多年的争战和杀伐,历尽沧桑,长城见证人世间的悲欢离合。
“无情”的深刻含义:指面对历史的变迁、争战,长城依然屹立不动,成为历史的见证!
思考“无情”、“蹲踞”、“冷眼”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蹲踞:突出了长城的雄伟的姿态!
冷眼:长城冷静地对待面对人世间的一切是非、成败、荣辱!
为什么唱你时总不能成声
写你不能成篇
而一提起你便有烈火焚起
火中有你万里的躯体
有你千年的面容
有你的云 你的树 你的风
抒发依恋和赞美之情
“总” 字突出日夜牵挂故乡!
“一”和“便”:再次地突出心系长城,魂牵梦绕,挥之不去的感情!视长城为自己的根基,一种精神的寄托!
长城在作者心中: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像征了!一部长城史也就是一部中华民族苦难的史,也像征着中华民族的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
身居他乡,心系故国,好梦难圆,夜不能寐。借梦境深刻表达出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敕勒川 阴山下
今宵月色/应如水
而黄河/今夜/仍然要从你身旁/流过
流进我/不眠的梦中
想像故乡的夜景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也是诗人寄托乡愁乡思
的意象。除此之外,请举出中华民族的象征体。
黄河
本诗所采用的手法:
咏物抒情
长江
泰山
黄山
(五)学生针对问题自主讨论,讨论后,整理自由发言,教师归纳。
(六)朗读,再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七)知识拓展目的,培养学生的想象创新能力。
《现代诗两首》中的两位诗人都是台湾诗人,同学们设想一下,如果两位诗人在槐花飘香的季节里,终于回到他们日思夜想的故乡,并且在长城上两人相遇了,两位诗人会说些什么呢?
(八)拓展阅读
乡 愁
席慕蓉 故乡的歌 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 响起 故乡的面貌 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望 仿佛雾里的 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六、说板书设计
长 城 谣
席慕容
长城 敕勒川
象征 → 情 → 故乡
黄河 (祖国) (思乡) 阴山
七、说课后反思:
①在备这一节课时我结合了新课标及教参设计的教学内容,着力培养学生朗读、欣赏诗歌,体会诗歌意境的能力,同时也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
②我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结合图片,对学生进行感观教育,加深了他们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③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给予学生朗读点评时间太少,而且我讲的时间也显得过多,使得课程时间略显仓促。两位诗人相合场面的想象如果让学生写成想象作文,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