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入学考试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 - 入学考试

  • 格式:  DOC
  • 大小:  176K    9张
  • 时间:  2016-02

古泉中学2014-2015学年度人教版九九年级第一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卷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古泉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开学检测
九年级语文试卷
命卷人: 爱咋咋地
(总分:100分 其中卷面3分 时间:120分钟)
积累与运用。(23分)
1.古诗文默写(8分)
(1) ,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山气日夕佳, 。   (陶渊明《饮酒(其五)》)
(3)人有悲欢离合, 。 (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4)安得广厦千万间,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 ,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
(6) ,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其一)》)
(7)山回路转不见君,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8)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气象万千。(范仲淹《岳阳楼记》)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7分)
“孝”是稍纵既逝的juàn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 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声问候,也许是一杯清茶;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zhǐ尺的一个口信;________________……在“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3分)
juàn( )恋, zhǐ( )尺, 花团锦簇 ( )
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2分)
(3)仿照文中画线句子,在横线上再补写一句。(2分)
3.2014年8月,宣城市开展“创建全国卫生、文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城市”为主题的系列活动(简称“三城同创”)。下面是某学校活动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8分)
我学校围绕宣城市“三城同创”主题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文明教育实践活动,制作了一批宣传牌。内容是《宣城市民“十要”、“八不”、“三管好”》,其中一条就是“管好自己的手,不乱扔垃圾”。小杨同学不以为然,在路过宣传牌时故意扔下手中的糖纸垃圾。别人批评他:“不要扔嘛,讲一点社会公德。”他笑着回答:“我这是不怕牺牲献出爱心,牺牲了我的形象,却能给清洁工阿姨带来工作,何乐而不为?如果都不扔,她们不是失业了吗?”
(1)如果你是小杨的同学,你会怎样劝说他?(2分)
(2)班主任老师在与小杨谈话后,觉得需要在班级开一次主题班会,请你拟定符合本次教育实践活动的班会主题。(2分)

(3)校团委举行“讲文明,树新风”演讲比赛,下面是王华同学演讲稿的部分内容,请你按要求进行修改。(4分)
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A]是否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做个文明中学生的关键。文明其实很简单。只要我们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从小事做起,坚信“滴水汇成河,千河聚成海”,[B]我们就能够缔造文明的社会氛围,培养和谐的社会风气。
①画线句[A]有语病,应该修改成 。(2分)
②画线句[B]中“ ”一词使用不当,可以换成“ ”(2分)
阅读理解(44分)
(一)屋檐下游走的光阴(16分)
①“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闲读宋词,陶醉于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的美好乡村生活里,更勾起了我对屋檐的美好记忆。
②屋檐,是属于故乡、属于童年的。
③小时候,在故乡的小山村里,住的是泥墙瓦屋顶的老屋,老屋有大大的屋檐,像伞一般守护着我度过快乐的童年。
④每年的春讯是屋檐下的燕子告诉我的。当屋檐下空寂了一冬的燕巢又响起唧唧喳喳的呢喃,当屋檐下露出几只憨憨的黑色小脑袋、当一个个黑色的剪尾划过屋檐,我便知道,春天来了。小时候大人告诉我们燕子是益鸟,村里所有人都爱护着燕子,也以燕子在自家的屋檐下筑巢为荣。那时候我们爱做的一件事就是,挨着各家房子的屋檐寻觅,寻找有没有燕巢。长大后读诗书,读到唐代诗人皇甫冉的《赋得檐燕》:“拂水竞何忙,傍檐如有意。翻风去每远,带雨归偏驶。令君裁杏梁,更欲年年去。”以及南朝吴均《山中杂诗》中:“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这些诗句,总能勾起我对屋檐与燕子的阵阵怀想。
⑤小时候炎热的夏天,我与外祖母在屋檐下纳凉。白晃晃的阳光透过屋檐投射到斑驳的泥墙上,光影灵动。(A)外祖母躺在一张凉椅上,我趴在她旁边睡觉,她紧紧地握一把葵扇,轻轻地摇扇,摇下凉快和无数童年的故事,摇下缓慢流淌的时光。锄头、铲子、铁耙子,铁叉子静静地靠在泥墙旁,以标点符号的姿势,记录着农家人的农耕岁月。骄傲的大公鸡在屋檐下昂首挺胸地踱着步,发出动人的声音,谦虚的小花猫在墙根旁安静地睡觉……一切如此安详宁静,仿佛一幅静物工笔画。
⑥屋檐下看雨听雨又是另一番景致。下雨的时候,屋外是潮湿的世界,大雨顺着屋檐开始流淌,起先是雨珠子,滴滴答答,一声,两声……(B)雨点像多情女子的巧手,屋檐是古琴,轻轻地弹奏出美妙的琴音;慢慢地,变成了雨线,一条,两条……然后变成了雨帘。每每那时,总会看见老母鸡带着一队小鸡在屋檐下躲雨,
后来读到唐代诗人王建的《听雨》:“半夜思家睡里愁,雨声落落屋檐头。照泥星出依前黑,淹烂庭花不肯休。”我总会想起童年时在屋檐下看雨听雨的情景,也更氤氲起我想家的情怀。
⑦长 大后,我离开了家乡,离开了那些年住的老屋,我就越发思念老屋的屋檐。在异乡的城市里,林立的高楼大厦是没有屋檐的,“屋檐”变成了我埋藏在记忆深处的一个梦。于是,每次回老家,我都像在寻找我那快乐的童年,那美好的光阴。
⑧再回首,我童年美好的光阴,在屋檐下静静地游走。
4. 文章围绕“屋檐”,写了哪些童年往事?(3分)
5. 品味语言,回答下面问题。(共6分,每小题3分)
A. 请从意义和作用两方面,品析第⑤段A处加点词的表达作用。(紧紧...轻轻..... )
B. 请从内容理解、表达效果等角度,品评赏析第⑥段B处画线句子。
6.分析文章结尾第⑦⑧段的表达作用。(4分)
7. 借助你生活中的观察,或者展开联想和想象,为第⑥段横线处补写句子,描绘“老母鸡带着一队小鸡在屋檐下躲雨”的情景。(3分)

(二)中国吉祥物的演化(13分)
①吉祥物是人类原始文化的产物,是原始的人类在同大自然的斗争中形成的人类原始的文化。在同大自然的斗争中,人类首先以生存需要为中心,而在发展过程中自然就形成趋吉避邪的本能观念。面对不可预知的未来,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许多用以祈求万事顺利的象征物,而这些向往和追求幸福美好的事物,我们便称他为吉祥物。
②吉祥物是人们在事物固有的属性和特征上,着意加工而成,用以表达人们的情感愿望。由原物发展成为富于吉庆意味的吉祥物,采用的加工手法多种多样,因此,我国吉祥物具有多重演化特征。从这些吉祥物中,我们可窥知民族的生活方式和人们共同珍视的事情。
③各种吉祥物由原物衍生成富有吉祥意蕴,可谓意趣无穷。其手法之一是把事物的外形、特性或实用价值等属性,予以放大或延长,使之具祥瑞的涵义。吉祥物的这种演化特征我们称之为属性延长性。以椿树、萱草、芝兰、磐石和竹这“五瑞”为例,庄子说过“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以八千岁为秋”;唐朝诗人牟融也有“堂上椿萱雪满头”的诗句,因椿树的寿命长,人们便把椿树比作父亲,称“椿庭”,更象征老人的长寿。
④“谐音取意”是中国民俗文化形成的又一个重要特征,民间吉祥物更是忠实地运用了“谐音取意”的原则。以“如意”为例,它是我国特有的吉祥物,本为军旅器物,后渐成民间的“爪杖”,即搔痒工具。若在一个瓶子里插上如意,即为“平安如意”。如以两个柿子或狮子配如意,便成“事事如意”。若画上童子骑象、手持如意,就是(A)“ ”。若如意加上盒子与荷花,组成的是“和合如意”。再如(B)“ ”,则是如意与柏树和柿子的组合。
⑤很多民间吉祥物的形成还具有传说附会的特征,他们出于民间神话传说:一代又一代的人,透过口耳相传的方式,将故事流传、延续下去,人们对此深信不疑,遂相沿成习。如民间每于老年人寿诞时送上寿桃,以祝福老人健康、长寿、幸福,这个习俗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传说。相传战国时期齐人孙膑自十八岁离家,拜鬼谷子为师学习兵法,一别家乡十二年,有一年的五月初五才猛然想起正是母亲八十岁的生日,他想:“乌鸦反哺母娘,羊羔吃奶跪乳,禽兽还知恩达礼,我却已经有十二年没有报母亲的养育之恩”,于是向师傅请假回去看望老母,临行前,鬼谷子随手摘了一颗桃子让孙膑回家献给高堂。没有想到,孙膑回家将桃子给老母亲吃后,母亲竟返老还童。人们听说孙膑母亲吃了桃子之后变得年轻,也想让自己的父母健康长寿,于是竞相仿效,也都给自己的父母“送寿桃”。传说是否真实,人们没有去考证,但它所蕴涵的美好寓意,却被人传承下来,绵延不绝。
⑥此外,许多民间吉祥物的衍生是经过历代艺人的艺术加工,常见于绘画篆刻、绣品织物、陶瓷器皿、描金漆器、建筑饰件与日常家具,深为人们所喜闻乐见。
8.从本文介绍的“具有多重演化特征”的吉祥物中,你“窥知”了“人们共同珍视的事情”有哪些。(3分)

9.请从说明方法的角度,分析第⑤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3分)
如民间每于老年人寿诞时送上寿桃,以祝福老人健康、长寿、幸福,这个习俗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传说。


10.阅读第⑤段,说一说加点词语“相传”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相传战国时期齐人孙膑自十八岁离家,拜鬼谷子为师学习兵法。

11. 结合第④段的内容,在(A)(B)两处填写恰当的词语,写到下面的横线上。(2分)
(A) (B)
12.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本文是按照逻辑顺序组织材料进行说明的。
B.文中第③段多处引用,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同时更具说服力。
C. 我国吉祥物的多重演化特征,包括:属性延长性、谐音取意、传说附会、艺术加工。
D.民间吉祥物的衍生都是经过历代艺人的艺术加工而成的,深为人们所喜闻乐见。



[三]文言文,完成13-16题。 (15分)
【甲】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13.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 可:
(2)犬牙差互 差互:
(3)以其境过清 以:
(4)波澜不惊 惊:
(5)微斯人 微:
14.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2分)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2分)
15.【甲】【乙】两文中的画线句都写到了水,它们的写法有何不同?(3分)
16.【甲】【乙】两文都写了悲与喜,联系全文,请对两文作者的悲喜忧乐之情作出比较。(3分)

三、写作(30分)
课堂上的美,有师生真挚情感的交流,有思想碰撞的火花,有丰富的才艺展示......请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课堂里的风景。作文题《课堂好风景》。
要求: 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不少于500字。
3.字迹清楚,卷面整洁。


古泉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开学检测
九年级语文答题卷
题号
一
二
三
卷面
总分

得分









语文积累与运用(23分)
默写(8分)
(1) (2)
(3)    (4)   
(5)   (6)
(7) (8)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7分)
(1)juàn( )恋,zhǐ( )尺,花团锦簇 ( )(3分)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2分)
补写一句 (2分)
(1)如果你是小杨的同学,你会怎样劝说他?(2分)
答:
班会主题: (2分)
①画线句[A]有语病,应该修改成 (2分)
②画线句[B]中“ ”一词使用不当,可以换成“ ”(2分)

阅读理解(44分)
(一)屋檐下游走的光阴(16分)
4、
(3分)
5、A. 第⑤段A处加点词的表达作用
(3分)
B. 赏析第⑥段B处画线句子
(3分)


(4分)
7、
(3分)

(二)中国吉祥物的演化(13分)
8. (3分)
9.画线句的表达作用
(3分)10、
(3分)
A B (2分)
( )(2分)

(三) 文言文,完成13-16题。(15分)
13. ①可:( )②差互( )③ 以( )(4)惊( )(5)微( )(5分)
14 、① (2分)
② (2分)
15 、
(3分)
16、
(3分)

三.作文(30分)
题目: 课 堂 好 风 景




家

课2
可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家













































家













































家











































参考答案
积累与运用。(23分)
1.(8分,

------【以上为无格式内容概要,如需完整内容请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