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考试

苏州立达中学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请通过复制并粘贴到Word文档的方式获取以下完整内容

苏州立达中学初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
第一部分(22)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分)
xié(   )取  bì(   )益  dài(   )慢  bìng(   )弃
腌渍(   )   自诩(   )   阴晦(   )  凫(   )水
2.下边的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走头无路  赏心悦目  相题并论  由然而生  鸦雀无声  无动于衷
井然有序  危言耸听  记忆犹新  惊慌失错  白驹过隙  美不胜收
错别字
 
 
 
 
改  正
 
 
 
 
3.默写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①_________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____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_______《赤壁》)
②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湾《______________》)
③成功的花,
人们只____________________!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功的花》)
④山下兰芽短浸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冷露无声湿桂花。(__________《十五夜望月》)
⑥__________________,千里共婵娟。(_______《水调歌头》)
⑦以土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神游其中,怡然自得。(沈复《幼时记趣》)
4.有位美国老妇人游黄山,途中不慎被荆棘划破了裤脚,游兴大减,不肯继续登山。机灵的女导游笑着对她说了一句话,这句话使得老妇人开怀大笑,高兴地继续跟导游登山观景了。
根据当时的情景和女导游的身份,你认为她说的是下面的哪句话?(    )(2分)
A.我们黄山就是这样,荆棘多,但只要您小心点,不就不被划了吗?
B.您看我们黄山的荆棘多么热情好客,拉住您的裤子,不想让您走呢!
C.我们黄山的荆棘就是这么热情好客,它拉住您的裤子,就是不让您走。
D.我们黄山的荆棘就是这样,它不想让谁走,就划谁的裤子,您最好别走。
5.假如你不小心把同学小明的一本新书的封面撕破了,还书时,你该对小明说些什么?请写一段话,要求简明、得体。(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38分)
阅读《郑人买履》,完成6—10题。(9分)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6.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    )(    )(2分)
A. 先自度其足
吾忘持度
B. 至之市,而忘操之
把酒问青天(《水调歌头》)
C. 宁信度,无自信也。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刻舟求剑》)
D. 遂不得履
怡然自得(《幼时记趣》)
E. 是吾剑之所从坠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幼时记趣》)
7.下边句子中,哪一句与“何不试之以足”的句式和语气相同。(    )(1分)
A.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B.何事长向别时圆
C.盖一癞蛤蟆也
D.谁道人生无再少
初一(11)10人正确、(3)班13人正确
8.翻译句子。(2分)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9.谈一谈这个郑人的思维方法错在哪里。(2分)
 
10.你还能说出韩非子的其他两则寓言吗?(2分)
 
阅读《社戏》中的几节文字,完成11—12题。(8分)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   )开船,在桥石上一(   ),(    )几尺,即又(    )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1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2分)
磕    点   上前    退后
我们已经(   )开船,在桥石上一(   ),(    )几尺,即又(    )出了桥。
12.选出与“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描写角度相同的一项(    )(2分)
A.我要变成一股清风抚摩着你(《泰戈尔诗三首》)
B.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繁星》)
C.当两船竞赛到激烈时,鼓声如雷鸣。(《端午日》)
D.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13.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段景物描写细致逼真,表现了“我”去看社戏时的兴奋愉快的心情和对江南农村美景的热爱,写得情景交融。
B.“轻松”和“舒展”从感觉上写出了“我”如愿以偿的喜悦心情,与上文的沮丧、压抑形成鲜明的对比。
C.“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与“大家立刻都赞成,和开船时候一样踊跃”,这两个“踊跃”的意思是一致的。
D.“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这里的“赵庄”是指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是因为“我”心情迫切,才产生的错觉。
14.不说“水气使月色朦胧”,而说“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仔细品味,说说这样写的好处。(2分)
阅读下边一首诗,完成15—18题。(8分)
渡口
让我与你握别
再轻轻抽出我的手
知道思念从此生根
浮云白日  山川庄严温柔
 
让我与你握别吧
再轻轻抽出我的手
华年从此停顿
热泪在心中汇成河流
 
是那样万般无奈的凝视
渡口旁找不到一朵可以相送的花
就把祝福别在襟上
而明日
明日又隔天涯
15.你喜欢哪句诗句,请说说理由?(2分)
16.第一、二节反复写“让我与你握别/再轻轻抽出我的手”表现了诗人什么感情?(2分)
17.第三节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
18.你所知道的中国古典诗词中,表现同一题材的诗句有哪些?试举两例。(2分)
阅读下边一篇文章,完成19—24题。(13分)
落  叶(贾平凹)
窗外,有一棵法桐,样子并不大的,春天的日子里,它长满了叶子。枝根的,绿得深,枝梢的,绿得浅;虽然对列相间而生,一片和一片不相同,姿态也各有别。没风的时候,显得很丰满,娇嫩而端庄的模样。一早一晚的斜风里,叶子就活动起来,天幕的衬托下,看得见那叶背上了了的绿的脉络,像无数的彩蝴蝶落在那里,翩翩起舞,又像一位少妇,丰姿绰约的,作一个妩媚媚的笑。
我常常坐在窗里看它,感到温柔和美好。我甚至十分忌妒那住在枝间的鸟夫妻,它们停在叶下欢唱,是它们给法桐带来了绿的欢乐呢,还是绿的欢乐使它们产生了歌声的清妙?
法桐的欢乐,一直要延长一个夏天。我总想那鼓满着憧憬的叶子,一定要长大如蒲扇的,但到了深秋,叶子并不再长,反要一片一片落去。法桐就削瘦起来,寒伧起来,变得赤裸裸的,唯有些嶙嶙嶙的骨。而且亦都僵硬,不再柔软婀娜,用手一折,就一节一节地断了下来。
我觉得这很残酷,特意要去树下拣一片落叶,保留起来,以作往昔的回忆。想:可怜的法桐,是谁给了你生命,让你这般长在土地上?既然给了你这一身的绿的欢乐,为什么偏偏又要一片一片收去呢?!
来年的春上,法桐又长满了叶子,依然是浅绿的好,深绿的也好。我将历年收留的落叶拿出来,和这新叶比较,叶的轮廓是一样的。喔,叶子,你们认识吗,知道这一片是那一片的代替吗?或许就从一个叶柄眼里长上来,凋落的曾经那么悠悠地欢乐过,欢乐的也将要寂寂地凋落去。
然而,它们并不悲伤,欢乐时须尽欢乐;如此而己,法桐竟一年大出一年,长过了窗台,与屋檐齐平了!
我忽然醒悟了,觉得我往日的哀叹大可不必,而且又十分地幼稚呢。原来法桐的生长,不仅是绿的生命的运动,还是一道哲学的命题在验证:欢乐到来,欢乐又归去,这正是天地间欢乐的内容;世间万物,正是寻求着这个内容,而各自完成着它的存在。
我于是很敬仰起法桐来,祝福于它:它年年凋落旧叶,而以此渴着来年的新生,它才没有停滞,没有老化,而目标在天地空间里长成材了。
19.作者行文很注意前后照应,如,开头写到“窗外”,后面再有“我常常坐在窗里看它”,再后又有“长过了窗台”。文章第5自然段中“依然是浅绿的好,深绿的也好”这句话你认为是照应了文章前面哪句话?请写出原文。(2分)
答:                                                             
20.第5自然段中作者写道:“喔,叶子,你们认识吗”。这里为什么用 “你们”而不说“你”,请简要回答(2分)
答:                                                           
21.“悠悠岁月”中的“悠悠”作“长久”解。文章第5自然段 “凋落的曾经那么悠悠地欢乐过”中的“悠悠”作何解释?(2分)
答:                    
22.文章倒数第2自然段中,作者写道“觉得我往日的哀叹大可不必”。请从文中找出作者往日哀叹的原话,写在下面(2分)
答:                                                                       
23.仿照文章中间划线的句子,另写一个放在原文中也得体连贯的句子。注意,语境由“没风”改成了“有风”(2分)
有风的时候,                                               
24.文章最后说:“我于是很敬仰起法桐来,祝福于它:它年年凋落旧叶,而以此渴着来年的新生,它才没有停滞,没有老化,而目标在天地空间里长成材了。”作者这里写的是法桐,实际上也是表达对人生的认识。请揣摩这段话中加点语句,结合人的生命现象,简述你对这些语句的理解。(3分)
答:                                                                      
第三部分(40)
25.作文(40分)         
以“入迷”为题,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拟卷:贺照艳                 校对:汪逸  单辛                      审阅:蒋祖霞
 
苏州立达中学2004—2005学年第  一  学  期期中考试答案
初一语文
1.略2.略3.略4.B  5.小明,我看你的书时不小心把你书的封面撕破了,对不起。我已经帮你用胶带纸粘好了,你能原谅我吗?(不能写“我不是故意的”)
6.(  B  )(  E  )
7.(  B  )
8.等到回来,集市已散,终于没有买到鞋子。
9.处理问题不从客观实际出发,只相信以往的经验或书本上的教条。
10.①滥竽充数②自相矛盾(守株待兔、买椟还珠)
11.略
12.(A    )13.(  C  )
14.意思是“月光不明”,本是形容词,这里活用为动词。仿佛是月也有情,给孩子们创设了一个神秘、静谧的夜。
15.略
16.依依不舍
17.对友人深切的祝愿之情。
18.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19.“枝根的,绿得深,枝梢的,绿得浅;虽然对列相间而生,一片和一片不相同,姿态也各有别。”
20.作者在这里是就手中的旧叶对整棵梧桐树上的叶子发问,不是一片新叶与一片旧叶相认,新叶是又长满了的,而旧叶又是“历年收留”的。
21.与“从容不迫”意思接近即可。
22.可怜的法桐,是谁给了你生命,让你这般长在土地上?既然给了你这一身的绿的欢乐,为什么偏偏又要一片一片收去呢?!
23.略
24.略。
25.生命在奉献中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