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七 幼时记趣
  • 资料信息
  • 科目: 

    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 - 七 幼时记趣

  • 格式:  DOC
  • 大小:  55K    4张
  • 时间:  2016-05

《幼时记趣》学案2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幼时记趣》学案

提纲挈领 整体感知 点拨三点
1.明确重点:体悟重点语句含义,疏通全文内容。
2.巧识难点:领悟“物外之趣”的产生。
3.认知考点:感悟联想和想象的作用及效果。
资源宝库 日积月累 自主预习
1.跨越障碍
(1)读准字音 记一记
①读一读 写一写
唳(lì)
②课内补充注音
余(yú)童稚(zhì)秋毫( háo)项(xiàng)强通“僵”(jiāng)素帐(sù zhàng)徐(xú)藐小(miǎo)纹理(wén lǐ)拟作(nǐ)怡然自得(yí rán)观(guān)。
丛杂(cóng zá)土砾(lì)壑(hè)呀然(yā)鞭(biān)驱(qū)
(2)语境释义 解一解
①读一读 写一写
秋毫:亦作"秋豪"。鸟类 到了秋天,重新生出来的非常纤细的羽毛。后用来比喻最细微的事物。
物外:这里指超出事物本身。
项 :颈,脖颈。
强 :通“僵”,僵硬的意思。
素帐:未染色的帐子。
徐 :慢慢地。
唳 :鸟鸣。
②课内补充注释
余:yú我。
童稚:童年,也指儿童。
藐小:微小。
纹理:物体上的条纹。
私 :私自。
拟作:把……比作。
观 :看,察看。
果如:果然象。
丛杂:繁多而杂乱。
土砾:小土块,小碎石。
壑 :坑谷,深沟。
盖 :连词,承上文说明原由,表示原因。
方 :正在,正当。
呀然:张口貌;张开貌,表惊异。
鞭 :用鞭子抽打。
驱 :赶走。
(3)掌握成语
①文本固有
明察秋毫:明察,看清;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原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怡然自得: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列子·黄帝》:“黄帝既寤,怡然自得。”
庞然大物:庞然,高大的样子。指高大笨重的东西。现也用来形容表面上很强大但实际上很虚弱的事物。唐·柳宗元《黔之驴》:“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②文本引发
果如其言:果然象他说的那样。指事情的变化和预想的一样。《抱朴子·至理》:“坐吕后逼蹴,从求安太子之计,良不得已,为画四皓之策。果如其言,吕后德之,而逼令强食之,故令其道不成耳。”
③系列接龙
明察秋毫 毫末之利 利欲熏心 心直口快 快马加鞭 鞭长莫及 及时行乐 乐以忘忧
2.背景链接
(1)作家作品
沈复,生于清乾隆三十年(1765),卒年不详。字三白,长洲(现在江苏苏州)人。工诗画、散文。至今未发现有关他生平的文字记载。据《浮生六记》来看,他出身于幕僚家庭,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曾以卖画维持生计。与妻陈芸感情甚笃,因遭家庭变故,夫妻曾旅居外地多年,历尽坎坷。妻死后,他去四川充任幕僚。此后情况不明。《浮生六记》共六卷,每卷皆有小题。依次是《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据考证,最后两卷系伪作,文字亦不如前。
(2)写作背景
此文体裁是散文,节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浮生六记》是一部自传体散文,书为六卷,今存《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四卷,卷五《中山记历》、卷六《养生记道》已逸。作者在《浮生六记》中记叙了夫妻间平凡的家居生活和各地浪游的见闻,记叙了自己大半生的经历,欢愉处与愁苦处两相对照,真切感人,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的一些世态人情,旧礼教对人们的束缚,以及主人公的坎坷遭遇。文词朴素,情感真挚,前人曾有“幽芳凄艳,读之心醉”的评语,文学气氛颇浓。由于时代的局限,书中也存在一些不健康的情趣,情调低沉,略略感伤。“闲情记趣”一章,主要记作者长大后对花木的喜爱和婚后跟妻子一同美化居室及周围环境的琐事;记童年趣事的只有开头一小段,因而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在描写儿童观物的心理过程上颇具特色。
3.主旨挖掘
(1)题目解说
本文生动地描述了儿童时代观蚊如鹤、神游山林、鞭打蛤蟆的趣事,表现了童年
生活的乐趣。
(2)文章主旨
本文作者追忆了自己的童年生活,记叙了小时候的几件趣事,以及作者从中感到奥妙无穷的乐趣。反映了儿童丰富的想像力和天真烂漫的情趣,把蚊虫想像成白鹤,把丛草看作树木,把碎石土坑视为丘壑,观赏虫子斗一架,把虾蟆驱之别院。这一切都充满了童趣。表现出儿童的神奇美妙的内心世界。本文主要表现了作者儿时的“物外之趣”。
4.写法借鉴
(1)联想和想象的功效
一种平常的景象或事物,通过想像和联想,会变得美丽而又奇特,从中可以获得许多“物外之趣”。年幼的作者由群蚊乱飞想到“群鹤舞于空中”,这是所谓类似联想;再想到“鹤唳云端”,则是接近联想。这后一种联想又使他产生了模仿的意愿,于是“留蚊于素帐中,使之冲烟而飞鸣”,再经过凝神细观,“果如鹤唳云端”,这是年幼作者的错觉,但又是他所追求的目标,这是一个很好的画面,很值得玩味。
(2)“物外之趣”的妙用
作者用“物外之趣”一语来统摄文中事件,意在说明他幼年时已有自发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思路清晰,主旨鲜明。
阅读理解 妙用教材 合作探究
1.课内阅读 模拟中考
童 趣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癫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唳:鸟鸣。 壑:坑谷,深沟。鞭 :用鞭子抽打。驱 :赶走。

2.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每遇见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

(2)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抬头看着它们,连脖子也变得僵硬。

3.文中有哪些词语作为现代汉语中的成语已被保留下来,请写出两个并解释其大意。
宠然大物:体积极大的东西。
怡然自得:愉快而又满足的样子。
明察秋毫:连极细小的东西也看得清清楚楚,形容视力极佳。秋毫,鸟兽在秋天新长的细毛,比喻微小的事物。(任选两个即可)
4.本文叙述了哪三件趣事,请概括出来。生活中,你有过作者所描述的类似经历吗?请写下来。
三件趣事是:(1)观察蚊飞。(2)观察花台草木。(3)观虫斗,驱虾蟆。
类似经历:适当运用联想和想象,将故事写得生动有趣即可。

2.拓展阅读 类文选萃
驱 蚊
(清)游戏主人
一道士自夸法术高强,做得好驱蚊符。或请得以贴室中。至夜蚊虫愈多,往咎道士。道士曰:“吾前往观之。”见所贴符曰:“原来用得不如法耳。”问:“如何用法?”曰:“每夜赶好蚊虫,须贴在帐子里面。”
(选自《笑林广记》)
1.翻译文中加点的字。
符:道士画的驱使蚊虫的图形或线条。或:有人。咎:责怪。吾:我,指道士。

2.翻译下列句子。
(1)至夜蚊虫愈多,往咎道士。
到了晚上,蚊虫更多了。(这个人)来到道士那儿责怪他。

(2)原来用得不如法耳。
原来是使用时没有依照方法罢了。
3.本文题为《驱蚊》,而沈复在《童趣》中则是“留蚊于素帐中”,试比较这一“驱”一“留”之间的不同。
“驱”是因为蚊虫叮咬害人;“留”则是因为一个孩子幼稚心灵中的意趣所在。

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则笑话所蕴含的道理。
本文讽刺了像道士耍奸卖滑、招摇撞骗、投机取巧、花言巧语及像买符者崇信法术、奉信迷信而上当受骗那样的人。

创造阅读 美文赏析 迁移创新
贫士起居服食,以及器皿房舍,宜省俭而稚洁。省俭之法曰“就事论事”。余爱小饮,不喜多菜。芸为置一梅花盒,用二寸白瓷深碟六只,中置一只,外置五只,用灰漆就,其形如梅花。底盖均起凹楞,盖之上有柄花蒂,置之案头,如一朵墨梅覆桌;启盖视之,如菜装于花瓣中。一盒六色,二三知己可以随意取食,食完再添。另做矮边圆盘一只,以便放杯著酒壶之类,随处可摆,移掇亦便,即食物省俭之一端也。
上文与课文一样,都写了物外之趣,都表现了作者恬淡闲适的生活旨趣。试借助工具书读懂全文,思考:本文与课文的不同点表现在哪儿?
不同点是:课文重在表现儿童天真无邪、神奇美妙的内心世界,“趣”在丰富的想像之中;而本文重在表现作者崇尚朴实节俭的意趣,“趣”在远离名利缰锁,“情重于物”之中。
话题警句 名人名言 画龙点睛
1.杰文斯看见壶开了,高兴得像孩子似地叫了起来;马歇尔也看见壶开了,却悄悄地坐下来造了一部蒸气机。——英国经济学家 凯恩斯. J. M.
2.采珠人如果被海中张牙舞爪的怪物吓住,他就得不到宝贵的闪闪发亮的珍珠。——科威特国王 贾比尔
3.人经过努力改变世界,这种努力可以使人类达到新的、更美好的境界。没有人仅凭闭目、不看社会现实就能割断自己与社会的联系。他必须敏感,随时准备接受新鲜事物;他必须有勇气与能力去面对新的事实,解决新问题。 ——美国总统罗斯福,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