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免费下载必修1地理原创《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课件ppt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免费下载必修1地理原创《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课件ppt免费下载必修1地理原创《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课件ppt免费下载必修1地理原创《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课件ppt免费下载必修1地理原创《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课件ppt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地球的外部圈层


















大气圈
2000—3000千米
热量传播的规律
规律二;小明在烈日当空的海边玩耍,发现沙子烫脚,而海水却很凉
密度大受热快
密度小受热慢
规律一: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
大气上界
地面
地面增温
大气吸收
“太阳暖大地”
“大气还大地”
“大地暖大气”
大气的受热过程
3、青藏高原上的藏族同胞的服装为什么是这样?
思考?
1、 大气逆辐射的存在,对地面有什么作用?如果用“大气保温作用”概括,你认为合适吗?
2、 冬日里如果是晴天。白天温度比较高,为什么到了第二天早上会感觉特别冷,妈妈会让你穿秋裤?
4、根据图2.2分析,为什么月球表面昼夜温度变化比地球表面剧烈得多?
大气上界
地面
地面增温
大气吸收
“太阳暖大地”
“大气还大地”
“大地暖大气”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的削弱作用:
大气的保温作用:
大气逆辐射
反射、吸收、散射
试用大气的作用加以解释:
-1830C
1270C
白天,没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月面温度升得很高
夜晚,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使气温不会太低
200C
300C
白天,大气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气温不会太高
夜晚,没有大气的保温作用,月球表面温度很低
1.海陆位置:离海越远温差越大 2.天气状况:晴天大,阴天小 3.海拔:海拔越高温差越大 4.地形:高原山地大,平原盆地小 5.地表植被覆盖状况:覆盖率越高温差越小
影响昼夜温差大小的因素
3.大气受热过程在生活中的应用:
在农业中的应用: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利用烟雾防霜冻;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减少土壤水分蒸发,还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
1.判断正误。
(1)大气逆辐射只发生在晚上。(  )
(2)大部分太阳辐射被大气所吸收。(  )
【答案解析】(1)×。提示:大气逆辐射是大气辐射的一部分,是始终存在的,并且白天辐射更强。
(2)×。提示:地球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吸收得较少,大部分太阳短波辐射能够透过大气射到地面。
2.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是(  )
A.太阳辐射能 B.地热能
C.潮汐能 D.矿物能
【解析】选A。太阳辐射能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3.近地面大气增温的直接原因是吸收了(  )
A.太阳辐射 B.地面辐射
C.大气辐射 D.大气逆辐射
【解析】选B。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吸收得较少,而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得比较多,所以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作业:
1.一日内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分别出现在什么时候?

2.晴朗的夏日和多云的夏日日较差那个大?
(提示:日较差:一日内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差值;年较差:一年内最高月份气温和最低月份气温差值)

3.秋冬晴朗夜晚后的清晨为什么容易出现霜冻天气?

4.独立绘制完成城乡热力环流、冬夏海陆热力环流、昼夜山谷山峰间热力环流,并标明气压高低
二、热力环流
1.大气运动。
(1)能量来源:________。
(2)根本原因:太阳辐射能的________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的________差异。
太阳辐射
纬度
温度
热量
水汽
2.热力环流——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
(1)概念:由于地面________而形成的空气环流。
(2)形成过程。
①A地受热,空气上升,形成________;D处空气密度增大,形成________;
②B、F地冷却,空气下沉,形成________;C、E处空气密度减小,形成________;
③同一水平面上,气流由________流向________,在图中用箭头标出空气的运动方向。
(3)常见形式:________、城市风、山谷风。
冷热不均
低压
高压
高压
低压
高压
低压
海陆风
思 考
1.“高处不胜寒”是如何形成的?
提示: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高处”离地面较远,接收到的地面辐射较少。
思 考
2.请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新疆谚语“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所呈现的现象。
提示:新疆地处内陆,气候干旱,晴天多,云量少。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气温高,出现“午穿纱”的现象;晚上,大气的保温作用弱,地面损失热量多,近地面气温低,故有“早穿棉袄”的现象。
思 考
3.古诗云:“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你能解释巴山为何多夜雨吗?
提示:巴山地区谷地众多,晚间风从山坡吹向谷地,而山谷中气流则垂直上升,将水汽带上高空,受冷凝云致雨。
知识点一 大气的受热过程
情 景
激 疑
在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气温的日变化剧烈,“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就是这里气温的真实写照。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知 识
精 析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包括反射、吸引、散射三种形式,具体如下表所示:
知 识
精 析
知 识
精 析
2.大气的受热过程
知 识
精 析
(1)“太阳暖大地”:太阳辐射能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来源,虽然需要穿过厚厚的大气,但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很少,只有臭氧和氧原子吸收一部分波长较短的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波长较长的红外线,而能量最强的可见光被吸收的很少,绝大部分透过大气射到地面,地面因吸收太阳辐射能鑫隆
(2)“大地暖大气”:地面增温的同时向外辐射热量。相对于太阳短波辐射,地面辐射是长波辐射,除少数透过大气返回宇宙空间外,绝大部分(75%~95%)被近地面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使大气增温。
(3)“大气返大地”: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热量,既向上辐射,也向下辐射,其中大部分朝向地面,称为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
(1)大气逆辐射不仅发生在白天,晚上也存在,主要看云层厚薄,云层厚,大气逆辐射就强,反之,就弱。,
(2)大气逆辐射的方向不是和大气辐射的方向相反,而是和地面辐射的方向相反。
特别
提醒
3.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
表解如下:
知识
精析
知识
精析
1.大气逆辐射只有晚上存在吗?
大气逆辐射是大气辐射的一部分,是始终存在的,白天辐射更强。只是白天由于太阳辐射的影响,我们考虑问题时主要侧重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夜晚由于没有太阳辐射,近地面气温主要受大气逆辐射强弱的影响,因而容易产生只有晚上不存在逆辐射的误解。
指点
迷津
2.山上离太阳越近,气温越高吗?
不是。要理解这一问题,就要全面认识大气的受热过程。地面和大气的能量来源主要是太阳辐射,但大气接受太阳短波辐射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高山地区并不会因为距太阳近而获得较多的太阳辐射能。太阳能量到达地面后,地面因吸收太阳辐射能而增温;然后地面又向外发出辐射,它属长波辐射,虽然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的吸收能力较差,但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能 力较强,因此越靠近地面的地方,获得的地面辐射能就越多,所以说近地面是大气能量的直接来源。随着海拔的增高,得到的地面辐射就减少,所以有“高处不胜寒”之说。
指点
迷津
方法
突破
学 以
致 用
1.读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图,分析完成(1)~(5)题。
学 以
致 用
(1)图中字母代表的箭头含义分别是:
A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__________________。
(2)从数量上看,A>D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图中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太阳辐射
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
大气反射、散射的太阳辐射
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
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
大气逆辐射
大气的削弱作用
补偿地面损失的热量
学 以
致 用
晴天大,阴天小
晴天: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弱,温度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弱,
温度低,温差大;阴天:白天大气的逆辐射作用强,温度不高,
晚上大气逆辐射强,温度不低,故温差较小
(3)比较晴天与阴天的气温日较差的大小: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 以
致 用
(4)深秋,我国北方有寒潮活动的地区,农民常用浓烟笼罩大白菜地,可以防止大面积冻害,其主要原因是(  )
A.浓烟散射地面辐射,增加大气温度
B.浓烟反射大气逆辐射,增加大气温度
C.浓烟可阻挡冷空气前进,防止大面积作物冻害
D.浓烟吸收地面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
(5)如果夜晚多云,人们制造烟雾所起到的作用将变____(“大”或“小”),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

因为夜间多云,大气逆辐射强,气温不会太低。
知识点二 热力环流
情 景
激 疑
孔明灯又叫天灯,相传是由三国时期的诸葛孔明所发明。当年,诸葛孔明被司马懿围困于平阳,无法派兵出城求救。孔明制成会漂浮的纸灯笼,系上求救的信息,其后脱险,于是后世就称这种灯笼为孔明灯。孔明灯的结构可分为主体与支架两部分,主体大都以竹篦编成,然后用纸糊成灯罩,底部的支架则以竹削成的篦组成。诸葛孔明发明的如此简陋的设施是怎么升空的呢?这里面蕴涵着什么样的大气原理呢?
知 识
精 析
1.概念:由于地面冷热不均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2.形成:冷热不均(热力差)→大气的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大气水平运动→热力环流,即“两差产生两运动”。(如下图)
知 识
精 析
方法
突破
等压面的“高凸低凹”规律
因地面冷热不均,导致同一水平面上出现气压差异,进而等压面发生弯曲,即等压面凸向高空的为高压,下凹的为低压,可形象地记忆为“高凸低凹”具体如下图所示:
知 识
精 析
3.几种常见的热力环流
(1)海陆风。沿海地区,白天在太阳照射下,陆地增温快,气温比海上高,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陆地形成低气压;海洋上因为气温低,气流下沉,形成高气压。近地面空气由海洋流向陆地,形成海风。到夜晚正好相反,形成由陆地流向海洋的陆风。如下图所示:
知 识
精 析
(2)山谷风。在山区,白天山坡上空气增温强烈,暖空气沿坡上升,形成谷风。夜晚山谷中因有较厚的大气保温,大气温度降低幅度小;山坡上空气因为热量散失多,温度降低较多,密度增大,因而沿坡下沉流入谷地,形成山风。如下图所示:
知 识
精 析
(3)正午太阳高度的极(3)城市风。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居民生活、工业生产和交通工具消耗大量的燃料,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形成“城市热岛”。“城市热岛”的存在,引起空气在市区上升,在郊区下沉,这样在市区和郊区之间形成了小型的热力环流,称之为城市风。如下图所示:
学以
致用
2.读下图,完成(1)~(2)题。
(1)如果此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引起热力环流的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
B.温度:A>B>C>D
C.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复杂的形式
D.气压:D>A>B>C
学以
致用
学以
致用
解析:温度应该是B>A>C>D,B项错误;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C项错误;气压应是:A>B>D>C,D项错误。
答案:A
学以
致用
(2)如果此图表示山谷风示意图,那么上升气流③表示的可能是(  )
①白天的谷地 ②白天的山坡
③夜晚的谷地 ④夜晚的山坡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学以
致用
解析:白天,山坡受热,近地面气流受热膨胀沿山坡上升,夜晚地表冷却后近地面大气会冷却沿山坡下沉,而山谷地带气流状况与山坡相反。故B项正确。
答案: B
2.教材P29~P30活动
点拨:实验现象:烟雾飘动方向如下图所示:
实验结论:烟雾飘动代表了热力环流的方向,证明热力环
流的形成。
本节课内容难度较大,既是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重点,又是难点,本学期学校对学生学习时间划分非常细致,地理的学习只在课堂上进行,不占用任何课外时间,总体感觉学生对地理学习不深不透,对地理感兴趣的学生也没有时间学。我们地理学科地位决定了我们只能立足于课堂这4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