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语文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1.白杨礼赞
  • 资料信息
  • 科目: 

    语文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 - 1.白杨礼赞

  • 格式:  PPT
  • 大小:  549K    11张
  • 时间:  2016-07

《白杨礼赞》ppt课件(11页)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白杨礼赞》ppt课件(11页)
白杨礼赞
茅盾
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1896—1981
2016-5-24
何为礼赞?
—— 表示崇敬和赞美。
为什么白杨树值得崇敬和赞美?
因为白杨树不平凡。
给下面划线的词语注音
恹恹

旁逸

晕圈

倔强

婆娑
虬枝

楠木

秀颀

参天

主宰
刹那

毡子

外壳

无边无垠

坦荡如砥
yān



yùn

juéjiàng

pósuō
qiú

nán



cān

zǎi
chà

zhān

qiào

yín


速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这篇文章对白杨树充满什么感情?
赞美
请你找出文中直接对白杨树进行赞美的语句。 
第1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第4段: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第6段: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第8段: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   第9段:……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2016-5-24
5
这篇课文仅仅是在礼赞白杨树吗?你凭什么知道的?请找出有关的语句。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 (树本无所谓力争上游,可见是在写人。)  “难道你就觉得他只是树?……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第一个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就是“你不应该觉得他只是树。”那么是什么呢?)
2016-5-24
本文写作背景
《白杨树赞》写于1941年3月,那时,正处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茅盾在1938年底到新疆学院文学院讲学,1940年3月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讲学,后来离开延安到重庆。这期间,他看到了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种种事实,也欣喜地看到了广大的北方军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一致,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一次次地粉碎了日寇的“扫荡”,巩固和发展了敌后的抗日根据地。作者从解放区人民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希望,精神振奋,满怀激情地写下了《白杨礼赞》等散文。由于当时作者生活在国民党统治区,没有言论自由,不能直抒胸臆,所以采用含蓄的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热情歌颂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我们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2016-5-24
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来暗示另一事物或某种较为普遍的意义,这种手法叫象征。
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的特点,
可以借助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
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农民
哨兵
精神
这种手法称为托物言志。
象征与比喻的异同点:
象征是一种表现手法,即写作方法,是就整个篇章而言的,
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象征义;而拟人和比喻则是修辞手法,只表现在具体的句子上,不在篇章上。
象征与拟人的相同点是都把事务人格化,但象征的写法大都用在立意上,即把某种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描写的事物的形象中,拟人则是用在语句的表现上,是为了把事物写得生动、形象。通常并不寄寓更深的意义。
象征和借喻都是使事物形象化,但借喻是建立在相似的基础上,象征则是将所描写的事物赋予一定的意义。
2016-5-24
思 考
请运用联想与想象,说说下列事物的象征意义
格式:我由---想到了---他象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