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2.人口的空间变化

免费下载高中地理必修2教研课《1.2人口的空间变化》PPT课件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免费下载高中地理必修2教研课《1.2人口的空间变化》PPT课件免费下载高中地理必修2教研课《1.2人口的空间变化》PPT课件
1.2人口的空间变化
(1)图示过程能够明显反映台湾省
A.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 B.人口出生率不断上升
C.人口死亡率不断上升 D.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上升
(2)预测到2031年台湾省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A.人口增长速度快 B.人口老龄化程度高
C.就业压力太大 D.性别结构严重失衡zxxk
3.读台湾省人口金字塔图,完成(1)~(2)题。
A
B
造成该地人口年龄金字塔出现一对“翅膀” 原因是
A.大量老人和少年儿童迁往外地   
B.有大量外来劳动力涌入该地就业
C.年轻夫妇多不愿生孩子        
D.中年人多外出打工
B
图中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四个不同时期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①②④③ D.①③②④
D
1979年以前,深圳市只是一个拥有2万人口的小镇,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后,全国各地的人口源源不断地迁入,人口迅速增长,现在深圳市总人口700.9万,其中户籍人口124.9万,外来人口577万,占总人口的82.1%
思考:深圳市的人口增长如此之快的原因是什么?
人口的机械增长
即:人口的迁移
1、概念: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变化。
①必须改变居住地
②改变居住地需持续一段时间
③必须超越一定的行政界线
一般具备三个条件:
人口流动:人口短期离开原居住地后又返回的现象。
1.2人口的空间变化
一、人口的迁移
按照是否跨越国界
国际人口迁移
国内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与行政区域的关系
指人口跨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1年)的迁移活动。
指在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外一个地区移居的现象。
国际人口迁移:
国内人口迁移:
C1向A2
C1向D
不属于迁移的:
A1向A2,C1向C2
A1向B1
2、分类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19世纪以前
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的人口增加
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
旧大陆(亚、非、欧)
美洲、大洋洲等大陆
欧洲的殖民主义扩张、新大陆的开发
在客观上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文明,也改变了人种的空间分布。
亚、非、拉等
西欧、北美、西亚、北非等
调整了劳动力空间分布不均的状况
迁入地区经济发展快
【探究一】
读地图册P49图1-2-1,讨论并完成以下表格
国际人口迁移
迁出
迁入
迁出
迁入
迁入
迁入
迁出
迁入
迁入
迁出
无论是19世纪以前,还是二战之后,始终都是人口迁出地的大洲: ;始终都是人口迁入地的大洲是: ; 拉丁美洲由人口_______ 变为人口 ;欧洲则相反。
亚洲、非洲
北美洲、大洋洲
迁出地
迁入地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人口迁移流向的变化
内地→沿海;山区→平原;农村→城市;贫困地区→发达地区;出现大规模“民工流动”
自发迁移,流量增大
改革开放政策、地区发展不平衡
改革开放后
国家有组织、有计划从东部城市派员支援西部、内地和边疆;农民由东部迁往西北和东北
有计划、有组织
计划经济体制、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改革开放前
新中国成立后
迁往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
大批迁移
农业经济的脆弱、频繁的战争、自然灾害
古 代
流 向
特点
影响因素
时 间
国内人口迁移
【探究二】
读教材P9图1.9讨论并完成上表:
迁出地:
①缓解人口的压力;
②但也造成人才流失
迁入地:
①解决了劳动力不足;
③但也带来交通拥挤、居住因难、治安混乱等问题。
②加速城市化进程;
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
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
促进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距
甲地区
乙地区
3.我国人口迁移的意义:
③加强与外界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二、影响人口迁移因素
自然环境:气候、土壤、水、矿产等
经济因素: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等
社会因素:文化、政策、政治变革、战争、宗教等
在影响人口迁移的诸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着重要作用。
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影响人口迁移的诸因素中,
经济因素往往起重要作用.
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
美国的人口迁移
结合文字和图片:
1.思考美国各历史时期人口迁移特点及原因;
2.完成P11活动。
南北战争
东部西部
工业化和城市化
乡村城市
农业危机和自然灾害
南部北部和西部
新兴工业的兴起和发展
东北部老工业区西部和南部新工业区
老工业区的重建和改善
新工业区老工业区
乡村城市
第11页“活动”

(1)促使美国成为一个移民国家的主要因素有:宗教、国土辽阔;自然环境与资源条件较优越;人口密度及数量较少;经济发达、个人需求等。

(2)导致美国人口在本土范围内频繁迁移的主要因素有:战争、自然灾害、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新资源地的开发、新工业区的建立、环境质量的改善等。

(3)美国太平洋沿岸地区、墨西哥湾沿岸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因有大量新兴工业和新资源而成为“阳光地带”,吸引了大批移民。
(3)战争、宗教
(2)人口密度及数量较少
(1)自然环境与资源条件较为优越
(4)经济发达
导致美国人口在本土范围内频繁迁移的原因有:
①大庆、攀枝花吸引大量工人、技术人员和家属迁入
③90年代后期向东部迁移人口增多
④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欧洲白人大量移向美洲
⑤南宋时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⑥2001年阿富汗大量难民流入巴基斯坦等国
⑧“三峡” 移民
(政策)
(美国反恐战争)
(社会变革)
(掠夺资源占用土地)
(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
(矿产资源开发)
分析:下列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作业布置
晚自习熟记本节所涉及的问题、整理导学案;完成地图册P49-P51;预习1.3(书P8-14)和2.1,并完成导学案
课堂小结
请学科代表作知识总结和反馈各小组的表现。
练习
1.我国“五一黄金周”,大批国内外游客前往四川九寨沟。这种现象属于
A.国际人口迁移 B.国内人口迁移
C.省际人口迁移 D.人口流动
2.下列人口的流动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A.大学生暑假返回家乡
B.新疆牧民夏季上山放牧
C.大学生分配在外地工作
D.农民利用农闲进城打工
3.下列各组国家中,都属于典型移民国家的是
A.美国、德国 B.南非、埃及
C.日本、澳大利亚 D.加拿大、新西兰
D
C
D
4.影响人口迁移的诸因素中,起主要作用的因素是
A.经济因素 B.政治因素
C.生态环境的变化 D.个人动机
5.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
A.由农村到农村的人口迁移
B.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C.由城市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D.由城市到农村的人口迁移
6.20世纪80年代,促使我国人口大量流动的根本原因是
A.大量农村劳动力闲置
B.1984年,国家放宽对农民进入小城镇落户等政策
C.城乡和地区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
D.城市生活水平高,有较好的学习、医疗条件
A
B
C
7.目前,造成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A.发展中国家人口过剩
B.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
C.世界各国资源分布不均匀
D.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8.有关自然环境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环境因素一直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B.自然环境因素曾经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C.矿产资源开发不会引起相应的人口迁移和流动
D.家庭原因引起的人口迁移也属于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
D
B
9.我国大庆、攀枝花等能够吸引大量人口迁入,主要原因是
A.当地的人口政策影响的结果
B.当地经济发达,居民生活水平高
C.当地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结果
D.当地农业发达,粮食产量大
10.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引起的移民
A.多为短期流动人口
B.是国家有计划、有组织安排的
C.以人口自发迁移为主
D.对迁入地的建设发展不利
11.2002年美国攻打伊拉克时,大量难民迁入叙利亚境内,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生态环境因素 B.政治因素
C.社会文化因素 D.经济因素
C
B
B
12.对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出现的务工经商人口流动,不正确的说法是
A.有效地调节了各地区劳动力的余缺
B.对迁出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C.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治安问题
D.使迁入区原住人口失业率大幅度上升
13.下图为2001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地区构成图。2001年我国流动人口超过了1.2亿,其主要流向为
A.从人
口稠密的地
方流向地广
人稀的地区
B.从东部地区流向发达地区
C.从落后地区流向发达地区
D.从城市流向乡村
D
C
14.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很多人向西部迁移,这种局面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水源条件的改善 B.民族政策的变化
C.交通和通讯的进步 D.经济布局的改变
15.下列人口迁移现象中主要受经济因素影响的是
A.图瓦卢举国移民到新西兰
B.深圳经济特区吸引大量人口迁入
C.美国人口向“阳光地带”迁移
D.国家组织东部城市人员支援西部和边疆建设
16.我国有许多留学生到美国留学,造成这种人口迁移的因素是
A.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B.政治因素
C.社会经济因素 D.社会文化因素
D
B
D
17.读右图,结合国情推
断,当时我国人口迁移的
方向和年龄构成是:①城
市迁往农村 ②农村迁往城
市 ③人口稠密地区迁往人
口稀疏地区 ④人口稀疏地
区迁往人口稠密地区 ⑤主
要迁出人口是中青年 ⑥主
要迁出人口是老年人
A.②③⑥ B.①③⑤ C.①④⑤ D.②④⑥
18.近20年来,人口流出量最大省的省会是
A.太原 B.兰州 C.成都 D.广州
B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