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11.太平天国运动

免费下载高中必修1历史公开课《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课件ppt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免费下载高中必修1历史公开课《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课件ppt免费下载高中必修1历史公开课《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课件ppt免费下载高中必修1历史公开课《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课件ppt
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民主革命:
近代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概述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任务:反帝反封建
革命目标:建立独立、民主和富强的新中国
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导语
两个阶段: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
太平天国运动
中国近代史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840年
1919年
1949年
鸦片战争
五四运动
新中国成立
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新旧民主革命
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声
资产阶级领导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失败)
----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民主革命开端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中国近代彻底的民主革命
主要阶段:
第一节 太平天国运动
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学法指导:
重大历史事件“四大层面学习法”
课程标准: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
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材料二: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极力搜刮,加捐加税。官府常抓人毒打交不起税的人。
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遍及十几个省。
一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
外因: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民族矛盾激化;
内因:清政府腐败统治,阶级矛盾激化;
诱因: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太平天国运动的时候,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
A、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
B、民族资本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民族矛盾
C、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阶级矛盾
D、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国人民大众的矛盾
马克思说:“推动了这次大爆炸(指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这说明:( )
A.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B.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
C.清政府的腐败统治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
D.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
A
C
列强真正打开中国的市场大门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之后,列强并没有打开,当时太平天国运动还没有爆发(1851——1864 )年.
二、太平天国运动革命准备:
上帝原来是老亲, 水源木本急寻真;
量宽异国皆同国, 心好天人亦世人。
兽畜相残还不义, 乡邻互杀断非仁;
天生天养和为贵, 各自相安享太平。
——洪秀全 《原道醒世训》
洪秀全用什么思想什么方式引导农民起义,其思想有何特点?
1)组织准备:
2)理论准备:
理论著作:
理论来源:
理论特点:
基督教教义+儒家大同思想+农民平均主义
将农民平等自由思想通过宗教理论表达出来。
创立拜上帝会
创拜上帝教
《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
二、太平天国运动革命准备;
将基督教与中国民间宗教相结合,发动群众进行反清斗争。
①理论来源:基督教教义+儒家大同思想+农民平均主义。
②理论特点:将农民平等自由思想通过宗教理论表达出来。
2.思想准备:
1.组织准备:
创立“拜上帝会”组织
[2005全国文综Ⅲ14] 为推翻清朝的统治,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其教义综合了多种思想,主要有:( )
①西方基督教教义 ②资产阶级启蒙思想
③农民的平均主义 ④儒家大同思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011全国卷29]洪秀全尊奉“皇上帝”,自命为上帝之子下凡救世,认为其他一切偶像皆为妖魔。太平天国运动初期,太平军所到之处毁学宫、拆孔庙、查禁孔孟“妖书”;而在后期洪秀全则要求“学尧舜之孝弟忠信,遵孔孟之仁义道德”。太平天国运动由反孔到尊孔主要是因为:
A.拜上帝教不足以支撑其政权
B.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战局出现逆转
C.反孔受到传统士绅的抵制
D.太平天国未能得到西方势力的支持
A
C
1851.1
金田起义
1851.9
永安建制
1853.3
定都天京
1853.12
北伐、东征、天京突围(西征)
1856
《天朝田亩制度》
1856.8
天京变乱
1856
《资政新篇》
1859
干王:洪仁轩 燕王:秦日纲
英王:陈秀成 忠王李玉成
1864.1
天京陷落
金田起义
永安建制
定都天京
北伐
西征
东征
全盛时期
天京变乱
天京陷落
1851.1
1851.12
1853.3
1856
1856.9
1864.7
最终失败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
重建核心
1853.3
1851年金田起义,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天王
洪秀全
东王
西王
南王
北王
翼王
东乡称王
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权;
太平洋东风西朝南山北纬十一度
定都天京,标志着太平天国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
1851.1广西桂平县金田起义标志太平天国运动兴起
1851.9永安建制 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 翼王-石达开
1852.4全州之战 南王冯云山牺牲
1852.9长沙之战 西王萧朝贵牺牲
1853.1攻克武昌
1853.3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
永安
武昌
安庆
天京
连镇
天津
北京
扬州
太平军北伐
太平军西征
金田
——太平天国进入军事上的全盛时期;
阅读图片,请同学们分析一下太平天国为什么会发生天京事变?
(二)转折
天京事变
(二)转折:天京事变;
2)原因:
A、直接原因:定都天京以后,领导者革命进取心减退,领导集团内部争权夺利。
B、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个体的小生产者,不代表先进生产力).
1)概况:
【探索活动1】如何认识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性?
①经济上:农民是分散的个体小生产者;
②政治上:不能提出切实可行革命纲领;
③思想上:不能用科学的理论作指导;
④组织上:难形成统一坚强的领导核心;
提示:经济、政治、思想、组织上分析;
(二)转折:天京事变;
③影响:
A、直接影响:严重削弱了太平天国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出现了“国中无人”、“朝中无将”的危险局面。
B、间接影响:从胜利发展滑向失败灭亡、从战略进攻走向战略防御的转折点。
C、深远影响: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
例题:天京事变中可以说明的是一个最基本的道理,即( )
 A. 农民领袖之间只能同患难,不能同安乐
 B.农民领袖缺乏进取心
 C. 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不可避免
 D.小农经济分散性决定了农民阶级不能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
D
天王
洪秀全
重建领导核心
湘军首领曾国藩
英法洋枪队
1、英法在什么历史背景下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要支持清政府镇压?
2、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标志和直接原因是什么?
失败标志:1864.1天京陷落
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
目的:维护在华利益
材料一 太平天国北伐西征并举。北伐军一直打到天津郊区,震动京师。清政府急忙从各地调集重兵,围攻北伐军。由于孤军深入,北伐军浴血奋战两年,最终失败。
材料二 洋枪队是清政府勾结美、英、法侵略者为镇压太平天国组成的武装。1860年(咸丰十年)在上海组成由美国人华尔统领。
战略上的失误;
在两半社会,由于阶级的局限性和时代的局限性,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失败原因: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失败教训: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①主观:
②客观: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有何异同?
材料一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女,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如一家六口人,分三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二 “兴银行,倘有百万……或三、四富民共请立,或一人请立,均无不可”,“准富者请雇工,不得买奴,贻笑外邦”;矿藏开采,“小则准县,尤大者准省及省外之人来采”。——《资政新篇》
阅读下列材料: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天朝田亩制度》  回答:①材料一反映了哪些人在土地问题上的什么要求?     ②这些引文体现了一种什么思想观点,具体涉及到社会经济的哪些方面?     ③为什么这些规定和思想行不通?
①反映了贫苦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平分土地的愿望。

②这些规定体现了一种绝对平均主义的思想。它涉及到土地分配、劳动产品分配和消费方式等方面。

③因为它不顾生产劳动的具体状况和实际差别,企图一律拉平,必然会阻碍或破坏生产力的发展。
太平天国的重要文献:
1、《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
内容:
土地分配的原则和方法;
产品分配的原则和方法;
实施目标: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食,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
绝对平均
2、《资政新篇》
1859年
内容:
以法治国,……
发展工商业,……
设立新式学堂,……
外交:
主张与外国平等交流,
但不准干涉中国内政。
政治:
经济:
文教:
处于强盛时期
处于衰落时期
建立“四有二无”社会
振兴太平天国
①土地分配;
②产品分配;
①政治;②经济;
③文化;④外交;
①革命性;②落后性;
③空想性;
《天朝田亩制度》
——革命纲领,反封建;
——平均分配土地和产品,违背社会发展规律。
革命性:
空想性:
落后性:
——把小农经济作为追求目标,未超越封建主义范畴。
处于强盛时期
处于衰落时期
建立“四有二无”社会
振兴太平天国
①土地分配;
②产品分配;
①政治;②经济;
③文化;④外交;
①革命性;②落后性;
③空想性;
①革命性;②进步性;
③空想性;
《资政新篇》
革命性:
空想性:
进步性:
后期的纲领,中国人的迫切愿望;
目的是进行反封建反侵略。
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缺乏社会实践的经济、阶级基础。
是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趋势;
例题:《天朝田亩制度》有关“分田”的各种规定,其实质是
A、按照平均主义的原则分配
B、实施男女平等的分配方案
C、建立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
D、否定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处于强盛时期
处于衰落时期
建立“四有二无”社会
振兴太平天国
①土地分配;
②产品分配;
①政治;②经济;
③文化;④外交;
①革命性;②落后性;
③空想性;
①革命性;②进步性;
③空想性;
无法实行
[2004全国文综Ⅳ22] 太平天国政权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主张有:( )
A.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
B.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
C.农副产品全部上缴国库
D.农副产品全部归农户所有
[2000全国9] 《天朝田亩制度》具有绝对平均主义性质,因为它规定有:( )
A.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B.通过圣库制度平均分配所有农副产品
C.鳏寡孤独废疾者由国库供养  
D.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
B
A
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尽管无法实现,但它的进步意义在于
A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B规划了理想社会的制度
C满足了农民的心理要求
D提出了改造社会的方案
A
《资政新篇》的提出说明( )
A、这个文件适应了太平天国的需要       
B、农民阶级能够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C、反映人们向西方寻找真理的迫切愿望     
D、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对农民产生了影响

例题:太平天国与以往农民战争相比,最突出的进步是
 A、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B、反封建反侵略
 C、利用西方宗教发动起义   
 D、颁布《资政新篇》

①客观上:没有一定安定的环境保证实施分田方案。
 ②主观上:平均分配土地与生产、生活资料统归圣库的规定都是空想,根本无法实施。
 ③根本上: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
【探索活动2】《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为何都无法实行?
①客观上:当时处于战争环境;
 ②主观上:它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没有反映农民当时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
 ③根本上:由于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
《天朝田亩制度》和 《资政新篇》在经济主张方面的关系是
A 完全一致 B相辅相成
C相互矛盾 D继承发展
C
《资政新篇》未能真正推行的根本原因是( )
A、农民阶级政权局限性
B、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
C、处于战争环境
D、中外反动势力太强大

(太平天国)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给予民众的惊惶比给予老统治者们的惊惶还要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与停滞腐朽对立,这种破坏没有一点建设工作的苗头。 ……显然太平军就是中国人的幻想所描绘的那个魔鬼的化身。
——马克思在1862年的评价
“楚国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
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
——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
“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立民国而建立天国……” ——李大钊
[2010山东文综11] 图5为一位同学的课堂笔记,记录了对某一历史事件的不同评价,据此,推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北伐战争

A
5,太平天国的意义和教训;
1)历史意义:
①性质: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
②意义:
  A、打击封建;
  B、打击侵略;
  C、农民战争最高峰;
  D、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
2)历史教训: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农民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太平天国的疆域最广阔之时曾占有中国半壁江山 ,其势力发展到18个省,太平天国实际控制的区域发展到23个府州,总共面积150多万平方公里。
1)起义背景新—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起义原因新—
外国侵略反封建反侵略
3)起义形式新—
利用西方宗教—基督思想;
4)治国方案新—
主张学习西方,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5)担负任务新—
反封同时反侵略;
6)失败原因新—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7)所属范畴新—旧民主主义革命.
【探索活动2】太平天国是一次新式的农民革命战争,其新特点是?
造成这些新特色的原因是因为:
太平天国发生在半殖半封环境下,世界已经进入资本主义时代.
总结提升
1.知识结构:
太平天国运动
起因
进程
败因
肩负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革命任务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提出了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
2.解题技巧:事因分析的方法、历史比较学习法
新特点
民族矛盾
阶级矛盾
主观
客观:
《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
农民阶级局限
战略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