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17.解放战争

高中历史必修1《第17课:解放战争》课件ppt免费下载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高中历史必修1《第17课:解放战争》课件ppt免费下载高中历史必修1《第17课:解放战争》课件ppt免费下载高中历史必修1《第17课:解放战争》课件ppt免费下载
第17课 解放战争
1. 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
2. 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一、内战的爆发
1.背景:
(1)重庆谈判:
①原因:蒋介石采取“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
②成果:国共双方签署《___________》
__________,坚决避免内战
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等
③不足: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的___________问题未达成协议。
双十协定
和平建国
合法地位
(2)政治协商会议:
①1946年初,在______召开。
②会议通过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但很快被国民党撕毁。
2.爆发:
(1)全面进攻:
①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进攻_____________,全面内战爆发。
②解放军采取_________方式,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
③国民党军队被迫由全面进攻转为______进攻。
(2)重点进攻:从1947年春开始,对_____和______________实
行重点进攻,几个月后,又被粉碎。
重庆
中原解放区
运动战
重点
陕北
山东解放区
二、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
1.战略反攻:1947年6月,________、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挺进
________,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2.战略决战:
(1)背景:到1948年秋,__________发生重大变化。
(2)概况:
①辽沈战役:攻占锦州、长春、沈阳,解放_______全境。
②淮海战役:以为_______中心,先后歼灭黄百韬兵团、黄
维兵团以及杜聿明兵团。
刘伯承
大别山
敌我力量
东北
徐州
③平津战役:先后攻克张家口、天津,_________率部接受
和平改编,_______和平解放。
(3)意义:国民党军队的_______基本上被消灭。
【误区提醒】三大战役的胜利只是基本消灭国民党军队主力,并非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
傅作义
北平
主力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1.胜利:
(1)北平和谈:国共两党代表达成《_____________》最后修正
案,但南京国民政府拒绝签字,和谈破裂。
(2)渡江战役:
①4月21日,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发布向__________的
命令。
②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____________覆灭。
(3)追歼残敌:解放军向_________进军,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
胜利。
国内和平协定
全国进军
国民政府
全国
2.意义:
(1)结束了近代百年来屈辱的历史,迎来了_____________的
新中国。
(2)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胜利。
(3)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____________的胜利。
【史论要旨】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获得胜利的原因主要有:
(1)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2)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指导。
(3)走经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4)开展武装斗
争。(5)组织统一战线。
独立、统一
毛泽东思想
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有什么关系?
提示:(1)土地改革的开展使解放区后方更加巩固,翻身农民不仅踊跃参军,支援前线,还积极承担抬担架、送粮草、运弹药等任务,支援战争。
(2)这一切都使人民解放军的力量大大增加,使战争胜利的方向转向人民解放军。
一、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的斗争及认识
1.政治斗争:
(1)通过1945年重庆谈判和1949年北平和谈,共产党揭穿了国民党假和谈的阴谋。
(2)在1946年的政协会议中,共产党团结各民主党派同国民党进
行了尖锐的斗争,会议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冲破了国民党的独裁统治。
2.军事斗争:
(1)1946年,国民党撕毁政协协议,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全面内战。内战初期,人民解放军先后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
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2)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渡过黄
河,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3)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中共中央领导解放军先后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4)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23 日,解放南京,国民党统治覆灭。
3.认识: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人民利益,得到了人民的支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确立是中国人民的历史的选择。
【名师指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两党从对抗到合作,再到对抗,两党之间矛盾与斗争始终存在。这主要是因为:(1)两党的阶级性质不同,这是国共关系矛盾斗争直至分裂的根本原因。(2)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3)国际政治势力的态度和国际环境的影响。
【即时训练1】1949年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在给杜鲁门的信中说:
“中国内战不祥的结局超出美国政府控制的能力,这是不幸的
事,却也是无可避免的。”最能验证这段话的是( )
A.解放军战略反攻取得重大战果
B.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
C.三大战役中辽沈战役最先获胜
D.国民党反动统治被推翻
【解析】选D。本题考查材料解析能力。战略反攻取得重大战果
在1947年、1948年,辽沈战役结束于1948年11月,与“1949年”
不符,排除A、C两项。依据“中国内战不祥的结局”、“超出
美国控制的能力”可知此时解放战争结局已定,D项最合适。
【备选训练】右图反映了重庆谈判
期间( )
①中共争取和平民主
②蒋表现出和平的诚意
③全国人民期盼民主机遇
④蒋“假和平,真内战”
A.①② B.①④ C.①②④ D.①③
【解析】选B。本题考查对图片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漫画中右
侧人物桌上谈判握着的手及桌下拿着手枪的手,影射了蒋介石
“假和平,真内战”的本质,重庆谈判中中共代表飞抵重庆,
体现了争取和平民主的诚意,故选B项。
二、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与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
1.五四运动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广大人民与北洋军
阀的矛盾。共产党成立后,为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联合
一切革命力量,与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国民党实现了第
一次合作,通过国民大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
治。
2.1927年,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南京国民政府成为大地
主、大资产阶级的代表和帝国主义在华统治工具,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代表——国民党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因此中国共产党提出“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开展土地革命,国共两党开始了十年对峙。
3.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不断扩大侵华战争,制造了一系列的事变,1935年中日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为了中华民族的生存,国共两党捐弃前嫌,共赴国难,实现第二次合作,取得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4.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国共两党再次由合作走向分裂,蒋介石集团在美国支持下发动内战,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最终推翻了国民党的统治,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特别提醒】国共关系的变化是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而变化
的,中国共产党依据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方针政策,反映出其原则
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等特点。
【即时训练2】电影《建国大业》中国民党海军司令陈绍宽说:
“打日本人是荣耀,但现在中国人打中国人,这事我不干。”
据此我们可以判断,此时是( )
A.八路军开赴抗日前线
B.国民党正在全力抗日
C.两党合作共赴国难
D.全面内战已经爆发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陈绍宽说:“打日本
人是荣耀,但现在中国人打中国人”,足以说明当时内战已经
爆发,其余三项时间均不对。因此选D项。
【备选训练】国民党《中央日报》就国共关系某一事件的影响
评论道:“这一结果固然还有不能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内战之
不致发生,却已有确实的保障。”这指的是( )
A.国民党“一大”召开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C.《双十协定》的签订
D.达成《国内和平协定》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注意题中的信息“内战之不致发生,却已有确实的保障”指的是抗战胜利后,在争取和平民主阶段,国共两党重庆谈判,签署《双十协
定》,确立了和平建国的方针。国民党一大召开于1924年初,B项是在1936年,D项中的《国内和平协定》最终由于国民党代表团拒绝签字而未达成。
抗战胜利后中国面临的前途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面临三种可供选择的建国方案:
(1)第一种:以国民党为代表,主张实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实质使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道路。
(2)第二种:以民主党派为代表,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中国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3)第三种:以共产党为代表,主张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共和国,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
这三种方案在中国人民的实践中反复地受到检验。结果是第一种被人民抛弃了,第二种方案也没有得到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
由此可见,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即时训练】1948年,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说:“我现在主
要担心的是通过对他们(民盟等民主力量)的鲁莽迫害,政府将
进一步使自己丧失名誉。”材料表明其实际对华立场是( )
A.仍然不放弃对国民党政权的支持
B.开始倾向于建立民主联合政府
C.建议美国政府放弃对国民党的支持
D.希望由其他党派来取代国民党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从司徒雷登的话
来看,他担心国民政府迫害民主力量导致丧失民心,表明其实
际对华立场仍然是站在国民党政权这边,没有放弃对其的支持。
重庆谈判
探究讨论:
(1)图中的两人在1945年曾进行过一次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会面,这次会面是在哪一历史事件中?
提示:重庆谈判。
(2)毛泽东参加这次会面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提示:目的:争取和平;揭露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团结广大人民。
意义:争取了政治上的主动,赢得了人民信任。
(3)这次会面的结果如何?
提示:签订了《双十协定》,促成了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政协会议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但很快被国民党撕毁。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探究讨论:
(1)概述图一所反映的重大事件的背景和重大历史意义。
提示:背景: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经过一年作战,敌我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意义:三大战役共歼灭或改编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2)图二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提示:渡江战役的胜利,标志着南京国民政府在大陆的统治结束,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