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总复习

必修1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复习》PPT课件免费下载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必修1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复习》PPT课件免费下载必修1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复习》PPT课件免费下载必修1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复习》PPT课件免费下载必修1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复习》PPT课件免费下载

古代中国的政治文明
高三历史复习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西周


隋唐



475B.C
1840年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魏晋南北朝


政治文明——政治制度演进
物质文明——经济结构及特点
精神文明——主流思想演变、科技与文化
总体了解中国古代史
魏晋
先秦
明清
隋唐
秦汉
宋元
西周建立
分封制
宗法制
早期政治制度特点
秦朝的统一;
皇帝制度;
三公九卿制;
郡县制;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
汉初郡国并行制;
“中朝制度”
监察制度
汉朝的察举制度
九品中正制
三省六部制
科举制
行省制度
宰相制度废除;
内阁的出现;
清朝军机处设置;
你能大致说出古代中国有那些政治制度?
中国古代史阶段划分
前221年
魏晋
先秦
明清
隋唐
秦汉
宋元
封建社会初期
封建社会衰落
封建社会鼎盛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创立时期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时期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完善发展时期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巩固发展时期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时期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进一步发展时期
总体了解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史包含三个社会形态:
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1、原始社会:距今约170年万年前元谋人——公元前21世纪
2、奴隶社会: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6年
(1)夏朝:奴隶制建立 (2)商朝:奴隶制发展
(3)西周(前11世纪- 8世纪):强盛 (4)春秋:奴隶制衰亡
3、封建社会:前475年----1840年(鸦片战争前)
(1)战国(前475—前221年):封建制度形成
(2)秦汉(前221--220):封建社会大一统
(3)魏晋南北朝: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
(4)隋唐:封建社会的繁荣
(5)宋、元:民族融合加强和封建经济继续发展
(6)明清(鸦片战争前)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封建社会由盛而衰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概况
▲中国古代史包含三个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其所产生的政治制度
就国体而言,有奴隶主贵族专政与封建地主阶级专政两种类型;
就政体而论,有分封制与中央集权制两种主要形式 。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主要有哪些?
中国早期
政治制度
(奴隶社会)
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制
(封建社会)
夏、商、周(分封制、宗法制)
战国
清 朝
形成
发展
(汉唐宋元)
顶峰
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演进
(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475年——1840--1912年)

西周






475B.C
1840年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魏晋南北朝
·设军机处


古代中国文明——政治制度演进主要内容
·分封制
·宗法制 ·早期政治制度特点
·秦统一 ·中央集权制度
·皇帝制
·中央机构
·郡县制
·郡国并行
·刺史制 ·选官制 (察举制)
·选官制 (科举制)
·三省六部制
·中书门下 正副相
·三司使
·废丞相 ·内阁制
1912年封建君主制度结束
·选官制 (九品中正)
·王位世袭制
·行省制 枢密院 宣政院
地方
分封制
郡县制
郡国并行刺史制(州)
司府县
道州县
路州县
省府县
行省路
其中,地方机构是何?
(1)西周的政治制度: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考点扫描】
本专题主要讲述了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中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受家族血缘影响较大,战国开始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打破血缘贵族政治,秦汉起逐渐形成以皇帝独尊为核心的官僚政治,晚清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走向灭亡。作为较早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文明成果,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成熟、完备,并在当时发挥重要作用,对后世中外政治文明的演进产生极其重大的影响,在高考中占有重要地位。
【专题特征】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包括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两大制度体系。
西周时期政治制度是奴隶社会典型,主要包括
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分封制。
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是指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主要包括
皇帝制度、行政制度(中央和地方)、选官制度、监察制度、思想文化制度等。
【知识梳理】
专制主义
(决策方式)
思想:法家思想
君主专制
皇权至上
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文化
加强皇权,削弱相权
中央集权,地方分权
思想文化,控制加强
君相矛盾
中央地方矛盾
积极作用:(初期、中期)
政治安定;维护统一;
组织生产;调整矛盾;
民族融合;经文交流;
中外交流;抵御外患。
消极作用:(后期:明清)
政治腐败;束缚萌芽;
文化专制;阻碍进步。
中央集权
(组织形式)
形成于战国
确立于秦朝
完善于隋唐
顶峰于明清
结束于民国
经济:自然经济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中国古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图解

手 段
核 心
概 念 发展过程
经济基础
指导思想

作 用

矛 盾 趋 势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制度图解
皇帝制度
①起止:前221年嬴政开创,后为历朝封建最高统治者所沿用,1912年溥仪结束。
②特点:皇帝独尊,如各样称谓“朕、制、诏、玺”等;
皇权至高,独揽全国政、经、军大权,直接任免各级官吏;
终身制世袭制,权力不可转移;
神化皇权,显示皇权神圣。
③弊端:个人意志,独断性、随意性。君主个人的品行、能力、性格等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
考点2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主要内容:皇帝制度、中央官职、地方机构
考点2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皇帝
三公
九卿

地方行政机构:郡县制
①由来:商鞅变法时,废分封,行县制。秦统一后,在全国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②内容:地方政权机构分郡、县两级,官吏全部都由皇帝任免。郡设郡守、郡尉和监御史,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县设县令。
③作用:与分封制相比较,最主要的差别在于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加强中央集权。
◎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专制主义是一种决策方式,而中央集权是一种相对于地方分权的制度。

◎秦代三公分掌权力、互不统属、听命皇帝。丞相权力受到御史大夫牵制。

◎柳宗元曾说“周之失,失之于制,不在于政;秦之失,失之于政,不在于制”,这是说秦亡是因为暴政,而不是因为实行郡县制。

◎“汉承秦制”,并非汉代完全照搬秦朝的制度,而是基本上沿袭秦朝制度,并有所损益变化。
应该注意的问题
分封制与郡县制
角度 为什么说郡县制比分封制更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提示:在分封制下,受封诸侯拥有世袭特权,在其领地内有设置官吏、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的独立性,容易造成割据。在郡县制下,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直接听命于中央,地方没有独立的自主权,更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①频繁更换丞相;

②形成“中朝”,启用布衣参议要政;重用亲信近臣于参与决策。

使丞相为首机构演化成为执行机构。
考点3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汉武帝削弱相权有哪些措施?
一、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演化
二、中央和地方的矛盾
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化的特点:两对矛盾
汉代:内朝、外朝
皇 帝
九 卿
有事上报
实际的
决策机构
实际的
执行机构
决策机构
执行机构
西汉的中央政治制度示意图
西汉郡国交叉局部示意图
隋唐时期的中央集权体制
皇帝
三省职能和运转程序?
作用:分散相权、合作牵制、
强化皇权、提高效率
中书省:草拟、颁布诏令;
门下省:审核命令;
尚书省:执行命令。
特点: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分割相权;三省互相牵制和监督。
唐代怎样削弱相权?
宋代的中央
宋代中央
机构?
析相权为三,强化了皇权

①中书门下,长官“同平章事”;
副相参知政事
②设枢密院管军事,分割宰相军权。
③设三司使管理财政,分割宰相财权。
元代的中央和地方机构
元代中央怎样制约行省?
中央:
①废三省,设中书省为中央最高行政机构,领六部,行宰相权;
②以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构;
③设宣政院,管理宗教事务和藏族地区(藏、川、青)。
①中央对行省有效监管:行省的政、军、财等受到中央节制;
②中央以监察机构对行省官员进行监督;
③采取省官互迁等办法加以控制。

作用:调整好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加强了中央集权,便利了对地方管理。
影响:开端省制,奠定地方行政区划初步基础。
地方:行省、路、府、州、县
中央政治制度演变
一省二院
1、古代中国三大地方行政制度比较
奴隶社会,盛行于西周
战国开始,盛行封建社会
确立于元朝,沿用至今
拥有封地和统治权
诸侯国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
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绝对服从中央
是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受中央节制,绝对服从中央
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但也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
实现了地方权力向中央集中,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进一步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有利于巩固和扩大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统治
【纵横联系】
2、对中国古代的三大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认识
①由分封制到郡县制:主要反映官吏的任免原则,由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这是历史的进步;
②由郡县制到行省制:主要反映行政区划的发展,反映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纵横联系】
皇 帝












内 阁
明朝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
考点4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明朝以前,宰相被赋予参与决策大权,地位十分巩固,有制约君权作用。

◎明朝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机构,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无决策权,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

◎明朝的内阁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无决策权;而英国的内阁是君主立宪制下的最高行政机构。
应该注意的问题
清朝中枢权力机构
军机处设立:
①设立原因:
②军机处职能:
③军机处特点:
④设立影响:
起初用兵西北,防止泄露军事机密而设置,实质是强化皇权
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机构简单,有官无吏;品级不高,跪受笔录;效率高、速度快、机密
提高行政效率高;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学法点睛 早期中国政治制度知识点点归纳为“一、二、三、四”
学法点睛 秦朝政治制度知识点归纳为“一、二、三、四”
学法点睛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知识点归纳为“两强、两弱、两矛盾”
学法点睛 明清政治制度知识点归纳为
“一废、二设、走极端”







郡县制

地方
中央
特点
朝代
汉承秦制
传承开创
承前启后
进一步加强
有新发展
空前加强
发展顶峰
发展完善
中外朝、尚书台
郡国;州郡县
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制
州县二级
道州县三级
二府三司、参知政事
文臣;路州县
一省二院
行省制
皇帝制度、中央官制
废行省设三司
康熙设南书房;雍正设军机处
废丞相,权分六部;内阁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核心点拨

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完善
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建立
巩固
完善
加强
顶峰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演变过程
x(t)
Y(程度)
0
图1:中国封建社会专制主义发展的趋势
0
图2:中国封建社会发展趋势
Y(程度)

明清

明清
x(t)
积 极
1、有利于巩固多民族国家统一,
2、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
3、有利于各民族融合和对外交流。
4、有利于组织大型工程、抵御外敌等
消 极:
1、皇权专制易造成暴政和腐败,皇帝决策个人独断专行,易造成决策失误
2、控制思想,阻碍科学技术的进步
3、严重阻碍了社会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与西方
封建社会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影响
(1)强化皇权(加强君主权力):秦始皇确立皇权至上的专制制度,董仲舒用新儒术神化王权,明清时期君主权力空前加强。
(2)改革中央机构(核心: 分权):秦始皇设三公九卿,隋唐完善三省六部制,元朝实行行省制度,明代废丞相,清设军机处,中央机构的改革都服从于专制君权的需要。
(3)调整地方行政机构,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核心: 分权)
秦汉时确立郡县制,北宋将地方大权集中于中央,元朝实行行省制度等。
(4)改革官吏选拔制度:秦汉用察举制,魏晋盛行九品中正制,隋唐以后科举取士,都是培养和选拔忠君之臣。
(5)加强思想控制(文化专制):
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独尊儒术,明清八股取士,清代大兴文字狱。
归纳中国古代统治者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
第1讲
专题要旨概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