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总复习

免费下载历史必修1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复习课件PPT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免费下载历史必修1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复习课件PPT免费下载历史必修1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复习课件PPT免费下载历史必修1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复习课件PPT免费下载历史必修1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复习课件PPT
一、美苏争霸

1.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1)背景
①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了以美苏为主导的

②随着战争结束,美苏两国在 和
上的矛盾冲突日益加剧。
③二战后初期, 以其强大的经济、军事和科技实力为基础,力图“ ”。
④ 在二战后成为唯一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的
大国。
国际关系新体制
社会制度
国家利益
美国
领导世界
苏联
政治军事
(2)表现
①序幕:1946年3月, 在美国发表“ ”演说。
②措施
丘吉尔
铁幕
杜鲁门主义
工人党情报局
马歇尔计划
西欧
经济互助委员会
北大西洋公约
华沙条约
2.冷战局面下的国际关系
(1)导致一些国家分裂
①德国分裂:1949年,德国 和东部先后成立了德意志 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②朝鲜分裂:1948年,朝鲜半岛 和北部先后建立了 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西部
联邦共和国
南部
大韩民国
(2)造成国际局势紧张
①1950~1953年,美国参与 ,是二战后以美苏冷战为背景的第一次大规模的 。
②1962年,出现了古巴 事件。
③1961~1973年,美国在 发动战争,是二战后持续时间 的大规模局部战争。
(3)积极影响
①美苏双方势均力敌,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
的爆发。
②不同 的国家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
③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组成 ,逐步发展壮大, 由此崛起。
朝鲜内战
局部战争
导弹危机
越南
最长
世界大战
社会制度
不结盟运动
第三世界
二、新兴力量的崛起

1.欧洲一体化进程
(1)背景:20世纪50年代初,西欧国家 大体都已恢复到战前水平。
(2)经济一体化
①1951年4月, 、 、意大利等6国建立了
,为欧洲统一奠定了政治基础。
②1958年,6国又组成欧洲经济共同体和

③1967年,3个机构正式合并,统称为 。
④主要目标是争取在成员国之间逐步实现 、人员、
和 的自由交流,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
工业生产
法国
联邦德国
欧洲煤钢共同体
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欧洲共同体
商品
劳务
资本
(3)政治一体化
①欧洲各国奉行 的外交政策,以
为基础抗衡美国的政治控制。
②1975年,共同体的立法机构“ ”成立,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③20世纪80年代之后,欧共体的 进一步加强,共同体内 加快了步伐。
独立自主
欧洲联合
欧洲议会
政治联合
成员国间的防务合作
2.迅速兴起的日本
(1)原因
①把 作为立国的主要方针,并制定一系列适合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②外交上坚持以 为基轴,依赖美国的保护,发展对外经济关系。
③重视 也是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原因。
④80年代以后,日本加大了发展 产业的力度。
发展经济
日美关系
教育
高科技
(2)表现
①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经济进入
时期。
②60年代末,日本成为仅次于 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
③1987年,日本人均 超过美国,一度跃居资本主义大国之首。
④80年代末,日本经济低迷,但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世界上主要的 大国和对外援助大国。
高速发展
美国
国民生产总值
贸易出口
3.东方巨龙的腾飞
(1)改革开放前的中国
①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大大改变了国际 的对比。
②1953年 战争的胜利,使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
③1957年 完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④至1966年之前,社会主义建设取得较大发展。
政治力量
抗美援朝
“一五”计划
(2)改革开放后的中国
①1978年以后,中国实行 ,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迅速增长。
②中国是第三世界中唯一的联合国
,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③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 政策,在维护世界 和发展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4.发展中国家的呼声
(1)背景: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亚、非、拉美赢得民族独立的国家希望在两极格局中保持 。
(2)标志:1961年,在铁托、 和纳赛尔的推动下, 正式诞生。
改革开放
综合国力
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和平外交
和平
和平中立
尼赫鲁
不结盟运动
(3)主张
①始终奉行 和 的宗旨和原则,支持各国人民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等正义斗争。
②坚持反对 、新老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和一切形式的外来统治和 ,维护世界和平。
③主张国际关系 和建立 新秩序。
(4)影响
①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 。
②有力地冲击了战后国际关系中的 。
独立自主
非集团
帝国主义
霸权主义
民主化
国际经济
世界的面貌
两极格局
三、走向多极化

1.苏联解体
(1)背景
①苏联因国内 僵化, 活力衰退,经济发展速度下降,社会矛盾丛生。
② 改革走进死胡同。
③东欧各国相继发生剧变,新政权向 靠拢。
④1991年 解体, 解散。
政治体制
经济体制
戈尔巴乔夫
西方
经互会
华约
(2)经过
①1991年8月, 大大改变了国内政治力量的对比,国家 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②12月22日,俄罗斯等11国领导人签署《 》,苏联完全解体。
(3)影响:战后存在40多年的
崩溃。
八一九事件
政权性质
阿拉木图宣言
两极格局
2.鼎足之势话西方
(1)美国
①意图:实现“美国领导世界”的意愿,建立“ ”。
②表现:不经联合国批准,发动
战争、伊拉克战争等,干涉别国内政。
单极世界
科索沃
(2)欧洲一体化
①1991年12月,欧共体12国在荷兰签订了《 》,至1993年11月正式生效, 成立。
②1999年1月,欧洲单一货币—— 正式启用。
③努力建立欧洲独立的 。
欧洲联盟条约
欧洲联盟
欧元
防务体系
(3)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①加强 的同时,注重与亚洲邻国建立密切的经济分工与合作关系。
②在欧美面前以“ ”自居,把自己在亚洲的外交成绩作为提高其
的筹码。
③通过
《 》,为其向海外派兵打开大门,并大力发展军事力量。
日美关系
亚洲代表
国际地位
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合作法案
3.走出低谷的俄罗斯
(1)面临问题
①国家存在着 的威胁, 地区战火不断。
② 冲击着整个俄罗斯。
(2)全方位外交
①出于牵制美国的需要,加强与 的关系,但反对 东扩。
②采取强硬措施对付 势力。
③协调与 内其他各国的关系,保持在独联体中的地位和影响。
④发展与 国家的关系。
分裂
车臣
经济危机
欧盟
北约
分裂主义
独联体
亚太
(3)普京改革:改组 ,果断应对车臣问题,强化 ,稳定了政治局面,使俄罗斯走出低谷。
(4)地位: 和 大国,在国际事务中仍是对美国的 地位构成挑战的国家。
政府
中央权力
军事
文化
全球支配
4.风云际会看东方
(1)第三世界的斗争
①1992年9月,在雅加达召开第十次 国家首脑会议。
②中国连续挫败某些西方国家在 上的反华提案。
③20世纪90年代以来, 国家经济高速发展,形成世界经济中的重要一极。
(2)中国地位的提高,已经成为 大国,又相继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和 。
不结盟
人权
东亚发展中
政治
世界贸易组织
5.世界政治格局
(1)暂时形成“ ”局面。
(2)正在向着 方向发展。
一超多强
多极化
考点一 全面认识“冷战”政策

1.含义
“冷战”是指美国与苏联之间所采取的除直接的战争即“热战”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包括相互攻击对方的价值观念与社会制度、外交对抗、封锁禁运、军备竞赛、组建军事集团、发动代理人战争等。
2.原因
(1)苏联是唯一能与美国相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也是美国称霸全球战略的主要障碍。
(2)双方势均力敌,都不愿意也不敢重燃战火。美国不敢贸然越过战时双方划定的势力范围。
(3)大战刚刚结束,世界人民包括美国人民都渴望和平,反战情绪高涨。
3.目的
美国发动“冷战”的目的在于遏制苏联势力的扩张,遏制共产主义的蔓延,稳定欧洲的资本主义,加强对西欧的控制。
4.实质
“冷战”的实质是美国称霸全球政策的体现。
5.影响
(1)“冷战”是建立在美苏两国均势基础之上的,避免了世界大战的重新发生。
(2)在长期维持东西方“冷战”状态的基础上,各种制约战争、有利于和平与发展的因素逐渐壮大,推动了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3)美苏“冷战”,造成了一些国家的分裂和许多领土纠纷。
(4)东西方长期“冷战”,加剧了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对立。
(5)东西方长期“冷战”,使国际局势紧张动荡,局部战争不断,甚至处于核战争边缘。
总之,“冷战”对两极格局的形成至关重要,其结果导致两极对峙局面的出现。“冷战”的性质首先表现为两种社会制度和不同的意识形态的尖锐对立。其次,双方也明显地存在着争霸的意图。
【案例一】(2010·江苏)美国历史学家杰里·本特利指出:当1945年同盟国击败轴心国,摧毁德意志帝国和日本帝国时,随着另一场战争的开始,世界不得不重建。“重建世界”的主要原因是( )

A.战后欧洲力图重建其中心地位
B.亚非拉民族解放斗争掀起高潮
C.战后新的经济体系形成刺激了贸易竞争
D.美苏在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上的矛盾加剧
【解析】本题考查美苏“冷战”,意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调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由“1945年同盟国击败轴心国”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取得胜利,世界人民与法西斯主义的矛盾得到解决;“另一场战争的开始,世界不得不重建”意为美苏由于社会制度、国家利益的冲突而进行“冷战”,D符合题意;A、B、C显然与题意无关。

【答案】D
【即时巩固一】人们称美苏“冷战”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下面是在一次课堂讨论中,同学们对美苏“冷战”对世界造成的影响发表的看法,其中说法最确切的一项是( )

A.使世界长期陷于战争的动荡之中
B.两强相争使世界长期处于剑拔弩张的紧张状态之中
C.维持了世界和平局面
D.虽然制造了不断的局部战争,但是也避免了世界性大战的发生
【解析】美苏“冷战”长期进行军备竞赛,使世界处于核威胁之下,并肆意干涉他国内政,使世界不得安宁,但又使得半个多世纪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

【答案】D
【案例二】(2009·海南)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美国先后推出了援助希腊、土耳其计划(后称“杜鲁门主义”)和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这两个计划的相同之处是( )

A.具有军事援助的性质
B.具有意识形态的色彩
C.促进欧洲经济的恢复
D.缓和受援国社会矛盾
【解析】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都是美国“冷战”的组成部分,而“冷战”的目的则是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具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

【答案】B
【即时巩固二】杜鲁门曾经说过,“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半”,其含义不包括( )

A.都是美国“冷战”政策的组成部分
B.都以经济和军事援助为主要形式
C.其目的都是反苏反共
D.都是为了美国自身利益
【解析】 本题学生易错选C,原因在于不能认识到马歇尔计划的实质也是遏制共产主义,与杜鲁门主义一脉相承。正确的理解应是: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都是“冷战”的表现,因此是一个胡桃的两半。但杜鲁门主义强调整体政策,马歇尔计划侧重于经济援助,因此B项不正确。

【答案】B
考点二 全面认识欧洲走向一体化
1.原因
(1)欧洲各国地域相连,政治体制、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相近,有着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
(2)二战后欧洲丧失了几个世纪以来的世界政治经济优势地位,处在美苏两极格局下,受到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它要重新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有力的影响,必须联合起来。
(3)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4)法、德两个欧洲宿敌的和解,有利于欧洲的联合。
(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国际间的协调提供了保障。
2.特点
(1)由经济一体化逐渐向政治一体化发展。欧共体本质上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区域经济集团组织,而其出现促进和带动了政治一体化,欧洲努力做到在国际上协调一致,实行统一的外交政策。
(2)随着经济一体化的深入,欧洲朝着单一货币体系方向发展,1999年1月,欧元问世。
(3)欧共体的组织规模不断扩大。20世纪80年代,由最初的6个成员国发展到12个,并向东欧逐渐扩展。
3.作用及影响
(1)对西欧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提高了西欧国家的政治地位,保持了西欧各国之间长期友好合作的局面。
(2)推动了法德和解,为欧洲统一铺平政治道路。
(3)加强了同美苏抗衡的实力,使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对维护世界和平有积极作用。
(4)改善和加强了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以获得固定的原料来源和广阔的市场。
【拓展提示】经济决定政治,国家实力决定对外关系。二战后欧洲普遍衰落,接受美国援助的同时也受到美国的控制,不得不唯美国马首是瞻。但随着西欧国家的联合与发展,西欧与日本、美国三足鼎立的局面初步形成,西欧开始积极摆脱美国的控制,奉行相对独立的外交政策。
【案例三】(2008·江苏)1946年,美国前总统胡佛宣称:“目前,只有我们能够把自己的政策强加给世界。”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声明:“美国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美国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美国实力衰弱,寻求欧洲支持
B.古巴导弹危机爆发,美国寻求欧洲帮助
C.美欧关系恶化,美国力图缓和
D.欧洲共同体建立,美国重视欧洲地位
【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美国态度由“强加”(1946年)到“很好地倾听”(1972年),主要原因在于欧洲的联合使欧洲的实力大大提升,冲击了战后的两极格局,故选D项。A、C两项与1946~1972年的史实明显不符,B项中的“古巴导弹危机”发生在1962年,故排除这三项。

【答案】D
【即时巩固三】“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的话表明欧洲走向联合的主要出发点是( )

A.保证自身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
B.争取在成员国之间实现商品、劳务和资本互相交流
C.密切西欧各国间的关系,维护欧洲安全
D.建立与美国平等的伙伴关系
【解析】由材料中欧洲人“走下坡路”及“将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等信息反映了其出发点是保证自身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
【答案】A
考点三 世界多极化趋势

1.原因
(1)经济决定政治,其根源在于世界经济力量的多极化发展趋势。
(2)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使两极格局瓦解,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极力构建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同时,世界上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与组合,形成多个力量中心。
2.由来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已露端倪,七八十年代更趋明朗化。两极格局结束后,成为当今世界政治发展的主流。
3.对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理解
(1)多极化是一种趋势,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到目前为止,多极化并没有定型为某一基本的世界新格局。
(2)世界多极化的任何一“极”或者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或者具有巨大的国际政治影响力,这两者通常是相辅相成的,构成了综合国力的两大方面。所以对多极化可以主要从经济上经济实力的增强和政治上国际影响力的提高两个侧面去理解。
(3)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主要包括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实力的相对衰落趋势,欧洲、日本的迅速崛起趋势和中国、第三世界国家兴起的上升趋势,具体表现为西欧、日本随着经济实力与美国的差距逐步缩小,在政治上对美国的离心倾向也在不断加强,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壮大并走向联合(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4.特点
(1)和平过渡。它不是通过世界大战而是经过长期“冷战”较量引起的。
(2)竞争过渡。美国、日本、西欧、中国、俄罗斯五个力量中心存在着互相竞争、互相制约的关系。
(3)长期过渡。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会轻易退出舞台。
5.影响
(1)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稳定和繁荣。
(2)有利于抑制、削弱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3)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拓展提示】 国际关系格局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一流强国力量对比基础上形成的国际秩序和利益分配体系。它是国际社会各种基本力量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结果。当前,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尚未建立,多极化只是一种趋势。当然,美国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绝不是“单极世界”。
【案例四】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指的是( )

A.苏联解体导致全世界独立国家数量增多
B.两极对峙变成了美、欧、中、日、俄势均力敌的格局
C.美国日益受到欧、中、日、俄等力量的制约
D.区域集团化使世界分裂成几个相互隔绝的地区
【解析】 由于苏联解体,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试图建立一个由其领导的单极世界,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不结盟运动国家等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各种政治力量重新分化组合,没有哪一种力量能够单独主宰世界,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C项正确。A项没有正确把握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重要力量,B、D两项结论不对,目前的多极还只是一种趋势。虽然区域集团化在发展,但世界性的联系也在进一步加强。

【答案】C
【即时巩固四】有人说:“单边世界容易产生霸权,两极世界容易形成对峙,只有三极或者多极世界才是稳定的格局。”下列表述能支撑以上观点的有( )
①18世纪英国打败法国成为世界殖民霸主 ②二战以后逐步形成美苏两分天下的格局 ③亚太经合组织的建立表明世界出现多极化趋势 ④苏联解体后形成多个力量中心使世界相对稳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亚太经合组织反映的是一种经济联系,而不是一种国际力量,排除③。

【答案】C
考点四 全面认识苏东剧变

1.苏联解体的原因
(1)历史原因: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
(2)现实原因: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3)外部原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
(4)导火线:“八一九”事件。
2.东欧剧变的原因
(1)内部原因:①历史原因:东欧各国长期受制于苏联,教条主义地照搬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产生了许多问题,使经济发展缓慢。②现实原因:东欧的改革没有突破苏联模式的框架,成效不大,政治经济危机严重,执政党和政府忽视民主与法制,日益脱离群众。
(2)外部原因:①苏联原因: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思想推动了东欧各国执政党的改组、分裂和蜕变。②西方原因:西方国家推行的“和平演变”战略,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利用资金技术的援助诱压、支持东欧国家内部反对势力等。
3.实质
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4.认识
(1)从人类历史的发展来看,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还不够成熟。
(2)原有的社会主义国家都是在商品经济不够发达的情况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都相对薄弱。
(3)社会主义是由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形态,它的巩固要比历史上任何革命都要困难得多,需要一个历史过程才能走向成熟。
(4)资本主义势力多方面的敌视、围剿、遏制和颠覆,对社会主义国家和运动的发展,无疑会带来严重影响。
(5)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表明:社会主义需要不断的改革才能逐步的完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应该同各国的实践相结合,决不应拘泥于唯一的苏联模式。
(6)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仅说明苏联模式受挫,并不是整个社会主义的失败。相反,国际社会主义可从中吸取教训,向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拓展提示】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只是社会主义运动的暂时挫折,不是历史发展趋势。以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吸收前车之鉴,结合自身情况,逐渐走出一条符合自己国情具有各自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并取得很大的成绩。
【案例五】1991年12月25日19时32分,克里姆林宫屋顶旗杆上,那面曾为几代苏联人深为自豪的、代表社会主义的镰刀锤子红旗徐徐降下……19时45分,一面白、蓝、红三色的俄罗斯联邦国旗,升到克里姆林宫上

------【以上为无格式内容概要,如需完整内容请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