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众数》导学案
教学目标   1、认识众数,理解众数的含义和功能。
2、经历运用众数描述数量信息的过程,发展数据统计观念。
3、体验众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能对周围环境中有关统计的数据具有敏感性。
重点   找出一组数据中的众数。
难点   学会从平均数、中位数或众数中选择恰当的代表来表示不同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联系旧知,铺垫新知
         小明家上半年的月用水量如下(单位:吨)
10     14     18     12     16    20
1、计算月平均用水量。
        2、这组数据中的中位数是多少?
学生独立思考计算。
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脑筋急转弯???
草地上有六个人正在玩游戏,他们年龄的平均数是15岁。
请想象一下:这是怎样年龄的一群人?
      学生思考,自由回答。
      出示答案:5岁、 5岁、 5岁、 5岁、 5岁、65岁
    2、创设生活情境,小明为做生意的妈妈提供进货建议。
       从中分析平均数,中位数在应用中的局限性。
三、阅读教材,初步感知
    1、学生独立阅读P122例1.
      初步认识什么是众数及众数的求法。
      什么是众数?怎么从一组数据中找出众数?
2、指名回答。老师板书。
四、实例探究,掌握方法
1、尝试练习,检测反馈。
     找出下面两组数据的众数
10     9   10    9     8     9    7    5
   70、66、70、80、70、50、10
     汇报结果。说一说,你是怎么找的。
    2、即时练习,摸清规律。
      独立完成P123“做一做”
      同桌交流,说说自己的思维过程及结果。
      汇报反馈,集体订正。
    3、巩固练习,掌握方法。
        找出下列各组数据的众数。
(1)、五(3)班10位同学捐款的元数:
         1、15、10、50、25、5、18、15、20、12
       (2) 、某地区某星期的日平均气温:
         3℃、-1℃、0℃、1℃、-1℃、2℃、-1℃
       (3)、五(1)班部分同学的年龄:
         12岁,13岁,12岁,12岁,13岁,13岁,14岁、13岁。
(4)、小明本学期六次英语口试得分:
         80、75、90、100、80、60
(5)、五年级第二组学生所穿鞋子的号码:
         34、36、38、36、35、36、35、34、36
       学生独立完成在练习本上。
       同桌交流。
       指名汇报,全班订正。
    4、拓展练习,问题延伸。
        五年级(2)班第一小组同学的年龄分别是:
       12岁、13岁、12岁、12岁、 13 岁、 13  岁、14岁、13岁
(1)、这组年龄的众数是(     )
    (2)、如果这组中有一名13岁的同学转走了,这组年龄的众数是(    )
    (3)、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有些数据众数不只一个,有些没有众数。
  五、拓展延伸,生活应用。
     1、认识服装上的“均码”
        自读“你知道吗?”
     2、用数学眼光读懂小调查中的问题。
  六、归纳总结,布置作业。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你又收获了哪些数学知识?
      作业:
1、P124 练习二十四 1~4
2、统计班里每位同学期望的数学家庭作业时间。请根据所统计的数据及分析结果,向老师提交一份建议书
作业时间(分钟)
10
15
20
30
40
40以上
  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