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众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122-124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众数的含义,学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理解众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能根新据具体的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小组协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求真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1、认识众数,理解众数的意义及作用。能在具体情景中灵活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特点。
         2、了解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的区别,能根据统计进行简单的预测或做出决策。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提问:在统计中,我们已经学过哪些统计量?同学们还记得怎样求平均数和中位数吗?
今天,我们继续研究统计的有关知识。
 二、创设情境,认识众数
      1、课件播放音乐,欣赏舞蹈画面。
2、挑选舞蹈队员。
为了庆祝“六。一”儿童节,学校将举行一场集体舞比赛。我们班准备选10名同学组队参加这次比赛(出示下题)。我们班选10名同学组队参加集体舞比赛,你认为该怎样选呢?
根据收集数据,你认为参赛队员的身高是多少比较合适?为什么?(先小组讨论,再汇报交流。)
三、进一步认识众数的特征
课件出示一分钟跳绳比赛题目
学校举行1分钟跳绳比赛,五(1)班、五(2)班、五(3)班6名参赛选手的成绩如下:    五(1):120   105   150   150   186   150
      五(2):108   183   183   196   216   216
      五(3):126   157   169   198   224   215
 请求出这三组数据的众数。找三组数据的众数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在一组数据中,众数可能不止一个,也可能没有众数。
四 、联系情境,选择统计量 
 1、课本123页做一做
小组交流、讨论完成,代表发言,同学互评。
3、谈谈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联系与区别
  五、拓展应用:
下列情况中,你认为用哪个统计量描述这组数据的一般水平更合适?
A.平均数      B.中位数     C.众数
(1)师出示:
      一家服装店在一段时间内销售了某种男装20件,销售男装的尺寸如下:(单位:cm)
  180  160  170  165  170  170  175  180  165  180  
175  170  170  165  170  170  170  175  170  170  
如果你是店主,你最关注的统计量是(     ),进货时有什么打算?
(2)五(1)班又46人,五(2)班又47人,比较两个班的期中考试成绩哪个班更好。(    )
(3)在学校英语单词竞赛中,小红想知道自己处于什么水平。(    )
六、生活中的众数
学生举例:选举班干部 最受欢迎的福州小吃  同学们最喜爱的电视节目  百家姓等
七、全课总结:通过这节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平均数          中位数         
           意义 :                    
           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