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语文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6.毛泽东的少年时代
  • 资料信息
  • 科目: 

    语文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 6.毛泽东的少年时代

  • 格式:  PPT
  • 大小:  1.82M    36张
  • 时间:  2016-12

《毛泽东的少年时代》ppt课件(36页)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毛泽东的少年时代》ppt课件(36页)《毛泽东的少年时代》ppt课件(36页)《毛泽东的少年时代》ppt课件(36页)
毛泽东的少年时代
埃德加·斯诺
埃德加·斯诺 (Edgar·Snow)
美国新闻记者、作家,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坎萨斯城一个出版印刷业主之家,就读于密苏里大学新闻系。斯诺于1928年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1933年4月到1935年6月,斯诺同时兼任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苏区的西方记者。抗日战争爆发后,又任《每日先驱报》和美国《星期六晚邮报》驻华战地记者。 1941年,他对皖南事变作了如实的报导,受到国民党反动派的打击,被迫离开中国。新中国成立后,曾先后三次来华访问,同毛泽东、周恩来会面。1972年2月病逝。后来,他的骨灰的一部分安葬在北京大学。
1936年6月,斯诺在宋庆龄的安排下,他从北平出发,经过西安,冒着生命危险,进入陕甘宁边区。他是在红色区域进行采访的第一个西方记者。他首先到了当时陕甘宁边区的临时首府保安(今志丹县),和毛泽东同志长谈,搜集了关于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第一手资料。然后长途跋涉,到边区各地采访。最后于当年11月回到北平。他在北平为英美报刊写了许多篇轰动一时的通讯报导,然后汇编成一本书,书名是《红星照耀中国》,该书于1937年10月首先由伦敦戈兰茨公司出版。这是第一本由西方人忠实描绘中国红色区域的著作。后来,一些留在上海租界内的抗日救亡人士,把该书翻译成中文,为了便于掩护,中译本用了《西行漫记》的书名。
“ 如果说我确曾写过一些对中国有益的东西,那仅仅是因为我倾听了中国人民诉说他们切身的情况。这就是真理所在。我尽量如实地、坦率地把我所听到的写了出来。我相信,我同中国人交谈,就像谈家常一样,我同中国人一样都属于同一个家庭——人类大家庭。”
——埃德加·斯诺
埃德加·斯诺夫妇
毛泽东简介
  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
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
毛泽东故居——湖南湘潭县韶山冲上屋场
攒(zǎn)积
慷慨(kāng kǎi)
恫吓(dòng hè)
耸(sǒng)听
怒不可遏(è)
施舍(shě)
分歧(qí)
间(jiàn)接
懒惰(duò)
把柄(bǐng)
衙(yá)门
沮(jǔ)丧
克勤克俭
慷慨
引经据典
指摘
恫吓
晓谕
耸听
怒不可遏
既能勤劳又能节俭。克,能。
大方,不吝啬。
引用经典中的语句或故事。
挑出错误,加以批评。
吓唬
明白的告诉,告知。
使听的人吃惊。
怒气冲冲,难以抑制。遏,阻止。
梳理文章结构:
毛泽东的少年时代
第一部分:(1-3)简介毛泽东的家庭情况。
第二部分:(4-21)叙述毛泽东少年时代的经历。
(一)(4-8)8岁-13岁的经历

(二)(9-19)13岁-16岁的经历

(三)(20-21)16岁的经历
文章第一部分交代了哪些内容?
毛泽东的出生时间、出生地点、父母情况和当时的家境.
1-3自然段简介了少年毛泽东的家庭情况,都写了哪些内容?
(1)出生时间为1893年
(2)出生地点为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
(3)父亲叫毛顺生,当过兵,后做小生意和别的营生,靠勤俭有了自己的一点土地
(4)母亲叫文其美
(5)家中共有20余亩土地,每年可收84担谷
第一部分在写法上是详写还是略写?
略写。开头简单介绍,然后转入对人物经历的详细介绍。这是写“传”的一般写法。
第二部分:
第一层 (4-8)写毛泽东10岁到13岁的经历
第二层 (9-19)写毛泽东13岁到16岁的经历
第三层 (20、21)写毛泽东16岁的经历
分析少年毛泽东的性格
阅读4-8自然段
这一段写毛泽东10-13岁的生活经历,可从中看出他的哪些性格?
1、以逃学抗议老师打学生
2、在家里组成“反对党”共同打击“执政党”
——富于挑战、敢于抗争的性格
阅读9-19自然段
这一段写毛泽东13-16岁的生活经历,可从中看出他的哪些性格?
1、公开反抗父亲专制
2、如饥似渴地读书
3、同情造反的饥民、钦佩激进派老师
思考
1、少年毛泽东用什么方法反对父亲的专制?
“用他自己的方法,引经据典地来驳他”
2、少年毛泽东怎样看父亲对他的兄弟的“严厉”?由此可看出毛泽东的哪些品质?
“学会了恨他”—“他的严厉态度大概对我也有好处”—“使我干活非常勤快”—“使我仔细记长帐”
——看问题懂得运用辨证的方法,擅长思索并有独立的见解
3、少年毛泽东为什么喜欢“反抗”?这种反抗是无理取闹吗?

毛泽东的反抗是有缘由的,是不堪教师、父亲的无理打骂、侮辱,这种反抗是合理的,是捍卫自己权利的方式,是对当时封建专制的反抗,这种反抗是本能的,是朴素、善良的平等意识的表现。
4、少年毛泽东喜欢读哪类书,不喜欢哪类书?
喜欢:中国旧小说、时论、新书、小册子、《盛世危言》、除经书外凡能找到的一切书
5、你还能从哪些事看出少年毛泽东擅长思索、对问题有独立的见解?
同情造反饥民并由此进行深入思考
钦佩激进派老师,不随波逐流、善于思索
“读了一本关于瓜分中国的小册子”“开始意识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6、是什么促使毛泽东政治觉悟的提高?
通过广泛阅读各种各样的书籍,尤其是政治之类的书籍,受当时一些历史事件的影响,也受到进步思想的影响,使他认识到国家局势的危难,意识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自觉以救国救民为己任,促使他原有的反抗意识进一步升华为救国救民的民主意识。
阅读20、21自然段
这一段写毛泽东16岁的生活经历,写了什么内容?可从中看出他的哪些性格?
去新式学堂读书,学习自然科学和西方的新科学
——大胆接受新生事物,迎 接新的人生挑战的精神
品味语言
请在文中寻找精彩语句或者用词富有特色的句子,划起来,想想为什么用的好。
1、我的抗议行动的效果,给了我深刻的印象。这次“罢课”胜利了。
“罢课”通常指反动统治下的进步学生为了一定的革命目标而联合停止上课的斗争。这里形象而幽默地表现出少年时代毛泽东敢于反抗旧势力的精神。
2、我家分成两“党”。一党是我父亲,是执政党。反对党由我、母亲、
弟弟组成,有时连雇工也包括在内。
“党”通常指代表某一阶级、阶层或集团为维护其利益而斗争的
政治组织。执政党指在家中掌权的父亲,反对党指家中的其他的人,
这些词形象而幽默地写出了少年毛泽东和家中的其他人结成广泛的
统一战线,联合反抗旧势力的代表(自己的父亲)的有趣故事。
3、在这种情况下,双方都提出了停止内战的要求和反要求。
“内战”通常是指国内各军阀之间的战争,这里借用此词形象而
幽默地写出少年毛泽东和家中其他人结成的广泛的统一战线,联合
反抗旧势力的代表(自己的父亲)之间的斗争,并且写出了斗争的
策略,双方作出了有限的妥协后,有效地维护了自己应有的权利。
毛泽东是20世纪伟大的政治家和思想家,
他的遣词造句与他的身份有着很密切的关系
——政治色彩浓厚。
阅读附文并结合文中具体事例,说说少年毛泽东是怎样的一个人?
富有反抗精神志向远大、
刻苦修身、喜欢读书、
擅长思考、有独立见解的人。
不到长城非好汉
毛泽东 一九三五年十月     天高云淡,     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     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     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     何时缚住苍龙?
清平乐 六盘山
东方红
毛泽东在开国大典